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豚在人們眼中一直都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它們既有治癒的外表,又有很多優秀的天賦技能。
當研究人員深入研究這些聰明的鯨目動物的水下世界時,我們也逐漸了解到這些生物究竟有多神奇,他們不但擁有複雜的社會生活,還有著超群的智力表現。
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藍色海洋深處,看看這些海豚究竟有哪些你還不知道的事情吧。
海豚並不總是生活在水裡,數百萬年前,海豚的祖先生活在陸地上。
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海豚是由偶蹄類有蹄類動物進化而來的,每隻腳的末端都有蹄類腳趾。但大約5000萬年前,它們的祖先覺得海洋是一個更好的生活場所,所以它們最終回到了海洋裡,進化成我們今天所知道的海豚。
這種進化史的證據在海豚身上仍然可以看到,成年海豚鰭狀肢上有殘留的指骨和殘留的腿骨。
試想聰明伶俐的海豚如果最終在陸地上堅持了下來,那現在又會是怎樣一番情景呢?
如果你看過海豚吃東西,你可能會注意到它們似乎都是在吞食食物,那是因為海豚不會咀嚼。根據鯨魚和海豚保護組織的說法,它們的牙齒是用來抓捕獵物的。有時,他們會搖晃獵物或撕咬著獵物在海底摩擦,把獵物撕成更容易處理的碎片。那麼它們為什麼會進化成不咀嚼的進食方式呢?因為它們需要快速進食,跳過咀嚼的過程確保他們的獵物不會逃逸。
我們知道河豚有很強的毒素。很顯然海豚也知道這一點,然而它們卻用它來娛樂。通常,河豚毒素是致命的。然而小劑量的毒素就像麻醉劑一樣。BBC拍攝到一組畫面,海豚與河豚歡快地嬉戲,並把河豚當成球在夥伴之間傳來傳去,這一過程持續了20至30分鐘,隨後海豚會在水面上發呆,仿佛沉迷於自己的倒影。
《獨立報》援引動物學家羅伯·皮利的話說:「年輕海豚會故意體驗這種輕微的令人沉醉的毒素……它讓我們想起了幾年前,人們舔舐蟾蜍以獲得中毒的快感的那股熱潮,尤其是後來它們在水面上發呆沉醉的樣子。」顯然,會故意去接觸一些物質以達到改變精神狀態的物種並不只有人類。
研究人員發現,生活在澳大利亞鯊魚灣的一群海豚會將使用工具的方式教授給自己的孩子。這種行為被稱為「海綿行為」,研究人員發現這不僅是鯨類使用工具的第一例,而且也是除人類以外文化存在的證據。
這群海豚會花幾分鐘來尋找錐形的海綿。他們把這塊海綿從海底撕下來,然後用嘴把它帶到一個狩獵場,在那裡它們用海綿來探測沙子以便藏魚。
所以大家不要以為這個海綿是海豚用來玩耍的玩具,這是他們用來狩獵的,並且在狩獵的時候可以用來保護敏感的鼻子。
海豚會互相交流,那它們究竟都是如何進行分享交流的呢?
其實每隻海豚都有自己的名字,被呼喚時它們都會做出反應。同一個群體中的海豚有自己的「專屬口哨」,就像一個名字,其他海豚也可以用這個特殊的口哨來吸引同伴的注意。考慮到海豚是一種高度社會化的物種,需要在相距較遠的時候保持聯繫,所以它們進化成了使用「名字」的交流方式,就像人們使用「名字」一樣。
據BBC報導,研究人員對一群野生寬吻海豚進行跟蹤,並記錄下它們的口哨聲,然後再將口哨聲回放給這群海豚聽。研究人員發現,海豚的行為與人類相似:當它們聽到自己的名字時才會回應。
海豚被軍方用來搜查港口,尋找藏在水下的敵軍,或者精確定位水下地雷的位置,這看起來像電影裡才有的情節,但這是真的,而且幾十年前就已經存在。
自20世紀60年代以來,美國海軍一直在利用海豚的回聲定位能力訓練它們探測水下地雷。與狗通過嗅覺探測炸彈的工作方式基本相同,海豚通過回聲定位來工作。他們掃描特定物體的非凡能力使他們能夠瞄準地雷,並在現場投下標記,使海軍可以快速解除地雷。
其實關於海豚令人驚嘆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它們會通過共同的興趣愛好去建立友誼、有團隊合作精神、有豐富的情感……
看完文章,大家對海豚的了解是不是又更深了呢?
來源:微信公眾號「翻譯狗全文翻譯」「水形物語」、大眾日報客戶端、新浪微博、百度圖庫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