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港溼地 藍天碧水 電線桿上的一個個漂亮鳥巢吸引著鳥兒……

2021-01-10 今日滄州

夏日的風吹拂著南大港溼地,藍天碧水,鳥兒飛翔。

一群鳥兒站在電線上嘰嘰喳喳,仿佛發現了一個重大秘密:電線桿上多了一個個小筐筐!

緊挨溼地的道路上,一根根高高的10千伏電線桿筆直矗立,伸向遠方。

這裡的電線桿與別處的有點不同——許多電線桿上面都安裝了一個堅固的平臺,平臺上有一個鳥窩。

6月18日上午,巡線至此的田浩望著電線桿上的鳥窩,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這是俺們電力工人給你們安的新家,你們放心住吧。」

保電拆窩之痛

說起鳥兒,國網滄州市渤海新區供電公司黨建部的電力工作者田浩有一肚子的話。

他說,這些大自然的小精靈,往往成為破壞電力線路的「殺手」。特別是在渤海新區的南大港溼地周邊,鳥多,鳥窩也多。

「南大港溼地是城市的綠肺,也是鳥兒的天堂。」說起這些,田浩心情很複雜,「可以說,這裡就是一個鳥兒的樂園,但是對輸電線路來說,卻大大增加了事故風險。」

田浩說,許多鳥兒會把窩搭在電線桿和電線的交叉位置上,容易造成線路的跳閘、停電。田浩說:「大風吹來的時候,鳥窩上的樹枝、乾草還可能會引起線路著火。」如果發生電力故障,就會對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影響。特別是這裡還有一些重點企業,停電也會對他們的生產造成很大損失。

為了線路安全,巡檢電路的電力工人過去只要發現鳥窩,只能想辦法拆掉。

「雖然我們的電力工人也不願意這麼做,但為了保證電力輸送的安全,只能把鳥窩破壞掉。」田浩說,從另一個角度看,鳥兒在電線旁搭窩,對它們的生命也會造成威脅。

「我曾經看到過兩隻鳥兒站在不同的電線上,它們身體碰在一起時,不慎觸電死了。」田浩說,很多電力工人都看到過鳥兒在電線上觸電死亡的場景。「每當看到這種畫面,我們也特別心痛。」

可是電力工作者們也很無奈,鳥兒們似乎很鍾情這高高的電線桿,今年把窩拆了,明年鳥兒又會來搭窩。

護鳥「安家」

有沒有什麼辦法既能保護電網安全,又能讓鳥兒安家呢?

每次拆鳥窩,電力工人們都很不忍心,一邊拆也會一邊想,那些鳥兒沒有家怎麼辦?那些沒長大的小鳥怎麼辦?

近些年,環境保護力度越來越大,大美溼地越來越成為一道靚麗的風景。作為一名電力工作者,田浩和他的同事們開始不斷思索——保護電網安全是自己的職責,愛護鳥類也是每個公民的義務,能不能找到兩全其美的辦法呢?如果既能保護了電網,又能給鳥兒一個安全的家,那多好啊。

鳥兒喜歡高高的電線桿,如果讓鳥兒把窩搭在電線桿上離電線遠一些的地方,那是不是會安全些?「南大港溼地周邊的10千伏電線桿高度一般是12米到15米,從電線桿的頂端往下三四米的位置是安全的,高度合適,可以讓鳥兒安家。」田浩說。

可是線杆上這個位置光溜溜的,沒有支撐點,鳥兒沒法搭窩。

為了給鳥兒一個安全的家,電力工人們開動腦筋,集思廣益,終於想出了「搭窩方案」。

田浩、潘小佳、宋巍、劉小新等人利用業餘時間,有的畫圖,有的找材料,有的練焊接,開始為「鳥窩」忙活上了。

他們拿來一些鐵條的「下腳料」,多次試驗,終於焊接成了一個類似於「籃球筐」的東西——「鳥窩平臺」。

可別小看這些「籃球筐」,它們可是很有技術含量呢。要美觀堅固耐用,要符合力學美學原理,安全更是第一位的。柄要多長,筐要多大、固定時衝哪個方向、抗多大的風、經多大的雨……他們都要考慮到。

「這些平臺是正方形的,四個邊分別是60釐米長。」田浩說。他們先試著焊了70個,看看裝上效果怎麼樣。

焊活完成後,負責巡線的電力工人接下來的任務就是想辦法把這些平臺固定在電線桿上。

巧手築巢

安裝開始了。

升降車伸出長長的「胳膊」,把工人託舉到半空中。工人慢慢靠近線杆,把「籃球筐」固定好。

風在呼呼地吹。工人們汗水流進眼睛裡,抹一把再接著幹。

從4月份開始到現在,他們已在電線桿上安裝了70個。

平臺搭建好了,如何讓鳥兒知道這些平臺是專門為它們搭建的呢?怎麼吸引它們來這裡築巢呢?電力工人們又開始想辦法。

第一是給鳥挪窩。

人們把從電線桿上靠近電線的危險區域拆下來的鳥窩,重新放置在他們搭建的「籃球筐」上,吸引鳥兒來這兒築巢。「給鳥窩搬家的時候,在保證絕對安全的情況下,我們小心翼翼地捧著鳥窩,生怕弄壞了鳥兒們的家。」田浩說。

第二是給鳥築巢。

「剛一開始,我們還試著把家中的竹籃拿來放在「籃球筐」裡給鳥當窩,後來覺得這些籃子顏色明亮,怕鳥不敢來,我們又換成了天然的竹籃。」田浩說。

也有巧手的工人撿來樹葉、蘆葦葉,精心地編成一個個鳥巢,然後再放到「籃球筐」裡。

「我們之前從沒幹過這種事,只能盡力,讓鳥窩堅固些、美觀些、舒服些。總之一句話,希望鳥兒們喜歡。」田浩說。

好朋友

歷經兩個多月時間,田浩和工友們終於完成了這項「築巢工程」。

雖然費了九牛二虎之力,但每個人心裡都是喜滋滋、甜滋滋的。

再次到這裡巡視電力線路時,每個人心中都充滿了期待。

那些鳥兒築巢了嗎?它們喜歡這些新家嗎?裡面有鳥蛋嗎?人們仰著臉望著高高的鳥巢,談論著,期待著。

「我們爬上去看看怎麼樣?可以拍個照片。」有人提議。

「不行,要是鳥兒看到了,會被嚇跑的。我們離它們越遠越好。」有人立即反對。

一望無際的南大港溼地,藍天碧水,蘆葦輕搖,那裡是鳥兒的樂園。

一會兒,一群鳥兒騰空而起,在幾個人的頭頂展翅飛過。它們的叫聲格外響亮,展翅飛翔的剪影格外漂亮,有的就落在電力工人為它們搭建的新巢裡,住進了新家。

多麼美的家園,多麼美的溼地,多麼和諧的人鳥相處畫面。

電力工人們笑了,心頭感到從未有過的輕鬆。

他們再也不用拆鳥窩了,再也不用為那些無家的鳥兒擔心了。

「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我們真心想為溼地的鳥兒做些事,希望生活在這裡的鳥兒幸福平安。作為電力工作者,我們也是愛鳥兒的一群人。為了愛護這些鳥兒,我們不光築了鳥巢,還多次請滄州師範學院動物保護專家孟德榮為我們講課。我們要了解鳥類的生活習性,學習更多的關於鳥類保護的知識。」田浩說。

這是渤海新區電力工人的心聲,也是我們每個人的心聲。那些棲息在溼地的鳥兒,你們聽到了嗎?

來源:滄州晚報 記者 祁曉娟 彭玲 攝影報導

相關焦點

  • 南大港電線桿上安裝70個人工鳥窩
    渤海新區供電公司探索「鳥線」共生新模式南大港電線桿上安裝70個人工鳥窩本報訊(記者魯萍)鳥兒在電線桿上築巢,卻不知高壓電線給電力設施帶來的安全隱患。日前,國網滄州市渤海新區供電公司在南大港溼地附近的電線桿上選擇安全部位,為鳥兒們新建70個人工鳥窩,供鳥兒們安全居住。
  • 滄州渤海新區南大港溼地迎來首批遷徙候鳥
    近日,美麗遼闊的滄州渤海新區南大港溼地迎來了大批的遷徙候鳥,場面蔚為壯觀。據了解,這是南大港溼地今年秋末迎來的首批大規模的候鳥遷徙隊伍。自南大港加入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鳥類保護網絡後,便成為鳥類遷徙途中重要的中轉站和「加油站」,每年都會迎來大量候鳥遷徙。尤其是近年來,南大港產業園區不斷加強環境治理,並通過引蓄潔淨水源、24小時封閉式管理、鳥類監測救助、病蟲害防治等措施加大溼地保護力度,生態環境不斷優化,吸引了越來越多的候鳥。
  • 32萬隻候鳥飛臨北大港溼地
    津雲新聞訊:正是候鳥遷徙季,北大港溼地迎來了大批候鳥。東方白鸛、黑鸛、天鵝等上百種候鳥,它們時而水中嬉戲、時而翩翩起舞,勾勒出水碧天藍、生機盎然美麗生態畫卷。目前,北大港觀測到的候鳥數量已有32萬多隻,有國際一級保護動物東方白鸛500多隻,二級保護動物天鵝600多隻,白琵鷺400多隻,這些鳥類一部分會留在北大港過冬,一部分將停留1-2個月,待水面封凍後,繼續南遷。
  • 白琵鷺遷飛甘肅黑河溼地 丹霞雪山間「共舞」
    金秋時節,甘肅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臺段的明塘湖、天城湖內,迎來首批南遷的白琵鷺在此停歇覓食。鄭耀德 攝金秋時節,甘肅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臺段的明塘湖、天城湖內,迎來首批南遷的白琵鷺在此停歇覓食。
  • 內蒙古黃河沿岸溼地迎來候鳥遷徙高峰
    最近隨著氣溫下降,內蒙古黃河沿岸溼地迎來候鳥遷徙高峰,成為大批候鳥的「棲息樂園」。蘆花白,秋草黃,碧水藍天鳥翱翔。深秋時節,烏拉特前旗境內的烏梁素海溼地景色迷人,成為天鵝等大批南遷候鳥的「中轉站」。這些優雅的精靈佔據了湖面,自由自在沐浴著秋日的陽光,或引吭高歌,或玩水嬉戲,給秋日的溼地增添了靈動的氣息。連日來,在磴口縣黃河溼地,一大批白天鵝在碧藍的湖面上遊動、覓食,在隨風搖曳的蘆葦映襯下呈現「白羽翩飛雲水間」的美景。在舒適的生態環境中,它們自由自在地棲息,深深眷戀著這個「遷徙樂園」。
  • 旌德縣: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保衛戰
    近年來,為了守護這片綠水藍天,旌德縣牢固樹立綠色發展理念,著力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示範樣板,形成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空間格局、產業結構、制度體系、生活方式,確保天更藍、山更綠、水更清、環境更優美,讓這裡的碧水藍天招引八方人氣。汙水變清泉,淨水甜心尖日前,記者來到旌德縣域鄉鎮汙水處理設施及配套汙水管網PPP項目,全縣鎮級汙水處理監控中心正有條不紊地運行。
  • 高臺:大批白琵鷺遷飛黑河溼地
    8月30日,甘肅張掖黑河溼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臺段的明塘湖、天城湖等溼地保護區內,迎來首批南遷的白琵鷺在此停歇覓食。初秋時節的黑河溼地呈現出雪山、丹霞、沙漠、綠樹、碧水、藍天與候鳥交相輝映,和諧共融的絕美景色。
  • 開州澎溪河溼地公園,進入冬季後,溼地似海闊,群鳥齊翩躚,美慘
    日前,暖陽短暫現身,在開州區澎溪河溼地市級自然保護區,冬日的白夾溪溼地,藍天白雲,碧水遼闊,候鳥棲息,呈現出「碧水東來,山環水繞,候鳥翔集」的美景。航拍白夾溪溼地,湖面平如鏡,藍天白雲倒影入水,天光雲影共徘徊。
  • 肯達爾·詹娜穿綠色的襯衣秀美腿,藍天碧水海鷗飛翔,宛如大片
    肯達爾·詹娜穿是個非常有名的超模,身材也相當的苗條,所以很喜歡秀身材。她已經在邁阿密好幾天了,這次穿了一身綠色的服飾,看上去特別的有清新感。她這回在遊艇上愜意地享受溫暖的陽光,像是在拍攝一部廣告大片。這是肯達爾·詹娜最近的搭配風格,她穿了一身很清麗的服飾,上身是一看帶著幾何紋路的綠色襯衣,裡面搭配一款粉紅色的內衣,不過從這個畫面來看肯達爾·詹娜真的有些太瘦了。
  • 人工築鳥巢後續:招引鳥兒 市民紛紛出奇招
    到目前為止,分別掛在西湖和西溪溼地的150個人工鳥巢,已經張掛快兩個星期了。空蕩蕩的漂亮木巢,在明媚春光映照下更顯寂寞。  漂亮鳥巢迎不來一個「房客」,愛鳥的讀者們著急了,紛紛向早報支招。因為篇幅有限,我們選取了其中有代表性的幾條意見跟大家共享。
  • 香港最值得去的地方,藍天白雲碧水美如畫,不是尖沙咀不是淺水灣
    香港最值得去的地方,藍天白雲碧水美如畫,不是尖沙咀不是淺水灣旅遊對現在人來說,已經成了人們生活、娛樂、休閒必不可少的體驗自然神奇,增長見識的一項運動。我國旅遊資源非常的豐富,除了大陸上的一些美景之外,香港也是一個非常值得旅遊的城市,香港這個地方,小的時候就特別的憧憬,因為這是一座充滿誘惑感的城市,也是全球最富裕、經濟最發達和生活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並且還有著「亞洲四小龍之一」的稱號。關於香港,相信每個國人心裡都有一種獨特的情愫,或因那東方之珠的魅力,或因TVB裡的經典場景。
  • 藍天、碧水、青草、白雲,敕勒川草原有你想像不到的美!
    藍天、碧水、青草、白雲,敕勒川草原有你想像不到的美!敕勒川已基本恢復原有生態狀況,藍天、碧水、青草、白雲相映成趣;也為將大青山前坡打造成集生態綠化、環境保護、美麗鄉村和彰顯文化特色為一體的首府生態功能區奠定了堅實基礎。
  • 河北承德:天鵝飛碧水 野鴨臥暖陽
    這奇妙的景象吸引了許多熱愛野生鳥類的人們紛紛來到大學城科技大廈南面的河邊觀賞。這片河面比較寬,靠北的蘆葦叢下還有一處水面寬闊、水流較緩的溼地,非常適宜野生鳥類棲息、覓食。聰明的鳥兒們選擇這裡做了它們的家。
  • 天藍水清百鳥飛|北大港溼地繪製美麗生態畫卷
    近年來,新區持續推進北大港溼地保護,通過退出生產經營活動、建立補水機制等措施,進一步修復溼地生態。隨著北大港溼地生態環境逐年改善,過境候鳥種類和數量明顯增加,部分過境候鳥在此繁衍,成為「留鳥」。  生態修復不斷升級  走進北大港溼地,深紅的鹼蓬草和金黃的蘆葦叢首先映入記者眼帘。「原來這片都是荒地,現在溼地內的不少植被都是近幾年新栽植的。」
  • 多樣高原溼地,靜美生態淨土
    溼地滋潤生命在我看來,城市周邊的溼地公園就是非常不錯的選擇。霑益海峰溼地雲南獨特的地理環境,造就了豐富的溼地資源,在較小的景觀尺度上具有河流、湖泊、草甸、沼澤、高山、森林一起構成的複雜多樣的景觀類型,比如以大盈江為主體的河流溼地盈江國家溼地公園,亞高山丹霞冰蝕沼澤的蘭坪箐花甸溼地等
  • 獨家:昆明迎來最佳觀鷗季 藍天碧水人鷗同歡
    雲南海埂公園附近滇池湖面上,數百隻紅嘴鷗在滇池上盤旋,它們時而張開翅膀,時而遊在水上,輕盈敏捷地叼起遊客送來的鷗糧……隨著大批紅嘴鷗陸續到來,目前,海埂公園、海埂大壩、環西橋、翠湖公園已有大量紅嘴鷗聚集,藍天碧水下,人鷗同歡。 陳盛/IC photo
  • 和桃花水母共享碧水藍天
    同時他們積極創新、變廢為寶,把淤泥合理運用到邊坡植草和路肩培土上,為桃花水母棲息地的生態環境撐起「呵護傘」。 據了解,該項目部修建的龍窩大橋和常林西大橋距離桃花水母棲息地最近距離不到2公裡,都是跨河道施工。其中常林西大橋有半數墩柱是在水中進行施工,項目實現「零汙染」目標難度非常大。
  • 浙8個「國字號」溼地公園終於迎來一年最美季!
    隨著秋冬季的來臨,浙江的溼地公園迎來了大批冬季候鳥。它們成群結隊,從天空划過,仿佛一群冬日小精靈,為浙裡增添了一抹靈動。今天,文文帶你走進浙江8個「國字號」的溼地公園,去感受「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的絕色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