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一救護中心三年救護中華鱘54尾 均系漁民誤補

2021-01-16 騰訊網

「江蘇常熟中華鱘救護中心」是蘇州大市範圍內唯一的中華鱘救護中心。就在昨天,漁民誤捕後交由該中心得到成功救護的6尾中華鱘放流長江,同時放流的還有2尾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胭脂魚。近三年來,該救護中心共救護漁民誤捕的中華鱘54尾,胭脂魚51尾。

中華鱘是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也是「活化石」,有「水中大熊貓」之稱。昨天,記者在位於常熟滸浦的中華鱘救護中心看到,救護屋內有兩個直徑4米、水面淨高1米左右的救護池,清澈見底,池壁、池底均貼著瓷磚,池內10多尾中華鱘、還有3尾胭脂魚遊得正歡。其中最大的一尾中華鱘體長70-80釐米,重量估計達到5-6斤,最小的一尾體長20多釐米。

昨天,江蘇常熟中華鱘救護中心相關負責人戴振國告訴記者,救護池配備有自動控制系統,可以在線監測水體的PH值、溶氧量等指標,「比如,當溶氧量低於5毫克/升時,增氧泵即會自動開啟,當溶氧量高於7-8毫克/升時,則會自動關閉」。他介紹,工作人員平時會投餵一些從長江裡捕撈的鮮活的小魚蝦。水池裡的水大熱天平均每10天換一次,冬天平均每20天換一次。

「池裡的中華鱘、胭脂魚都是漁民在捕撈作業時誤捕得來的。」戴振國說,有時漁民會把魚放在活水艙內送到救護中心,更多時候是工作人員接到漁民的報料電話後,攜增氧設施,乘快艇或汽車於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去救護的。「按程序,一般先稱重、測體長和胸圍等,然後檢查其體表,並做好記錄。如果發現其體表有損傷,就要塗抹消炎藥,防止進一步感染,一般中華鱘自愈能力較強。」

記者了解到,依據《野生動物保護法》等有關法律法規,江蘇常熟中華鱘救護中心專門制定了中華鱘救護方案,

在救護、收容、管理、獎勵方面作了具體規定。同時,該中心面向長江沿岸、周邊漁民開展宣傳,講解水生野生動物保護知識,幫助漁民提高對長江常見保護級水生野生動物的辨識能力,發動他們積極參與到保護行動中去。據統計,近三年來,救護中心共救護中華鱘54尾,胭脂魚51尾。其中,2015年救護中華鱘17尾,胭脂魚11尾;2016年救護中華鱘26尾,胭脂魚25尾;2017年救護中華鱘11尾,胭脂魚15尾。

相關焦點

  • 愛魚,護魚——常熟有個中華鱘「魚爸爸」!
    現實生活中,有時會有受傷的中華鱘被發現。為了照看好這些受傷的中華鱘,常熟市中華鱘救護中心應運而生。常熟市農林行政綜合執法大隊隊員嚴御誠介紹,在長江沒有開始禁捕的時候,長江常熟段漁民誤捕到中華鱘會送到這邊來,他們會對這些中華鱘進行身上的傷口處理,然後暫養,等恢復健康之後,再把中華鱘送回長江。而在退捕之後,中心主要承擔科普與教育的作用。
  • 今天,5尾「常熟籍」中華鱘回到長江…
    今天(12月8日),江蘇常熟中華鱘救護中心保育的」、「常熟中華鱘監測救護中心」揭牌。中華鱘救護中心保育的中華鱘5尾。因為中華鱘是在海裡長大的,這5尾中華鱘放流對於我們今後開展珍稀瀕危動物保護和生態修復意義很大,特別是對保護長江母親河水質和生態環境意義很大。中華鱘是旗艦性的物種,是具有代表性的,如果它沒有了,就證明整個長江的其他生態系受到了破壞。
  • 蘇州大鯢收容救護中心於今日在西山林屋洞景區揭牌
    今天下午,蘇州大鯢收容救護中心揭牌儀式在金庭鎮林屋洞景區順利舉行。蘇州市漁政監督支隊、吳中區漁政監督大隊、西山農業園區農村工作局相關領導出席了本次活動。西山島林屋洞景區是典型的石灰巖地下廳式溶洞,其水質優良,環境幽靜,洞內與洞外的山溪河潭相通,溪流不斷,常年恆溫22度左右,是蘇州地區最貼近大鯢生存繁殖條件的「自然天堂」。金庭旅遊集團董事長蔣浩傑先生發言近年來,林屋洞景區在蘇州市、吳中區兩級漁政部門的大力支持與幫助下,積極開展大鯢收容救護工作。
  • 【大河網景】滑縣熱心市民救助「雪白豹」 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三年...
    【大河網景】滑縣熱心市民救助「雪白豹」 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三年來首例   大河網訊(記者 範昭 實習生 趙倩)12月1日下午,河南省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接到滑縣熱心群眾劉博求助電話  中心救護人員對毛腳鵟進行治療   12月2日一早,救護中心工作人員驅車前往現場,經鑑定,這是一隻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毛腳鵟,因右翅膀折斷而喪失飛翔能力。工作人員在現場對毛腳鵟進行了初步處理,他們表示把它帶回中心後,將會進一步做全面的檢查和治療。
  • 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去年救護3萬多隻野生動物
    原標題:深圳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去年救護3萬多隻野生動物 ▲ 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鴞。  ■ 深圳特區報記者 林清容 通訊員 胡平 曾志燎 文/圖  昨日,記者來到尚在建設中的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探訪,看到3隻小貓頭鷹正在進食,精神不錯。然而,2周前,因為它們棲息的龍眼樹馬上就要被砍,其中一隻掉進一家西湧客棧,命運難測。所幸之後得到了市野生動物救護中心的悉心照料。
  • 蘇州工地上撿呆萌貓頭鷹 翅膀受傷送救護中心
    昨天,在吳江八坼的一處工地上,施工人員撿到了一隻模樣呆萌的貓頭鷹,因為它翅膀受傷,被送往蘇州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進行救助。走上前一看,竟然是只貓頭鷹,看上去翅膀似乎受傷了,沒辦法飛起來。由於不知道該怎麼救助,施工人員撥打了110報警。八坼派出所的民警出警後,面對受傷的貓頭鷹,也不知該怎麼辦才好,於是送去了吳江林業站。   「小傢伙看上去呆萌呆萌的。」從吳江林業站的工作人員拍攝的圖片上,記者看到,被撿到的貓頭鷹一身棕色的羽毛,顏色偏深,兩隻黃色的大眼睛瞪得滾圓,乖乖地趴在紙箱裡。
  • 野生動物「守護者」探訪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蘇州市陸生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坐落於山腳下,受傷的野生動物在此休養生息、恢復健康。救護中心成立於2014年,設有醫療區和暫養隔離區,已形成一套完整的救護體系,制訂了從登記、接收、處置、移送等一系列工作流程,現有7名工作人員。
  • 亞洲最大的黑熊救護中心在四川落成
    日,亞洲最大的黑熊救護中心——「四川龍橋黑熊救護中心」在成都市新都區龍橋鎮落成,中心的救護人員正在為一頭黑熊做體檢。佔地160畝的救護中心可容納150頭亞洲黑熊,在中心目前接納的84頭從養熊場解救出來的黑熊中,68頭經過救護人員的精心救治已經恢復健康,還有16頭正準備接受手術治療。 新華社記者孫恕攝  兩隻黑熊在中心的一棵芭蕉樹旁玩耍。  中國藥膳研究會的劉正才(左一)在落成典禮上從醫學角度對拯救黑熊進行闡述。
  • 嶽陽漁民鳥友緊急救護受傷遊隼
    人民網長沙1月22日電 1月19日傍晚,嶽陽市南湖岸邊,嶽陽市江豚保護協會志願者輕柔地將40天前救護的遊隼從籠子裡抱到草地上。大家凝神靜氣,關注著鳥兒的每一個動作:稍顯笨拙地跳躍、助跑、試飛,一次次地嘗試飛行,一米、兩米…… 「喂,是志願者嗎?我們這裡有一隻受傷的鳥,嘴巴像鷹一樣。」
  • 「神操作」:動物收容救護工作備案
    2019年9月,上海鐵檢院在審查起訴階段啟動認罪認罰從寬制度,郭某自願與上海動物園籤訂了《收容救護工作備案》,協議支付5000元用於對被罰沒野生動物的收容救護,以修復犯罪行為造成的危害損失。這是該院首次嘗試啟動收容救護工作備案制度。
  • 秦皇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被舉報食用售賣野生動物,當地已立案調查
    健康時報記者 郝倩玉 王真12月15日,@綠會環境訴訟支持基金項目官微發微博稱,「收到群眾舉報,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秦皇島野生動物救護中心存在飼養、販賣國家一、二級野生動物、違法製作珍貴、瀕危野生動物標本等行為。」同時配圖9張舉報材料的照片。
  • 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守護高原聖湖「精靈」安全越冬
    ,這裡有18個室外裸鯉培育池塘,和3個恆溫循環水育苗車間,中心總佔地243畝,共有2000萬尾左右青海湖裸鯉魚苗在此越冬。  【同期】青海湖裸鯉救護中心工作人員 田文根  這片池塘是裸鯉來到裸鯉救護中心的第一站,剛剛我們用透明度盤對水中透明度進行測量,如果水中透明度過高的話,就會產生水體中的生物量和肥料營養匱乏,匱乏就會導致水體營養不足。
  • 青海野生動物救護中心野外放歸紅隼
    當日,青海野生動物救護中心(西寧野生動物園)對近期救護的5隻紅隼進行野外放歸。這5隻紅隼均為市民發現並主動聯繫救護中心進行救助,經過一段時間的觀察和精心照顧,目前它們已具備基本野外生存能力,工作人員在放歸後會在放歸點投放食物並定時觀察,確保雛鳥放歸期安全,直到它們完全融入自然環境。 在放歸活動中,有一隻紅隼飛行能力較弱,工作人員決定將其回收,繼續強化訓練。
  • 湖南張家界:救護繁育娃娃魚
    位於湖南省張家界市武陵源區的湖南省大鯢救護中心,建有室內娃娃魚孵化區、養育區,並模擬娃娃魚自然棲息地的溪流和洞穴環境建起800平方米的室外「生態溪」,供近3.5萬尾不同年齡階段的娃娃魚原種與子一代在此「安家」。 目前該中心娃娃魚「仿生態」繁育方法和溪池建設獲得了兩項國家專利,每年孵化的魚苗有10000多尾,可以保障娃娃魚的野外增殖放流和科研所需。
  • 有「警」必出 漯河救護中心一年救護87隻野生動物
    1月7日上午10時,在該中心記者見到,工作人員將籠子緩緩打開,幾隻番鴨、水雞便撲騰著翅膀遊向湖中,悠閒自得地遊來遊去,儼然一副湖中「主人」的身份。據了解,該中心負責接收救護國家、省重點和一般保護的陸生野生動物,收留飼養不具有野外生存能力的野生動物,以及野生動物保護宣傳工作。
  • 大斑啄木鳥撞玻璃折翼 候鳥遷徙季 遇此情況可求助野生動物救護中心
    近日,熱心市民張先生在金融街一棟樓下發現了一隻受傷的啄木鳥。「我走到旁邊它都不躲,開始還以為死掉了,後來保安戳了一下,發現它翅膀和腿都有問題,大家猜測小傢伙很可能撞上了玻璃。」於是,張先生和同事找來紙箱,小心翼翼地把啄木鳥安放在裡面。不過,接下來該把啄木鳥送到哪裡救助,卻讓他犯了難。
  • 27歲「魚爸爸」照料7條中華鱘:就和擼貓差不多
    駕車1300公裡 將7條中華鱘從湖北荊州接回常熟 4月23日中午,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來到蘇州常熟市漁政監督大隊滸浦中隊的中華鱘保護救助中心,目前居住在中心的有7
  • 宜賓:長江珍稀魚類救護中心 年底落成
    「長江上遊最大、全國第二的長江珍稀魚類馴養救護中心工程基本完工,預計今年底投入使用。」近日,在宜賓長寧縣龍頭鎮竹洞村的長江珍稀魚類馴養救護中心工地內,三峽辦駐長江珍稀魚類馴養救護中心工程監理牛宏說,該救護中心是以馴養國家一、二級保護水生野生動物白鱘、長江鱘、達氏鱘、胭脂魚等保護區內的66種特有魚類的公益性項目。
  • 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成立
    株洲日報記者 李軍通訊員/王密 劉坤鳳株洲日報訊 7月30日,株洲市首個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在石峰公園動物園揭牌成立。今後,市民若發現因迷途、受傷、病弱等原因亟需救助的陸生野生動物,可撥打電話28331058,或直接將其送到株洲市陸生野生動物收容救護中心進行救助。石峰公園動物園擁有豐富的野生動物收容救護經驗和專業技術及場所。2018年,該園用近一年時間完成了基礎配套設施、動物館舍改造,為進一步收容救護陸生野生動物創造了條件。
  • [視頻]越南:「亞洲黑熊救護中心」成立
    進入[環球時訊]>>  CCTV.com消息(環球時訊):7號,越南的第一家「亞洲黑熊救護中心」在三島國家公園正式成立。救助「膽熊」行動正在越南積極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