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成都遙望雪山 聽「追峰人」講詩和遠方

2021-01-09 東方網

&nbsp&nbsp&nbsp&nbsp四川日報全媒體記者 薛維睿

&nbsp&nbsp&nbsp&nbsp「每當有人問我,為什麼會與雪山結緣?我總會引用著名登山家喬治·馬洛裡那句話,『因為山就在那裡』。」10月16日,在2020年天府書展上,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和四川畫報社聯合舉辦的「追峰人——《阿壩州高海拔山峰圖錄》魏偉創作分享會」,在文軒BOOKS九方店舉行。創作者魏偉來到現場,與眾多讀者和觀山愛好者分享了他的追峰經歷。

&nbsp&nbsp&nbsp&nbsp從大黃峰開始的追峰故事

&nbsp&nbsp&nbsp&nbsp近年來,隨著城市環境治理水平的不斷提升,古詩上描述的「窗含西嶺千秋雪」的美景,越來越多地映入成都市民的眼帘,成為成都人陽臺上能看到的風景。「在成都遙望雪山」這個話題,也多次登上「熱搜」排行榜,而這些可以看到的山峰,大部分都位於阿壩州境內。

&nbsp&nbsp&nbsp&nbsp第一次在阿壩州看到山峰,是在一處綠樹成蔭的地方,那一幕對魏偉來說印象深刻。回去查了以後才知道,那座雪山正是阿壩州第二高峰——5922米的大黃峰。從那以後,魏偉開始專注研究理縣的雪山。

&nbsp&nbsp&nbsp&nbsp一次偶然的機會,魏偉加入了「成都遙望雪山」群。那時候的雪山群只有二三十人,是成都非常小眾的雪山圈子。他第一次在成都遙望雪山,是當時著名的「7·14成都自然界大事件」。從那以後,「成都遙望雪山」群開始壯大,現在已發展為幾千人的社群。

&nbsp&nbsp&nbsp&nbsp作為「成都遙望雪山」群的資深群友,魏偉如今已是著名的「追峰人」,他常年活動於川西地區,把近十年的時光都灑在了高原大地。《阿壩州高海拔山峰圖錄》既是魏偉多年來拍攝、研究阿壩州高海拔山峰的一個成果匯集,也是關於阿壩州高海拔山峰「家族譜系」的全景展示。

&nbsp&nbsp&nbsp&nbsp雪山裡的歷史和未來

&nbsp&nbsp&nbsp&nbsp活動現場,魏偉展示了自己拍攝的大量精美山峰圖片,並結合自己的拍攝和創作經歷,介紹了阿壩州及四川省部分高海拔山峰的特點和成因,還向大家科普了當地的自然環境和山峰譜系,就地理環境對古先民部落遷徙、民俗習慣養成、生產生活條件等因素的影響進行了探討。

&nbsp&nbsp&nbsp&nbsp魏偉展示了一張照片,是一位老人和她背後的雪龍嶺。「答應我為她合影后,這位大媽那雙因農活導致關節腫大的雙手似乎有些無處安放。」魏偉說,照片裡的楊大媽總體還過著與祖先南下來到這裡之時別無二致的生活。而如今這裡已有硬化路面,驅車不到3小時就可抵達成都。

&nbsp&nbsp&nbsp&nbsp正如分享會上魏偉一直傳遞的觀念,在觀山過程中,不只有「詩和遠方」,還有「歷史與未來」。

相關焦點

  • 在成都遙望雪山,聽「追峰人」講述詩和遠方
    10月16日,在2020年天府書展上,由四川美術出版社和四川畫報社聯合舉辦的「追峰人——《阿壩州高海拔山峰圖錄》魏偉創作分享會」在書展主會場文軒BOOKS九方店的城市閱讀空間舉行。創作者魏偉來到現場,分享了他的追峰經歷,眾多現場讀者和觀山愛好者參與了此次活動。
  • 成都又見雪山_媒體_澎湃新聞-The Paper
    成都又見雪山 2020-08-13 14: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愛好者統計製作成都觀山數據報告:2020年70次開門見雪山
    據觀山愛好者統計,去年在成都看見雪山的次數創近年新高。成都人在陽臺上遙望雪山,已成為美好生活的一種享受。用專業知識統計觀山數據張巍是成都一家半導體製造企業的工程師,工作中,他在納米級別的晶片空間內,從海量數據中通過蛛絲馬跡把控產品質量;生活中,他是資深觀山愛好者,用600毫米長焦鏡頭鎖定連綿雪山,感受天地大美。2017年開始,他就系統地拍攝和整理觀山數據,並試圖利用專業知識尋求在成都遙望雪山的規律。
  • 你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
    你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她對我說,她也喜歡嚮往詩和遠方。她也是喜歡詩的姑娘,喜歡乾淨單純的美好,那些不經意間的發問,都透露著誠實和清澈。我想,她的心裡,有一片生長得茂盛的陽光草地,那裡有花,還有鳥兒,自由地飛過。
  • 詩和遠方終於在一起了!文化和旅遊部正式掛牌
    3月底,在「文化和旅遊部」掛牌前,網友們歡欣鼓舞:「詩和遠方在一起了!」新京報曾對此發表評論文章,網友的感嘆很有道理,詩屬於文化範疇,而旅遊總是關於遠方的。其實,這並不僅僅是文字遊戲,也寄託了人們對這個新成立部門的希望、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 乍暖還寒草木欣然,四月的達古冰川,有你要的詩和遠方!
    快節奏的現代社會,讓「慢」成了一種奢侈,而在我們嘆息的時候,來達古冰川的人,早過上了讓人羨慕的「慢"生活。四月的達古冰川,乍暖還寒,草木欣然,雪白與嫩綠同框,最適合來享受一次慢生活,在高原、雪山、冰川與藏寨間,邂逅你苦尋的詩和遠方。 Kyogoku魚貝貝在達古,時間可以「揮霍」。
  • 打趣文化和旅遊部「詩和遠方在一起」,其實是在期待美好 | 新京報快評
    文 |張豐組建文化和旅遊部,是本輪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重頭戲之一。看著照片裡的「文化和旅遊部」,很多網友打趣:「詩和遠方終於在一起了。」 網友的感嘆很有道理,詩屬於文化範疇,而旅遊總是關於遠方的。其實,這並不僅僅是文字遊戲,也寄託了人們對這個新成立部門的希望、對未來生活的嚮往。詩和遠方在一起,美好的靈魂和美好的地方在一起,這就註定了這個部的職責和人們正在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息息相關。
  • 人生六個必去的「打卡地」,路上陽光正好,何不一起遙望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書中窺見的風景遠不如親眼所見的震撼。旅行實際上就是一種短暫的修行,在陌生的地方,發現久違的感動,與最美好的自己不期而遇。一、雲南都說遠方是心靈的家園,雲南的麗江和大理,一個適合遊玩,一個適合隱居 。在麗江,你可以感受到茶馬古道帶來的古樸悠遠,體會瀘沽湖的溫柔多情,觀賞玉龍雪山「日照金山」的奇特以及藍月谷的神奇,品味香格裡拉虎跳峽的驚心動魄。走在麗江的街頭,感受人情風俗帶來的溫暖,再疲憊的心,也會被此間的良辰美景治癒。大理是很多人心中的幻想與希望。
  • 佛說:倘若彼岸在遠方,那麼遠方也不會靠近,把握當下,莫總遙望
    人因夢想而偉大,因夢想而充實。可如今這個時代的很多人卻將自己的夢想扭曲,認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在為追求夢想而努力,將自己的種種貪嗔痴、對於世俗的貪婪全部都歸結在夢想上,使追夢反而成為了一種錯誤。其實圓夢的最好方法就是忘記它!
  • 8首適合旅行時聽的歌曲,跟隨音樂一起奔向遠方
    《成都》×趙 雷《成都》是一首由趙雷創作詞曲並演唱的歌曲,收錄於趙雷2016年12月21日發行的專輯《無法長大》。成都,一個令無數人心心念念的城市,沒有去過成都的人時時嚮往著,去過成都的人時時念念不忘。
  • 在快手找尋你想去流浪的詩和遠方
    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古代人的世面,記錄的當代人對詩和遠方的追求。如今,在城市的鋼鐵叢林裡,也有無數人嚮往著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旖旎的世外春色,希望能從繁忙的工作生活中也能夠擁有心裡所期盼的一方淨土、一片充滿詩性的遠方,看見更大、更廣闊的世面。「工作桎梏了人們的腳步,卻不能阻攔我們看向遠方的目光。」一位老鐵打開快手笑著說。
  • 成都市大邑縣:西嶺雪山將建中國大熊貓樂園
    今年9月,央視新聞《相對論》「眾城共話」第七期來到成都,節目播出後,「雪山下的公園城市」成為熱詞,成都這座全球唯一能夠遙望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萬級人口城市,又「火」了一把。「在成都建設公園城市示範區的重大機遇下,大邑縣將高質量修復好、保護好、發展好西嶺雪山。」
  • 2020年成都觀山報告出爐:70次開門見山 創2017年以來最高紀錄
    成都一半導體製造企業工程師張巍,利用大成都範圍內觀山愛好者的觀山報告,再次製作出成都2020年觀山大數據,用數據佐證成都是「雪山下的公園城市」。70次在成都遙望雪山 7月成觀山幸運月在剛剛出爐的2020年度成都觀山報告中,張巍發現,2020年大成都範圍內,有70次雪山目擊報告,大於2019年的65次、2018年的56次和2017年的50次,創造歷史新高。
  • 錢報迎新讀書會|當我們遙望海德堡,更期待新一年的詩和遠方
    這次,我們請來著名評論家和詩人、北師大教授、博導張清華,和浙江省作協主席艾偉,和錢報讀書會的朋友們分享《海德堡筆記》,也分享那些他們曾經歷的「詩和遠方」。由廣西師大出版社出版的這部《海德堡筆記》,是著名評論家、北師大教授、博士生導師張清華老師20年前在海德堡大學講學期間的歐遊雜記,包括《深秋海德堡》《哲人小路》《烏鴉與喜鵲》《日耳曼森林》《雨雪中的紐倫堡》等36篇。
  • 西藏拉丁拉官兵:哨所四季就是他們心中的詩與遠方
    對拉丁拉哨所官兵來說,哨所四季就是他們心中的詩與遠方,這裡的春秋冬夏,就是他們眼裡最美麗的風景、最深情的牽掛。綻放山間的杜鵑花「拉丁拉」在藏語中意為「風大的山口」,一年到頭大風颳個不停,拉丁拉哨所因此又名「風中哨所」。哨所距離團部較遠,車行一趟需要大半天。從哨所向山下步行不久,一片杜鵑花林開得爛漫。
  • 我在等你們看它——《遙望遠方的童年》
    吃過晚飯,窩在家看了一部電影——《遙望遠方的童年》,下班後一個人的晚上,看電影成了我最喜歡的時光。《遙望南方的童年》是2007年上映的電影,講述了鄉村小學教師易明堂看到周邊農村有許多留守兒童的成長環境十分惡劣,心裡著急,開辦了一所家庭幼兒園.....拋開百度百科的簡介就是:一群被遺忘在江西農村的留守兒童的故事。
  • 山水有情 川渝和詩以歌向遠方
    和詩以歌,為時代而唱,詩與遠方已融入幸福的夢。 「吆哦,吔麼吆吔麼,搖到!穿惡浪、踏險灘,船工一身都是膽……」伴隨著慷慨激昂的《長江號子》,第六屆中國詩歌節閉幕式文藝演出拉開序幕。 「兩江相擁,開懷重慶。」本次文藝演出總導演兼主持人張國立攜龍勇、何苗苗、袁莉閃亮登場。
  • 不會有人以為張掖是一個人吧,這裡承擔了無數人詩與遠方的夢想
    大家好,我是敏敏,今天小編我要來和大家聊聊張掖,很多事時候提到這個名字,很多人會因為這是一個人,但是事實上,這當然不是呀,這裡可是承擔了無數人關於詩和遠方的故事。張掖,歷史悠久,漢武帝曾經用「張國之臂掖,以通西域」來形容這個遠離強權中心而又融為一體的地方。
  • 人生的另一個真相:詩和遠方究竟在哪裡?
    如果你也曾切身的體會過絕望,你會知道瑣碎平凡的生活,是怎樣把一個滿懷激情和理想的人,打擊成一個萬念俱灰的普通人的。可是,總有一些人,生活比我們「苟且」的多,卻依舊嚮往著詩和遠方的田野。她用十年的努力,讓自己的名字重新復活,重新擁有了照人的光彩。5餘秀華腦癱患者VS詩人說起生活不盡如人意,但依舊追求詩和遠方的田野的普通人,那就不得不提國內首位腦癱女作家,餘秀華。餘秀華因出生時倒產、缺氧而造成腦癱,使其行動不便,說起話來口齒不清。
  • 眼中要有詩和遠方?
    拳論講犯者立僕,這不是比喻句,是每一拳腳,要做到讓人:僕。陳式太極拳小架,之所以叫小,是因為觸敵瞬間,是更加速的。這麼說行嗎:我們要做到強弩之始,而不是強弩之末。看倌:什麼叫無人似有人?太極拳更甚,意要求透,透的意思是指向海邊的更遠方。我們行拳、或推手中的每個勁,都要指向敵人身後的更遠方。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更遠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