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點擊 「關注」,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
到了冬季,走在各個城市的大街小巷,最誘人的味道莫過於「糖炒慄子」的香味。一陣陣香氣隨風搖曳,不要說品嘗,單是聞到這種香氣,都足以沁人心脾、心曠神怡。這種現烤的糖炒慄子,一粒粒裂開了口,露出了金燦燦的慄子仁,每次也都會買上一大包吃,才解饞。說實在話,這種現烤的糖炒慄子價格也不是很低,一小包都得二十多元。因此,很多人喜歡買生的慄子,回家後自己烤來吃。
慄子素有「乾果之王」的美譽,營養特別豐富,這個季節也正是吃慄子的最佳時節。金秋九月之後,也比較容易買到新鮮的生慄子,特別是大集、超市、菜市場都有足量慄子在出售。可是,我們有時候買回家的慄子,外表看上去不錯,回家後吃的時候,要麼口感不清甜,要麼裡面的果仁很小,還有變黑髮黃的劣果、壞果。我們挑慄子的時候,也會發現有圓的、半圓的、扁的,讓人挑起來眼花繚亂。那挑慄子有什麼竅門嗎?慄子有圓有扁,哪種更甜?牢記6點,一買一個準,個個軟糯清甜:
01挑品種
我們買慄子的時候,經常遇到那種個頭小的反而更貴,這是什麼原因呢?那是因為品種不同。慄子大體上分為油慄與板慄,油慄主要用於糖炒慄子;板慄又稱為生慄,主要用來製作菜餚或直接煮來吃。油慄與板慄的主要區別為:1、個頭大小。油慄個頭較小,板慄個頭較大,特別是現在市場上有一種大板慄,一個差不多頂2-3個油慄大小。2、價格高低。油慄一般價格較高,而板慄相對價格便宜,能差出將近三分之一來。3、顏色差別。油慄一般顏色較深,呈深褐色,而板慄顏色呈淺褐色。油慄的果仁呈深黃色,金燦燦的;而板慄的果仁色澤呈米黃色,顏色較淺。
4、口感差別。板慄澱粉含量高,吃起來甜度較低,但糯性較強,主要適合用來烹飪菜餚,如慄子雞等;油慄澱粉含量相對稍低,吃起來水分更大,甜度較強,但糯性較差,主要適合製作糖炒慄子。5、剝皮難易程度。油慄堅硬的外皮與內皮連接緊密,與果仁連接較鬆懈,易於剝皮取仁;而板慄堅硬的外皮、內皮與果仁之間都連接緊密,剝皮比較困難,現在一般都機器剝皮。
02挑外形
這要從慄子的成果說起:慄子與核桃類似,相當於果實裡面的果仁,外面是一個毛刺的外殼,裡面包著1-3個慄子不等。大多數是一果三慄,這種情況兩邊的慄子成半圓形,一邊平、一邊凸;中間的慄子在生長過程中則被擠壓成扁形,兩邊平、扁瘦形。也有一果兩慄的,沒有中間的扁慄子。還有少數情況是獨頭慄,是圓形的。慄子在成長過程中,兩邊的光照條件好,營養就充足,相應口感就好。所以,挑慄子儘量挑兩邊的半圓形或獨頭的圓形慄子,儘量不挑中間的扁瘦慄子。
03挑大小
慄子可不是越大越好,這是人們經常陷入的一個誤區。有時候,那些顆粒小點的慄子,反而口感更好。現在,市場上有一種進口的慄子品種,大個的如同小雞蛋般大小,口感真差,幾乎沒有什麼甜味,如同嚼蠟。同樣,這種大個頭慄子價格往往比較便宜,就是這個道理,人們買過一次就再也不買了。挑慄子一般要挑個頭中等、飽滿的,口感比較好。如果做糖炒慄子,就買中等個頭的油慄;如果做菜或者直接煮來吃,就買相對便宜中等個頭的板慄。
04挑顏色
慄子顏色呈深褐色、有光澤、光亮面反光呈現出棕紅色的一般是光照條件好、水肥充足的好慄子,口感也會相應更好。顏色呈烏黑色、深褐色、表面有白斑、無光澤的一般是口感較差、有蟲蛀、內部為壞果劣果的慄子。慄子美味的果仁,也是各種蟲子喜歡吃的,還要注意看看慄子表面,有沒有被蟲子咬過的蛀孔,只要有蛀孔,絕對不能挑,挑多少、扔多少。
05挑絨毛
慄子的尾部有一定量絨毛,越是新鮮的慄子絨毛越豐滿;相反,越是陳舊的慄子,絨毛量越少或者直接脫落。
06捏虛實
有時候,買回去的慄子個頭挺喜人,剝去外殼、返璞歸真後,原形也顯現了出來,只有很小的果仁,外實內虛。所以,挑慄子的時候,要捏一捏慄子的虛實;捏上去,實實在在的感覺,那就是果仁豐滿的;捏上去,如果桌球的手感,那就是內部空虛的慄子,果仁一般會比較小。也可以拿起來,搖一搖、晃一晃,聽聽聲響,沒有聲響的,就是實心的好慄子;有聲響的,就是果仁較小的慄子。
慄子有扁有圓,哪種更好?學會6點,粒粒軟糯清甜,一買一個準:1、挑品種;2、挑外形;3、挑大小;4、挑顏色;5、挑絨毛;6、捏虛實。朋友們還有哪些挑選慄子的小妙招呢,不妨與朋友們一起分享一下吧!
如果您喜歡我的美食文章,請「關注」我,會有更精彩的美食文章奉獻給您!歡迎您的點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