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沿海頻現罕見深海魚 民眾擔心地震或海嘯先兆

2021-01-10 中華網

原標題:日沿海現罕見深海魚引民眾擔心 此前多次大地震前這類魚被衝上岸

日本本州北部沿海地區的漁民一周內接連發現三條罕見的深海魚類,消息傳開後引發不安,民眾擔心此為地震或海嘯的先兆。此前多次災難如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發生前,也有多條這類魚被衝上岸。

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富山縣漁民前天又在漁網中發現兩條皇帶魚(oarfish),使本季節發現的皇帶魚增至七條。本周早些時候,富山灣發現了一條3.2公尺長的皇帶魚;從射水港拉起的一張漁網中發現了另一條。

日本人稱皇帶魚為「來自龍宮的信使」(Ryugu no tsukai),也稱它「地震魚」。這類魚生活在200公尺至1000公尺深海,當地殼出現大變動時,它們就會遊到淺水區避難。

據共同社報導,在2011年震災發生前的一年裡,至少有十幾條皇帶魚衝到岸邊。如今,一周內發現三條皇帶魚,難免再度引起關注。

專家指出,至今未有確實證據證明皇帶魚與地震有關,但科學家認為,它們確實有感受到災害臨近的能力。英國安格裡亞魯斯金大學動物學講師格蘭特說:「在地震前夕,地殼巖石會釋放帶電粒子,引發一系列化學反應,如帶電粒子將水分子變成過氧化氫,生活環境因此改變,動物被迫遷移。」

魚津水族館職員上總告訴有線電視新聞網:「目前沒有任何科學依據可以證明皇帶魚在大地震前後出現,但我們也不能完全否定這種可能性。」他也說:「全球變暖可能影響魚類,又或者有我們不知道的原因。」

不過,日本地質學教授荒牧鎮雄說:「最近數周,我並沒有見到地殼活動增加的報告。」

魚津水族館館長稻村修分析道,皇帶魚或許是隨它們要吃的一種微型蝦類而遊到海平面。「當微型蝦在白天隨浮遊生物上升時,皇帶魚也可能跟隨,結果落在漁網中。」

相關焦點

  • 日本海岸現多條罕見皇帶魚,民眾憂是地震海嘯前兆
    日本海岸現多條罕見皇帶魚,民眾憂是地震海嘯前兆 進入2019年以來,日本富山縣海岸邊不斷發現罕見的深海皇帶魚,這讓不少人感到不安。
  • 地震海嘯將至?日本富山縣一日出現3條「地震魚」
    【環球網綜合報導】日本富山縣漁民近一周內連續發現3條皇帶魚,由於過往在包括2011年東日本大地震等災難前,也有多條皇帶魚(俗稱「地震魚」)衝上岸,令民眾擔心是海嘯或地震先兆。皇帶魚俗稱「地震魚」,其平時活於深海中,有傳言稱只要當地質出現大變動時,皇帶魚就會遊到淺水區避難。2011年,日本北部海岸線短時間曾發現20條皇帶魚,隨後發生地震及海嘯。現今僅在一周內就發現3條皇帶魚,日本網民紛紛發文擔憂恐會有新一波的地震海嘯襲擊當地。
  • 兩人長巨型烏賊現身日本河流,是地震前兆還是全球變暖?
    據外媒報導稱,2月21日,日本島根縣濱田市下府町的一名女子在當地的一條河流中發現了個怪異的生物——起初她以為是一條大魚,但走進了一看卻發現是一隻巨大的烏賊,在河流中發現巨型烏賊可是一件奇怪的事,這引起了當地民眾的廣泛關注。
  • 全球頻發海嘯地震,日本災難意識高漲,專家:現在撤離還來得及
    在所有的不平靜中,最挑動日本那根敏感神經的大概是全球頻發的海嘯和地震了。地震和海嘯觸發的是日本人由來已久的危機意識,從地理上講,日本處於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加上他是島國的特性,使得日本人更加的居安思危,日本每年大大小小的地震數不勝數,國民更是從幼稚園就開始接受地震教育,對於一般的地震基本也沒有太大的恐懼心理,但是如果遇到8、9級的毀滅性大地震,那帶來的災難就不可同日而語了。
  • 漁民捕獲深海怪魚稱是地震前兆 印尼官方:只是日本傳說(圖)
    來源:海外網印尼漁民捕撈到的深海魚(朝日新聞)海外網12月11日電印度尼西亞的一位漁民10日在社交媒體上,分享了捕獲的一條長約3米的深海魚的照片,並表示這是大型地震和海嘯的前兆,這在印尼網上引發了不安。印尼氣象廳隨後闢謠稱,該說法只是日本民間傳說。
  • 漁民捕獲罕見巨口鯊 哪些海中「怪物」浮出水面?
    中新網4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日本漁民於當地時間15日,在三重縣尾鷲市港口附近五公裡的地方捕到了一隻體長達5.2米的極其罕見的深海巨口鯊魚。而在4月1日這裡發生了6.1級地震,因此有專家推斷稱,可能是因為地殼變動造成深海魚跑來近海。  報導稱,這種巨口鯊的壽命長達100年,白天它們下沉到海底160米處休息,晚上則上浮12米覓食。
  • 漁民捕獲罕見巨口鯊 盤點海中的「怪物」(圖)
    日本漁民近日捕獲的巨口鯊。  中新網4月19日電  據外媒報導,日本漁民於當地時間15日,在三重縣尾鷲市港口附近五公裡的地方捕到了一隻體長達5.2米的極其罕見的深海巨口鯊魚。而在4月1日這裡發生了6.1級地震,因此有專家推斷稱,可能是因為地殼變動造成深海魚跑來近海。  報導稱,這種巨口鯊的壽命長達100年,白天它們下沉到海底160米處休息,晚上則上浮12米覓食。它們在海裡遊走覓食時會張開大嘴,主要以浮遊生物和其它海生物為食。據悉,這也是除了鯨鯊和姥鯊之外,人們所知的第三種以浮遊生物為食的鯊魚。
  • 印尼海嘯遇難者已達222人:遇到海嘯這樣逃生!
    一般來說,地震、火山噴發、海底滑坡等都可能會產生海嘯,但地震導致的海嘯要比火山噴發導致的海嘯更常見。在沿海地區,地震是海嘯的最明顯徵兆,地面強烈震動並發出隆隆聲,都預示著海嘯可能襲擊。2. 大海突然退潮,並退離到離海岸較遠的地方,裸露出大面積沙灘,這常常是海嘯來臨的前兆。3. 海上出現泡沫。
  • 日本政府發布緊急災難預警,或將迎來史上最大海嘯
    日本是一個地震頻發的國家,百姓也深受其害,2011年因為地震引發的海嘯,給日本造成了很大的打擊,這個陰影在日本人心中揮散不去。大自然的力量十分可怕,日本現在還有海嘯留下的痕跡。作為地震帶上的國家,他們沒有辦法放鬆,海嘯很可能再次來襲。
  • 你知道美國7.8級大地震的地震海嘯預警是怎麼回事嗎?
    美國、日本相繼發布海嘯預警自地震發生以來,至少發生了11次餘震,震級從3.9到6.1不等,可見這一地區地質活動還是非常的不平靜的。由於此次地震震級很大、震源深度也相對較淺,屬於強烈的淺源地震,因此在地震發生後,當地已迅速發布海嘯警報,日本氣象廳在地震發生後也發布了海嘯預報。
  • 日研究稱深海魚「出沒」與地震關聯性很低
    新華社東京10月28日電(記者華義)有民間說法認為,深海魚上浮可能是地震前兆。日本東海大學發表的一項最新研究稱,深海魚上浮與發生地震的關聯性很低。一些日本人相信,漁民捕撈到皇帶魚等深海魚是地震前兆,因為此前有過7.9級地震發生前3天捕獲到一種深海魚線口鰻的記錄。有觀點認為,地震前海底的微小變化會導致電磁場改變,引起深海魚行為異常,但這一觀點並未經科學證明。
  • 罕見「龍王魚」被捕,體長達6米,據說還能預知地震
    11月初,浙江省的象山縣一名漁民撈起了這樣一條魚。這條魚長得跟帶魚十分相似,但不一樣的是這條「帶魚」有著紅色的背鰭,全身呈亮銀色,長度足足有3米,魚身最寬處足足有40釐米。四個成年男子才能把這條「帶魚」抬起來,這位捕魚齡有20多年的漁民也是第一次見過成麼大的「帶魚」,難不成是「帶魚」成精了?
  • 日本海嘯損失2000億美金,印尼海嘯致29萬人死傷,海嘯究竟多可怕
    在眾多自然生態災害中,海嘯是被提及少的,但一旦發生,所造成的危害一點也不輸給大地震和火山噴發,也是人類應當予以重視的。還記得2004年12月26日,印尼發生的9.3地震引發的海嘯事故嗎?科學家就曾揭秘海嘯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海嘯的到來從來不是單獨存在的,必然都伴隨了地震和火山噴發等多種自然災害。
  • 印尼海嘯已致222死843傷 這類海嘯為何難以預警?
    綜合外媒報導,海嘯發生時,一個名為「十七」(seventeen)的樂隊正在舞臺上表演,前方坐著享受音樂觀眾。沒想到下一秒,舞臺被力道強勁的海浪從後方襲擊,不管是人還是樂器,都掉進了海水裡,而一旁來不及逃跑的民眾則是不停發出慘叫聲。《衛報》稱,該樂隊隨後發表聲明表示,他們的一位貝斯手和經紀人在海嘯中死亡,另外有四名成員失蹤。
  • 200年來死傷最慘重的海嘯:印度洋海嘯,9.3級地震,22.6萬人死亡
    震源位於蘇門答臘島西160千米水下30千米深處,這是"太平洋地震帶"的地震頻發區域。在2005年蘇門答臘地震和2007年蘇門答臘地震前,這群科學家即已精準的預測,此區域仍有發生大地震和海嘯的機率。
  • 全球10大島嶼,2個海嘯地震頻發,3個位於北極圈附近!
    蘇門答臘島屬於熱帶雨林氣候,高溫多雨,海嘯地震頻發。七、本州島本州島是全球第七大島嶼,面積227943.05平方千米,屬於日本,是日本第一大島嶼,位於日本中部,總面積佔日本國土面積的60%,島上有日本最著名景點——富士山。本州島屬於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溫和溼潤,但也是地震海嘯的多發區。
  • 噩耗又傳來,史上最大海嘯或將席捲北海道,日本正等待最終結果
    眾所周知,日本作為一個地處環太平洋地震帶的島嶼國家,受此影響日本國內時常會遭遇一些極端惡劣的自然災害侵襲。此前,超強颱風「海貝思」過境日本,可以說給日本帶來了巨大的經濟損失,嚴重影響了日本民眾的日常生活。
  • 千島群島爆發強烈大地震,美日俄拉響海嘯警報,危險程度非常高
    據俄通社-塔斯社3月25日報導,俄羅斯科學院統一地球物理服務處薩哈林分支機構測定:俄羅斯時間03月25日5時49分(北京時間10時49分)在千島群島發生7.5級地震,震源深度達42千米。報導指出,在發布地震報告後,千島群島宣布發生海嘯預警。
  • 大「羊」殘暴似豺狼——警惕東海的海嘯隱患
    (二)台州沿海地區的巨型海嘯隱患據歷史記載,一千多年以來我國只發生過10次地震海嘯,平均100年左右才出現一次,表明我國沿海發生地震海嘯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專家、官員常言之鑿鑿地說我國沿海城市很安全,地震海嘯是不可能發生的。但概率小並不意味著就不會發生!
  • 日本專家預測,一場9.1級大地震即將來襲,或將造成32萬人死傷!
    我們都知道日本是一個自然災害頻發的國家,由於日本位於大亞歐板塊和太平洋板塊的交界處,所以地質一直以來都非常活躍,發生地震那是常有的事情。日本人也為針對這一自然災害,做出了很多的應對措施,比如地震發生預警,以及改善房屋結構,這樣的話能夠減少地震給百姓帶來的傷害。近年來有地質專家又偵測到了一個不好的消息,在未來的30年間日本或將發生一次9.1級的大地震,很有可能造成近32萬人的傷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