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記者 李禾
菸草危害是當今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特別是青少年正處在發育時期,吸菸會立即對呼吸系統和心血管系統產生嚴重危害,還會加速其成年後慢性病的發生。今年的5月31日是第33個世界無菸日,宣傳主題是「保護青少年遠離傳統菸草產品和電子菸」。
吸菸導致肺癌、
心臟病、中風等證據充分
我國菸民人數超3億,佔世界總吸菸人口的三分之一。國家衛健委數據顯示,我國每年因吸菸死亡的人數逾100萬,超過結核病、愛滋病和瘧疾導致的死亡人數之和。
國際防癆和肺部疾病聯合會控煙部主任甘泉博士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菸草危害健康的科學研究已持續了一個多世紀,可以說是公共衛生界最經典的研究,證據已經非常充分。吸菸會導致慢性肺阻塞、呼吸道感染等疾病。但容易被忽視的是,吸菸還會損害心血管系統,導致心臟病、中風等死亡人數已超過導致肺癌死亡的人數,吸菸還可能增加口腔黏膜腫瘤、鼻咽腫瘤、消化道腫瘤、骨癌、腸癌、乳腺癌等發生的風險。
研究發現,菸草煙霧中約有7000多種化學物質,其中至少250種已知有害,至少69種已知可致癌,二手菸草煙霧接觸並沒有安全閾值。
「20世紀60年代就發現,隨著吸菸率的上升,肺癌發病率也隨之上升。」上海市奉賢區中心醫院呼吸內科副主任醫師劉宏煒告訴科技日報記者,吸菸甚至會導致痴呆、膀胱癌。這是由於吸入的有害物質隨著血液進入全身,破壞腦血管;尤其是老年男性吸菸,很多患有前列腺疾病,排尿排不徹底 ,「毒尿」就殘留在膀胱中,時間一長,導致膀胱癌變。
「吸菸的人,臉色容易發灰、發暗,這是由於體內一氧化碳濃度過高。」劉宏煒強調,吸菸致病是個長期的過程,很多人一旦發現身體不適,卻為時已晚了。
電子菸可損傷全身各臟器
不是戒菸手段
我國青少年吸菸問題不容忽視,根據中國疾控中心發布的中國青少年菸草調查報告,初中生吸菸率超過6%。青少年吸菸會立即對呼吸和心血管系統產生嚴重危害,還會加速其成年後慢性病的發生。由於尼古丁具有強致癮性,80%的青少年吸菸者步入成年後會繼續吸菸,難以戒斷。
電子菸是一種模仿捲菸的電子產品,被打扮的新潮時尚,如有水果口味、泡泡糖口味、巧克力口味、奶油口味,包裝上有卡通、酷炫的圖案,以此吸引年輕人。大部分電子菸由含尼古丁溶液的煙管、蒸發裝置和電池三部分組成。通過霧化等手段,將尼古丁、丙二醇等變成蒸汽後吸食。
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菸草病學組發布的「電子菸專家共識」明確指出,電子菸煙油含尼古丁、有機溶劑等,經加熱後形成的煙霧含有多環芳香烴等多種有害物質,可損傷全身各臟器,甚至致癌。
世衛組織專門對電子菸進行研究,並得出了明確結論:電子菸有害公共健康,它不是戒菸手段,必須加強管制,杜絕對青少年和非吸菸者產生危害。
「電子菸面世至今不過十多年,但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它對健康的危害與傳統捲菸基本相當。菸草依賴就是尼古丁依賴,電子菸具有強尼古丁致癮性,沒有抽過煙的青少年吸過電子菸後,更容易成為捲菸消費者。」甘泉質疑道,目前,電子菸沒有產品質量標準、實驗室數據,到底包含多少種物質,究竟有什麼物質都不太清楚,這樣一個產品,為何允許它進入市場公開銷售?
上海市醫學會呼吸病學分會副主委、瑞金醫院呼吸與危重症醫學科主任時國朝表示,電子菸作為戒菸工具尚缺乏循證醫學證據,同時也缺乏生產標準和行業監管。應明確電子菸屬性和定位,制定電子菸行業標準,對電子菸製造銷售全程監管,杜絕向未成年人兜售電子菸。鼓勵開展電子菸相關動物和人群研究,進一步明確電子菸的安全性和對戒菸的有效性。
吸菸者發展為新冠重症
或死亡風險更高
針對「吸菸者比不吸菸者不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的說法,世衛組織發表聲明稱,目前沒有足夠的信息證實菸草或尼古丁對預防或治療2019冠狀病毒病有任何關聯,吸菸者發展為重症和出現死亡的風險更高。
一項對1099例新冠肺炎疾病患者研究顯示,出現嚴重症狀的173例患者中,16.9%的患者正在吸菸,5.2%的患者曾經吸菸;需要機械通氣、進入ICU或死亡的患者組中,25.5%的患者正在吸菸,7.6%的患者曾經吸菸。相比之下,沒有這些不良結果的患者組中,佔比分別為11.8%、1.6%。
「一個乾乾淨淨的肺,為何非要吸入一些東西?吸入後,怎麼會更安全呢?」劉宏煒強調,任何時候戒菸都為時不晚。
甘泉說,電子菸的流行,青少年首當其衝。特別是在新冠疫情之後,出于謹慎考慮,聯合會認為政策制定者應遵循預警原則、採取預防性措施。對於中低收入國家而言,這意味著禁止銷售。「在中國,投入控煙的人力和物力是有限的,本該把更多注意力投入到提高菸草稅、增加煙包圖形警示等國際證明行之有效的控煙政策制訂中,電子菸流行分散了控煙的注意力。」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視覺中國及網絡
編輯:劉義陽
審核:王小龍
終審:冷文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