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股份生死局:股價5年暴跌91% 屢違規被監管 或退市預警

2021-01-09 騰訊網

文/每日資本論

股價創歷史新低。

多年前,王傑的「一場遊戲一場夢」專輯裡收錄了一首叫「安妮」的歌曲,現在安妮股份正在經歷一場遊戲一場夢。

2021年1月7日,廈門安妮股份有限公司(下稱 安妮股份)股價創出了自2008年上市以來的歷史新低。截至收盤,其股價為4.15元/股,跌幅3.26%,總市值24.05億元。若從其股價歷史高點48.6元算起,安妮股份5年股價暴跌91.5%。

對於今天創歷史新低或與監管函有關。1月6日,深交所中小板公司管理部對安妮股份發監管函稱,安妮股份全資子公司北京版全家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北京安妮全版權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為你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版權大數據平臺建設」的實施主體。經現場檢查發現,2019 年4月至 2020 年7月期間,上述子公司以募集資金代北京暢元國訊科技有限公司支付了 辦公場所租金以及軟體系統開發的人工費用,合計金額為 347.90萬元。暢元國訊並非你公司募集資金投資項目的實施主體。上述行為違反了深交所《上市公司規範運作指引(2020年修訂)》第6.5.2條的規定,公司董事會應充分重視上述問題,吸取教訓,及時整改,杜絕上述問題的再次發生。

公開資料顯示,安妮股份成立於1998年9月,於2008年5月登陸深交所上市。主營業務為數字版權服務、數字營銷服務、商務信息紙品營銷服務、彩票營銷服務等。

令人詫異的是,安妮股份曾多次違規。2020年10月13日晚,安妮股份突然發布了關於公司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的公告,其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進行立案調查,次日開盤不久安妮股份便一字跌停直至收盤。

2018年末,廈門證監局也曾對安妮股份下發行政監管函,其2017年年報披露的前五大客戶銷售和供應商採購數據有誤,數據誤差總額超2000萬元。另外廈門證監局當時也點名安妮股份內部控制存在較大缺陷。

記憶有些模糊的2010年,安妮股份就收到過廈門證監局的《調查通知書》,調查結論是安妮股份2008年虛增營業收入約6900萬元,虛增利潤約1609萬元。

更讓外界疑惑不解的是,安妮股份實際控制人林旭曦、張杰夫妻,似乎無心踏實做企業,而是把公司當成了提款機,不斷減持套現,同時又不斷併購蹭熱點。

首先是套現,安妮股份2008年報顯示,林旭曦、張杰彼時對安妮股份的持股比例為64.61%,2019年,兩人的持股比例已經下降至21.8%。截至2020年三季報,其夫妻二人持股比例為20.87%。據中國基金報報導,自2011年至今已累計套現約9億元。

一邊是巨額套現,一邊什麼熱蹭什麼。

2012年末,安妮股份搭建網際網路彩票平臺「中大獎彩票」,布局網際網路彩票概念。2013年,公司增資收購廈門安捷物聯網絡科技有限公司,布局物聯網概念。2015年,公司投資上海桎影數碼科技(4.190, -0.20, -4.56%)有限公司,布局VR概念。

請注意,2013年,A股市場網際網路彩票概念炒作達到頂峰,安妮股份幾乎沒有彩票業務,股價卻上漲好幾倍。2013年和2014年,公司董監高兩年一共套現4.42億元。

這並不算完。2017年,美國股市區塊鏈概念股大漲,安妮股份也高舉區塊鏈概念,公司業績隨之大幅飆升。2017年前三季度,公司營收同比大漲66.06%,達到4.37億,淨利潤同比大漲334.15%,達到6248.98萬。當然,業績大增並非區塊鏈技術,而是靠併購支撐,即財務報表合併暢元國訊,導致數字失真。資產負債表上的錢挪到了利潤表中,本質上沒變化。

還有一些看不懂的投資和併購。比如,2015年,安妮股份以9639萬的價格,溢價864.82%獲得微夢想51%股權,微夢想淨資產僅為1114.57萬,計提商譽8524.43萬。2016年,安妮股份以11.4億的價格,溢價2334.55%收購淨資產僅為4874.61萬暢元國訊100%股權,商譽竟然高達10.9億。2018年,得知「黑石號」(唐朝時期的一艘沉船)打撈人慾出手轉讓189件「黑石號」瓷器後,安妮股份作價約450萬元買了這批古董。

總之,在亂七八糟一堆複雜的資本運作之後,安妮股份有了一個奇葩的結果——從2008年上市以來,一分錢沒賺到,十餘年累計淨利潤為負。截至2020年三季報,併購在安妮股份的資產負債表上形成了約4.48億元的商譽,安妮股份總資產約21.21億元,商譽佔總資產比重約四分之一。

2020年三季度財報顯示,安妮股份營收2.67億元,同比下跌6.24%;淨利潤虧損8942.2萬元,同比大跌2020.77%;加上其一季度和中報淨利潤都為虧損,且虧損呈放大趨勢預計2020年年報其淨利潤將為虧損。考慮到其2019年扣非淨利潤已虧損2.4億元,按照上市公司規定,今年安妮股份大概率為ST股,即進行退市風險警示的股票。

果然如此,安妮股份還能靠什麼題材挽救股價呢?新能源汽車亦是白酒,還是令人瘋狂的比特幣?誰知道呢!唯一能夠肯定的是,隨著退市新規的頒布,未來證券市場「天馬行空」的餘地會越來越小。

【文章只供交流,並非投資建議,請注意投資風險。碼字不易,若您手機還有電,請幫忙點讚、轉發。非常感謝】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因造假被美國勒令退市,數百億市值或已灰飛煙滅!
    2019年5月17日,瑞幸咖啡成功登陸納斯達克,發行3300萬份ADS,每份定價17美元,共募集資金6.95億美元,市值達42.5億美元,成為年內融資規模最大的亞洲公司。當日開盤即以25美元高開,漲幅接近50%。 2020年2月,知名做空機構渾水在社交媒體上公開表示,該機構收到一份89頁的匿名調查報告,指稱瑞幸咖啡財務和運營數據造假。
  • 深視監管第十五期丨市場化退市啟示錄:當退市新常態映入眼帘,我們...
    5月14日,深交所對觸及財務退市指標的金亞科技和樂視網作出終止上市決定。與此同時,市場化退市指標也正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今年以來,深市已有天廣中茂、東灃B兩家公司觸及面值退市標準,即將揮別資本市場。截至5月20日收盤,神霧環保再度跌停,報收0.53元,由於其已連續14個交易日收盤價格低於股票面值,這意味著即便後續連續漲停,股價也無力回到1元,退市幾無懸念。
  • 2021年「退市第一股」誕生
    截至當日收盤,*ST天夏已經連續15個交易日收盤價均低於1元,而當天跌停後報收於0.71元/股,就算最後5個交易日全部漲停,股價也無法重回1元以上,根據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面值即觸發退市的規則,*ST天夏已經提前5個交易日鎖定退市名額。
  • 化肥大王*ST金正涉信披違法違規遭立案調查,股價五年暴跌九成受損...
    吳立駿自今年6月29日年報自曝多項嚴重不合規問題以來,國內化肥龍頭民企不得不面對新一輪監管升級。9月14日晚間,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ST金正,002470)公告當日收到中國證監會調查通知書,因公司涉嫌存在信披違法違規行為,中國證監會決定對公司立案調查。
  • 2021退市第一股來了:*ST金鈺曾是徐翔大牛股 如今260億灰飛煙滅
    2006年8月,「*ST多佳」正式更名為「東方金鈺」,號稱國內翡翠業首家上市公司,被人們稱為「翡翠第一股」。2010年下半年,受玉石價格暴漲刺激,東方金鈺股價水漲船高,從2.53元/股的低位衝高至10.91元/股,累計上漲284%,被稱為「瘋狂的石頭」。在2015年年7月,公司市值一度接近280億元,如今市值僅剩下12億元。
  • ...ST天夏逆天方能改命:拿下地天板,再連5漲停……6千萬封單壓力重重
    來源:證券時報網2021年的第一單退市,比以往來得都要早些?沒有懸念,*ST天夏在5日再封跌停後,今日再封跌停,午間收盤報0.71元,半日成交369萬元,盤面上仍有65萬手賣單封盤。自2020年12月16日以來,截至1月6日午間收盤,公司股價已經連續15個交易日收盤價格均低於股票面值。
  • 更有退市風險
    最受傷的莫過於*ST瀚葉的7.6萬多戶股東,截至收盤,*ST瀚葉報1.47元/股,跌幅5.16%,逾230萬手單封死跌停板,全天成交額172萬元,極少能有股東出逃,且未有開板跡象。業績暴雷 存退市風險二級市場暴跌的背後是一個身陷囹圄的*ST瀚葉。
  • 上市一年被美國強制退市 400億市值已灰飛煙滅
    閃電上市一年後,就接到退市關照!自從4月20日公司自曝20億巨額財政作秀以後一個月,美國納斯達克業務所下了通牒——瑞幸咖啡必需除牌,大約即是強迫退市的意義。停止非常新數據,瑞幸咖啡停牌前仍有11億美元的市值,差未幾相配於國民幣近80億。而在失事以前,瑞幸的市值曾高達400多億國民幣,這下完全涼了!來看看都產生了甚麼工作。
  • *ST天夏或觸發1元退市,另有4隻「仙股」岌岌可危
    2020年12月23日晚間,*ST天夏披露公告稱,第七大股東廣西索芙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索芙特」)計劃在未來6個月內增持公司股份,增持數量不超過5000萬股,不低於3500萬股;增持金額不超過7000萬元,不低於3500萬元。此前12個月,索芙特從未增持過上市公司。增持計劃一經披露,*ST天夏股價隨即漲停。12月24日~26日,公司股價累計上漲14.14%。
  • 2020年奇葩說:美股四次熔斷、董事長被投毒
    盤中,道瓊工業平均指數一度失守19000點關口,爆跌超10.7%,相比年內最高點跌超10000點,直接抹去了過去3年的全部漲幅。截至當天收盤,道指暴跌1338點,跌幅6.3%,納斯達克指數跌幅4.7%。其中,跌幅最為嚴重的是特斯拉,市值蒸發約為126.9億美元。有數據統計,自引入熔斷機制以來,美股歷史上共發生5次熔斷,4次發生在2020年,並且是在2周內。
  • *ST天夏或成2021年首家退市股 這些低價股也懸了
    值得注意的是,截至2020年末僅有126家上市公司退市。其中,2016年至2020年,A股退市企業數量分別為1家、5家、5家、10家和16家。同往年退市情況相比,2020年A股退市企業數量明顯加快。其中樂視網、暴風集團、凱迪生態等典型風險個股被陸續摘牌。從退市原因來看,因面值原因而退市的公司佔大多數,高達9家,佔比56.25%。
  • 5.6萬股東踩雷,ST金剛財務造假趕上退市新規
    1月4日,2021年的第一個交易日,ST金剛開盤大跌20%,股價報4.38元,總市值52.8億元,相比上一交易日的66.06億元減少14億元。目前,ST金剛超45萬手封單,成交936萬元,換手率0.31%。相比股價大跌帶來的煩惱,ST金剛5.58萬股東最擔心的,或許是公司的退市危機。
  • 這股票成割韭菜利器,5分鐘暴漲4倍又暴跌七成,港交所:管不了
    林裕豪入主後,從玉農業在2015年5月更名中國金控,股價漲幅達130%,次月又大漲140%。中國金控引入香港放貸、證券經紀和內地的小額貸款業務,金融佔營收比上升到14%,但虧損也擴大到5.21億港元。2017年,互金行業遭遇監管血洗。格林易貸雖然解決了資金託管問題,但獲客成本飆升、註冊用戶幾無增長。中國金控的全年虧損收窄到7293萬元。
  • 「監管常客」*ST金正及控股股東、實控人違規再領處分,市值蒸發數...
    來源:華夏時報吳立駿日前,深交所官網「監管信息公開」欄連續發布了《關於對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相關當事人的監管函》《關於對金正大生態工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及相關當事人給予紀律處分的決定》,*ST金正被公開譴責,其控股股東臨沂金正大被通報批評;因未能恪盡職守、履行誠信勤勉義務,*ST金正實控人、董事長兼總經理萬連步及時任財務負責人李計國一同被通報批評
  • ST銳電成今年面值退市第一單 敲響「炒差」警鐘
    今年面值退市第一單祁豆豆 在風光上市9年後,ST銳電以一種很不光彩的方式黯然告別A股市場。4月30日,上交所作出華銳風電股份有限公司股票終止上市的決定。由此,ST銳電成為A股市場第8家因股價連續低於面值而被強制終止上市的公司。
  • 樂視網退市大結局:賈躍亭的十年生態夢是如何走向窒息的
    「百億違規擔保」危機外界曾經總結過,樂視系的資本騰挪之術:用上市公司A股高位套現+A股增發+A股質押,變現——借給上市公司+投入其他生態子公司+撬動生態子公司的融資——生態子公司通過「生態關聯業務」,把利潤做進上市公司推高股價,虧損做進生態子公司——推高股價,繼續A股增發+A股套現+A股質押融資……」如此循環往復。
  • 重大財務造假坐實,「巧遇」退市新規的ST金剛將何去何從
    2020年的最後一天,「妖股」豫金剛石(ST金剛、300064.SZ)財務造假案迎來監管宣判。  證監會通報的豫金剛石信息披露違法案件調查情況顯示,豫金剛石涉嫌重大財務造假,2016年~2019年財務信息披露嚴重不實。
  • 今年A股首家退市公司落定:*ST金鈺被上交所終止上市
    由於*ST金鈺在退市新規發布前已觸及連續20個交易日收盤價低於面值的退市條件,公司將按上交所原有業務規定進入30個交易日退市整理期,股價漲跌幅為10%,整理期結束後將被摘牌。記者注意到,退市新規發布後,A股市場中的ST等績差股經歷了一波下跌,目前2元股已達90餘家。業內人士提示,根據退市新規,交易類退市將取消退市整理期,盲目入場炒作低價股的風險將更大。
  • 「餓死豬」的*ST雛鷹停牌 或成第二隻「面值退市」股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這家因2018年「以肉償債」、2019年「餓死了豬」而頗受市場關注的上市公司,或將繼中弘股份之後,成為A股市場第二家「面值退市」公司。  股價連續20個交易日低於1元  在農曆豬年到來之前的2019年,作為A股市場曾經的「養豬第一股」,*ST雛鷹卻因沒錢買飼料,上半年發生「餓死豬」事件。
  • 最後兩小時見分曉 退市新規下首隻「1元退市」股會在今天誕生嗎?4...
    *ST天夏曾經是資本玩家夏建統構建的睿康系的一員,現在要成為退市新規實施後首家「1元退市」的公司了。4.36萬戶股東在冬日的寒風中欲哭無淚。   1月6日早間,*ST天夏開盤即跌停,下跌5.33%,報0.7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