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去遠方:與雪漠一起追夢山河

2020-12-01 澎湃新聞

8月25日晚9:30,知名作家雪漠新書《帶你去遠方》(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噹噹直播首發,在線觀看人數5.5萬餘人,獲得近50萬個贊。隔著屏幕,雪漠與讀者談鄉土,談愛情,談詩與遠方,讀者互動交流熱烈,在線購書熱情高漲,活動結束時,《帶你去遠方》已登上噹噹新書7日榜第4名,次日繼續攀升至第3名。

定格鄉土中國的山河記憶

《帶你去遠方》與《山神的箭堆》《匈奴的子孫》同屬於「雪漠帶你去遠方」文化遊記系列,這三本書也構成了雪漠又一個「三部曲」——遠方三部曲。其中,新書《帶你去遠方》記錄了雪漠自駕車從嶺南到西部穿越大地、追夢山河的文化之旅。全書分為「大地的記憶」「當下的腳步」上下兩篇,以述史、遊記和攝影,追尋嶺南山川的前世今生,定格鄉土中國的山河記憶。在上篇,作者寫了百越先民風俗、嶺南人文始祖、南越國的覆滅、「崖山之後無中國」、木魚歌文化、嶺南土客械鬥等「大地的記憶」;在下篇,作者記錄了從嶺南出發途經廣西、貴州、雲南、四川到甘肅這一路上的見聞遊歷,定格了一個個「當下的腳步」。

雪漠「遠方三部曲」文化考察路線圖

談及這三本書,雪漠說:「我總想定格一個真實的中國,總想留住我走過的每一塊土地。我所有的寫作,都是在和時間賽跑,試圖從歲月的颶風中搶回一些存在的碎屑。所以,如果你想了解西部,可以讀讀《匈奴的子孫》;如果你想了解藏區,可以讀讀《山神的箭堆》;如果你想了解嶺南,不妨讀讀《帶你去遠方》。它們如同大海中的一滴水,不僅折射出那些土地上的一個個景象,也折射出我眼中的一個個世界。它們也許會讓你對『鄉土中國』有另一種理解和發現。」

說到「鄉土」,雪漠說,在這個後疫情時代,世界的格局在發生著變化,當我們再次回顧歷史、觀照當下的時候,會發現關注鄉土、關注土地尤顯重要,這不僅僅是一種情懷,更是一種責任和擔當,而這也是他寫這三本書的初衷所在。遠方三部曲不僅在用文字定格一個真實的中國,更是以作家的良知和智慧在提醒這個時代——一定要關注鄉土。他說:「一個民族的偉大,除了它的科技之外,還有一種偉大就是它的鄉土。鄉土是生存的家園,也是文化的土壤,它構成了一個民族非常厚實的根基。」

雪漠又說:「對鄉土的關注,對鄉土中國的關注,可能是每一個中國文人應當去做的事。世界在發生著形形色色的變化,我們的鄉土中國也在發生著變化,但中華民族真正的力量來源、真正的原動力,其實就在於我們的鄉土,就在於我們自己的家園。」

雪漠強調說,社會無論如何發展,鄉土中國不可以丟失。如果一個民族丟失了自己的鄉土,丟失了自己的家園,就可能會變成一個漂泊者。我們的民族之根就在於鄉土,就在我們的鄉村,就在我們現在的農業,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永遠關注鄉土、關注民生

有讀者發現,在《匈奴的子孫》《山神的箭堆》《帶你去遠方》三本書的上篇「大地的記憶」中,都記述了一塊土地的前世今生,但都離不開一個主題:屠殺和戰爭。《匈奴的子孫》寫了漢匈之戰,《山神的箭堆》寫了土司兵變,而《帶你去遠方》也寫了土客械鬥、崖山海戰等,幾乎每一片土地上都曾發生過戰爭和械鬥,在雪漠長篇小說《西夏咒》《西夏的蒼狼》,包括《野狐嶺》《涼州詞》中也都有類似的描寫和敘述——戰爭和屠殺似乎成了人類歷史上的夢魘。

對於這個問題,雪漠說,不管是什麼形式的械鬥或戰爭,其起因都是因為生存問題。生存問題決定著整個世界所有的格局。所以,他在寫作中的關注點一直都聚焦於鄉土問題,聚焦於百姓如何活著,也就是社會民生問題。他認為不管何種意識形態,「民生」都是衡量一個國家的標準,老百姓活得怎麼樣,這才是最根本的問題。

廣西至雲南途中

從這三本書可以看出,雪漠從嶺南到西部整整跨越了半個中國,用作家的一雙腳丈量中國,用作家的一雙眼睛發現中國,並把這個真實的中國展現給世界,而書中寫到的鄉土中國,寫到的百姓日常生活,寫到的各地民風民情等,都對我們現今社會的民生問題給出了最好的答案。

雪漠說:「我永遠關注鄉土,關注民生。只要老百姓生活得好,我們的社會民生就很好。那麼我一定要起到一個積極的作用,永遠做有益於老百姓、有益於民生的事情;永遠說有益於民族、有益於民生、有益於老百姓的話,做最好的自己,其他的我不去考慮。作為作家也是這樣,我永遠寫有利於民族、有利於民生、有利於鄉土中國的書,而且我寫的是一個事實,不是謊言。」

如何打破愛情魔咒?

七夕節是中國傳統的女兒節,據說也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也是中國的情人節。所以,交流一開始,就有讀者提出關於愛情的話題,他認為愛情很美好,但現實很骨感,那麼真正的愛情也是在遠方嗎?

雪漠說:「真正的愛情在當下。愛情是人類的嚮往,所有的詩意最早可能就是源於愛情。」但是,雪漠同時也說,享受愛情的同時也要承擔愛情所帶來的副產品,如在乎、執著、吃醋、折騰等。緊接著,雪漠又道出了愛情的本質:「愛情,其實是自己創造的。」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會不由自主陷入愛情痛苦不堪,如何才能打破這一魔咒呢?雪漠為讀者支招:「把嚮往的愛情和當下的現實融為一體」。

雲南至四川途中

同樣的,關於大齡青年的愛情問題,雪漠首先打碎了「年齡」的概念,他說:「年齡是什麼東西?年齡其實是一個概念,它跟你的生命狀態沒有什麼關係,不要被『年齡』這個概念所困住。」他又說:「只要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年齡和青春其實是可以永駐的。」同時,雪漠認為,愛情不是尋找的,而是等待和創造。所以,別去尋找愛情,愛情是找不到的,卻可以去創造。雪漠告訴那些大齡青年,一定要學會選擇和判斷,不要被社會上所流行的一些概念所左右。他說:「當你解決了生存問題的時候,這時候起作用的就是你的精神。你的精神決定著你的年輕,決定著你的青春,決定著你的愛情與幸福,因此我們要有一種創造的主體性。」

在路上的雪漠

詩與遠方,永遠在路上

多年來,雪漠一直在路上,腳步從未停止過,不管從西部到嶺南,還是從嶺南到海外,他總是在不停地行走,並寫下了一本本書。這種行走不僅僅是地理意義上的行走,更多的是文化的行走、心靈的行走,正如《匈奴的子孫》《山神的箭堆》《帶你去遠方》三本書的書名,浸透著濃濃的歷史滄桑感,真所謂「上下幾千年,縱橫上萬裡」。

在《匈奴的子孫》裡,雪漠寫了西部的匈奴及匈奴文化,具有遠古的歷史感;《山神的箭堆》寫了甘南神秘的藏地文化,具有強烈的地域感,這兩本書側重於對一塊土地的縱向深挖,及深度剖析和記錄。而《帶你去遠方》除了寫嶺南的歷史文化,也寫了從嶺南到西部的遠行,具有心靈的穿越感,它是對中華大地上一個個橫斷面的描寫,側重於廣博和遠望。這三本書,從寫書到出版歷時六年,那次遠行而今已成了遙遠記憶,幸有文字和圖片,把遠行路上的真實風景都定格了下來。

四川至甘肅途中

雪漠認為,生命需要流動,生命需要和世界建立聯繫,而建立聯繫的方式有兩種:第一是讀萬卷書;第二是走萬裡路。兩種方式缺一不可。走萬裡路就是旅行,旅行是戰勝惰性的最好方法。雖然很辛苦,但你會相遇一個個驚喜,相遇一個個朋友,相遇一個個世界。從一方鄉土到另一方鄉土,它會讓我們的人生變得更加豐富,更加精彩。

關於遠方,關於遠行,雪漠說:「我們人生中最精彩的就是詩與遠方,人之所以區別於動物也是詩與遠方。遠方是什麼?遠方是我們的嚮往。遠方是我們生命中另外一個精彩的地方,那個地方充滿著無窮的可能性。每個人的心中都要有一種詩意,都要有一種遠方,有了詩意和遠方,人就能從動物群體中超越出來,超越生活的瑣碎,超越生命的輪迴,去追尋一種更為精彩的人生。」

原標題:《帶你去遠方:與雪漠一起追夢山河》

閱讀原文

相關焦點

  • 雪漠:讓文字自己從指間流出來|雪漠|寫作|涼州詞|大漠祭|作家|野狐嶺
    評論界認為,雪漠的小說滲透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雪漠味」,這種味道、這種氛圍是當代文學中的「獨一家」,稀少而罕見。近日,新時報記者以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涼州詞》為契機,就閱讀和習武經歷、寫作理念等問題對雪漠進行了專訪。
  • 想和你一起去遠方,一起點燃心中的希望
    ,卻依舊選擇為心中的夢想義無反顧,心懷憧憬的你,曾在最美的年紀裡渴望著到達心中的遠方,望著屬於自己的天空,心中充滿希望,希望的火花在青春裡點燃,心懷夢想的我們在青春裡追尋著心中的夢,詩與遠方的夢境裡,帶著點點希望的光芒,我們曾在青春裡,追逐著最美好的夢。
  • 「西部文學的領軍人物」雪漠,在寫作中得到「禪樂」
    雪漠,甘肅作家。三十多年來,雪漠創作了「大漠三部曲」「靈魂三部曲」《野狐嶺》以及新作《涼州詞》等具有濃鬱西部味道的作品,被譽為「西部文學的領軍人物」。評論界認為,雪漠的小說滲透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雪漠味」,這種味道、這種氛圍是當代文學中的「獨一家」,稀少而罕見。筆者以雪漠出版《涼州詞》為契機,就閱讀和習武經歷、寫作理念等問題對其進行了專訪。
  • 背上行囊,一起去遠方
    遠方是什麼?是自由,是嚮往,是暫別俗世的清新和開闊,是內心一片寧靜的風景。三毛在一首詩歌裡寫道:「遠方是你這一生、現在最渴望的東西,就是自由。」每個人的心中都有過一個流浪的夢,都有充滿希冀的遠方。不問來路,不計歸途,肆意行走在不同的旅途,感受生命的真諦,心靈的豐盈,是如今快節奏的生活下多少人的一種奢望。放下一切的羈絆,去遠方,去尋找夢的歸宿。行走在不同的旅途中,我們變得與自己更親近,與自然和生命更親近。哪怕流浪,哪怕風雨兼程,只要有你,便有新的方向。
  • 從《野狐嶺》看雪漠:形式創新、西部寫生和超越敘事
    由於它,雪漠實現了許多人的期待——將「靈魂三部曲」的靈魂敘寫與「大漠三部曲」的西部寫生融合在一起,創造一個介於二者之間的「中和」的文本;由於它,許多認為雪漠不會講故事的人也將對他刮目相看,並由此承認:雪漠不但能把一個故事講得勾魂攝魄,還能以故事挑戰讀者的智力、理解力和想像力。因此,我斷定,《野狐嶺》將會證明:雪漠不但能寫活西部、寫活靈魂,雪漠也能創造一種匠心獨運的形式,寫出好看的故事、好看的小說。
  • 西部作家雪漠攜新書來深籤售
    深圳特區報訊 (記者 孟迷)中國紅、絡腮須、棗紅馬,近年來,濃鬱的「西部」地域印記幾乎成為了作家雪漠的標籤,昨晚,雪漠攜新書《空空之外》和《故鄉三部曲》來到深圳中心書城籤售。 雪漠,原名陳開紅,甘肅涼州人,系國家一級作家,甘肅省作家協會副主席,曾創作出《大漠祭》、《獵原》、《白虎關》、《西夏咒》等作品,並三度入圍「茅盾文學獎」,榮獲「馮牧文學獎」、「上海長中篇小說優秀作品大獎」等獎項。雖然文學評論家們認為,雪漠迄今豐碩的創作成果絕不僅限於「西部」,但在追問作家創作的根處和時代意義時,人們仍然無法繞過「西部」二字。
  • 雪漠作品《豺狗子》獲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
    2009-08-13 09:22  編輯:宋犇   本報訊(記者雷媛)記者日前獲悉,2008年度「中國作家鄂爾多斯文學獎」於8月11日揭曉,我省作家雪漠的中篇小說《豺狗子》選自雪漠的長篇小說《白虎關》,被多家文學刊物進行了轉載,獲得廣泛好評。著名評論家雷達曾在《中國作家》著文高度評價了《豺狗子》,並讚揚雪漠是甘肅小說家中地域性文化精神最為突出的作家。
  • 餘生,和最愛的人一起慢慢變老,一起去遠方
    景色不必定很好,但心境必定要好,關鍵是,誰在陪你看景色。任何一個人都神往詩和遠方,但神往,後來成為了奢求。有一年夏天,她特意請了半個月的假,要和老公一同去西藏,老公也向單位請了假。剛剛預備動身,老公的單位就打來電話,假日取消了,有一個重要的客戶要來,有必要竭盡全力,不能讓單位有任何丟失。
  • 教育類綜藝節目《帶我去遠方》選景澳大利亞凱恩斯
    近日,憑藉其淳樸原始的自然風光和豐富多彩的戶外活動,昆士蘭的凱恩斯獲得了大型戶外體驗式親子綜藝《帶我去遠方》的青睞,成為節目中境外旅行拍攝地的一站。《帶我去遠方》是一檔明星帶領小朋友的戶外成長育兒節目,其在人物設置、敘事手法、記錄方式上都進行了一定的創新,是眾多兒童教育類綜藝中不可多得的優秀作品。
  • 在快手找尋你想去流浪的詩和遠方
    當快手逐漸融入到許許多人的日常生活之中後,那曾經遙不可及的詩和遠方,如今信手拈來。快手作為時代的記錄者,不論你想要是名山大川、還是世外桃源,它都能帶你領略世界不同面,探索不一樣的世界。 讓每個人心裡都住下一個麗江「聽說,每個人一生之中都要去一次麗江。」
  • 走吧,坐上勒勒車帶你去尋找詩和遠方...
    走吧,坐上勒勒車帶你去尋找詩和遠方......原標題:《走吧,坐上勒勒車帶你去尋找詩和遠方......》
  • 快停止憂傷,我們去遠方,藍天和白雲,陪我們去流浪
    人們抬頭仰望天空的時候,常常會想:真想快點離開這裡,到遠方去。遠方,到底是番怎樣陌生而美麗的風景呢?遠方,是遠離城市喧囂、融入自然的寧靜致遠。在那兒有鬱鬱蔥蔥的森林,潺潺的流水,清脆的鳥鳴。遠方,是煙雨朦朧的江南水鄉。小橋,流水,人家,刺繡,薄紗,荼蘼,灰瓦,白牆,碧空。在某個淡彩的午後,帶一點氤氳的氣息,我披一襲輕紗,盈盈淺笑地在這個曲折迂迴的河裡蕩一葉小小的舟,衣袂翻飛,風輕雲淡,怡然自得。無酒,卻可以獨醉;無夢,卻可以獨醒。看幾點輕煙,品幾壺淡茶,哀幾許落花,於是時間就如同掌心中的一沁春泉從指縫間漏掉。
  • 8首適合旅行時聽的歌曲,跟隨音樂一起奔向遠方
    成都,一個令無數人心心念念的城市,沒有去過成都的人時時嚮往著,去過成都的人時時念念不忘。「在那座陰雨的小城裡,我從未忘記你,成都,帶不走的,只有你...走到玉林路的盡頭,坐在小酒館的門口」趙雷的這首《成都》紅遍大江南北,讓人們更嚮往著那裡的小酒館。
  • 人生六個必去的「打卡地」,路上陽光正好,何不一起遙望遠方?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還有詩和遠方」。讀萬卷書不如行萬裡路,書中窺見的風景遠不如親眼所見的震撼。旅行實際上就是一種短暫的修行,在陌生的地方,發現久違的感動,與最美好的自己不期而遇。我們國家一直是地大物博的代名詞,國內優秀的旅遊景點可謂是數不勝數,今天就為大家挑出了國內6大著名景點,每一個地方值得你前去一遊。一、雲南都說遠方是心靈的家園,雲南的麗江和大理,一個適合遊玩,一個適合隱居 。在麗江,你可以感受到茶馬古道帶來的古樸悠遠,體會瀘沽湖的溫柔多情,觀賞玉龍雪山「日照金山」的奇特以及藍月谷的神奇,品味香格裡拉虎跳峽的驚心動魄。
  • 王彥霖發話題:帶我去遠方,粉絲日常逗比:鐵門檻還是山頂蹦迪?
    王彥霖發話題:帶我去遠方,粉絲日常逗比:鐵門檻還是山頂蹦迪?你知道王彥霖嗎?可能你對這個名字不怎麼熟悉,但是聽到以下這些劇,這些名字,你是不可能不知道的。他可是《楚喬傳》裡的飾演宇文世家的大少爺——宇文懷。他也是夜市電影《火鍋英雄》中的反派角色——匪徒老大唐僧。
  • 心在遠方,不畏一時的彷徨 | 音樂劇《在遠方》,為迷茫的你打call
    ■音樂劇《在遠方》攝影/朱敬江 迷惘、彷徨、被人看不起,風裡來雨裡去,要用各種小聰明才能化解生活給自己開的「玩笑」,要用各種小謊言才能不引起遠方的家人擔心
  • 你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
    你的詩和遠方,我的詩和遠方她對我說,她也喜歡嚮往詩和遠方。她也是喜歡詩的姑娘,喜歡乾淨單純的美好,那些不經意間的發問,都透露著誠實和清澈。我想,她的心裡,有一片生長得茂盛的陽光草地,那裡有花,還有鳥兒,自由地飛過。
  • 詩和遠方終於在一起了!文化和旅遊部正式掛牌
    3月底,在「文化和旅遊部」掛牌前,網友們歡欣鼓舞:「詩和遠方在一起了!」新京報曾對此發表評論文章,網友的感嘆很有道理,詩屬於文化範疇,而旅遊總是關於遠方的。其實,這並不僅僅是文字遊戲,也寄託了人們對這個新成立部門的希望、對未來生活的嚮往。
  • 我帶上你,你帶上背包,一起去浪吧!
    我帶上你,你帶上背包,一起去浪吧! 我帶上你,你帶上背包,一起去浪吧! 準備冒險!
  • 打趣文化和旅遊部「詩和遠方在一起」,其實是在期待美好 | 新京報快評
    文 |張豐組建文化和旅遊部,是本輪國務院機構改革的重頭戲之一。看著照片裡的「文化和旅遊部」,很多網友打趣:「詩和遠方終於在一起了。」 網友的感嘆很有道理,詩屬於文化範疇,而旅遊總是關於遠方的。其實,這並不僅僅是文字遊戲,也寄託了人們對這個新成立部門的希望、對未來生活的嚮往。詩和遠方在一起,美好的靈魂和美好的地方在一起,這就註定了這個部的職責和人們正在日益增長的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息息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