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館南配樓藝術鑑賞廳重張首秀「走近中國書法」講座舉行

2021-01-11 北京大學新聞網

2020年12月1日,北京大學圖書館東樓重啟,修繕一新的南配樓藝術鑑賞廳也重張開放。晚7點,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博士生導師祝帥帶領師生「走近中國書法」,開啟了南配樓藝術鑑賞廳重張後的首秀。

祝帥從回顧中國書法簡史開始,介紹了中國書法以歷朝歷代的經典作品為參照系建立自身的評價標準,書法評價的一個重要原則是與古代經典法帖的逼肖程度。他指出,書法學習的方法並非一成不變,在唐代之前主要靠師徒傳承,學習筆法;宋代「刻帖」興起之後則主要靠臨摹,學習字形。從書法史來講,早期書法史與中國文字演變史有著重合之處,甲骨文既是中國文字史也是中國書法史的源頭。但自秦漢以來,特別是出現了王羲之這樣劃時代的書法大家之後,書法史與文字史分道揚鑣。祝帥選擇各個時代的代表性作品來展示書法取法對象的演變和拓展,在當今,傳統的帖學、清代以降興起的碑學以及20世紀新出土書跡等都成為20世紀以來書法家臨摹和創作的資源。他還提到了近期新出土的《西亭記》《羅婉順墓誌》等書法的辨偽及藝術問題。

祝帥作講座

在圖文並茂地回顧中國書法發展簡史的基礎上,祝帥為大家介紹了書法的學習方法和範本選擇。他強調對於原作、原石、原拓的重視,提出要儘可能到博物館和實地觀看經典作品的原作,觀摩考察碑刻和法帖原石,並向聽眾介紹了一些重要碑刻所在地。他還對當今少年兒童的書法啟蒙學習提出建議,認為仍需要從晉唐楷書的經典法帖著手,並從一開始就要重視範本和藝術風格的選擇。眾多傳統範本本身存在多元化的風格趨向,個人只有選擇符合自身氣質與審美的範本,才能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祝帥介紹了初學書法者所接觸的常用工具及其使用方法,並結合個人書寫經驗從筆、紙、墨三個方面介紹了不同書寫工具和材料的特點,建議初學者從研磨開始學習書法,並持之以恆。

講座互動環節,祝帥回答了聽眾的問題,並分別向前兩位提問的聽眾贈送他籤名的書法作品集《耕研問學》和專著《從西學東漸到書學轉型》。

祝帥「走近中國書法」講座旁徵博引、深入淺出,以回顧中國書法發展歷史和代表性書法作品為主,兼顧書法的學習方法和常用工具,兼具學術性與實用性,受到在場師生的廣泛好評。

本場講座也拉開了圖書館南配樓藝術鑑賞類講座的序幕。作為圖書館的文化傳播陣地之一,南配樓藝術鑑賞廳將以豐富校園文化生活、提升用戶綜合素質為宗旨,開展豐富多彩的藝術鑑賞類講座活動。據悉,今後藝術鑑賞廳還將繼續舉辦各種藝術門類的普及性講座,帶領各個門類的藝術愛好者走進精彩的藝術世界,繼續為北大師生奉獻一場場學術和精神盛宴,更好地為用戶提供全方位服務。

主講人簡介

祝帥,北京大學圖書館副館長(掛職),新聞與傳播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全國青聯委員,中國書法家協會及中國美術家協會會員。曾任教於中央美術學院設計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研究所。舉辦過多次書法作品展覽。獲得過多個藝術獎項,包括連續三屆蟬聯全國書學討論會最高獎、「中國文聯文藝評論獎」「中國書法蘭亭獎(兩屆)」等。

相關焦點

  • 市南圖書館百姓課堂老師魅力大公開!快來支持你喜愛的老師吧
    >書法講座中國書法既能鍛鍊意志,又可以陶冶情操;既反映個人的意志,又體現民族精神,是中華民族靈魂的具體體現。咱們書法講座的老師孫永義老先生,古稀之年仍堅持自己的愛好,在市南區圖書館的百姓課堂中為更多的愛好者們講解書法知識,發揚傳統文化。老師簡介孫永義老先生自幼酷愛書法、篆刻。在初中時代就開始學習國畫。國畫、篆刻的啟蒙老師為當年的青島畫院著名畫家,山水部主管工作的孫德育先生。1975年一1982年在青島工人文化宮書法班學習,師從著名書法家杜頌琴、高小巖、張書年先生。
  • 書法鑑賞的五種方法
    欣賞課是中小學書法教學中最為常見的課程類型。運用怎樣的教學方法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真正讓中小學生走近經典、感受經典、欣賞經典、了解經典,是中小學書法教育中尚需不斷研究的問題。本文作者結合實踐,給出了五種欣賞課的教學方法,相信對一線中小學書法教師有一定的啟發和幫助。
  • 廣州市屬圖書館、文化館2020年9月主要活動排期表
    粵港澳中小學生故事大會】講座:小小講解員的風採廣州圖書館2020粵港澳中小學生故事大會將邀請知名作家、文化藝術工作者與你一起分享交流。廣州圖書館書法,作為中國一種極其重要的藝術形式,已傳承兩千多年。讓我們走近書法家們,更加了解書法這門國粹吧!
  • 廣州市屬圖書館、文化館2020年12月主要活動排期表
    6月14日-12月31日10:00-17:30北9樓廣州人文館/無需報名,預約到館參觀,逢周三閉館「羊城之夏」2020廣州市民文化季——「遇見藝術」系列高雅藝術欣賞季公益講座【青少年藝術坊】書法與書法家(11-12)廣州圖書館書法,作為中國一種極其重要的藝術形式,已傳承兩千多年。
  • 不僅僅是用毛筆記日記,看華師大書法碩士展對書法教育的思考
    正是在重新梳理中國書法專業的定位與目標後,華師大藝術研究所著手對書法課程重新設置,在調閱了中國美院、南京藝術學院和全國一些高校的書法課程設置之後,他們認為應借鑑當年陸維釗先生培養中國美院研究生的理念為主要底本,來考慮書法專業與中國傳統文化精髓,中國文化精神之間的關係。對於書法文化性的堅守與發揚成為他們最終設定的旨歸。
  • 青海大劇院、省圖書館共同舉辦傳承京劇藝術品味國粹文化主題講座
    青海新聞網訊 10月16日,青海大劇院、省圖書館共同舉辦的「藝術與讀書同行」——傳承京劇藝術,品味國粹文化主題講座在省圖書館閱讀推廣大講堂開講。來自西寧市虎臺小學、古城臺小學、賈小莊小學、五四小學的孩子們通過深入淺出、通俗易懂的形式領略了國粹藝術魅力,感受到傳統文化韻味。
  • 故宮南遷文物,曾經藏在湖南大學圖書館
    美輪美奐的湖大圖書館,在文物安全轉移之後,被敵機炸毀,只剩下幾根石柱。在時務學堂 " 長沙學者話長沙 " 系列講座中,湖南大學建築系教授柳肅說:" 『建築是石頭的史書』,建築是文化,不是簡單的『蓋房子』。長沙的每個歷史建築後面都有故事,都凝固著一個時代。" 儘管建築殘缺,故事卻完整。湖南大學建築系教授柳肅在時務學堂 " 長沙學者話長沙 " 系列講座中。
  • 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展示中國當代水墨藝術
    新華社雪梨3月3日電(記者張碩)《墨變:中國大陸、臺灣、香港當代藝術》展覽開幕式3日下午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美術館舉行,展覽通過35部作品向觀眾展示了當代中國水墨藝術新穎創意的一面。  水墨藝術在西方經常被理解為傳統的國畫書法,但《墨變》展覽對水墨藝術提出了新的見解,探討了一些突破性概念,運用了富有動力且多樣化的視覺表達方式。參展的14名藝術家在創作中分別使用了噴墨列印、攝影、動態影像以及動畫片等多種媒體手段,同時還使用了如可口可樂、茶和原子筆等多種材料,讓人耳目一新。
  • 寧波圖書館2020年12月活動安排
    參與方式:寧波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線上直播(ID:ningbolibrary)天一講堂【寧交版貝多芬交響曲全集演出專場講座】樂聖在中國主講人:賀秋帆(北京三聯《愛樂》及上海《看電影》雜誌專欄作家)時 間:2020年12月12日(周六)14:00地 點:寧波圖書館新館一樓多功能廳
  • 領略「四絕壓群倫」 藝術全才餘任天詩書畫印精品展諸暨開展
    餘任天先生1908年出生於諸暨,是浙江現代美術史上詩書畫印均有頗高建樹的藝術大家,有「四絕壓群倫」的藝術全才之美譽。餘任天藝術的魅力之處,在於其文化人格映照下,通會詩書畫印所達到的高度。餘先生的詩,質樸自然,平實如話,通達中時見理趣;餘先生的書法,蒼渾遒勁,個性凸顯,為20世紀百年草書開一生面;餘先生的山水畫,多取材浙江,見筆見墨,渾厚朗潤,饒時代氣息,是傳統浙派山水畫的現代擔當、開拓者;餘先生的印藝,使刀如筆,沉著痛快,尤於古隸斜筆入印獨有會心,為後來者接引出一條新路。餘老先生的一生,為山河寫照,為時代傳神,將畢生精力奉獻給了藝術。
  • |書法|藝術館|名家|書法展|書法作品_網易訂閱
    >  一、內蒙古文聯文藝志願服務「走進烏海」專場演出  時間:2020年9月22日 晚上8:00—9:30  地點: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一樓劇場  二、開 幕 式  時間:2020年9月23日 上午9:00—9:30  地點:當代中國書法藝術館
  • 一周觀展指南|大英圖書館珍寶來到上海,中國芳香去往巴黎
    驚蟄已過,仲春來到,如同動植物的甦醒,3月起,各類展館陸續開啟新一年的展覽,中華藝術宮、上海當代藝術博物館的「蕭勤藝術大展」和「仲條正義設計展」展現藝術家創作的變化,上海圖書館迎來「來自大英圖書館的珍寶」更是讓人期待。上海博物館則是將中國古代香文化帶到巴黎。
  • 渝州書法小夫子
    中國文聯出版個人文集《桑海軒文著》,啟功老先生題寫書名,有沈鵬、王琦、王伯敏、廖靜文、周滄米、何應輝、馬世曉、江碧波全國名流題詞,將出版《桑海軒書法》、《桑海軒國畫》。 什麼是書法?
  • 書法風格是書法藝術成熟的標誌,你的書法做到這一點了嗎?
    研究書法風格,還必須注重書法風格的命名與分類。書法風格與其他藝術風格相較,多以品立。品藻之風,始於魏晉麈尾風流之士。早期書評,善藉意象而比附。現代書評,多援美學而探微。劃分其類型有助於理解和把握書法風格概念的涵義及其擴展延伸的歷史變化,有助於按照某種風格概念對書法作品加以簡明扼要的描述,從而進一步促進風格多樣化的書法創作。從宏觀上看,書法藝術風格可以分為群體和個體兩大系統。
  • 一周文化講座|熟悉的陌生人——世界文學中的林語堂
    為揭開貨幣史的真正內涵,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周洛華著作並出版了《貨幣起源》一書,新書發布會暨研討會將於4月15日舉行,屆時會有相關專家、學者蒞臨發布會現場,共同探討貨幣發展的道路及人類未來的發展方向。
  • 女書法家楊傑書法運筆秀巧,渾厚有力,令人賞心悅目
    在書壇中,有一位女書法家能善書法諸體,她以行草書為最,她的書作蒼勁大氣,清剛雅正,風格獨特,令人賞心悅目,她的名字叫楊傑。她在2016年被《中國書法報》評選為「當代最具有影響力的女書法家」。楊傑是河南書協歷任主席中唯一一位女性,並且以文聯主席兼任書協主席,這就足以說明楊傑這位女書法家的書法功力和文字功力都很深厚。楊傑,生於河南省孟州市,畢業於鄭州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文學學士,研究員中國書法家協會理事、婦女工作委員會副主任,河南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河南省婦女書畫家協會主席,中國文聯委員、河南省政協常委,河南省文聯主席。
  • 90歲高僧俊生,21幅精品行書鑑賞,專家:字很好,但不是書法
    俊生法師和自己的書法俊生法師的書法用筆好線條爽利,結體有法,雖然沒有悟透其中真諦,主要還是書法前輩的誤導。章法一般,主要是出家人的習氣。書法是線條凝聚力的藝術,描出的外形再美,線條不聚也是低手。,我認為俊生法師的書法是受到佛學思想的影響,追求無色空靈境界。摒棄一切固定筆法及嚴謹構字之法,無方無圓,無藏無露,點劃皆不成形,使轉不見痕跡,字形結體不守俗世法度。這只是個人書寫方式一種探索,達到什麼藝術高度也是見仁見智,但決不代表中國書法發展大勢。主要是思想意識變化帶動了審美行為的變化。
  • 優秀的硬筆書法是這個樣子的!硬筆書法在上海首度「登堂入室」
    昨天,籌備半年之久的「上海當代硬筆書法院首屆硬筆書法精品展」在嘉定圖書館開幕,展出作品反映了上海硬筆書法的最高水準。高規格的硬筆書法徵稿競賽並辦展,和毛筆書法待遇一樣在文博機構登堂入室,這在上海地區近年來是第一次。
  • 思明區首屆文化遺產藝術生活節舉行 看「文化大秀」 學非遺技藝
    廈門網訊(文/廈門日報記者 吳曉菁 吳燕如 圖/廈門日報記者 王協雲)「文化大秀」輪番登場,讓人如痴如醉;非遺傳承人亮相中山公園,面對面傳授技藝;文物尋根志願宣導團正式上線,走街串巷講述文物背後故事;非遺的、現代的、中國的、外國的,創意市集裡人頭攢動……  6月9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