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耳鼻喉科,我們經常能看到有的孩子耳朵長得很「奇怪」,不是小小的只有一點,就是大大的像撐開的風帆,其實這都是先天耳畸形的症狀。
我們知道,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發育可分為三個時期:第一期是細胞和組織的分化前期;第二期是細胞和組織的分化期;第三期是器官和功能分化期。
在這期間,如果媽媽受到梅毒、病毒,特別是風疹病毒的感染,服用了某些藥物或患有代謝性、內分泌紊亂等問題,或受到射線、化學物質、機械損傷等都有可能引發耳部畸形,尤其在第二期和第三期的初期,最容易發生。
先天性外耳畸形
a先天性耳廓畸形
耳廓畸形,有先天也有後天的,其中先天引起的往往不單單是耳廓畸形,還伴有外耳道、中耳及其他結構的異常;而後天因素如耳廓外傷、感染等也可能造成嚴重的耳廓畸形,有的甚至並發外耳道狹窄或閉鎖,但一般不伴有中耳畸形。
寶寶出現的先天耳廓畸形,主要是由第1和第2鰓弓發育異常所引起。耳廓的外形因人而異,可以表現為位置、大小、形態等各方面的畸形。
● 無耳症:耳廓未發育,常常伴有中耳畸形。
●招風耳:耳朵大大的像小扇子,又像鼓起的風帆,由於舟狀窩和耳輪過於向前下方傾斜,耳廓突起,和頭部形成的角度比正常人要大很多,就是招風耳。招風耳的寶寶很常見,但招風耳一般不會影響聽覺。
●小耳:和無耳症相比,小耳指的是耳廓發育不全,一般可以分為三級。第一級,耳廓比正常耳小,形狀上看不出明顯畸形,但是可能會伴有外耳道狹窄和中耳畸形;第二級,耳廓沒有正常形態,能見到條索狀皮贅,下面有軟骨,常伴有外耳道完全閉鎖和中耳畸形,這種情形最多見;第三級,耳廓殘缺不全,呈現出不規則的突起,這種情況,寶寶除了伴有外耳道和中耳畸形外,面神經、內耳及頜面部也會存在異常或畸形,表現出面癱、神經性耳聾、下頜發育不良等。
b先天性耳前瘻管
寶寶在出生前的幾個月,如果發育期形成耳廓的組織發育不全,就會引起的耳前瘻管。它的樣子長得有點像魚,因為這時候的胚胎,頭部兩側有像魚鰓一樣的結構,叫鰓裂,耳前瘻管就是第一鰓裂的遺蹟。
通常,耳前瘻管可以單獨發生而不伴有其他的耳部畸形。也有少數寶寶會同時伴有顎裂,副耳廓、耳廓發育不全,遺傳性耳聾等先天性耳畸形。耳前瘻管一般開口於耳前,症狀輕的只是在耳前有一個凹痕;症狀重的會形成多個盲管甚至可以繞到耳後,造成耳後感染。
患有耳前瘻管的寶寶,平時除了感覺到局部刺癢外,輕輕壓擠小眼周圍,還常常有少許微微有些臭味的白色分泌物。
c先天性外耳道閉鎖
這是耳部比較少見的畸形,男寶寶多發,而且常發生在右側,偶爾也有雙側都閉鎖的。這種情況大多伴有耳廓畸形,患病那一側外耳道沒有孔道,有時候可能是軟組織閉鎖,但多為外耳道骨部閉鎖,鼓膜缺失。
先天性中耳畸形
先天性中耳畸形,在臨床上比較常見,它既能與耳廓畸形、外耳道畸形並存,也可單獨發生,主要表現為傳導性聽力損失,少數為混合性或感音神經性聽力損失。
寶寶在胚胎時期,外耳、中耳和內耳是分別、獨立發育的,其中之一發育畸形,其他部分不一定也畸形。所以80%~90%的外、中耳畸形(通常外耳與中耳畸形合併存在)的孩子,內耳是正常。
a聽骨鏈畸形
聽骨鏈畸形以鐙骨畸形最為常見,其次是砧骨。
b面神經顳骨段畸形
面神經是第2鰓弓的神經,它是穿越骨管最長的顱神經,因此極易發生畸形。
先天性內耳畸形
先天性內耳畸形一般發生在產前期、圍產期或產期,出生後就已經存在的內耳畸形。先天性內耳畸形既可是遺傳性的,也可能是非遺傳性;可發生於一側,或雙側同時出現。臨床表現以感音神經性聾為主。
a米歇爾型畸形
這是內耳發育畸形中最嚴重的一種,內耳可能完全未發育,屬於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常伴有其他器官的畸形和智力發育障礙。
b蒙底尼型畸形
這種畸形表現為幾種情況,比如耳蝸底周已經發育,但第2周及頂周發育不全;耳蝸水管及內淋巴管前庭池合併畸形;半規管缺失或大小不一;兩窗畸形等。這類畸形多是常染色體顯性遺傳,可單耳也可雙耳。
c大前庭水管症候群
大前庭水管症候群(LVAS)的寶寶,CT和MRI檢查顯示前庭水管直徑擴大,內淋巴囊也會擴大,會出現早發性感音神經性聾,也可能在輕微的頭部外傷後發生突聾和眩暈。有的寶寶還可能伴有內耳蒙底尼型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