說起來吃海鮮,不少朋友最常吃的一定都是魚類,鱸魚、鯽魚、鯉魚、黃花魚……真是掰手指頭都數不過來,想想那個鮮味口水都要留下來了。不過要在所有魚類裡面選一個的話,那選的一定就是帶魚了。紅燒帶魚、炸帶魚、清蒸帶魚……,真是吃貨們的最愛。
帶魚,扁如帶,整個身體呈銀灰色。頭部很尖,嘴部較大,整個身體逐漸變寬,直至尾部變窄,常規帶魚全長1米左右 。毛蝦和烏賊是待遇的主要食物,並且與烏賊、大黃魚和小黃魚一同被譽為「中國四大海產」
可以說諸如帶魚、黃魚這些食用魚,都是海洋饋贈給我們的食物。不過海洋廣袤無垠,還有很多領域我們沒有機會去探索,也有很多海洋生物與我們素未謀面。最近,海洋又給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個生物,讓漁民紛紛嚷著帶魚「成精」了!
11月初,浙江省的象山縣一名漁民撈起了這樣一條魚。這條魚長得跟帶魚十分相似,但不一樣的是這條「帶魚」有著紅色的背鰭,全身呈亮銀色,長度足足有3米,魚身最寬處足足有40釐米。四個成年男子才能把這條「帶魚」抬起來,這位捕魚齡有20多年的漁民也是第一次見過成麼大的「帶魚」,難不成是「帶魚」成精了?
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條「帶魚精」其實是勒氏皇帶魚,有叫、龍王魚等,主要生活在熱帶深海,很少出現我們面前。
勒氏皇帶魚是最長的海洋硬骨魚,身體呈亮銀色,呈紅色。雖然名字裡也帶上了「帶魚」兩個字,但是並不屬於帶魚類。成年的勒氏皇帶魚長度一般是捕到的這條2倍,體重普遍超過 100斤,有的時候會被誤認成「海蛇」。
勒氏皇帶魚也被叫做「地震魚」。古代曾有記載,每當「大海蛇」也就是勒氏皇帶魚出現之後,不多時出現地就會發生地震或者海嘯。對於這一說法,相關專家表示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由於海洋板塊之間的頻繁活動,導致深海魚受驚嚇後遊至淺海,被人們發現。而海洋板塊之間的頻繁活動,也是海嘯、地震的一部分誘因,也就不難解釋勒氏皇帶魚出現後會出現地震和海嘯的情況了。
不過現今為止,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這一點。只能繼續研究,隨著對深海的探索和了解,得出更科學的結論。對于勒氏皇帶魚能預測地震、海嘯這個事,你怎麼看?咱們評論區一起聊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