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理工作室已證實:這是《令人心動的offer》最後一次做律師行業了。
《令人心動的offer》1播出時,詹秋怡還在美國讀研。她常聽身邊在律所實習的朋友們抱怨辛苦,而《令人心動的offer》1呈現出的律所美好環境,實習生友愛氛圍,以及大家一腔熱血的工作狀態令她心生憧憬,「我沒經歷過職場,但《令人心動的offer》1給了我希望感。」
李晉曄有著優秀的履歷和不錯的專業能力。今年從喬治城大學畢業回國的他,本應有不少就業選擇,然而疫情影響,機會變少,《令人心動的offer》2的招募被他視為一次正式求職機會。
來自斯坦福的王驍自言是個敢於走出舒適圈的人。求學期間,他曾主動申請去到位於牙買加的國際組織學習。決定參加《令人心動的offer》2,除了節目主題和其專業關聯,他也好奇,拍攝一檔綜藝是什麼感覺?
29歲的丁輝明白,如果不是節目契機,本科非法本,「半路出家」的他幾乎不可能接觸並進入國內頂級的紅圈所。他的目標明確:證明自己;更上一層樓。
《令人心動的offer》2,8位實習生
天南海北,動因不同的實習生們集聚《令人心動的offer》2,成為了這季節目的主角和被觀察者。目前,節目播出過半,他們有人離開,有人陷爭議;有人暴露職場問題,有人凸顯律所精英姿態。而比第一季更曲折的《令人心動的offer》2的故事既被評價「深刻」,也同時因其跌宕呈現被質疑「有劇本」「做戲」。
就此,娛理工作室邀來節目製片人王鑫璇,實習生詹秋怡、李晉曄、王驍、丁輝,一起聊了聊令人「心動」又「心焦」的《令人心動的offer》2。
《令人心動的offer》2海報,8位實習生在列
當《心動的offer》拍到第二季時,
它想拍什麼?
《令人心動的offer》1播完後,節目組進行了一次全面復盤。其中一組數據引起了他們的關注:在取樣的大學生群體裡,幾乎有九成學生都關注到了這檔節目。但自25歲起,隨著年齡增加,聚焦《令人心動的offer》1的觀眾呈遞減趨勢。在更細緻的民調反饋中,大部分中年人表示沒有持續關注節目的原因是「表現得太烏託邦了」,「不夠真實」。
為面臨畢業求職的學生呈現一個「嚮往的職場」,增強大家對於職場的信念感,確實是《令人心動的offer》1節目組想要做的。但中年齡職場人受眾的流失,以及越發不易的職場環境,讓他們開始思考:我們是不是可以去呈現一個更真實、立體、多元的職場?而看到並接受「不美好」,也是職場新人需要面對的。
《令人心動的offer》2製片人王鑫璇指出——如何在一檔綜藝中去儘量真實展現(律師)行業的生態性和專業度,是給到節目組的最大難題。但這也是《令人心動的offer》2成立的基礎。
為了更深度了解行業現狀,籌備期間,節目組在第一季基礎上又做了將近四個月的調研,接觸了國內20多家律所,在向不同層級律師、行業相關人士全面求教後,第二季的製作脈絡更清晰起來。
《令人心動的offer》2提出的主題
君合律所,是節目組最終敲定的合作所,王鑫璇表示:「既然要做行業真實,那麼我們必須要讓來節目的實習生有最真實的心動。毋庸置疑,君合可以。」
詹秋怡向娛理工作室科普,若在現實職場裡,法學生進入君合這樣的律所機率多大?「首先,你的硬體條件必須符合,就是要五院四系或者985院校裡比較靠前的法學系畢業。此外,再加一個五院四系的研,或者T14以上,JD的話就更好了。但達到這些還不夠,你在校成績還必須好,大概處在專業裡前5%左右的位置。還有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你最好有之前在紅圈所實習的經歷,英語也必須過關。卡得挺嚴的。」但是如果你有特別突出的一方面也是可以綜合考慮的。
坊間有個比較通俗的調侃說法:如果用美容護膚品類比,君合、方達此類的律所,算是美容品裡的「赫蓮娜」。
截圖自《令人心動的offer》2,君合律所
還原職場生存規則,也是《令人心動的offer》2追求真實的方式。實際上,在上季節目中,節目沒有設置淘汰,展現出的是一個為期一個月(節目錄製時長)的短期職場面貌。但大家在現實職場中究竟會經歷什麼?KPI考核、HR談話、末端淘汰......這些「刺激」職場人神經的規則,也被置入了《令人心動的offer》2。
挑選《令人心動的offer》2的「主角」,即實習生方面,節目組的標準是「真實度」,也有考慮到他們所代表的人群「廣度」。據悉,今年節目初次發布招募海報後,便收到了5000來份報名表。因疫情影響,不少留學生也歸國謀機會,到招募截止時,共有萬份報名表寄至節目組。
以《令人心動的offer》1選手為主的《令人心動的offer》2招募海報
在進入正式錄製之前,節目組對報名者們進行了三四輪專業考核。選入部分實習生後,他們又進行了強壓測試。「比如,我們讓20個面試官坐在實習生對面,鏡頭打開,開始聊天。我們想要觀測的就是在高壓職場中,以及節目錄製的環境裡,Ta能不能真實地做自己?自如去表達?其實這個還蠻考驗素人的。」
在這季入圍實習生中,29歲非法本的丁輝算是個特殊存在。談及為何他能突出眾多法學精英重圍入選?王鑫璇表示,除了其考核中專業成績確實名列前茅外,「這一季,我們也沒想只呈現單一維度實習生。現實中,就是會有到了中年想辭職,或者想轉換行業跑道的人。丁輝算是一部分人的代表。通過各類實習生,也希望可以觸發更多人的職場共鳴吧。」
截圖自《令人心動的offer》2,丁輝面試時樣子
是「真槍實彈」上戰場,
還是「劇本殺」?
前期定下「真實」基調後,《令人心動的offer》2進入實拍。
節目播出至今,就課題任務來說,實習生們打過一場案件辯論賽,和外所律師展開了一次談判,也去案發實地進行過一次取材調查,還有一次刑事爭議焦點對抗。
針對每次課題,王鑫璇介紹:「因為法律是一個很複雜龐大的體系,可能每個細節對應的法條都不太一樣。所以我們前期就構建了一個專業律師團隊,也請了案頭律師。所有任務內容,我們的案頭律師都會和君合帶教律師、專業律師團緊密溝通,就案例本身的專業性、正確度進行確認。經過三重專業把關,片子才能出去。」
《令人心動的offer》2,刑事辯論分組海報
畢竟是多重鏡頭聚焦下的綜藝節目,觀眾也質疑,一些案件中涉及的素人群眾,甚至對方律師,是否是「群演」來的?而若一些「臺詞」是事先設計好的,那每次任務歸根到底豈不更像是實景「劇本殺」遊戲?是否能真正考驗到實習生?
王鑫璇解釋,《令人心動的offer》2中90%左右的實習課題都來自真實案件。其餘10%的案件,或是取材社會真實事件,僅進行了人物虛構,或是在涉案當事人的要求下進行了一定背景改編。案件本身並非「兒戲」。
在準備好課題後,節目組和帶教律師也會為實習生製造一個真實場。譬如,帶教律師會告訴實習生,這就是他們接手的案件,需要實習生協助。節目組則會去溝通其它專業部分,「舉個例子,實習生們在第三期談判時的對方律師,每一組都是我們請到的非常專業的律師和代理人,他們擁有該真實案件代理人的同等資質和經驗,也把和實習生的談判當正式談判去推進。
《令人心動的offer》2劇照,8位實習生研究中
或者實地取證那期,在定好案例後,我們會從居民區裡找一個人做當事人,和Ta交代好背景,請Ta站在真實角度去闡述事情。但除了當事人虛擬外,整個居民樓的其他人都是不知發生什麼的。所以可能人家就是在家待著,聽到有人敲門,然後就看到了我們實習生來進行一些問詢。當然,事後我們會向居民做解釋。」
李晉曄回憶:「節目組完全沒提前告知我們什麼是虛擬,什麼是真實。我們完成所有課題的心態都一樣,就是去完成正式任務,是要站在委託人立場去解決問題。」
《令人心動的offer》2劇照,李晉曄、詹秋怡實地調查中
法學生現身說法:《心動的offer》2
和真實律所實習狀態不相符?
在做《令人心動的offer》2選題時,娛理工作室也接觸了不少法學系學生。很多人表達了同一問題:《令人心動的offer》2的模式並不是一個律所的正常實習模式。
因為在現實律所中,實習生能做的頂多就是列印資料、端茶倒水之類的瑣事,最多幫帶教老師做一些法律檢索。無論是和當事人交流、去做法律援助、操作節目裡任一課題,還是直接面見合伙人、被合伙人親自指導,統統不可能。
李晉曄曾提及,「這麼說吧,尤其在我們本科時,基本大家是屬於一個被普法階段,不會劃分某個特定專業領域去深究。就算是過法考,也只代表我們對各門類法律有基礎認識,不代表學完之後就有能力進入到一個所裡去完成相應業務。但節目裡,我們總共做了九個課題,而且每個課題的業務類型都區別於前者。」
《令人心動的offer》2劇照,李晉曄
詹秋怡也聊到課題涉獵廣的問題:「比如之前做股權題,它涉及證券法。而我們本科學民法、刑法……證券法是輔修課,不太學。但在節目裡,不會也得現學。」
講到這部分和現實職場的差異,李晉曄坦言:「差別的確客觀存在。畢竟這是一個綜藝節目,它需要多元化的業務領域和案件來滿足觀眾需求。」
但他並不認為這屬於「脫離實際」,「因為我們的確也是在做律師業務。就好比法律是很多本書,節目組是把不同書裡的精華章節抽出來,給大家做個簡單閱讀理解。這時候,從我們實習生的閱讀感來說,我獲得的是真實的體驗,給到大家的反饋也是真的。只不過這些對於專業法學生來看,會覺得有那麼點割裂。」
李晉曄覺得,如此設定,反而給大家提出了更高要求,給到了更強如「集訓」式的鍛鍊,「這個實習讓我提前了解到了很多不同類型的法律工作。未來如果出現了這種情形,我也更清楚自己要怎麼做。」
實習生個性引爭議?
是keep real還是刻意「抓馬」?
在關於《令人心動的offer》2的諸多討論中,這季實習生的「個性」尤為被熱議。前幾周,講話風格「橫衝直撞」的朱一暄,被看作有學歷優越感的王驍等人都一度引起爭議。而部分實習生大起大落的呈現也被質疑是否和「劇本」設定有關。
王鑫璇理解大家所討論的「劇本痕跡重」這件事。
「從兩方面說吧。第一,在做第一季時,我們選擇的實習生本身也是偏成熟性格的,何運晨、梅楨……他們80%以上的人都有獨立去處理工作的社會經歷。而在一定的經歷當中,他們也磨過了自己身上的稜角,所以他們對於群體、夥伴的理解,是經過『洗禮』後的樣子。
在第二季時,除了丁輝,其他人都是第一次進職場,這樣沒被打磨過的他們,本身的特質是很原生態的。不管是王驍還是朱一暄,我覺得他們很牛的地方在於,他們敢於帶著自己的稜角,讓你看見。那大家對他們的討論,我覺得更應該聚焦在我們該如何『做自己』?最後我是會收起鋒芒做一個情緒穩定的成年人,還是繼續帶著稜角向前?這是開放性的。
第二,從人物個性來看,我覺得大家對於他們不同階段的不同認知,正說明這些孩子本身的多面性和立體性是足夠的,那我們沒有辦法定義是好是壞。」
《令人心動的offer》2劇照,火鍋宴之後的8位實習生合影
王驍在和我們交流時,坦誠自己第一次和劉煜成同組搭檔之初,兩個人確實較著勁兒:談判時隊友間的互相打斷,吃飯時的冷落,都不是好狀態。但也正是經歷過誤會、彆扭,之後把話說開了的兩人成了彼此信賴的夥伴。
《令人心動的offer》2劇照,王驍、劉煜成
丁輝則幫朱一暄解釋:「有時候她講話是比較直接,用詞也比較『猛』,但我們和她相處時,從頭到尾都沒覺得不舒服之類的。她其實就是個挺可愛的小姑娘。不可避免,任何節目都會放大人的一些個性和特質。」
《令人心動的offer》2劇照,丁輝、朱一暄
詹秋怡覺得整季《令人心動的offer》2就是在記錄每位夥伴的成長過程,「我們一開始進去就是不好,會出各種問題。但是經過不斷跌倒、爬起,再跌倒,再爬起來,這樣的起伏是真實的。」
今晚,《令人心動的offer》2第六期上線。新晉實習生何旻哲、趙南希和六位首批實習生繼續著實習故事。丁輝、瞿澤林雖然抱憾離開,但他們也樂觀表示:「沒有必要一定要『大團圓』結局。事實上,從這個節目裡我們已經得到了很多,這對我們以後職場會很有幫助。」
王鑫璇回憶,節目組初選律師行業為《令人心動的offer》主題時,是看中了它的神秘感,能引發社會共鳴,以及這個行業本身所具有的強大外延力。而第二季延續主題也是為了彌補「行業爆發力和社會影響力沒有被完全釋放出來」的遺憾。
如今第二季基本拍攝完成,王鑫璇透露下一季《令人心動的offer》確定不會做「律師」了。至於觸角會伸向哪裡,王鑫璇笑稱:「已經有想法了,暫時保密。」
《令人心動的offer》2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