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個月寶寶疑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母嬰店「爆款」背後隱患重重

2021-01-12 剝洋蔥people

南京市兒童醫院出具的一張疾病診斷證明書上,解答了柚子異於常人的原因——類庫欣症候群。主治醫生公開表示,柚子短期內突然肥胖明顯,經檢查是接觸了外源性的激素導致。

▲停用益芙靈產品後,柚子體重開始下降,但額頭上的汗毛仍未消退。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

文 | 新京報記者王瑞文 實習生 謝婧雯 畢卿

編輯 | 甘浩 校對 | 李項玲

本文約5247字 閱讀約10分鐘

臉出奇的胖,這是很多人看到女嬰柚子第一眼的感受,儘管她才7個月大。

最胖時的柚子,五官被臉上的肉擠到變形,額頭面部的細密絨毛黑乎乎連成一片,她的四肢,更像是現實版的米其林輪胎人,肉一圈套一圈。

2020年11月10日,南京市兒童醫院出具的一張疾病診斷證明書上,解答了柚子異於常人的原因——類庫欣症候群。主治醫生公開表示,柚子短期內突然肥胖明顯,經檢查是接觸了外源性的激素導致。

這次診斷,也讓柚子爸媽懷疑起母嬰店推薦的一款名為「益芙靈」的多效特護抑菌霜(下稱益芙靈)。而當月送檢的「益芙靈」樣品的檢測報告顯示,參照GB/T 24800.2-2009化妝品中四十一種糖皮質激素的測定,該產品中氯倍他索丙酸酯的含量為31.1mg/kg。

氯倍他索丙酸酯,正是糖皮質激素的一種。有專業醫師認為,柚子病症與使用含有激素的面霜有關係,具有糖皮質激素的產品只能添加到藥物中,作為處方藥由醫生開具,「氯倍他索丙酸酯不能給嬰幼兒使用,並且副作用會讓幼兒出現滿月臉,多毛等症狀,而這些症狀和激素症狀相同」。

針對「益芙靈」涉嫌違法添加「激素」等問題,涉事企業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所在的福建漳州市衛健部門表示,涉事的兩款產品共1200瓶,分別銷往江蘇宿遷和連雲港,目前正召回檢測。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並通知經銷商對所有涉事產品下架。

「大頭娃娃」:

突如其來的肥胖與多毛症

柚子第一次接觸「益芙靈」時,她才兩個月大。

去年8月,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的徐女士,常帶著女兒柚子去家附近的金寶貝母嬰生活館洗澡,由於寶寶微胖,脖子發紅,該母嬰店員工看見之後,便向其推銷了一款專門治療寶寶溼疹、發紅、發痛的產品——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

「她就說特別好用,店裡賣得很好。」當天,徐女士就把「益芙靈」給柚子塗在了皮膚發紅的地方,第二天就見效了,「後來店員說這個可以全身護理,我就經常給寶寶用」。

但用了兩個星期後,到了9月中旬,徐女士發現,柚子的體重增長過快,眉毛額頭的汗毛也很多,並開始發黑。肉肉堆積的地方更容易紅腫,徐女士和柚子奶奶就輪流幫她護理——塗抹益芙靈,很快,那些紅腫的地方消失不見,取而代之的,是縫隙間長長的汗毛,連著皮膚黑乎乎的一片。

察覺出不對勁,身邊的親人也開始提醒徐女士,孩子這麼胖,是不是有問題?

徐女士去做了母乳檢查,沒有問題,又帶了孩子去連雲港市第三人民醫院,檢查結果依然顯示寶寶一切正常,「當時醫生說餵多了」,徐女士聽從醫生建議,開始節食餵養寶寶。

徐女士注意到,平時夜裡柚子只醒兩三次,但用了「益芙靈」後,柚子夜裡會醒五六次,「用霜以前喝完奶就睡,用霜之後喝完奶也不睡,寶寶感覺很興奮,食慾也大。」但為了遵醫囑,柚子爸媽決定,還是要讓寶寶節食減肥,並拍攝短視頻記錄寶寶減肥。這些短視頻被柚子爸媽發在了抖音、快手上。

但節食後,柚子的體重還是一個月就胖了3斤。

因面部脂肪堆積,柚子的臉頰過重,耷拉在兩側,從她這時的照片能明顯地看出來,臉頰兩側的寬度已經超過頭圍,像個「大頭娃娃」。

這時的柚子,眼睛已經被面部脂肪擠壓成一條縫,滿月時的雙眼皮早已消失不見,她還新學會一個動作,向外拱嘴,「觀察到寶寶經常做這個動作,我才發現,是因為只有這樣拱嘴,她才能睜開眼睛」。

一些視頻上熱門之後,許多網友開始揣測寶寶父母是否為了流量而故意惡性餵養孩子,因此導致柚子肥胖。

評論中也有善意的提醒,懷疑是激素問題,讓去大醫院檢查。

▲在南京兒童醫院就診時,柚子的眼睛已經眯成縫,需要特定的噘嘴動作才能睜開。受訪者供圖

2020年11月4日,徐女士和丈夫在南京兒童醫院生長發育門診給柚子掛了專家號。據南京兒童醫院出具的兒童體格生長發育與營養評價報告單顯示:柚子身高正常,體重當前肥胖,頭圍正常。

在醫生建議下,11月5日,柚子因疑似庫欣症候群入院治療。做了全身檢查後,醫生告訴徐女士,寶寶身體沒有問題,並考慮是外源性激素引發疾病。「當時檢查醫生就問是不是用了紫草膏,說之前就有四五個類似的寶寶送過來。」

徐女士發現,「益芙靈」的包裝上寫明:這一產品的主要成分中就有紫草提取物。她推測,這應該就是醫護們口中和「紫草膏」類似的產品,它們都含有激素。

停用「益芙靈」後,寶寶情況開始有所好轉,沒以前那麼胖了。

11月10日,柚子出院了,在其病歷中的出院小結上寫道:出院診斷為「類庫欣症候群」,寶寶出院時神志清,精神反應可,滿月臉,水牛背,額面部、頸部、背部明顯多毛。

2周後,柚子在南京兒童醫院複診。複診結果顯示:停用外用藥膏後,情況開始好轉。複診檢查結果依舊是「類庫欣症候群」。

▲柚子滿月時的照片與4個半月時的照片對比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

激素疑云:

結論「不同」的檢測報告

停用「益芙靈」後,柚子逐漸恢復健康,徐女士和丈夫開始懷疑,可能是寶寶使用的「益芙靈」含有激素,導致柚子成為「大頭娃娃」和「長毛寶寶」,夫妻倆決定將「益芙靈」拿去檢測。

由於大部分檢測機構不接受個人委託,柚子爸媽在網上求助「老爸評測」,希望能對這種抑菌霜進行檢測。

據該檢測機構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檢測報告顯示,11月30日送檢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參照GB/T 24800.2-2009化妝品中41種糖皮質激素的測定,採用LC-MS-MS進行分析得出,該產品中氯倍他索丙酸酯的含量為31.1mg/kg。「很少在產品測出,這個含量非常高」。

11月30日送檢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中,氯倍他索丙酸酯的含量為31.1mg/kg。12月9日送檢的該產品中,氯倍他索丙酸酯含量為27.6mg/kg。

然而,2019年3月27日,「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的生產廠家——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公布的一份由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中心出具的檢測報告顯示:於2019年3月19日到3月26日對「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進行41種糖皮質激素檢測,檢測方法為GB/T 24800.2-2009,結果顯示該產品並不含激素,氯倍他索丙酸酯顯示未檢出。

2021年1月8日,寧波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檢驗檢疫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員向新京報記者證實,這份產品檢測報告內容真實,確實由他們出具,並且,該公司於2020年12月將該產品又進行送檢,但具體檢測項目工作人員不能透露。

新京報記者獲取的一份該企業2020年12月8日的檢測報告,但在這份檢測報告中只檢測了6項糖皮質激素,並非此前的41項。值得注意的是,在這份檢測報告中,不含「老爸評測」檢查出的問題檢測項目——氯倍他索丙酸酯。

醫學上,氯倍他索丙酸酯是嬰兒及兒童不宜使用的。

一技術專家介紹,氯倍他索丙酸酯就是糖皮質激素的一種,在化妝品中是不允許添加的,但這款「益芙靈」抑菌霜的衛生許可證參照的卻是衛消證字號,「消字號產品不分大人小孩,看產品主要看備案號,不管是化妝品還是消字號產品都是不允許加激素的。」

▲柚子被南京市兒童醫院診斷為類庫欣症候群。受訪者供圖

皮膚科專家:

嬰兒狀況和外用產品有對應關係

得到激素超標的檢測結果後,2020年12月,第三方檢測機構曾前往連雲港調查具體情況,並對當地母嬰店售賣情況進行暗訪。

據其提供的視頻素材顯示,連雲港市內,10個母嬰店裡有8個都在賣這些產品,「益芙靈」都被擺在貨架C位上,是明星產品。在推薦這款產品時,母嬰店店員通過介紹這款產品能解決寶寶身上的溼疹、皮膚問題或者過敏等,來吸引家長購買。此外,在線上購物平臺中,該產品售價約80元每罐。

上述專家認為,這款產品出現的主要原因就是監管存在漏洞,產品成本低,利益很大。此外,該產品見效快,「上午塗了,下午就見效,效果很好」,店員給家長介紹這款產品時一般都會說可以當面霜使用。

曾為柚子診治的南京市兒童醫院內分泌科主任顧威接受媒體採訪時公開表示,孩子突然在短期內肥胖明顯,從醫學上來看屬於病理性的胖,經過系列檢查,最後發現是接觸了外源性的激素導致的,「體內刺激就是皮質激素。」

針對柚子的情況,並綜合病例來看,南方醫科大學深圳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譚帥告訴新京報記者,氯倍他索丙酸酯屬於強效糖皮質激素,嬰兒如果長期塗抹含有此類激素的抑菌霜在皮膚上,藥物會透皮吸收,擾亂人體系統的激素水平,造成相應副作用。

譚帥認為,如果嬰兒沒有基礎疾病和內分泌系統器官沒有器質性病變,造成激素水平異常,那就表示嬰兒內源性激素沒有問題,主要是外源性的激素導致嬰兒身體出現相關問題。並且目前檢測外用產品本身含有違禁成分,所以,嬰兒身體出現問題首先歸因在外用產品上。

譚帥表示,嬰兒現已經被診斷為「類庫欣症候群」,而藥膏裡的確含有激素,再加上長時間大面積的使用,那麼現在的狀況和外用產品肯定有對應關係。

此外,譚帥還提到兩個核心問題,一是糖皮質激素不應該添加在消字號產品中,加入了屬於藥物,應該要按藥字號產品審批。二是母嬰店能不能銷售消字號產品?「這類產品應該在藥房裡銷售,並且藥房的售賣資格也需要有相應審批。」

譚帥介紹,如果嬰兒的皮膚疾病確實需要使用糖皮質激素,從藥物的角度來講,給嬰兒使用的激素種類也應該是弱效、短期內使用的,不會使用強效激素。

▲柚子使用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生產廠家為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目前該產品已被責令召回。

監管介入:

涉事企業被責令停產待查

「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的底部使用說明上顯示,該產品為消字號產品。

據公開資料顯示,消字號產品的生產必須符合中國藥典、化妝品的要求,不可以出現各種處方藥成分,如抗生素、抗真菌藥物、激素等和衛生行政部門規定的禁用物質。

針對嬰幼兒溼疹類產品非法添加糖皮質激素問題,中國食品藥品檢定研究院專家董亞蕾等,曾篩查了網絡銷售41批嬰幼兒溼疹類產品中的非法添加糖皮質激素。最終,在34批「妝」字號產品中檢出2批樣品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和地索奈德,檢出率為5.9%。在7批「消」字號產品中檢出4批樣品含有氯倍他索丙酸酯、地塞米松、地塞米松醋酸酯、倍他米松、倍他米松醋酸酯,檢出率為57.1%。

董亞蕾等專家在論文中寫到,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外用可降低毛細血管的通透性、減少滲出和細胞浸潤,具有抗炎、抗過敏、免疫抑制、抗增生等作用,顯效速度非常快。因此,一些不法化妝品生產廠家將糖皮質激素非法摻入嫩膚、美白、祛痘類化妝品中。然而長期使用含有糖皮質激素的化妝品會導致皮膚出現乾燥脫皮、紅血絲、色素沉著等現象,甚至導致激素依賴性皮炎,給消費者帶來精神和身體的嚴重傷害。

福州市消費者協會秘書長吳波接受新京報採訪時介紹,消字號產品主要檢測消毒效果,如果只是檢測消毒效果的話,一般不會去檢測激素,「因為消字號的產品,沒必要做那麼複雜的檢測,所以在很多審查中,消字號產品相對比較簡單。這類產品本身也帶有很多擦邊球的成分。」

吳波認為,行業監管其實也存在一些疏漏的地方,沒有根據真正的用途來判定是否消字號產品。「益芙靈」作為化妝品使用,不應該算消字號產品,「氯倍他索丙酸酯本身就是一種激素類的藥物,治療效果是比較好的。這就相當於企業鑽了漏洞,加了藥品進去,達到相應療效。因為,如果要批為外用藥的話,審批要求更高、難度更大。」

針對「益芙靈」涉嫌違法添加「激素」等問題,1月8日,福建漳州市衛生健康委員會發布通告稱,漳州市衛健委聯合市場監管局,前往涉事企業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現場調查,目前,衛健部門已責令該企業召回涉事產品,並對在檢查現場查見的留樣樣品、產品包裝材料等進行取樣留置,聯繫權威檢測機構進一步檢測。涉事企業已暫停生產,並通知經銷商對所有涉事產品下架。

▲據某平臺提供給新京報記者的檢測報告顯示,11月30日送檢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參照GB/T 24800.2-2009化妝品中41種糖皮質激素的測定,採用LC-MS-MS進行分析得出,該產品中氯倍他索丙酸酯的含量為31.1mg/kg。受訪者供圖

新京報記者在查詢天眼查時發現,福建歐艾嬰童健康護理用品有限公司成立於2017年4月5日,經營範圍主要是衛生用品【抗(抑)菌製劑(液體、膏劑、凝膠、粉劑)(淨化)】的生產、銷售;發用類、護膚類、香水類、美容修飾類化妝品的生產、銷售;化妝品、日用品百貨、一類醫療器械、保健食品的銷售;中藥飲片的研發、生產、銷售。旗下品牌有「噯嬰樹」與「開心森林」,「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是「噯嬰樹」品牌下的產品。

2021年1月7日,新京報記者在某購物平臺上下單該款「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顯示下單成功。1月8日,該產品顯示已經下架,不能再進行購買,已經下單的產品顯示無法發貨。

柚子父母告訴新京報記者,他們希望通過親身經歷來給大家提個醒,同時,希望當地相關部門能對涉事母嬰店及產品生產廠家進行調查、查處。

2021年1月8日,新京報記者走訪連雲港多家母嬰店發現,「益芙靈」牌抑菌霜多已不見蹤影,但母嬰店裡,其他品牌的抑菌霜仍佔據貨架最顯眼的位置,甚至成為店內明星產品,售價不菲,並且均為消字號產品。

但令人擔憂的是,這些同類產品是否添加激素,仍未可知。

洋蔥話題

你對此事怎麼看?

相關焦點

  • 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母嬰店爆款的激素疑雲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攝「大頭娃娃」:突如其來的肥胖與多毛症柚子第一次接觸「益芙靈」時,她才兩個月大。去年8月,江蘇省連雲港市贛榆區的徐女士,常帶著女兒柚子去家附近的精寶貝母嬰生活館洗澡,由於寶寶微胖,脖子發紅,該母嬰店員工看見之後,便向其推銷了一款專門治療寶寶溼疹、發紅、發痛的產品——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她就說特別好用,店裡賣得很好。」當天,徐女士就把「益芙靈」給柚子塗在了皮膚發紅的地方,第二天就見效了,「後來店員說這個可以全身護理,我就經常給寶寶用」。
  • 嬰兒疑因塗抑菌霜變「大頭娃娃」背後:有妝字號當藥品賣
    大頭娃背後抑菌霜亂象:有妝字號當藥品賣,違規加激素非個案福建漳州嬰兒疑因塗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一事,持續引發網絡關注。1月8日,漳州市衛健委通報介入調查,正聯繫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同時責令企業下架和召回涉事產品。當天,涉事「歐艾嬰童」負責人回應媒體,稱「產品經過檢測,不存在問題。」
  • 女嬰疑抹嬰兒霜變「大頭娃娃」 記者探訪涉事母嬰店「金寶貝」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女嬰疑抹嬰兒霜變「大頭娃娃」,記者探訪涉事母嬰店店鋪老闆白金庫表明,益芙靈抑菌霜的進價為28元,官方指導價為69元,「檢查按批次,說實話激素超標什麼的我們也不懂,廠家檢測報告是沒有激素的」。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校對 李銘連雲港「大頭娃娃」事件引發關注。
  • 女嬰疑抹嬰兒霜變「大頭娃娃」,記者探訪涉事母嬰店
    全文1797字,閱讀約需3.5分鐘 新京報記者 王瑞文 校對 李銘連雲港「大頭娃娃」事件引發關注。1月9日,新京報記者前往售賣該抑菌霜的涉事店鋪,位於連雲港贛榆區敦厚村的金寶貝母嬰生活館,店鋪老闆白金庫表示,涉事產品益芙靈系銷售上門推薦後入駐該店,該產品進貨價為28元。新京報記者此前檢索發現,益芙靈抑菌霜在網上的售賣價格在60元至80元不等,利潤超兩倍。
  • 媒體評論:「大頭娃娃」背後,「消」字號護膚品隱患當「消」
    來源:新京報原標題:「大頭娃娃」背後,「消」字號護膚品隱患當「消」□濯華(媒體人)涉嬰幼兒產品茲事體大,容不得任何不良廠家鑽規則的漏洞,傷害兒童健康。針對嬰兒用益芙靈抑菌霜後成「大頭娃娃」的調查仍在繼續。
  • 疑似「大頭娃娃」事件背後,是母嬰店亂象頻出
    微博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發布視頻,稱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了含有激素的嬰兒霜,導致孩子出現「大頭娃娃」現象,引起軒然大波。隨後,廠家曾回應稱自家產品沒問題,懷疑博主與家長進行炒作。但值得注意的是,嬰兒霜的售賣來源母嬰店,或許是藏在諸多嬰兒產品質量新聞背後的亂象。01母嬰店免不了「老毛病」在大眾印象裡,母嬰店無非是「只賣母嬰用品的超市」,大家自主挑選。可實際上,如今在不少四五線小城市遍地開花的母嬰店,早埋下了「加盟推銷」模式下的舊疾。
  • 又一家長投訴孩子塗面霜變大頭娃娃
    「大頭娃娃」一事再起風波。南都此前調查江蘇女嬰疑因使用嬰兒抑菌霜變「大頭娃娃」引發廣泛關注。近日,雲南一名女嬰母親投訴其女兒疑因使用廣州一廠家生產的「戒之館嬰親霜」後,臉部出現腫大、多毛、發育遲緩等症狀。1月14日,南都記者從廣東省衛生監督所獲悉,監管部門已於1月12日介入調查此事,涉事產品已送檢,檢測結果還需要等待。
  • 「大頭娃娃」事件頻出,母嬰行業亂象叢生……可憐天下父母心
    近日,有微博博主爆料稱,有家長在市面上購買了含有激素的嬰兒霜,導致孩子出現「大頭娃娃」現象,引起軒然大波。據了解,此次涉事產品的售賣來源是實體母嬰店。2020年5月發生的另一起「大頭娃娃」事件也與母嬰店有關。諸多母嬰行業產品質量新聞的背後「真兇」,是實體母嬰店的混亂。
  • 大頭娃背後亂象:妝字號當藥品賣 違規加激素非個案
    來源:南方都市報 作者:黃馳波 馬銘隆 吳斌   大頭娃背後抑菌霜亂象:有妝字號當藥品賣,違規加激素非個案  福建漳州嬰兒疑因塗抹抑菌霜變「大頭娃娃」一事,持續引發網絡關注。1月8日,漳州市衛健委通報介入調查,正聯繫權威檢測機構檢測,同時責令企業下架和召回涉事產品。
  • 「大頭娃娃」抑菌霜涉事母嬰店下架產品,店員稱有寶寶溼疹就推薦
    連雲港「大頭娃娃」事件引發關注。1月9日,新京報記者前往售賣該抑菌霜的涉事店鋪,位於連雲港贛榆區敦厚村的金寶貝母嬰生活館,店鋪老闆白金庫表示,涉事產品益芙靈系銷售上門推薦後入駐該店。該產品進貨價為28元。新京報記者此前檢索發現,益芙靈抑菌霜在網上的售賣價格在60元至80元不等,利潤超兩倍。
  • 又見「大頭娃娃」!這次的罪魁禍首不是奶粉,母嬰店裡還在賣
    2003年阜陽劣質奶粉事件轟動全國,全國人民都在批判不良商家,尚且年幼的兒童竟然是他們資本的犧牲品,可是就在我們逐漸淡忘「大頭娃娃」事件時,另一起「大頭娃娃」事件又出現了又見「大頭娃娃」!這次的罪魁禍首不是奶粉,母嬰店裡還在賣,今天和您聊聊它吧。
  • 大頭娃娃"背後抑菌霜:違規加激素非個案
    「大頭娃娃」一事,持續引發網絡關注。1月7日,自媒體博主「老爸評測-魏老爸」,在抖音上發布了一條「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使女嬰出現「大頭娃娃」症狀的視頻,稱一位媽媽求助,自家5月大的孩子出現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現象。送醫後,醫生檢查分析是塗抹「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的原因,醫院此前已出現四個類似狀況的寶寶。
  • 福建再現「大頭娃娃」?5個月孩子用母嬰產品變的肥胖,長毛!
    「大頭娃娃」事件才過去幾年,又出現了。近日,網上曝光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家長市面上購買了一款「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隨後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隨後出現發育遲緩,臉部腫大和多毛「大頭娃娃」現象。是個別現象?
  • 「大頭娃娃」重出江湖,家裡有這種寶寶霜的立即停用!
    沒想到時隔13年,「大頭娃娃」重出江湖,可這回不是因為奶粉...1大頭寶寶重出江湖竟是因為一瓶面霜昨天刷抖音,無意間刷到一個「大頭娃娃」的視頻,氣到全身顫抖!江蘇一個漂亮的女寶寶,僅僅兩個月,就胖成這樣...不僅長胖不長高,孩子身上的汗毛也瘋長,又黑又密...
  • 激素超標的寶寶霜導致「大頭娃娃」背後是不明真相的家長
    近日,「老爸測評」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從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後出現「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父母眼睜睜看著一個活潑可愛的孩子變成了越來越胖的大頭娃娃,是震驚和心疼的。
  • 5個月女嬰抹抑菌霜後變「大頭娃娃」?廠商質疑家長炒作!官方通報來了
    1月7日 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 曝光了一起 疑似「大頭娃娃」事件 引起眾多網友熱議 有博主爆料稱,5個月大孩子使用抑菌霜後出現「
  • 抹嬰兒霜變大頭娃娃是怎麼回事?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
    抹嬰兒霜變大頭娃娃是怎麼回事?1月7日,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曝光了一起疑似「大頭娃娃」事件,有家長在市面上購買「噯嬰樹」品牌的「益芙靈多效特護抑菌霜」給5個月大的孩子使用,出現了「大頭娃娃」現象:發育遲緩、多毛、臉腫大等。此事引起眾多網友熱議。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稱,之後家長、孩子進行了全面檢查,檢查結果都很正常。
  • 你家寶寶還好嗎?爆款嬰兒霜被查,「大頭娃娃」又來了!
    「快看,我們給寶寶用的東西出問題了!」孩子媽媽的一句話立即引起了我的注意,隨後她給我看了一個4分多鐘的視頻,也是這兩天迅速登上熱搜榜的一個視頻,一時間各大寶媽群炸開了鍋!同樣作為父親的我也慌了,因為這正是我給寶寶一直使用的產品。
  • 5個月女嬰抹抑菌霜後變「大頭娃娃」?廠商質疑家長炒作!官方通報
    1月7日 B站博主@老爸測評魏文鋒 曝光了一起 疑似「大頭娃娃」事件 引起眾多網友熱議 01 一個月胖
  • 嬰兒霜引發的「大頭娃娃」事件,不同母嬰用品批號如何選?
    最近一款嬰兒面霜引發「大頭娃娃」事件,一個5個月大的嬰兒,因為父母超量用了一款嬰兒面霜,導致孩子體重瘋漲、過度肥胖,臉部變大進而導致發育遲緩,在網絡上引起了軒然大波。我們沒有想過自己每天給寶寶用的東西竟然有問題,讓孩子變成了這個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