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見「龍王魚」被捕,體長達6米,據說還能預知地震

2020-11-26 騰訊網

說起來吃海鮮,不少朋友最常吃的一定都是魚類,鱸魚、鯽魚、鯉魚、黃花魚……真是掰手指頭都數不過來,想想那個鮮味口水都要留下來了。不過要在所有魚類裡面選一個的話,那選的一定就是帶魚了。紅燒帶魚、炸帶魚、清蒸帶魚……,真是吃貨們的最愛。

帶魚,扁如帶,整個身體呈銀灰色。頭部很尖,嘴部較大,整個身體逐漸變寬,直至尾部變窄,常規帶魚全長1米左右 。毛蝦和烏賊是待遇的主要食物,並且與烏賊、大黃魚和小黃魚一同被譽為「中國四大海產」

可以說諸如帶魚、黃魚這些食用魚,都是海洋饋贈給我們的食物。不過海洋廣袤無垠,還有很多領域我們沒有機會去探索,也有很多海洋生物與我們素未謀面。最近,海洋又給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個生物,讓漁民紛紛嚷著帶魚「成精」了!

11月初,浙江省的象山縣一名漁民撈起了這樣一條魚。這條魚長得跟帶魚十分相似,但不一樣的是這條「帶魚」有著紅色的背鰭,全身呈亮銀色,長度足足有3米,魚身最寬處足足有40釐米。四個成年男子才能把這條「帶魚」抬起來,這位捕魚齡有20多年的漁民也是第一次見過成麼大的「帶魚」,難不成是「帶魚」成精了?

事實並不是這樣的。這條「帶魚精」其實是勒氏皇帶魚,有叫、龍王魚等,主要生活在熱帶深海,很少出現我們面前。

勒氏皇帶魚是最長的海洋硬骨魚,身體呈亮銀色,呈紅色。雖然名字裡也帶上了「帶魚」兩個字,但是並不屬於帶魚類。成年的勒氏皇帶魚長度一般是捕到的這條2倍,體重普遍超過 100斤,有的時候會被誤認成「海蛇」。

勒氏皇帶魚也被叫做「地震魚」。古代曾有記載,每當「大海蛇」也就是勒氏皇帶魚出現之後,不多時出現地就會發生地震或者海嘯。對於這一說法,相關專家表示還是有一定科學依據的。由於海洋板塊之間的頻繁活動,導致深海魚受驚嚇後遊至淺海,被人們發現。而海洋板塊之間的頻繁活動,也是海嘯、地震的一部分誘因,也就不難解釋勒氏皇帶魚出現後會出現地震和海嘯的情況了。

不過現今為止,也沒有足夠的證據能證明這一點。只能繼續研究,隨著對深海的探索和了解,得出更科學的結論。對于勒氏皇帶魚能預測地震、海嘯這個事,你怎麼看?咱們評論區一起聊一聊。

相關焦點

  • 身長達6米,生活在深海的「龍王魚」被捕獲,據說可以感知地震
    帶魚,體長一米左右,是人類可經常接觸到的魚類,也是中國的四大海產之一,在我國的沿海各省均有分布。帶魚我們都不陌生,它的外形極其像蛇,只是身體扁長,在魚類中算是比較特別的一種,也是人類鍾情的食用魚。去年11月,浙江省象山縣有一位漁民意外捕獲到了一條「巨無霸」大魚。關於這條怪魚,大家似乎都沒有接觸過,也無從知道究竟是什麼品種的魚類。
  • 「龍王魚」被人類捕獲,體長達6米,住在深海可以感知地震
    還有一種魚,更是常常陪伴在人們生活當中,它就是帶魚。帶魚的身體像蛇一樣細長,長度在一米以下,體重在500千克以下,該魚類味道極為鮮美,也是人們比較喜歡吃的一種海鮮美食。在今年11月初,浙江省象山縣一名漁民竟然捕獲了一條「龍王魚」。該魚長3米,最寬處約為40釐米,圍觀者稱其為怪魚。
  • 浙江漁民捕獲「龍王魚」,住在深海體長可達6米,傳說能感知地震
    今年11月初,浙江省象山縣一名漁民李某最近捕獲一條長近3米、最寬處約40釐米的「巨無霸」怪魚。經象山縣水利和漁業局委託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相關專家鑑定後認為是一條勒氏皇帶魚,浙江一帶還稱這種魚為白龍王、龍王魚、搖槳魚、買牛、豬精、百牛、地震魚等。
  • 傳說中的「龍王魚」可以預知地震,你有見過它們的樣子嗎?
    「龍王魚」這種稱呼可能對大家來說很陌生,那麼如果換種稱呼呢,大帶魚。這樣子,就知道這種魚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比較常見的,也比較好認。因為有跟蛇一樣修長的身體,不過通常會在一米以下。別看它的外貌不好,它可是出了名的一道海鮮食材,味道鮮甜可口。
  • 古劍奇譚龍王魚,在生活中竟然真實存在?它還能感知地震
    《古劍奇譚3》這款遊戲中開設了釣魚系統,玩家可以在各個地圖的湖泊、河流甚至海洋中進行垂釣,不同的水域會產出不同種類的魚,而不同的釣餌也會對釣到不同品質的魚,其中醉淵寒潭中的龍王魚深受玩家喜愛。我們都說創作源於生活,那麼這個深得人心的龍王魚在生活中的原型究竟是什麼呢?
  • 漁民捕獲3米長的「龍王魚」,據說能感知地震,科學家發表了意見
    但是11月份的時候浙江的一位漁民卻捕捉到了一條長3米,寬達到了40釐米的疑似帶魚的怪魚,整個身子發亮,背鰭還有點紅色。按正常規律來講,這條魚不應該是帶魚,難道帶魚變異品種?之後,經過浙江省海洋水產研究所的專家研究,發現這條疑似帶魚的怪魚果然不是帶魚,而是一條勒氏皇帶魚,那麼勒氏皇帶魚不屬於帶魚嗎?這是兩種不同品種的魚。
  • 體長達8米「大王烏賊」驚現澳大利亞海灘(圖)
    這是2007年7月10日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州西海岸的大洋灘發現的體長達8米的大王烏賊  千龍網7月11日訊 澳大利亞一位官員7月10日說,一條足足有一輛公交車那麼長、重達550英鎊的巨型烏賊日前被海水衝上澳大利亞海岸。
  • 體長2米9,重300斤,這是什麼魚?
    2020年6月10日,黑龍江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黑龍江長發村的網灘作業點進行捕撈時,捕獲了一條體長2.9米,體重達150千克的巨型達氏鰉,專家稱這條魚至少已經有60歲了,是黑龍江流域極其珍稀的魚類,堪稱「水中大熊貓」!
  • 世界上最長的硬骨魚,體長6米,傳說每次出現都有地震!
    皇帶魚英文俗名Oarfish,沒有魚鱗魚鰾,除了紅色的魚鰭,皇帶魚的身體是閃閃的亮銀色,平均身長4—7米。據推測它們生活在表層到中層的海域,大概就是一千米以內的海域,一般死後飄到海上才會被人們發現。據可靠的測量數據顯示皇帶魚最長能夠達到11米。有些未經完全證實的數據記錄比這還要長,1808年一條被衝上蘇格蘭海灘的皇帶魚據傳說長達17米。如果它吃一頓飯從嘴走到肚子需要多長時間?
  • 日本海岸現多條罕見皇帶魚,民眾憂是地震海嘯前兆
    日本海岸現多條罕見皇帶魚,民眾憂是地震海嘯前兆 進入2019年以來,日本富山縣海岸邊不斷發現罕見的深海皇帶魚,這讓不少人感到不安。
  • 在臺灣,狗狗預知地震幫主人逃過一劫,原來狗狗真的可以預知地震!
    楊女士不敢想像,如果二十沒有把她叫出來後果不堪設想。很明顯,二十預測到地震的到來。關於動物可以預知地震這個說法,很早以前就有研究,其實有一些狗狗的確可以利用聽覺預知地震。 通過研究,科學家認為狗能夠聽到地震發生之前,發生在巖石中的摩擦和破裂所發出的高頻聲音。
  • 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1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2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3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4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5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體長多超過兩米(組圖) 第6頁:全球十大巨型"怪獸魚
  • 漁民捕上長嘴怪魚 體長1.2米專家稱奇(圖)
    膠州市民賢先生昨花100元從販賣海鮮的朋友處買回一條紅色長嘴怪魚,怪魚長1.2米,嘴巴佔了體長的三分之一。膠州海洋漁業局的專家確認,這是一條罕見的煙管魚。    賣魚給賢先生的魚販說,當天自己在膠州東營碼頭的一艘漁船上批發了一筐魚,回到市場上倒出來意外發現了這條怪魚。怪魚通體紅色且沒有鱗片,頭部與軀體連接處呈半透明狀。怪魚重約1公斤。 「我把這條怪魚掛著店鋪門口,很多人看了都不知道這是什麼魚。 」賢先生告訴記者,因為不知底細,自己也不敢貿然食用。    「這是一條罕見的煙管魚,肉可放心食用。」
  • 日本沿海頻現罕見深海魚 民眾擔心地震或海嘯先兆
    原標題:日沿海現罕見深海魚引民眾擔心 此前多次大地震前這類魚被衝上岸日本本州北部沿海地區的漁民一周內接連發現三條罕見的深海魚類,消息傳開後引發不安,民眾擔心此為地震或海嘯的先兆。此前多次災難如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也有多條這類魚被衝上岸。
  • 傳說能引起地震的大鯰魚,能好怎?
    圖片:少俠小黃雞美中不足的是,鯰魚有濃重的土腥味,這股味道來自它的鰓和表皮黏液,所以只要帶著魚皮和魚頭烹飪,土腥味就在所難免。沒人會拿鯰魚去清蒸,一般都要加上各種重口味調料來遮掩腥味,所以它出現在你餐桌上的形式往往是鯰魚燉茄子、麻辣鯰魚、大蒜燒鯰魚、烤魚、冷鍋魚之類的菜色。
  • 石炭紀昆蟲大的驚人蜻蜓體長2.4米~蜈蚣體長更是達到驚人的2.6米
    巨脈蜻蜓捕食從化石的考證我們得知,蜻蜓的翅膀的長度都在30釐米以上,雙翅展開時,翅寬達65~70釐米,體長在2.4身長可達到2.59米外形與現代蜈蚣類似,模樣十分可怕,體型巨大。遠古蜈蚣蟲巨型馬陸是遠古時代的一種馬陸,體長3米,身材高大,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節肢動物。
  • 三湖慈鯛魚中的「龍王」,全身綴滿白色珍珠的魚,你見過嗎?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越來越多的人們喜歡在室內實驗陽性還能提高生活的品質,魚餌的種類非常多。珍珠龍王鯛是龍王鯛之一,它們全身綴滿了白色的珍珠,外加霸氣的頭型,使之被賦予了「龍王」的稱號,也是三湖慈鯛魚友所追捧的對象,下面就給大家詳細的介紹一下珍珠龍王鯛。
  • 美國「鴨嘴魚」被引進中國,體長可達2米,在中國卻成了這樣
    今天小編要給大家介紹的這種物種,它的原產地是來自美國,名字叫做長吻鱘,因頭比較長,嘴巴又長得像鴨嘴,因此也有人叫它「鴨嘴魚」,這種魚平時主要分布在美國的密蘇裡河,屬於典型的淡水魚,適應能力很強,繁殖力也很快,因此在北美的時候被廣泛的養殖,據說在那裡它們的體重可長到100斤。
  • 研究認為古老巨齒鯊魚的體長可達16米 背鰭都有1.6米高
    新研究讓我們對這類海洋巨獸的習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研究發現,該生物的背鰭長度有 5 英尺(1.6 米)以上,總體長更是達到了 52 英尺(16 米),比某些城市的公交車還要長。為了重建生活在 2300 萬 ~ 300 萬年前的古老巨齒鯊魚的體型,科學家們參考了大量的化石資料。
  • 它們被稱為「水怪」,體長達2米,卻是瀕危物種
    湄公河生存著一種體長達到2米,平均體重在157千克左右的巨型魚類,它們被當地人稱為「水怪」。說到鯰魚,很多人大腦中就會浮現一種長著長長「鬍鬚」的魚,它們的樣子看起來並不兇猛,但是鯰魚家族中還是有一些十分可怕的種類。我國境內的鯰魚普遍都不是巨型的,一般體長不會超過一米,這樣的鯰魚一般對人類沒有生命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