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市場超市裡最常見的水果之一,幾乎沒有人不認識不知道,紫黑色的巨峰、紫紅色的早玫瑰、綠色的白牛奶,還有綠紅相間的美人指等,想想就饞了。可現在九月過半,葡萄就要下市了怎麼辦?沒關係,聚散終有時,不如一起來了解一下海葡萄吧。
「下面有請海葡萄來做個自我介紹。」此話一出,海葡萄搖曳著它的身體,緩緩而來。
「大家好,我是海葡萄,全名叫長莖葡萄蕨藻,當然啦,因為我來自國外,我還有一個英文名Sea Grepe。 」一邊說著,海葡萄一邊輕輕地跳著舞,畢竟海裡盛產舞蹈家嘛!
「至於為什麼叫海葡萄,大家看我身上這一顆顆的小球球就明白啦,不過我覺得分明比葡萄更小巧可愛點嘛,嘻嘻。」說到這,海葡萄趁機把手舉到陽光下,確實如翡翠般晶瑩剔透,很美。
「非常棒,十分感謝海葡萄的自我介紹,請海葡萄入座,下面由我來詳細介紹咋們這位新貴海葡萄。」雖然海葡萄也很美,但懶葉子我作為主持人,不得不阻止海葡萄對自己美貌的欣賞。
海葡萄,中文名叫長莖葡萄蕨藻,屬於蕨藻家族,是一種綠藻。原產於日本衝繩、印度尼西亞和越南。喜歡生活在營養豐富、日照充足的、水質純淨的海域。
海葡萄藻體可分為匍匐莖、直立枝和絲狀假根三部分,球狀小枝布滿整個直立枝主軸,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葡萄」啦。其實球狀小枝很小,也就魚籽大小,綠瑩瑩的,說它是閃著綠光的「綠色魚子醬」更貼切吧。但要是說它是迷你袖珍版的葡萄也未嘗不可。

整個藻體為一個多核細胞,雖然有多數細胞核存在,但沒有細胞壁分隔,莖狀部分是營養器官,葡萄部分是生殖器官,直立枝就是可食用部位啦。
海葡萄主要依靠莖狀部分進行營養繁殖,在適宜的條件下莖狀部分一天可增長2cm。在特定條件下,依靠葡萄部分進行有性繁殖。生產中主要依靠無性繁殖。小球部分成熟後進行減數分裂,小球的上部凝聚成雌性網狀結構,下部形成雄性網狀結構,凝聚3-4日後在受到光線刺激會放散出雌雄配偶子。

大概20世紀80年代衝繩人發現了海葡萄,並因為其美味廣受歡迎,被大量採摘,供不應求。為了增加產量,衝繩政府研究數年,終於掌握了人工栽培技術,海葡萄也成為了衝繩的獨有特產。
近些年在國內海葡萄也能人工量產,所以國內也能吃到新鮮的海葡萄啦。不過在國內還比較少見。
既然說到了吃,就得認真說說。

海葡萄營養豐富且均衡,富含多種胺基酸,尤其是必需胺基酸高達7種,富含礦物質,鈉、鉀、鎂、硒等人體所需元素,且由於風味胺基酸含量高,十分鮮美。所以也擔得起「綠色魚子醬」之名。
海葡萄最常見也是最美味的吃法,就是鮮食。春秋兩季是最佳賞味期。入口爽脆嫩滑,咬破後能感受到豐盈的汁水在唇舌間遊走,讓人如沐海風,感受到大海的呢喃細語。
要是單獨吃海葡萄可得小心它含鹽量高,可能很鹹,有海腥味。但當它搭配壽司、沙拉、生魚片等,既能點綴美食,又能增加風味,中和鹹味,瞬間提升美食體驗。

比起其它食物,海葡萄也是比較特別的,常溫下能保存7天,但冷藏時反而會讓海葡萄失水乾癟,風味不佳。放入調味汁後也要儘快食用,不然也會水分流失乾癟。
聽我介紹完這些,臺下的海葡萄早已嚇暈過去,畢竟,懶葉子我只告訴它可以增加它的知名度,沒說要吃它。

喜歡我記得關注評論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