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匯通網
匯通網訊——本周美原油持續走高,五個交易日中四個交易日收陽,且周五續刷3個半月新高,因OPEC+仍在積極的減產,且燃料油需求有所回升,因此抵消了疫情對於需求的負面影響,推動油價反彈。但是分析人士指出,由於疫情造成了需求的永久性損失,需求復甦可能要慢於市場的預期,最重要的是疫情存在著二次蔓延的風險,一旦導致再次封鎖,這對於原油需求將是致命的。 本周美原油持續走高,五個交易日中四個交易日收陽,且周五續刷3個半月新高,因OPEC+仍在積極的減產,且燃料油需求有所回升,因此抵消了疫情對於需求的負面影響,推動油價反彈。
包括頂級的大宗商品貿易公司託克集團和國際能源署都上調了需求預期,同時美國6月19日當周石油鑽井總數跌至189口,續刷紀錄新低。
但是分析人士指出,由於疫情造成了需求的永久性損失,需求復甦可能要慢於市場的預期,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原油需求可能需要2-3年才能復甦。同時隨著油價升至三個半月高點部分美原油廠商可能會考慮增產,這也將削弱OPEC+減產的努力。最重要的是疫情存在著二次蔓延的風險,一旦導致再次封鎖,這對於原油需求將是致命的。
OPEC+將於7月15日再次開會,屆時將提出下一輪減產規模建議,市場需保持關注。
技術面上,美原油仍總體承壓於此前的跳空缺口,短時間上行壓力依舊明顯。但是周線來看,呈現兩陽夾一陰的走勢,一旦出現任何的利多因素可能會推動油價回補缺口。
OPEC+嚴格執行減產,伊拉克承諾合規,推動油價大幅走高
本周初因為疫情二次蔓延的風險一度使得美原油跌至6月以來的最低水平。但是因有跡象表明OPEC+仍在積極的減產,且燃料油需求有所回升,因此抵消了疫情對於需求的負面影響,推動油價反彈。
阿聯石油部長馬茲魯伊周一表示,主要產油國的限產將很快使價格回到「正常」水平。同時他還表示:「我們已經看到了需求回升的良好跡象,我們已經看到汽車駕駛正在回升。」他同時提到中國、印度和歐洲的需求增長。
而在周三舉行的OPEC+部長級委員會會議上,各產油國對創紀錄的減產協議進行評估,儘管未提及延長減產和深化減產,但是主要產油國強調全面遵守減產承諾的重要性,並採取措施確保某些在上個月未能全面實現減產目標的國家作出補償。
同時JMMC強調了每個國家達到100%達標的重要性,即使要到9月份才能彌補伊拉克和哈薩克斯坦等落後成員國目前生產過剩的問題。
在會議上伊拉克告訴OPEC+,本月將會完全兌現石油減產,同意了對5月減產不達標的彌補辦法。與會代表說,本月初原則達成的協議在周四的部長級視頻會議上最終定案。此舉提高了OPEC+產量協議的公信力,在需求開始復甦之際也會進一步減少對市場的供應量。
與會代表說,伊拉克曾承諾將產量削減100萬桶/日以上,但實際缺口57.3萬桶/日。為了彌補減產不足,巴格達同意在7月超額減產5.7萬桶/日,8月和9月超額減產25.8萬桶/日。
奈及利亞、安哥拉和加彭被要求在下周一之前提交其計劃。如果更多的產油國遵守減產目標,料進一步提高OPEC+減產合規度。在5月,OPEC+的減產合規度為87%。
對此RystadEnergy的BjornarTonhaugen指出,減產執行落後的國家在未來幾個月彌補5月的超配額生產意味著,即使OPEC+決定縮減減產幅度,實際減產幅度會加大。
沙特對部分亞洲買家的7月石油供應減少最多達40%,對美出口創35年新低
在OPEC+同意將其歷史性的減產措施延長到7月後,沙特減少了下月向亞洲七家煉油廠供應的原油數量。
因消息未公開而不願具名的煉廠官員稱,這七個買家7月收到的合同原油供應量將減少10%至40%。這些官員還表示,一些韓國煉油廠收到通知稱供應量會大幅下降,因上月他們未受減產措施影響。日本三家煉油廠因6月被限供,7月將獲得足額供應,這表明該國試圖平衡分配。
官員們稱,沙特對從南亞和東南亞到北亞部分地區普遍實施了限供,至少兩家印度煉油廠獲得的供應將減少20%-25%。
除了亞洲外,有消息稱沙特在前幾個月向美國大量出口原油後,如今幾乎暫停了美國原油供應。
彭博彙編的油輪追蹤數據顯示,6月份到目前為止,沙特僅向美國出口了一船原油,這相當於該國4月份輸美原油約130萬桶/日的十分之一,當時沙特在與俄羅斯的短暫油價戰中向全球大量輸出原油。
交易員和分析師們認為,如果沙特本月下半月繼續維持當前供應美國市場的步伐,沙特對美石油出口料降至35年來最低,從而幫助美國原油市場再平衡。
EnergyAspectsLtd.首席石油分析師AmritaSen表示:「沙特輸美原油將下降,與此同時,美國國內煉油廠將開始增加產量,而國內原油產量繼續下降,美國煉油廠的原油庫存將下降,將不得不從其他地方進口原油。」
美原油鑽井數續刷紀錄新低,或導致美原油產量進一步下滑
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6月19日當周石油鑽井總數跌至189口,低於預期194.3口,持續刷新紀錄低位,凸顯美原油生產商面臨缺乏投資和油價壓力不得不削減鑽井以節約成本。市場預期美原油生產商的盈虧平衡油價為55美元。
美國能源信息管理局(EIA)在最新版的「鑽井生產率報告」中表示,美國七個最多產的頁巖盆地的石油產量將降至763.2萬桶/日,這將是2018年7月以來的最低水平。
儘管預計鑽機的平均產量將從6月份的772桶/日增加到7月份的798桶/日。但是鑽機數量的持續下降抵消了鑽機效率對於產量的影響,預計7月份所有七個盆地的產量都將有所下降,EagleFord的絕對產量降幅最大,產量減少2.8萬桶/日,其次是Anadarko和Niobrara。按百分比計算,Anadarko盆地降幅最大,為5.9%,其次是Niobrara盆地,降幅為3.9%。
迄今為止最多產的盆地——二疊紀盆地,按百分比計算,預計將是受影響最小的盆地,預計7月份石油日產量將減少7000桶,降幅為0.2%。預計今年7月,二疊紀盆地的石油產量將降至426.3萬桶/日。同時預計7月,Appalachia盆地和Haynesville盆地預計平均每天下降1000桶/日。
過去幾個月,美國石油產量一直在穩步下滑,從3月中旬觸及的高點1310萬桶/日,降至截至6月5日當周的1110萬桶/日。
市場預計美原油產量短時間繼續下降的局面可能持續,這也將在一段時間內對油價構成支撐。
經濟重啟使得原油需求出現復甦的跡象,頂級的大宗商品貿易商和國際能源署上調需求預期
儘管疫情二次蔓延的風險使得市場避險情緒回升,但是總體而言,隨著各國繼續重啟經濟推動經濟數據改善,這也一定程度上帶動了原油需求回升。
本周二公布的數據顯示,隨著企業復工復產,美國零售銷售在連續兩個月大幅下滑後,5月創下紀錄最大環比增幅,為疫情引發的經濟衰退已經結束或接近尾聲提供了更多證據。5月零售銷售較前月跳增17.7%,為政府1992年開始追蹤該系列數據以來的最大增幅,此前市場預測為增長8%。5月零售銷售同比則為下降6.1%。
同時美國6月住宅建築商信心指標反彈幅度為史上最高,但5月工業產值增長低於預期
總體而言隨著經濟數據改善有效的帶動了原油需求回升。國際能源署在其最新的月度報告中預測,2020年石油需求將為9170萬桶/日,比5月報告中的預測高出50萬桶/日,理由是封鎖措施實施期間的消費量高於預期。
IEA報告稱,今年上半年「結束時較為樂觀」,因為在疫情封鎖期間的需求損失沒有預期的那麼嚴重。OPEC+減產和美國停擺將使市場在2021年陷入供應缺口,耗盡了今年迄今15億桶的大量庫存激增。根據該機構預測,庫存有望在未來六個月迅速減少,並且從理論上講2021年每個季度都會減少。
頂級的大宗商品貿易公司託克集團則表示,全球石油需求已經恢復到疫情爆發前水平的大約90%。三個月前,該公司率先發出警告,稱疫情導致消費量迅速下降。該公司的石油交易聯席負責人BenLuckock表示:「石油需求正在回升,在全球範圍內,我們可能已恢復到正常水平的90%,但是確切的百分比會隨地區而有所不同。」
同時根據省油應用程式GasBuddy,美國汽油平均價格已從4月份的低點每加侖1.74美元連續第六周上漲,並且預計整個夏天都會上漲。」
分析人士認為,隨著進入暑假季節,美國家庭重新制定了暑假計劃,公路旅行又回到了菜單上,汽油價格幾乎肯定會在整個夏天繼續攀升。儘管這聽起來對消費者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但這對美國市場來說是一個巨大的安慰,因為頁巖產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擊。
疫情導致需求出現永久性損失,俄羅斯能源部長認為需要2-3年才能復甦
儘管一系列數據顯示需求正在回升,但是部分機構警告說原油需求想要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可能使一個漫長的過程。
IEA表示至少在2022年之前不會全面復甦。他表示,明年全球燃油使用量仍比2019年降低2.5%,這主要是由於「航空業的嚴峻形勢」。這些預測使石油行業的前景更加脆弱,此前出於對長期需求的擔憂,英國石油已經減記了數十億資產。
而最新的數據也顯示美國的石油庫存再度攀升至創紀錄的21億桶。分析師稱,部分歸因於海上設施受熱帶風暴Cristobal的影響而停產,上周美國原油產量降至1050萬桶/日,降幅為60萬桶/日。但是原油庫存仍持續上升,說明需求復甦仍慢於預期,這將繼續擠壓市場僅剩的存儲空間。
Tortoise投資組合經理RobThummel表示,餾分油庫存下降是經濟重新開放和運輸業回升的明顯信號,我們仍然需要看到庫存下降,這將成為油價上漲的催化劑。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也表達了需求可能不會迅速恢復的預期。諾瓦克表示,原油需求可能需要2-3年才能復甦。
美國頁巖油生產商月底前將增產50萬桶/日
據原油買家和分析師,到6月末美國頁巖油生產商的產量預計將恢復大約50萬桶/日,相當於疫情削弱燃料需求並打擊油價以來頁巖油生產商停產幅度的四分之一。
美國原油產量增長如此迅速,將使沙特和俄羅斯等主要產油國鼓勵全球盟國履行減產承諾的努力更加複雜化。
OPEC+4月同意減產以平衡石油供應來提振油價,而且預計美國等國也將進行類似的減產。美國產油商減產約200萬桶/日。但美國原油期貨油價反彈至每桶40美元,使部分頁巖油生產重新獲利,儘管該油價水平不大可能激發額外的新增鑽探活動。較大型生產商正在重啟生產,不僅包括德克薩斯州的低成本生產商,還包括北達科他州和俄克拉荷馬州成本較高的頁巖盆地。
戴文能源(DevonEnergy)執行長DavidHager周二在摩根大通能源會議上表示:「從當前油價來看,如果維持在30美元以上,預計第三季或之後我們不會大幅減產。」
康菲石油發言人周三表示,該公司將恢復部分因疫情導致燃料需求下降而關閉的阿拉斯加生產。該公司在該州的產量削減了10萬桶/日,這是該公司4月宣布的一系列減產舉措的一部分,以應對石油消費下滑,當時美國油價一度跌至-37美元/桶。
康菲石油公司旗下子公司康菲石油阿拉斯加公司的發言人NatalieLowman說,阿拉斯加州的限產措施將於7月份取消。Lowman表示,隨著油價回升,康菲石油公司正在重新開始生產。
根據阿拉斯加稅務局的數據,從2020年6月到6月14日,阿拉斯加北坡的平均產量為38.84萬桶/日,而2019年12月的平均產量為51萬桶/日。
疫情二次蔓延的風險仍是油市當前面臨的最大不確定性因素
不過總體而言,目前對於油市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是疫情二次蔓延的風險。儘管本周以來美原油持續走高,因對於經濟和需求復甦的預期抵消了疫情對於需求的負面影響。但是分析人士警告稱,一旦疫情二次蔓延導致經濟再度陷入封鎖可能意味著需求遭到進一步的破壞。
隨著各州經濟重啟速度的加快,第二波疫情高峰也隨之呈現出反彈之勢。以亞利桑那、佛羅裡達、北卡羅萊納等州為首的美國各州在幾天內疫情急速上升。
從全世界來看,伊朗成為首個確診病例超20萬的中東地區國家。印度衛生部官方網站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截至當地時間6月20日上午,印度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已升至395048例,累計確診人數居全球第四。
而根據巴西衛生部發布的數據,巴西全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破百萬,達到1032913例,同時單日確診病例也創了新高,截至當地時間6月19日比前一日新增54771例,死亡病例48954例,新增死亡病例1206例,巴西已連續4天單日新增死亡病例超過1200例。
三菱日聯摩根史坦利證券的資深投資策略師藤戶則弘表示:「亞洲出現疫情抬頭的跡象對市場來說是一大衝擊。而在美國,我們看到許多州確診人數創下紀錄,這一切表明經濟活動越是重啟、感染人數就會越多。大家以為在慘澹的第二季之後,經濟會在7-9月快速復甦。但如今這已經變得不確定了。」
而隨著世衛組織周五稱,6月18日全球報告了15萬例新冠肺炎病例,創疫情爆發以來最大單日增幅。這一度使得美原油短線回落1.2美元,較日高回落近2美元。因此如果近期疫情蔓延的風險回升,需警惕或再次打擊市場的原油需求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