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AI應用落地加速,避免「算法獨裁」需要中國方案

2021-01-18 網易

  全球疫情之下,大數據和人工智慧技術在實際場景中加速落地。不可否認,人工智慧在抗擊疫情和復工復產等多個領域都發揮了關鍵作用,但技術蓬勃發展帶來的法治挑戰也在相應增加。

  上海交通大學文科資深教授、中國法與社會研究院院長季衛東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疫情防控加快了數字經濟的發展和社會治理方式的轉型。然而,人工智慧對海量數據的渴望和吞吐,正在衝擊個人隱私和信息處分權,在一定程度上給現代法治體制帶來挑戰。

  「特別是電腦的網絡化和算法的黑箱化,導致因果關係難以確認和說明,勢必動搖責任政府和問責原則的基礎,助長某種『機器官僚主義』的傾向。」他提出,必須及時對人工智慧治理以及相關的法律問題進行深入分析,從理論和實踐兩個方面提出中國方案。

  便利性的代價

  一方面是人工智慧應用落地加速,帶來生產效率和生活品質提升;另一方面是這些便利性帶來犧牲隱私、冒犯人格等代價,引起了越來越多個人和企業的重視。

  6月8日,IBM公司CEO克裡什納宣布IBM退出人臉識別業務;6月10日,亞馬遜暫時禁止向美國警察提供人臉識別技術,禁令將持續一年;6月11日,微軟禁止將人臉識別技術銷售給警方;而早在今年初,Clearview AI公司就遭遇重大數據洩露,30億張人臉數據被洩露,引發美國社會的巨大擔憂。

  季衛東表示,我國根據海量圖像數據進行人工智慧研究的績效的確非常突出,已經達到世界頂級水平。

  「這使得人工智慧系統的深度學習能力超強,並能把有關成果迅速應用於經濟和社會治理的各個方面。」在季衛東看來,不斷進化的電子計算機也有可能在相當程度上以算法獨裁(Algocracy)的方式限制甚至剝奪個人的自由,以效率、便利、娛樂等不同誘因促使人們不斷放棄既有的基本權利。

  季衛東解釋,在無法理解和無法說明的場合,算法就是黑箱化的。

  「要求人類介入和監控人工智慧的運作,當然是要確保人工智慧的可控性,但信息處理系統越複雜就越容易出現操作的失誤,當系統運作速度極快時,人也很難對情況進行認識、預測以及掌握。」他表示,系統與系統之間還會產生目的衝突和互動,在機器學習甚至深度學習的情況下,不同人工智慧系統之間的互動關係將變得複雜且變幻莫測。

  可以說,機器學習的效果越精準、深度學習的功能越強大,算法的涵義就會變得越來越難以理解和說明。中國圍棋棋手柯潔與AlphaGo對弈失利,就是例證之一。

  季衛東認為,這樣的算法黑箱化,讓人工智慧具備了近乎不受約束的權力性。立法機構的決定、司法機構的判斷、行政機構的具體處分行為都需要給出明確的理由,以便據此防止主觀任意性,給相對人申訴和複議的機會。如果人工智慧進行的預測、提供的結論無法說明其理由,就無異於用「莫須有」的名義來做出決定。

  一方面,在很多應用場景下,人工智慧很難被人類有效監控,反而容易成為人類轉嫁決策風險、逃避問責的重要手段;一方面,應用人工智慧對大數據進行分析和學習,可以充分掌握社會心理和輿情的變化,對不同群體以及個人的行為進行精準的預測。那麼,一旦不能相應提高民主問責的水準,權力濫用的風險將加劇。

  中國社科院智慧財產權中心研究員楊延超告訴第一財經記者,未來的社會必須設立一個裁判機構,即算法裁判。「當算法決定人自由的時候,算法本身要接受制約。」他提出,對於算法的審查,需要一個由專業且綜合型人才組成的機構來完成,但這樣的人才,目前是相當缺乏的。

  需要中國方案

  楊延超表示,人工智慧帶給傳統法律體系的挑戰是顛覆性的,比如交通法,「從智能駕駛過渡到無人駕駛,現有交通法可能一條都用不了」。因為現有交通法遵循的是過錯責任原則,但在無人駕駛時代,沒有駕照的人也能「開車」,這就進入了從人的過錯到產品質量的迭代時期,整個交通法都要重新制定。

  同樣的,隨著越來越多機器人開始參與文學作品的創作,現有的智慧財產權法也不再適用。「現在的法律總體處於觀望和個案解決的階段。人類意識到了人工智慧技術帶來的顛覆性,但顛覆的程度和速度還不得而知,因為技術本身尚處於發展階段。只能遇到問題逐個解決,不斷總結後形成規則。」楊延超說。

  針對人工智慧帶來的挑戰,我國剛通過的《民法典》特別設立人格權編,加強對個人信息安全和隱私的保護。個人信息保護法、數據安全法草案也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次會議上進行了初審。

  楊延超認為,目前的這些立法,技術和可操作性還有待加強,很難解決新興的具體問題。因此,做好立法準備的同時,需要加強對於人工智慧的管理,在政府管理層逐步形成專業的管理機構,不斷細化和完善現有規則。

  季衛東也表示,這些規定在實施中勢必會遇到包括上述難題在內的考驗。這讓中國方案的出臺尤為重要。

  在將於7月9日開幕的2020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季衛東將正式新增一個身份——上海交通大學人工智慧治理與法律研究中心(下稱「研究中心」)主任。作為全國首家側重研究人工智慧治理以及相關法律問題的機構,該研究中心將在這場雲端峰會的法治論壇上揭牌成立。

  在世界人工智慧大會上,關於法治的討論從未停止。2018年的人工智慧與法治高端研討會、2019年的世界人工智慧大會法治論壇,均在大會期間取得了一定的學術成果。今年,法治論壇將升級成為大會的「主題論壇」之一,以「人工智慧的權利義務與法治實踐」,就構建AI法治、推動人工智慧與法治深度融合等問題進行探討。

  繼去年發布《世界人工智慧法治藍皮書2019》後,今年的論壇還將發布「人工智慧法治發展指數」和《世界人工智慧法治藍皮書2020》。

  楊延超提出,人工智慧的挑戰是世界性的,尤其在算法和數據共享等方面,是整個人類社會面臨的共性問題。我們需要根據國情來提出思路,同時也可以借鑑國外已有的相對成熟的法案,做好立法準備。

  「我國人工智慧領域綜合型人才儲備不足,導致了人工智慧領域發展速度快,但立法準備速度慢的現狀。」他補充說,目前國內高校已逐步開始推進人才培養轉型,未來將更加重視新型人才的培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疫情下的AI醫療:硬核出擊成「效率助攻」 技術應用現「新大陸」|動察
    首先確診患者的救治面臨很多挑戰:一方面是安全性及人力資源需求帶來的矛盾,另一方面是對於新冠病毒患者的救治需要不斷的更新,因此次病毒是 「新物種」,需要在不斷的科研認識基礎上更新診療方法。此外,疫情的擴散促使疑似病例激增,對於該群體的快速篩查也成為了巨大的壓力,核酸檢測和 CT 篩查的需求激增。
  • 獨家對話比特大陸AI掌舵人王俊:解讀AI晶片與智慧城市的落地經
    芯東西獨家獲悉,王俊對AI業務的規劃是:「以自研的晶片為核心,打造覆蓋雲和邊緣的高性能AI加速產品矩陣。同時積極與上下遊的AI算法、應用、硬體等廠商進行合作,打造繁榮的算豐生態。芯東西獨家獲悉,王俊對AI業務的規劃是:「以自研的晶片為核心,打造覆蓋雲和邊緣的高性能AI加速產品矩陣。同時積極與上下遊的AI算法、應用、硬體等廠商進行合作,打造繁榮的算豐生態。
  • 騰訊AI+農業落地中國:AIoT智慧種植方案iGrow,遼寧基地番茄豐收
    首先是騰訊和世界著名農業學府荷蘭瓦赫寧根大學(下稱WUR)聯合舉辦的「第二屆國際智慧溫室種植挑戰賽」已經完美落幕。另外,騰訊AIoT智慧種植方案iGrow在農業大省遼寧的「小番茄栽培試點」引來第一波豐收,每畝每季的淨利潤增加了數千元。去年該比賽的種植作物是「黃瓜」,今年則是「小番茄」。
  • NVIDIA初創加速計劃會員利用AI推動醫療健康
    許多初創企業正在使用NVIDIA平臺開發智能AI應用程式,推動藥物研發、醫學成像、基因組學和智慧醫院應用等多領域的發展。以下是三家智慧醫院解決方案提供商和NVIDIA創始加速成員們在HLTH上的介紹:Darvis是一家AI動力數據分析公司。
  • 第十屆中國能源企業信息化大會獎項揭曉,百度能源AI中臺加速落地應用
    【環球網智能綜合報導】人工智慧、雲計算等技術在能源行業的規模化應用正在加速。1月8日,第十屆中國能源企業信息化大會在北京市舉行,百度能源AI中臺獲得「產品技術創新獎」、智慧檢修案例獲得「方案案例創新獎」。
  • AI應用場景的回顧與展望
    另外,傳統的手工測量無法反映長城的全貌和細節,不利於保護單位做更精確的維修方案。   但是如今利用「無人機技術、高性能計算平臺、人工智慧算法與技術」三項核心技術則可克服傳統的修葺難題。其中,無人機技術主要是對城牆進行檢測與航拍,獲取高解析度圖像以進行清晰準確的3D建模,能夠在各種惡劣條件下近距離測繪。
  • 這一年,AI應用又有大動作
    如果說2020年以前的人工智慧技術還在摸索著落地應用場景,那麼來到2020年,人工智慧已進入生活空間。  這一年,在全球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人工智慧成為「超級助手」;在科技前沿領域,人工智慧繼續攻堅克難;頂層設計方面,不斷出臺的政策規劃持續為人工智慧保駕護航。
  • 深維科技動圖加速方案助力南瓜電影,打造全新媒體展示體驗
    使用最快的開源算法在CPU上運行,轉碼運算時延動輒十幾秒,這樣幾乎沒有技術可行性。即從十幾秒到幾十秒縮短到零點幾秒到1秒多,這種場景下的WebP動圖就從不可用變成可用。註:測試基準CPU為Xeon E5-2680v4雙核、內存為256GB DDR4。測試輸入為1000張GIF動圖,輸出為400x400 WebP動圖。測試數據基於Xilinx Alveo U200加速卡。
  • 百度AI:深海巨艦加速史
    是1956年的夏天,達特茅斯種下了「用人工智慧改變世界」的種子,還是深度學習的技術突破推動AI大爆發,抑或是人工智慧首次被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中國的人工智慧在應用側取得了一點微不足道的優勢?由於工作原因,我可能會在各種場合與各色人等聊到「人工智慧」,他們職業不同、年齡與價值觀各異,正因如此,每一次對話都會走向各說各話的極端,很難達成共識。
  • 百度新設「E」序列職位,打造「全能型」團隊加速AI產業化落地
    、更懂產品和AI技術落地的「三項全能」人才。E序列在百度內部與T序列(研發)、P序列(產品)、U序列(視覺和互動設計)並列,其子序列包含政企產品管理、行業專家、政企生態合作、政企銷售等崗位,聚焦於AI落地的全流程。百度正在用更多舉措抓住政府、企業智能化改革的歷史機遇,加快AI落地步伐,領跑產業智能化。百度表示,設立E序列體現了百度對行業解決方案、對AI「價值落地」的重視。
  • 2018中國年度AI評選揭曉!10大領航企業,50家明星公司
    阿里巴巴 中國AI超級買家,在AI創新公司投資押注中領先。2018年,阿里AI藉助達摩院,在AI晶片、語音交互、機器翻譯等領域屢獲新突破,AI還通過阿里雲在智慧城市、交通、農業等領域落地應用。阿里集團內,螞蟻金服、菜鳥物流,都是全球範圍內推動AI落地的重要力量。
  • AI行為分析+智慧校園應用方案
    AI行為分析+智慧校園應用方案 微視圖靈 發表於 2020-11-23 15:33:29 一、系統概述 安全管理無論在各行各業都佔據著重要的地位,
  • 遺傳算法的實際應用
    遺傳算法:一種啟發式搜索技術,用於大數據計算和人工智慧,使用進化生物學的啟發技術來尋找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汽車設計通過將遺傳算法組合在一起,可以挑選出架構設計的弱點和可能的出現的故障,從而可以在實際生產中避免這些問題。機器人技術
  • 網易伏羲「AI+文旅」解決方案落地杭州,驅動中國絲綢城數字智變
    以年輕人喜歡的方式開展AI賦能作為網易伏羲首個將AI研究成果在戶外集中落地應用的項目,改造伊始,工程師們就精選了虛擬人、圖像動畫、自然語言、用戶畫像、強化學習和平臺服務等 6 大研究方向中最具代表性的拳頭產品,量身定製了「AI+文旅」解決方案
  • 微眾銀行獲AI國際頂賽WIDER Face Challenge 2019賽道冠軍
    自研人臉引擎,獨創核心算法,實現金融級安全在現今技術的發展潮流中,人臉識別是機器視覺技術落地的最大場景之一,並且已有了非常廣泛的商業應用,包含在金融、安防、零售、教育等領域。如何在保證人臉檢測高性能高精度的前提下,保證應用安全,一直是人臉識別技術在各行業複雜場景中大規模應用遇到的主要問題,尤其是對於線上開戶、核身放貸等實時性與安全性要求極高的金融服務場景。
  • 知乎獲CSDN AI優秀案例獎 多場景內容匹配方案創造新價值
    大會頒發了2020 AI企業及技術應用系列獎項,其中知乎憑藉「多場景內容匹配方案」榮獲「AI優秀案例獎」。過去一年,人工智慧技術研發和應用持續發展,優秀企業脫穎而出,越來越多產品和應用案例落地,惠及各個領域和行業。知乎以問答起步,截至目前已經發展成為覆蓋問答、熱榜、直播、百科、會員等業務板塊在內的綜合性內容平臺。
  • 福瑞泰克發布下一代ADAS前視解決方案助力中國自主品牌智能化加速
    2020年11月23日,「數字賦能 共創未來」為主題的「世界互聯會互聯發展論壇」於浙江烏鎮拉開帷幕,中國領先的智能駕駛產品和方案提供商福瑞泰克智能系統有限公司正式發布下一代ADAS前視解決方案,並展示了一系列智能駕駛落地成果,包括福瑞泰克L4級無人駕駛運營小巴、多傳感器融合技術真值系統、數據云中心管理系統技術服務,助力中國自主品牌智能化加速。
  • 比特大陸算豐AI芯方案亮相2020電力人工智慧
    中國電科院、國網聯研院、國網大數據中心、國網能源院、國網信通等單位專家齊聚,國內人工智慧晶片領軍企業比特大陸應邀出席,與行業大咖交流人工智慧技術在電力行業創新發展。本次大會上,比特大陸AI產品線高級總監湯煒偉針對這一難題,講解了比特大陸與合作夥伴算法融合,以AI晶片和硬體為核心的行業AI解決方案,與參會嘉賓共同分享比特大陸在電力行業的探索實踐。
  • 不設限的依圖進化史:從算法到算力
    1AI軟硬雙引擎,加速攪動大市場以上海為突出代表的中國的城市管理正在加速邁向智能管理新時代,這將是一個千億級的市場。而依圖,在其中抓住的機會不僅僅是上海。2019年12月,依圖就在貴陽全城地鐵站、30個BRT站點上線刷臉乘車功能,實現了全球首次在城市公共運輸領域正式運行全線路、全通道刷臉無感支付。
  • 高通人工智慧應用創新大賽頒獎典禮線上隆重舉行
    近幾年來,AI不斷加速產業的智能化發展,在醫療、衛生、交通、工業、教育等行業有讓人驚喜的落地應用。AI從技術、應用場景到生態架構,正茁壯發展。  在全球抗擊新冠疫情的戰役中,AI科技是其中重要的參與者,大量的AI技術應用到了這次大規模公共衛生事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