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瑞製藥在華面危機:高層變動不斷 立普妥和波立維銷量大幅下滑

2020-12-03 手機鳳凰網

前不久,輝瑞生物製藥傳出中國區總經理吳琨或要離開在職24年之久的輝瑞,同時 繼任者為現任輝瑞國際發達市場(IDM)腫瘤區域總裁 Andreas Penk 。

「三吳」時代的落幕

而據最新可靠消息,輝瑞新興市場中國區的同事收到內部郵件:

「吳琨先生決定留在公司擔任輝瑞生物製藥集團中國區營運長一職,並於2020年1月1日起向Andreas Penk先生匯報。」

其實這已經不是輝瑞高層的第一次離職。早在2018年,輝瑞製藥大中華區的總裁吳曉濱宣布離職,吳鋒從輝瑞中國商務及多元化業務負責人被任命為輝瑞PEH中國掌門人。

此後,2018年年中,輝瑞宣布對其業務板塊進行重組,重組後的輝瑞分為輝瑞生物製藥、輝瑞普強與消費者保健三大版塊。隨後,吳鋒被調任為輝瑞普強中國區總經理。但不到一年,2019年9月,吳峰宣布即將離任輝瑞普強。

近年來的高管變化,對輝瑞中國來說,都會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衝擊。

輝瑞與普強拆分

此外,去年年中,對於這一剛成立不到一年的輝瑞普強傳出被剝離輝瑞的消息。全球最大仿製藥企邁蘭將與輝瑞的非專利藥業務合併,成立一個新的跨國製藥企業。輝瑞股東將擁有合併後新公司57%的股份,而邁蘭股東將擁有43%的股份。

新公司重新命名為Viatris,在美國德拉瓦州註冊成立,並在賓夕法尼亞州匹茨堡、中國上海和印度海德拉巴建立全球運營中心。

進入11月以來,輝瑞普強5位高管集體離職的消息流出,也被認為是輝瑞為應對中國市場變化而重新布局非專利藥業務的舉動。

據透露,對於歐美發達國家而言,原研新藥有一定時間的專利期,在此期間其它廠商不能生產,企業可以把價格定的較高,以在專利到期之間儘快收回成本(並盈利)。一旦到期,其它廠商就一擁而上生產出來了,而且這些藥都是通過等效性檢測的,這時市場上該藥品的售價就會降到正常競爭的水平,一般不會出現差別巨大的情況。

但在國內,除了有人對進口藥的「迷信」之外,確實存在「原研藥」與「仿製藥」的療效差別。因此,為了「中國蛋糕」,跨國藥企能夠長期獲得暴利,紛紛在中國建總部,建直供藥廠。

然而近年來,隨著中國4+7帶量採購政策的不斷推進,過期原研藥面臨的價格壓力將越來越大。

輝瑞是受4+7影響最深的企業之一。立普妥和絡活喜在試點中落標後,公開數據顯示,在一直銷量居前5的福建,兩王牌藥已經跌出了前20名。輝瑞第二季度中國區銷售額也大幅下滑。

在9月份開標的4+7帶量採購擴圍中,立普妥和波立維再次失利,這意味著,普強2020年的營收還將受到進一步的影響。

也難怪輝瑞會選擇剝離成熟藥業務給專門做仿製藥的邁蘭,目的在於把投入的重點回歸高利潤的創新藥業務,但雙方能否獲利還不好說。

高層變動不斷、政策壓制下的輝瑞,何時才能重拾「宇宙第一大藥廠」的稱號?

內容來源:運營商財經網

吳碧慧/文

相關焦點

  • 邁藍與輝瑞普強正式合併,新公司名字曝光,仿製藥市場迎新一輪震蕩
    而輝瑞普強手握至少20個品牌藥,立普妥、絡活喜都在其列。公司目前擁有1.15萬名員工。目標是到2025年為2.25億新患者提供治療。可以說Viatris是上述兩家企業強強聯合的產物。業界分析,新公司無論是產品還是渠道都將具有相當的實力,未來必將對全球非專利藥和仿製藥市場帶來巨大衝擊。
  • 輝瑞立普妥專利到期 中國藥企瞄上仿製藥商機
    11月30日,由美國輝瑞製藥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輝瑞)生產,曾為輝瑞創下年度最高銷售額達130億美元左右的世界頭號降血脂暢銷藥物立普妥專利到期,這無疑被眾多仿製藥企業視為利好。  而在未來5年內,全球將有631個專利藥到期,其中不乏像立普妥這種「重磅炸彈型」的藥物。
  • 萬艾可、立普妥專利到期,輝瑞老將離職,此前已服役22年從未跳槽
    1998年加入輝瑞的吳鋒,曾擔任過包括中國心腦血管業務、抗感染業務和商務運營部門的負責人等一系列重要的職務。到今年,吳鋒已在輝瑞工作到第22個年頭,其間從未跳槽。2018年底,專注於慢病領域的輝瑞普強業務集團應運而生,吳鋒擔任輝瑞普強中國區總經理,就此見證了輝瑞普強在過去一年的一系列變動。
  • 輝瑞普強「棄集採」後業績首降,國產替代令跨國藥企進退兩難
    近日,輝瑞公布第三季度財務業績,全球收入為121.31億美元,同比下降4%。其生物製藥部門在第三季度實現了4%的增長,達到102.15億美元。但是,普強的收入卻同比下降了18%。 輝瑞普強是輝瑞非專利品牌和仿製藥部門,今年三季度銷售額僅為19.16億美元。
  • 帶量採購蝴蝶效應顯現:藥價大幅下降、銷售團隊解散
    作為明星產品,波立維一直受到極大關注,長期以來佔據全球抗血栓藥物市場的主要份額,在中國公立醫院銷量也佔據近60%的市場份額,專利期過後市場份額仍有上升。在今年9月份第二輪帶量採購向全國擴面的競標中,賽諾菲以2.54元/片的價格中標,本土仿製藥企信立泰被擠出局。正是在此背景下,傳出關于波立維產品團隊解散的消息。
  • 為何2020年日系車企在華銷量會大幅增長?
    2020年,國內車市遭遇疫情影響的低迷,即使如此,日系車在華銷量卻出現了大幅增長,部分品牌甚至出現了退出中國市場或倒閉關門,為何大部分日系車在華銷量卻能反其道而行,出現大幅增長?
  • 腫瘤治療藥物銷量亟待拉升,復旦張江「押注」瀚暉製藥
    ,復旦張江仍然是該產品線的擁有者和生產者。裡葆多銷售欠佳,復旦張江更換代理商目前,我國惡性腫瘤發病率不斷上升,每年新增病例超過380萬人,且因惡性腫瘤死亡的人數超過220萬人,位居我國居民死因構成的第一位。而在治療中化療作為腫瘤三大治療手段之一,裡葆多有著不可替代的功效。
  • 輝瑞大中華區總裁吳曉濱離職 他是跨國藥企中國區的第一位本土掌門人
    他30歲在德國獲得博士學位後進入醫藥行業,從醫藥代表做到拜耳醫藥中國區總經理,成為第一位擔任跨國製藥企業中國區掌門人的本土人士,隨後轉戰惠氏製藥、輝瑞中國,均擔任CEO一職。2009年輝瑞與惠氏完成跨國藥企10年來最大併購案後,作為惠氏中國及香港地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的吳曉濱被任命為輝瑞中國區總經理,負責其在華的全球生物製藥業務。任職期間,輝瑞與惠氏完成了兩家超級大公司的整合工作,吳曉濱負責公司生物製藥業務在中國的日常運營,包括立普妥、絡活喜、萬艾可和樂瑞卡等重磅藥品。
  • 海正和輝瑞分手戲迎大結局:高瓴資本接盤合資公司49%股份
    2012年9月13日,海正與輝瑞合資組建的「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正式成立。當時雙方聯合表示,海正輝瑞的成立將實現跨國製藥公司與本土製藥企業強強聯手,為中外患者提供優質優價的品牌仿製藥。歷史資料顯示,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總投資2.95億美元,註冊資本2.5億美元。其中海正藥業和輝瑞的持股比例分別為51%和49%。
  • 立普妥首仿藥+醫藥行業最大規模借殼,這個企業業務狀況到底怎麼樣
    數據來源:中康CMH阿樂是輝瑞重磅降血脂藥物「立普妥」在國內的首仿藥。品牌穩居降血脂藥物前三名,阿樂1999年獲準上市,該產品為二類新藥,享受8年行政保護期。同類仿製藥集中獲批,市場競爭加劇。隨著「立普妥」的專利到期,更多廠家加入仿製該藥的行列,截止2017年11月,藥品註冊與受理資料庫中已經批准的關於阿託伐他汀鈣片的仿製藥受理號有143條,大部分為2015、2016年集中通過審批,而輝瑞本身也進一步加大營銷力度。阿樂面臨「前有堵截後有追兵陷入兩難境地」,市場競爭持續加劇。
  • 輝瑞、諾華、默沙東2020Q1財報披露:輝瑞掉落王座,默沙東躋身前三
    4月28日晚,輝瑞、諾華、默沙東相繼發布了2020年第一季度財報。在疫情的籠罩之下,今年註定是不平凡的一年。而對於跨國藥企而言,其開年業績就上演了「王座更迭」的戲碼!輝瑞:受仿製藥衝擊影響,營收下滑8%輝瑞今年Q1季度的營收為120.28億美元,同比下降8%。
  • 與輝瑞分手9個多月 海正藥業再現斷貨現象
    海正輝瑞於2012年由Pfizer Luxembourg S.àr.l與海正藥業及控股子公司海正藥業(杭州)有限公司合資組建,面向中國和全球市場開發、生產和推廣品牌仿製藥。海正藥業介紹,輝瑞股權處置後,不再持有海正輝瑞的股份,而海正輝瑞作為公司的控股子公司的地位保持不變,高瓴資本將成為公司在海正輝瑞層面新的合資方。 2017年11月29日,海正藥業發布了關於控股子公司海正輝瑞製藥有限公司股權變動涉及與輝瑞等相關方籤署一系列商業合同的公告。
  • 首仿阿樂通過一致性評價 全球「藥王」立普妥最大對手來了
    審批結論是,20mg 和10mg 規格產品通過仿製藥質量和療效一致性評價。這意味著德展健康的核心品種「阿樂」成為了首個通過一致性評價的阿託伐他汀類藥物。1999年獲批上市的阿樂是阿託伐他汀原研藥立普妥在國內的首仿藥,適用於治療高脂血症。輝瑞立普妥(Lipitor)自上市以來就一直是降脂類藥物市場的領導者,是全球第一個連續7年銷售額超過百億的品種。
  • 輝瑞結束三吳時代,這是一個時代的終結嗎?
    近日,輝瑞town hall meeting宣布:現任中國區總經理吳琨離職。消息一出,吃瓜群眾們震驚又茫然。作為宇宙第一大藥廠,近幾年輝瑞一直處在變化和調整中,高層變化的消息頻出。隨後歷任產品經理、中國市場協調員等職務,並在1996年回到中國,先後擔任過拜耳醫藥 (中國)市場經理、生物產品部經理、副總經理和總經理等一系列職務,帶領拜耳中國成為國內市場領先的外資醫藥公司之一。自2004年起,吳曉濱擔任惠氏製藥中國及香港地區總裁兼董事總經理。2009年,已成為全球最大製藥公司的輝瑞製藥宣布併購競爭對手惠氏。
  • 輝瑞、諾華2020年Q1財報搶先看,王座更迭!
    *消費者健康業務下滑1%2019年Q1輝瑞排除消費者健康業務營收122.60億美元,2020年Q1依舊同比下滑-2%。創新藥物:營收100.07億美元,同比+11%。成熟藥物(普強):營收20.22億美元,同比-37%,Lipitor、Norvasc、Lyrica、萬艾可市場均受到不同程度重創。
  • 這家醫藥巨頭,人員大變動
    對此,賽柏藍聯繫了輝瑞中國傳播部求證,輝瑞中國方面並未就上述信息向賽柏藍正面回應和否認,對方表示:這些公司內部管理和薪資福利方面的問題,目前不便對外透露。就目前情況來看,普強內部採取了一定的維穩政策,比如調整指標要求:當Q4銷售額大於100%,指標=季度初定的指標;當Q4銷售額在75%-100%,指標=Q4銷量;封頂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