掏耳屎酥酥痒痒很舒服?當心患上黴菌性外耳道炎
注意個人衛生是一個非常好的習慣,有些人每天都洗頭,有些人每天都換乾淨衣服,還有些人則是每天都要掏耳屎。不少把掏耳屎當做習慣的人們認為這種做法不僅能清潔耳道,還會讓人感到酥酥痒痒的,非常舒服。那麼,每天掏耳屎真的是個好習慣嗎?這一行為是否會對身體造成負面影響呢?
據華龍網報導,一般來說,正常成人的外耳道有自潔功能,不需要經常掏,而且耳屎累積到一定程度,會隨著咀嚼時下頜關節的運動,不斷脫落排出耳朵外面。所以,在正常情況下,大家不用過度擔心耳屎堵塞耳道。
那麼,如果人們盲目挖耳屎,會出現哪些不良後果呢?據齊魯網報導,有些父母看到孩子耳朵內長了耳屎,常常喜歡順手拿出不清潔的挖耳勺、髮夾、火柴棒、小木棒或用長手指甲等,在耳道內盲目地掏挖,這樣病菌很容易進入外耳道內,引起外耳道感染、耳道長期流膿,甚至造成鼓膜穿孔,這就影響了聽力,甚至導致耳聾。
此外,頻繁掏耳屎可能還會出現耳朵越掏越癢的情況。浙江在線刊文提到,耳朵越掏越癢,很多時候是因為得了黴菌性外耳道炎。頻繁掏耳的人即使在掏耳時十分小心,也可能會引起肉眼難以看見的隱性破損導致感染。一般細菌感染,使用有效消炎藥後會很快好轉,但如果誘發黴菌感染,則耳內瘙癢劇烈,繼而導致耳朵越掏越癢。
那人們在什麼情況下才應該掏耳屎呢?具體如何掏呢?海軍總醫院全軍耳鼻咽喉頭頸外科中心主任孫建軍在接受《健康時報》採訪時給出了解答,他表示只有當某些人的耵聹過多,引起耵聹栓塞,堵塞耳道影響聽力時,才是真正需要掏耳朵的時候。但在有條件的情況下最好去醫院請耳科醫生幫忙清理耳道,醫生會在耳鏡的幫助下,使用藥物如碳酸氫鈉或酚甘油將耵聹軟化,在不傷害耳道的情況下清理耳屎;如果耵聹生長過快,在家自行清理耳道時,建議最好使用軟質棉棒,不要用指甲、鐵籤等尖銳物掏耳朵,且深度不宜超過2釐米(一元硬幣的直徑約2.5釐米)。(梁嘉怡)
本文由衡水市第四人民醫院耳鼻喉科主任醫師張志梅進行科學性把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