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語擬聲詞、擬態詞潛規則,林老師統統告訴你!

2021-01-19 日語老師林梓岸

                 

日本是個四季分明,景色多變的國家,身處於這樣的環境,讓日本人擁有特別細膩的情感。他們喜歡聆聽大自然的聲音,並將這些聲音或當下體會到的感覺用語言來表達,日文中的擬聲詞和擬態詞就是這樣產生的。擬聲詞和擬態詞數量很多、種類繁雜,不容易學習,因此今天想要用這一篇文章來介紹它們的詞組特徵等各種不為人知的潛規則,相信看完這篇後,你對擬聲詞和擬態詞會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夠更快速地學習。


擬聲詞、擬態詞怎麼分類呢?

在介紹詞組特徵和潛規則之前,我們先來簡單說明擬聲詞和擬態詞的分類。
我們知道,形容聲音的單詞叫做擬聲詞;形容狀態、樣子的單詞叫做擬態詞,但其實它們的界限並不明確,例如「ドキドキ」可以用來形容心臟跳動的「撲通撲通聲」,也可以用來形容心臟跳動的「樣子」,因此很多書都不會特意把擬聲詞和擬態詞分開說明,而是歸類在一起,統稱它們為擬聲態詞。

常見的擬聲態詞的形態

那麼,我們怎麼知道某個詞是擬聲態詞呢?另外我們也常收到學生反映「擬聲態詞怎麼記都記不起來…」,對此,我們有一個非常好的辦法,想大方跟同學分享。

一般而言,擬聲態語,「典型」可以分成以下4種類型:

類型
形態
例子
1ABAB
へとへと、わくわく

AんBり
のんびり、うんざり
3AっBり
はっきり、ゆっくり
4その他ぎゅっ、びくっ


這邊再舉更多例子給大家參考:

❶へとへと(疲憊不堪)、わくわく(興奮)、いらいら(煩躁)、ふらふら(無所事事,糊裡糊塗)、うろうろ(漫無目地徘徊)、あつあつ(親密)、つやつや(美得有光澤)
❷のんびり(悠閒)、うんざり(厭煩)、ぼんやり(朦朧不清楚)、ふんわり(膨鬆柔軟)
❸はっきり(清楚)、ゆっくり(緩慢)、すっきり(簡潔)、しっとり(溼潤)、あっさり(爽快乾脆)、さっぱり(清爽清淡)
❹其它:ぎゅっ(緊握)、ぐっ(一口氣喝完)、さらっ(清快,爽快)、びくっ(嚇一跳)


最常見的是❶~❸種,但由於還是有許多例外,因此就歸類到❹的選項中。無論如何,只要能先了解擬聲態語各種單詞的組成型態,在學習時,你就可以更快上手。

介紹完擬聲態語的型態後,接下來要來跟大家說它們的潛規則,讓你在記的時候有更多依據可以參考。


潛規則一:擬聲態語有分「好的」和「不好的」?

擬聲態語中,單詞的母音(即元音)有一個很重要的特徵,那就是可以分辨好的意思與壞的意思。這是非常實用的方法,請一定要學起來。
在金田一春彥著作的《日本語》一書中曾提及日語的母音特徵,當單詞的母音音節是「a」或「o」時,用來表示「大的、粗暴的」,例如:
ザーッと(ザ=za)
ガバッと(ガ=ga)

而「i」的母音則給人「小的、精緻的」,例如:
チビっと(チ=chi)
ちんまり(チ=chi)

另外,單詞的母音音節為「e」的數量雖然不多,但要小心使用,因為它會給人「負面行為」的感覺,因此用於誇獎別人的單詞特別少,例如:
ヘナヘナ(へ=he )
セカセカ(セ=se)

母音(元音)
給人的感覺
例子
a
大的,粗暴的
ザーッと(ザ→za)
oi
小的,精緻的チビっと(チ→chi)
e比較負面的
ヘナヘナ(へ→he)


除了用母音判別好與壞之外,也可以用「清音」跟「濁音」來判斷單詞的性質。
「清音」在日文中給人小巧、清澈、美麗、輕快等印象,這是較正面的,例如:
コロコロ:可以用來表示葉子上的水滴滑動的樣子
サラサラ:給人表面滑順的感覺
カリカリ:這是咀嚼的聲音,給人很酥脆的感覺


而「濁音」則表示粗壯、沉重、強烈、混濁等印象,這是較負面的,例如:
ゴロゴロ:給人大又粗而且緩慢的感覺
ザラザラ:給人表面粗糙的感覺
ガリガリ:用於表示咬很硬的東西所發出來的聲音(日本有一個號稱最硬的冰棒,就叫「ガリガリ君」)


 
這邊再用句子舉例給同學看:
雨がしとしと降っている。(雨淅淅瀝瀝地下。)
寶石がきらきら光っている。(寶石閃閃發亮。)
上面兩句分別使用清音的「しとしと」跟「きらきら」,給人好的,較正面的感覺。

雨がざあざあ降っている。(雨譁譁地下。)
太陽がぎらぎら照り付ける。(太陽照得刺眼。)
而這兩句分別使用濁音的「ざあざあ」跟「ぎらぎら」,給人不舒服,負面的感覺。


給人的印象
例子
清音
小巧、清澈、美麗、輕快
サラサラ(順滑)
濁音
粗壯、沉重、強烈、渾濁
ザラザラ(粗糙)



潛規則二:是一次性動作,還是多次性動作?

擬聲態語最常見的呈現方式就是第一種類型「ABAB」了,這種其實就是A和B反覆出現的一種組合的單詞。為什麼要講「組合」呢?因為它通常也能單獨以「AB」形式呈現,也就是以不重覆的方式出現,例如:
ピカ(ッ)/ピカピカ
コロリ/コロリコロリ

那麼,它們之間有什麼不同呢?

簡單的說,當它是「AB」時,是一次性的動作,但當它是「ABAB」時,則是多次性動作,例如:
鐘がカンと鳴った。(鐘敲了一下。)
鐘がカンカンと鳴った。(鐘敲了好幾下。)

頭がズキッと痛んだ。(頭痛了一下。)
頭がズキズキと痛んだ。(頭不斷刺痛。)



潛規則三:擬聲態語後面接と和接に意思上有什麼差別?

接著是擬聲態語後面的接詞,相信很多人都有看過擬聲態語後面接【と】或是【に】,不過這究竟是什麼用法?又帶有什麼感覺呢?

其實這是擬聲態語的「副詞化」用法。
我們先來說明【と】的用法,它用來表示「人的五官感受當下看到、聽到、感覺到的樣子及過程」,由於這是五官能感受的,因此大多數的情況下,會以「~とする」的句型呈現,不過這時的【と】通常都會被省略。例如:
「びりびりとした痛み 」= 「びりびりした痛み」

「かさかさとした手 」= 「かさかさした手」
「コツコツとした人」 = 「コツコツした人」

而【に】的情況時,則用來表示「動作結束後,所產生的狀態」,後面接續動詞,例如:
ぴかぴかに光る、ぎゅうぎゅうに詰める、べたべたに塗る

不過當と和に後面接一樣的動詞時,意思有什麼不同呢?
簡單來說,這時的「と+動詞」是表示「動作的樣子」,我們直接用例句來看,相信你會更好懂:
ぴかぴか【と】光る。→【と】表動作的樣子,星星或燈泡現在正閃閃發亮
ぴかぴか【に】光る。→【に】表狀態,玻璃或大理石地板在清潔後,閃閃發亮

ぎゅうぎゅう【と】詰める。→在裝行李箱時,硬是把東西物品裝、擠進去的樣子
ぎゅうぎゅう【に】詰める。→行李箱裡的物品裝得滿滿的

べたべた【と】塗る。→擦油漆或畫水彩塗料時,反覆擦同一區塊的樣子
べたべた【に】塗る。→牆壁或圖畫紙上的圖案,顏色特別厚重


時代在變,擬聲態語也不斷變化,越來越多的新單詞出現,例如2014年的「壁ドン」,指的就是把手用力拍打牆壁發出「ドン」這個聲音而來的。

(壁ドン)

還有大家都喜歡的「ピカチュウ(皮卡丘)」,這是閃電時發出亮光的「ピカピカ」,跟老鼠叫聲的「チュウチュウ」所組合而成的的新單詞(ピカ+チュウ)。另外擬聲態語也可以跟名詞、動詞、形容詞組成新的單詞,例如:
ちんちん+電車→ちんちん電車(路面電車)
ウロウロ+つく→うろつく(徘回)
トゲトゲ+しい→とげとげしい(尖酸刻薄)

如果你覺得這篇文章對學習日語很有幫助的話,請幫我們按個👍或在看哦!


相關焦點

  • 如何用日語擬聲擬態詞表達「滿滿愛意」?
    看日語擬聲擬態詞來大顯身手! きゅん 形容因感動·歡喜·戀愛而心動的感覺。 きゅんきゅん 「きゅん」的重複強調版。 ばきゅーん! 原本是槍聲的擬聲詞,二次元裡也可以形容被戳中萌點「正中紅心?」。 もふもふ 形容小動物毛茸茸的樣子。
  • 日語關於笑聲的擬聲擬態詞
    我是日語教學交流諮詢平臺張老師。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下日語中幾個表示笑聲的擬聲詞。②にやにや*1默默地笑何をにやにやしているんだ/你默默地笑什麼?
  • 日語擬聲擬態詞分類記憶【く篇】
    在學習日語的過程中,大家有沒有發現有種詞彙很難記憶但卻又無處不在?這就是日語能力考試和專業八級考試必考的擬聲擬態詞。雖然日語中的擬聲擬態詞數量多、「長相」神似、非常容易混淆,但只有牢記它,才能提高詞彙部分得分;只有靈活運用它,才能在口語表達中更接近日本人的習慣。
  • 聊聊動漫中的那些「擬聲詞」
    根據天昭寧《擬聲詞擬態詞辭典》中的定義:「擬聲詞」是模擬現實世界的各種聲音的詞語,比如日語中狗叫聲為「わんわん(汪汪)」,敲鐵桶的聲音為「ガーン(哐……)」;「擬態詞」是用聲音來表現事物狀態、因此,如果你對漫畫中形形色色的擬聲·擬態詞能有足夠多的了解,也就意味著你已經get到了看漫畫時自帶bgm的特技。
  • 日本超市商品包裝最常用的「擬聲詞」
    這次小編幫大家整理日本便利商店、超市商品包裝上常見的「擬聲詞」、「擬態詞」日文單字,只要知道形容口感或聲音的單字,就知道每項產品的口感還有味道,下次買東西就更方便啦!▋日語小知識:什麼是擬聲詞、擬態詞?
  • 養了這麼久的青蛙也沒聽它叫過,動物擬聲詞魔性大盤點!
    首先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而動畫名稱裡的「keroro」來源於「ケロケロ」(kerokero),這個詞算是日語裡的擬聲擬態詞勤勞如我,本小蜜蜂就給大家整理了一下其他動物有關的日語擬聲擬態詞習慣了中文的擬聲詞
  • 日語學習快來檢測你的日語發音是否正確,每天十分鐘
    眾所周知,日語裡的『五十音』就像漢語裡的『拼音』一樣,是日語學習中最基礎的部分,也是日語發音的根基所在。五十音的發音水準,直接決定了一個人的日語口語是否清晰易懂,是否悅耳耐聽。今天我們就一起來感受一下日語的發言吧!日語的假名分為平假名和片假名。
  • 日語學習日語單詞記憶方法,整理了一些自學日語的小規律
    日語學習者們準備好了嗎?整理了一些自學日語的小規律,幫助同學們複習。要考日語能力考試的小夥伴們,快來看看你是否知道吧。不過有些日語單詞是不遵守這些記憶規律的,大家平時學日語時記得注意一下那些特例吧。請點擊此處輸入圖片描述一、日語擬聲擬態詞的記憶規律。
  • 你知道高考日語單詞怎麼記憶嗎?
    高考日語單詞如何記憶?想必是很多學生關注的問題,畢竟單詞是學習日語的基礎,單詞記不住,影響的可不只有語法,還有作文、閱讀、聽力。今天第六時限就來幫大家分析一下高考日語單詞如何記憶。
  • 非常簡單的 日語擬聲詞詳解|單詞教程
    擬聲詞在日語中經常使用,今天來跟大家分享日語擬聲詞的使用技巧。「ゅうぎゅう」作副詞、形容詞副詞:因為摩擦或者擠壓成的聲音,我們這裡可以理解為擬聲詞:「唧唧」。
  • 29張萌圖告訴你不同語言如何用擬聲詞描摹生理機能
    閉上眼聽,這個世界到處都在響,而不同語言則用不同的擬聲詞來描摹這些美妙的聲音。比如咱們中國人認為狗是「汪汪」地叫,英國人學狗叫就是「嗚嗚」的,羅馬尼亞的狗叫起來居然是「憨憨」——嘻嘻,難道那裡的狗狗是「憨星人」?受到這個問題的啟發,來自英國曼徹斯特的「好奇哥」詹姆斯·查普曼畫了一本萌萌的漫畫《聲音動物:怎樣用日語打噴嚏》。下面這些萌萌的插圖都來自這本書。
  • 英語中什麼是擬聲詞,擬聲詞定義?以及擬聲詞列表示例!
    擬聲詞定義及擬聲詞列表當你學習英語的時候,經常會遇到擬聲詞。「雖然這個詞看起來很有挑戰性、很複雜,但實際上卻完全相反。」我們來看看擬聲詞到底是什麼,以及如何使用!你可以把擬聲詞想像成一種聲音效果,當這個詞被說出來的時候,它發出的聲音聽起來就像它說的東西,這些詞可以讓聽者聽到正在談論的內容,從而更詳細地描述一個情況。
  • 擬聲詞在小齡聽障兒童教學中的使用
    新開機的小年齡聽障兒童要學習擬聲詞,可是很多家長或新老師對擬聲詞了解有限,學習擬聲詞的作用、如何學習擬聲詞比較茫然。下面就此進行簡單的分享。擬聲詞的概念擬聲詞(onomatopoeia)又稱為象聲詞、狀聲詞。它是摹擬自然界聲音的一種詞彙。
  • 不懂日語也知道的日語詞,你聽說過幾個?
    隨著中日交流日益頻繁,日本的動漫、電視劇、綜藝等在中國的網絡的傳播,很多從未學過日語的人也知道不少日語單詞。今天小編就總結了幾個常見的,人人都會說的日語單詞,大家看看自己知道幾個!なに (na ni)這個詞是「什麼」的意思,一般是讀降調的,但是大家經常聽到的還是讀成升調,表示反問的語氣,還有人把它寫成漢字「納尼」。大丈夫(dai jyou bu)日語裡的「大丈夫(だいじょうぶ)」就是「不要緊,沒事,沒關係」的意思,使用得非常廣泛。比如別人問「你怎麼了,沒事吧?」你就可以回答「大丈夫。」
  • 「土田國際教育」為什麼日語會有平假名和片假名兩種書寫形式
    給大家介紹一些小常識教你日語入門怎麼學,作為日語初學者來說了解日語的特點和要學習的內容是很重要的,一些同學在日語入門學習階段都比較迷茫,特別是日語自學者,學習要點特別容易忽視或搞錯,下文的一些初學日語的入門小常識大家要牢記。
  • 早道日語艾莉老師課堂:「背五十音」,才是你日語差的真正原因!
    所以,有些同學開始尋求捷徑——有想要通過漢語「諧音」的方法,記住日語發音;也有把重點放在書寫上的。但是,這些方法統統是錯誤的。早道網校艾莉老師,今天教大家高效學習五十音。  雲圖片  如何高效地學習五十音?  「早道日語發音」作為日語學習平臺一直都在研究高效、準確的學習方法。但是艾莉老師經過研究發現。其實90%的日語學習者都學錯了日語發音。
  • 日語中副詞副詞如何使用?
    日語中副詞的定義日語中副詞指的是:在句子中用於修飾用言(日語中動詞、形容詞和形容動詞的總稱為用言)或用言性句節、沒有詞形變化的獨立詞叫做副詞。日語中副詞的構成日語中副詞主要由固有副詞和轉成副詞這兩大類構成。固有副詞如とても、わざわざ、どうも、もっと、ずっと、もう、やや等等。
  • 兒童日語老師前景
    兒童日語老師前景。
  • 幼兒園老師不會告訴你的3個「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要知道
    所謂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幼兒園也同樣是一個小江湖;江湖有江湖規矩,而幼兒園也有自己的潛規則,家長想讓孩子在幼兒園過得開心,讓自己省心,那就一定要了解好幼兒園裡有什麼值得注意的事情,以下這三個幼兒園裡的「潛規則」,老師不說,家長也一定要知道
  • 學習地道法語必掌握的擬聲詞,你會說幾個呢?
    這取決於你問誰法國人會說「cot, cot」,但英語會回答「cluck」擬聲詞是聽起來像我們聽到的單詞。儘管周圍的實際聲音不會因國家/地區或語言而異,但我們表達這些聲音的方式通常會有所不同。擬聲詞並不是法語中最重要的單詞,但如果真的想了解日常法語,它們可以提供極好的畫龍點睛的效果。學習法語擬聲詞也可以熟悉法語語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