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證券時報網
什麼信號!多個指數估值堪比2015年,A股創開年最大跌幅,抱團卻更向龍頭集中…火線解讀來了
爭議了一段時間的機構「抱團」現象在周一有了鬆動。
1月11日,伴隨著A股多個機構抱團板塊和個股大幅調整,A股也迎來2021開年以來的首次「規模化」下跌,兩市超過600隻個股跌幅超5%。截至收盤,滬指下跌1.08%,深證成指跌1.33%,創業板指數跌1.84%。
不過,細看之後可以發現,機構的「抱團」並沒有徹底瓦解,甚至有進一步集中的傾向。
比如在傳統上被視為機構抱團的白酒股,已隱然分成茅臺和「非茅臺」兩大陣營。龍頭股貴州茅臺股價再漲0.47%,而茅臺之外的白酒股普遍大跌,其中,五糧液大跌4.98%,洋河股份、山西汾酒等跌幅均超過5%。
更加值得注意的是,A股包括滬深300、上證50等重要指數的估值水平,已經接近甚至超過2015年的水平。
「抱團」鬆動還是「抱得更緊」?A股周一迎2021開年最大調整!
1月11日,A股市場幾大指數均迎來2021年以來最大調整!
當天行情數據顯示,上證指數盤中一度大跌超過50點,收盤下跌1.08%。深證成指下跌超過200點,跌幅1.33%,中小板指數和創業板指數分別下跌0.44%和1.84%,均創出2021年開年以來最大單日跌幅。
市場的波動驟然加大,源於前期多隻熱門龍頭股的暴跌,而這些多為機構抱團重倉的股票。
金龍魚收盤暴跌11.30%,盤中一度暴跌超過14%。該股此前一路上漲,上市不到3個月,最多已較發行價漲了近5倍。股價暴跌後,金龍魚市值仍接近7000億元。
市值超過3000億元的養豬龍頭牧原股份也突遇暴跌,收盤跌幅達7.93%。
光伏龍頭隆基股份在上周五下跌的基礎上進一步擴大跌幅,周一下跌3.85%,另一光伏龍頭通威股份則大跌6.60%。隆基股份和通威股份前十大股東中均是機構雲集,近期還曾獲得高瓴資本的青睞。
此前被視為機構集中抱團的白酒板塊個股大面積暴跌。
龍頭股五糧液大跌4.98%,盤中跌幅一度超過5%。
另外幾隻白酒股中,洋河股份暴跌5.87%,盤中跌幅一度超8%。瀘州老窖下跌3.35%,盤中一度跌近7%。山西汾酒暴跌5.63%。
不過,白酒股中也有例外。
白酒股中的「一哥」貴州茅臺表現穩定,全天多數時間甚至逆勢上漲,收盤上漲0.47%。
貴州茅臺的表現也並非孤例。其他多個行業的龍頭股繼續大漲,部分繼續創出新高。
比亞迪大漲3.23%,繼續創出歷史新高。
邁瑞醫療、海康威視、三一重工、韋爾股份、藥明康德、上汽集團、長城汽車等行業龍頭股也是類似情況,股價繼續大幅上漲。
從上述股票表現來看,抱團似乎有向龍頭中的龍頭集中的跡象。
「抱團」之下 滬深300、上證50悄然創近13年新高
對於A股市場來說,2015年是一個很重要的年份,當年的A股市場創造出距今時間最短,級別最大的一波牛市,多個指數創出的高點成為後來數年的高點。
在近期機構抱團股的連續上漲之下,A股市場多個重要指數已悄然突破2015年槓桿牛市的高點,創出2008年以來的最近13年新高。
這裡面最為突出的是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
行情數據顯示,滬深300指數近期持續上攻,已於近日悄然突破2015年的大牛市高點。2015年6月9日,滬深300指數一度達到5380.43點,至此成此後5年多該指數的「天花板」,直到最近悄然突破。周一該指數一度繼續上攻,盤中最高至5555.69點。
上證50指數也於近日突破2015年高點,創出近13年新高。
滬深300指數和上證50指數成分股選取的是滬深證券市場中市值大、流動性好部分股票,多是一些行業的龍頭股,近期龍頭股的抱團上漲推動兩大指數率先突破2015年高點。
在上述兩大指數創出近13年新高的同時,上證指數、深證成指、中小板指、創業板指離2015年高點尚均有一定距離。其中上證指數周一的高點仍較2015年高位低30%以上。
多個指數估值逼近甚至超越2015年
在市場連續上漲,特別是一些行業龍頭股連續上漲後,對於A股是否已變得「貴了」,市場仍存在不小的爭議。
從數據上,部分大盤指數估值已明顯超過近些年均值,呈現「過熱」狀態。
Wind數據顯示,代表大藍籌的滬深300目前市盈率為16.87倍,超過最近10年12.09倍的平均水平以及12.05倍的中位數水平,處在近10年高「水位」,已和2015年的牛市頂峰接近。
同樣地,上證50指數目前市盈率為14.67倍,也大幅超過最近10年9.96倍的平均水平以及9.92倍的中位數水平,並已超過2015年的牛市頂峰估值。
近日,對於機構抱團這一現象,市場機構和專家的意見也較為分歧。
九圜青泉科技首席投資官陳嘉禾在接受證券時報專訪時表示,A股市場相比以往已成熟很多,與歷史上的幾次抱團現象不同,此次熱炒的絕大部分是優質企業。但機構投資者抱團形成的這種正向循環,未來一定會演變為逆向循環。
此前證券時報社刊載的陳嘉禾署名文章《資本市場沒有永動機》中,陳嘉禾指,「正如真實的物理世界裡沒有永動機一樣,資本市場上也不存在超出實體經濟價值創造以外的、真正的永動機。那些看似永動機的市場現象,最後往往被證明只不過是周期循環的一個階段而已。但是,投資者們的心裡,卻常常對「永動機式」的資本市場故事如此嚮往,最終常常迷失在虛假的永動機中無法自拔」。
光大證券的研究觀點認為,短期內資金抱團大幅度鬆動或瓦解的可能性較小。對於大市值股票,短期內疫情不確定性使得大市值股票抗風險能力凸顯,而註冊制和退市制度改革將長期推動資金向行業龍頭集聚。對於消費、新能源等自己抱團板塊而言,較明顯的業績增速優勢和不斷湧入的資金使得資金在上述板塊的抱團仍有望持續,但投資者需關註上述板塊資金面和業績面變化,一旦出現資金淨流入減少或者板塊業績不及預期的現象,資金在上述板塊的抱團可能會出現鬆動,在此之前,資金抱團大幅鬆動的可能性較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