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手找尋你想去流浪的詩和遠方

2020-11-28 砍柴網

「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陶淵明為我們描繪了古代人的世面,記錄的當代人對詩和遠方的追求。

如今,在城市的鋼鐵叢林裡,也有無數人嚮往著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旖旎的世外春色,希望能從繁忙的工作生活中也能夠擁有心裡所期盼的一方淨土、一片充滿詩性的遠方,看見更大、更廣闊的世面。

「工作桎梏了人們的腳步,卻不能阻攔我們看向遠方的目光。」一位老鐵打開快手笑著說。當快手逐漸融入到許許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後,那曾經遙不可及的詩和遠方,如今信手拈來。快手作為時代的記錄者,不論你想要是名山大川、還是世外桃源,它都能帶你領略世界不同面,探索不一樣的世界。

 讓每個人心裡都住下一個麗江

「聽說,每個人一生之中都要去一次麗江。」

如今的麗江,已經超脫了一個旅遊勝地本身成為了詩和遠方的代名詞,像一個符號,印在每個人的心裡;又像一首深邃的老歌,就那麼輕輕唱不停。

雲南的大倩在快手開設了自己的帳號「流浪麗江的大倩」。每天,她都會用自己的視角,在快手記錄麗江美麗的風景,配上一句俏皮的「我在麗江等你們來玩」,勾起了無數人對這片美麗淨土的嚮往。

看大倩的快手視頻,仿佛置身於一條條蜿蜒的石板路、一個陽光燦爛的慵懶下午、一杯濃香醇厚的普洱香茶,不論身處城市還是鄉村,都能給疲憊的心靈送上一絲撫慰。快手,用短視頻記錄下的麗江的美景,給了無數人體驗詩和遠方機會,讓每個人心裡都住下了一個麗江,一片讓疲憊心靈享受愉悅的淨土。

 我用快手為你記錄世界

「你們知道嗎,北京最窄的胡同才0.4米寬,倆人沒法同時過。」

「帶你們看看老北京的四合院為什麼用木頭。」

「這裡是清朝太監們的宿舍,你們知道為什麼叫吉祥胡同嗎?」

……

這是北京阿巖快手數百作品中的縮影。其實,喜歡環遊世界的他,更喜歡的是與自己的老鐵們分享自己的世界,大家一起去「見世面」。對他來說,見世面不僅僅是來北京看一眼四合院的模樣,也不是在頤和園拍一張遊客照。這四合院、頤和園背後的歷史文化和故事才是這「世面」精彩的部分。作為一個地道的北京人,他更願意研究這背後的內容,並且記錄分享給大家。

不是所有人都能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阿巖想做的就是能分享給大家不一樣的世界。快手無疑成為這場分享盛會的重要平臺。在阿巖的快手上,不僅僅能夠看到北京的胡同、圓明園、故宮等等名勝,更重要的他也在記錄著自己的生活、分享自身的歷史文化知識,這對中國歷史文化的傳承無疑起到了更深遠的作用。然而,拋除了更加單調、複雜的專業性歷史記述,在快手上見世面確實既輕鬆又歡快、有趣又深刻。

「圓明園這裡的廢墟背後的故事」,「古代大戶人家說的門當戶對是什麼意思?」阿巖在自己的快手中不斷地為大家展示更多的歷史一面,用快手像講故事一般說給自己的老鐵們,除此之外,美國、新加坡、泰國等等,他在自駕遊走遍世界的時候,一直沒有忘記用快手記錄下來,一個人加一個快手,卻為數百萬人留下了最寶貴的記憶。如今已經有100多萬粉絲的阿巖和千千萬萬的快手用戶一樣,離不開快手中一直支持自己的老鐵們,更離不開快手這個讓自己記錄夢想的平臺。似乎,快手讓詩和遠方都不在遙遠。

國民短視頻APP快手在潮流地標五棵松華熙live別出心裁地布置了一座「快手廣場」,發起了一場「快手帶你見世面」活動,邀請觀眾切身體驗「探索新的世界、發現多彩世界的不同面」,人們紛紛拿起手機在快手趣味站臺合影、體驗雙擊666,刷屏朋友圈。據了解該場活動在華熙live持續了一周的時間,多名遊客參與其中。

相關焦點

  • 你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
    你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她對我說,她也喜歡嚮往詩和遠方。她也是喜歡詩的姑娘,喜歡乾淨單純的美好,那些不經意間的發問,都透露著誠實和清澈。我想,她的心裡,有一片生長得茂盛的陽光草地,那裡有花,還有鳥兒,自由地飛過。
  • 想和你一起去遠方,一起點燃心中的希望
    詩與遠方的夢境,帶著點點浪漫的氣息,曾讓我青春變得豐富多彩,在那個愛做夢的年紀裡,每一個人的心中都有著對未來期待,期待著在未來的日子裡成為更好的自己,實現心中的夢想,卻沒有想過會接受事與願違,在那個對未來充滿憧憬的年紀裡,我們都曾渴望著得到自己想要的一切,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即使是遍體鱗傷也不說放棄,詩與遠方的夢境裡,帶著對未來的憧憬,心懷希望的你在青春裡做著不切實際的夢
  • 背上行囊,一起去遠方
    遠方是什麼?是自由,是嚮往,是暫別俗世的清新和開闊,是內心一片寧靜的風景。三毛在一首詩歌裡寫道:「遠方是你這一生、現在最渴望的東西,就是自由。」三毛的一生都是在流浪,撒哈拉沙漠與荷西平凡卻溫暖的相守,為了去見王洛賓而奔赴烏魯木齊的決然,即使最後沒有結果,落寞歸去,也心無後悔。在異國他鄉的大街小巷流浪,在不同的文化國度穿梭,她一路走來,活得極為真實自然,毫不矯情做作,想哭的時候便哭,想笑的時候就笑,痛徹心扉的悲傷過後,依然會有對生活對生命的熱愛。
  • 人生的另一個真相:詩和遠方究竟在哪裡?
    如果你也曾切身的體會過絕望,你會知道瑣碎平凡的生活,是怎樣把一個滿懷激情和理想的人,打擊成一個萬念俱灰的普通人的。可是,總有一些人,生活比我們「苟且」的多,卻依舊嚮往著詩和遠方的田野。她的詩歌《穿越大半個中國去睡你》在網絡上爆紅,因其數以千萬的人瀏覽、轉載:「其實,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無非是/兩具肉體碰撞的力,無非是這力催開的花朵.....」
  • 快停止憂傷,我們去遠方,藍天和白雲,陪我們去流浪
    人們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常常會想:真想快點離開這裡,到遠方去。遠方,到底是番怎樣陌生而美麗的風景呢?遠方,是遠離城市喧囂、融入自然的寧靜致遠。在那兒有鬱鬱蔥蔥的森林,潺潺的流水,清脆的鳥鳴。遠方,是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刺繡,薄紗,荼蘼,灰瓦,白牆,碧空。在某個淡彩的午後,帶一點氤氳的氣息,我披一襲輕紗,盈盈淺笑地在這個曲折迂迴的河裡蕩一葉小小的舟,衣袂翻飛,風輕雲淡,怡然自得。無酒,卻可以獨醉;無夢,卻可以獨醒。看幾點輕煙,品幾壺淡茶,哀幾許落花,於是時間就如同掌心中的一沁春泉從指縫間漏掉。
  • 種桃種李種春風,去聽聽三毛的詩和遠方
    永遠留在48歲的三毛留下的除了那些有趣有靈氣的散文和小說之外,也創作了不少的歌詞,其中最著名流傳最廣的要數齊豫演唱的《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家鄉在遠方。這首歌發表於1979年,原本齊豫是想用西洋民歌的唱法來演繹,但在錄音的時候,作曲老師李泰祥卻生出了更多想法,他想要塑造出一個龐大遼闊的氛圍。
  • 精品小詩丨人人都會眺望遠方,遠方到底意味著什麼?
    精品小詩《遠方》(原創)心中一直有個遠方很遠,即便用盡一生的精氣神也無法達到姑且當個夢吧……兀地感覺到了遠方很近,右手放胸膛就能聽到「砰砰」說不出的真實感風是遠方的過客在夢想的路上,每當我們遇到挫折,都會習慣的眺望遠方,尋找那份來自內心的呼喚,並告訴自己:夢想不易,貴在堅持。遠方是思念陪伴是情感裡永恆不變的話題,沒有陪伴的人是痛苦的,更是孤獨的,遠方就代表著在異鄉的思念。舊友,至親,他們在腦海中不斷浮現身影,不停響起他們說起的話語,久久不去,可再眺望遠方,只是一聲輕嘆,或者一個深深的呼吸。
  • 詩和遠方終於在一起了!文化和旅遊部正式掛牌
    3月底,在「文化和旅遊部」掛牌前,網友們歡欣鼓舞:「詩和遠方在一起了!」新京報曾對此發表評論文章,網友的感嘆很有道理,詩屬於文化範疇,而旅遊總是關於遠方的。其實,這並不僅僅是文字遊戲,也寄託了人們對這個新成立部門的希望、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 為夢想讀詩 農民工在快手展現不凡的自我
    手捧紅磚朗誦《再別康橋》而走紅網絡的快手達人李小剛也受邀參加晚會,並和任嘉倫、周延同臺表演《滄海一聲笑》,朗誦、歌曲、說唱、民樂融合的合作形式新穎有趣,頗受好評。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伴隨著婉轉悠揚的琵琶聲,李小剛用富有磁性的嗓音傾情誦詩,讀出了俠肝義膽的氣勢,也展現出自己的高光時刻,讓廣大網友大呼「剛哥聲音太好聽了」!
  • 深情解讀寫在歲月裡的故事,《還有詩和遠方》在詩意中踐行文化傳承
    昨晚,浙江衛視《還有詩和遠方·詩畫浙江篇》播出了第四期節目,「詩和遠方旅行團」成員華少、張紹剛、胡海泉、徐璐、陳銘來到浙江龍泉,沿著龍泉翠色、夜賞甌江、驛宿龍淵、雲塢古村、十年磨劍的旅行索引,遍遊美景,尋訪大師,感受瓷與劍的「龍泉之魂」是如何歷經千年至今盛而不衰的。
  • 走吧,坐上勒勒車帶你去尋找詩和遠方...
    走吧,坐上勒勒車帶你去尋找詩和遠方......達斡爾族勒勒車用黑樺木和柞木製作,輪高約1.5米,車輞是黑樺木經燻烤彎曲而成,兩到三根輞圈成一輪,車轂是用約40釐米長、30釐米直徑的黑樺木製成,上面安18—20根輻條。車轅約4米長,套馬、牛拉車,載重千餘斤。圖片中的勒勒車在1999年收藏於哈拉達斡爾族文化展覽館,2013年定為三級文物,現收藏於達斡爾族非物質文化遺產體驗館。
  • 你想做太陽嗎?短暫的時光綻出最璀璨的光,就像三毛一樣成為遠方
    當時臺灣媒體報導三毛的離世01她的自由和流浪遠方三毛到底是怎樣的傳奇女子,以至於她別了人間如此久的時光後太多人受到她的鼓勵,而勇敢追求自己真正的遠方。如這首由三毛作詞的《橄欖樹》,傳唱至今「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正如三毛所說「人生一世,也不過是一個又一個二十四小時的疊加,在這樣寶貴的光陰裡,我必須明白自己的選擇。
  • 三毛:一個把旅行過成詩和遠方的人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1943年3月的一天,在美麗的魔都--重慶,作家三毛出生。這位一直灑脫自由的傳奇女子,用盡半生在流浪和旅行,更用一生在追求詩和遠方。百度百科上對三毛是這樣定義的:三毛,臺灣女作家、旅行家。可見,旅行在三毛的一生中佔有多中重要的位置。
  • 《瓦爾登湖》吾心安處就是詩和遠方
    時間長了有人想:「逃離北上廣「。十九世紀有一個美國人梭羅就真的這麼做了。他曾經孤生一人到荒涼的瓦爾登湖邊隱居。用一把斧子,花了二十八塊一毛二造了一間小木屋。然後他將自己兩年的隱居生活寫成了《瓦爾登湖》這本書。書裡說:「人生如果到了某種境界,自然會認為無論什麼地方都可以安身」他認為執迷于田園和關在監獄其實並沒有什麼分別。一樣無法獲得自由。
  • 我想帶著你一起去流浪,背著簡單的行囊,放下所有的牽絆
    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為什麼流浪?流浪遠方,流浪為了天空飛翔的小鳥,為了山間清流的小溪,為了寬闊的草原,流浪遠方,流浪還有還有,為了夢中的橄欖樹,不要問我從哪裡來,我的故鄉在遠方沒有翅膀的我們,只有用雙腳走完一生。但是,遠方永遠是我們心中最浪漫的渴望。
  • 假期還沒決定去哪兒?瑞安這些民宿給你詩和遠方…
    假期還沒決定去哪兒?瑞安這些民宿給你詩和遠方… 2019-09-27 11:3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打趣文化和旅遊部「詩和遠方在一起」,其實是在期待美好 | 新京報快評
    看著照片裡的「文化和旅遊部」,很多網友打趣:「詩和遠方終於在一起了。」 網友的感嘆很有道理,詩屬於文化範疇,而旅遊總是關於遠方的。其實,這並不僅僅是文字遊戲,也寄託了人們對這個新成立部門的希望、對未來生活的嚮往。詩和遠方在一起,美好的靈魂和美好的地方在一起,這就註定了這個部的職責和人們正在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息息相關。
  • 你可能誤解了什麼!可可西裡不是詩和遠方,這裡有狼、熊、豹……
    網上有很多關於黃某某為什麼去可可西裡的猜測,現在這位女孩已經香消玉損,我們也很難去揣測她去可可西裡的原因,但是對於那些將可可西裡或者是其他兇險無人區吹噓為詩和遠方的文青來說,這或許是又一個血淋淋的教訓!圖片:很多人將可可西裡等無人區視為人間淨土,是詩和遠方的具象,什麼人生必去之類的論調充斥網絡。從百科上我們能夠看到關於可可西裡的一些基本介紹。
  • 日本博主帶著兩隻貓去旅行,把詩與遠方過成了眼前的生活
    打開今天的ins分享,被一位日本博主帶著兩隻貓的旅行圈粉了,有的人,總是羨慕著別人的浪跡天涯;有的人,把所謂的詩與遠方過成了眼前的生活。講真的,很羨慕後者的果敢和獨立,能夠有勇氣選擇自己的生活模式,也夠實力去實現自己的嚮往。
  • 帶你去遠方:與雪漠一起追夢山河
    8月25日晚9:30,知名作家雪漠新書《帶你去遠方》(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噹噹直播首發,在線觀看人數5.5萬餘人,獲得近50萬個贊。隔著屏幕,雪漠與讀者談鄉土,談愛情,談詩與遠方,讀者互動交流熱烈,在線購書熱情高漲,活動結束時,《帶你去遠方》已登上噹噹新書7日榜第4名,次日繼續攀升至第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