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讀本丨北大推文一句詩 牽出杭州400年的書香世家錢塘吳氏

2021-01-08 浙江在線

2020-07-19 07:48 |錢江晚報

吳雲珍藏的家族老照片。

我的手上有一套沉甸甸的《錢塘吳氏族譜》,上下冊,厚厚兩大本。這是由吳家族人共同完成的,從2017年開始到去年完成,歷時兩年。

這本族譜詳盡記錄了吳家自安徽休寧遷杭後的每一代世系,同時附錄了先祖的詩文手札,甚至科考硃卷,還有他們對前人的一篇篇回憶,溫暖而珍貴。

這套《錢塘吳氏族譜》修了40年,從1980年起,歷經三代吳家人。吳廷珷老人是其中的親歷者之一。

在城西的寓所,85歲吳廷珷跟我聊了4個多小時。一個下午太短,遠遠不足以講完這個家族自400多年前遷來杭州,繁衍綿延又散落天涯的故事——

但我牢牢記住了吳老先生的一句話,我們小一輩啊,記得最清楚的一句話,就是大人的這一句,「我們家是書香門第。」

一本家譜的完成

歷經三代人的努力

吳廷珷是從哥哥吳廷瑑手裡接過了修族譜的接力棒。

吳廷瑑,吳家遷杭後第13世孫,生於1919年。吳廷瑑的青年時期正逢戰火紛飛的年代,大學學醫的他,在抗戰中隨學校內遷,最後留在了貴州工作。

1980年代初退休後,吳廷瑑每隔幾年就回一趟杭州,妻子陪著他,他們天天到浙江圖書館翻閱古籍,他要整理祖先的年譜。當時,吳家先人的很多文獻資料都捐贈給了圖書館。

「他從小在祖父身邊長大,當時祖父寫大字,我哥哥就在旁研墨鋪紙侍奉。他還經常去孩兒巷的外祖父家住,我們的外祖父是著名畫家、出版人高野侯。」吳廷珷說,耳濡目染之下,我哥哥古文功底極好,也親耳聽過很多家族故事。

最終,吳廷瑑完成了《錢塘吳仲雲先生年譜》,記錄了先祖吳振棫的人生經歷,也就是前文提到的那位總督。

但吳廷瑑並不是吳家修譜的第一人,追溯上去,最早的還有吳廷瑑他們的叔祖吳士鐈。

吳士鐈是吳廷瑑祖父吳士鑑的弟弟,吳慶坻的次子,生於1902年。

他曾在當時的財務部任職,新中國成立後任上海歷史文獻圖書館館員,在顧廷龍先生手下工作。晚年,吳士鐈編了《錢塘吳氏家乘》,但內容不夠完善,去世之前,他把這個使命留給了後輩。

這個後輩,是吳士鑑的長房長孫吳廷瑜。

但當時,吳廷瑜也已年邁,又因患有白內障,極不方便。他繼續整理出一份《錢塘吳氏簡明家譜》。78歲的吳廷瑜最後遺憾地寫道:「因旁支各房久失聯繫,倉促編制,未能分徑徵詢補入,殊欠完備。希望吾族人能充實之,以冀源遠流長焉。」

這根接力棒,又交到了五弟吳廷璹的手裡。

2017年,吳家後人通過網絡漸漸匯攏在一起,共同編了《錢塘吳氏族譜》。從吳士鐈,到吳廷瑑、吳廷瑜、吳廷璹、吳廷珷,再到他們的下一輩吳熹、吳雲、吳春華、吳曾評,以及再下一輩徐衛等人,他們或搜集史料,或動筆整理,共同保存起這個大家族的記憶。

杭州的書香門第

幾代人都在《清史稿》留名

吳家原籍徽州休寧(今屬黃山市),明代中後期遷杭定居。

吳家出過聲名顯赫的總督,也出過不少進士,而在吳廷珷看來,「書香門第」這四字更能代表家族的榮光——吳家幾代人,有好幾位的名字都能在《清史稿》中看到,他們的身份是詩人、史學家、教育官員,總之不是著書做學問,就是辦學搞教育。

清代乾隆時,吳顥被寫進《清史稿》。他曾任遂昌縣學訓導,官雖然做得不大,但他編著的《國朝杭郡詩輯》匯集了清代初年到乾隆末的杭州詩人作品,對清代詩歌整理、文獻保存意義重大。

吳顥書成30年後,他的孫子吳振棫在吳顥的基礎上完成了《國朝杭郡詩續輯》,同為杭州人的丁申、丁丙兄弟又完成了《國朝杭郡詩三輯》。在清代詩歌史上,這是地域性文學興起的重要例證。

吳振棫不光在文學上有建樹,也是清朝道光、鹹豐年間的重臣,官至雲貴總督。後來,吳廷瑑在整理先祖年譜時曾發現,除了浙江圖書館存有吳振棫的很多材料,貴州圖書館也有一些。

吳振棫還著有《養吉齋叢錄》,這部書記載了他官宦生涯中目睹的清代掌故、國家制度、飲食服飾等,被歷代學者推崇,直至今日,中華書局、浙江古籍出版社等還有再版。

寫下「曾許人間第一流」的詩人吳慶坻是吳振棫的孫子,他曾在杭州西湖邊的詁經精舍,跟隨經學大師俞樾學習,後來任四川學政、湖南學政。

明治維新後,吳慶坻被派去去日本考察教育,大為震撼,寄家書回杭,提到日本重教育,重科學技術,並囑咐「可付兒婦孫男女輩共觀之」,希望家中晚輩睜眼看世界。他回國後,就在長沙創辦了府中學堂、湖南優級師範學堂等新式學堂。

如果再翻翻吳慶坻的朋友圈,會發現他更像是一個文人,比如他的摯交都是王先謙、樊增祥、沈曾植、陳三立、繆荃孫、劉承幹這些人。

清代最後一位家長吳士鑑,是《清史稿》的總纂之一,負責了《表》《志》以及《王公列傳》等部分的撰寫。

吳士鑑是1892年榜眼,光緒皇帝的侍讀,翁同龢是他的老師。從北京修完《清史稿》回來後,他就專心自己的著述,同時帶著子孫輩讀書,對當時的權貴避之猶恐不及。相傳,浙江督軍孫傳芳率衛隊來拜訪,提出給吳家子弟安排更高的職位,吳士鑑說:讓他們歷練歷練,按部就班好了。從此,孫傳芳再未與之交往。

吳顥、吳慶坻、吳士鑑是教育官員,吳振棫晚年回杭州在萬松書院教書,家中世代以讀書為業,走科舉正途出身。在文學、史學、政治上都有建樹的吳家,是當時杭州城裡數一數二的書香世家。

20世紀的吳家人

「哥幾個說好落葉歸根」

重視文教,子孫濟濟。辛亥革命後,吳士鑑的四個兒子中,大兒吳秉澂、二兒吳承湜都是京師譯學館(後併入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畢業,再下面的這兩代,也幾乎都是大學生,他們大多散落四方。

吳雲是吳士鑑的曾孫女,吳秉澂的孫女。

2017年3月,吳家後人從世界各地回到杭州,在吳宅有了一次聚會,共同商討修族譜的事。這次聚會籌備了半年,吳雲負責接待。聚會上,吳家有了一張幾十人的大合照。

而2017年之前的家族大合照,就是一個世紀前的事情了。吳雲拿出了她珍藏的百年前的合照。大合照上,她指著一個個叔伯,細細道來——

大伯父廷瑜是南開大學畢業,在浙江銀行任經理;三伯父廷瓛是唐山交通大學畢業,在政法系統工作;四伯父廷瓌畢業於浙江大學機械系,在鐵路系統工作;父親廷璹浙江醫科大學畢業,在浙醫二院任主治醫師;八叔廷瑮是浙江大學土木系畢業,畢業第二年就去修滇緬公路,還參與過錢塘江大橋的修復,新中國成立後,又在全國各地修路架橋……其他叔伯和自己的父親也都是大學生,在鐵路、醫院等系統的工程師、醫師。

第14代孫吳熹回憶:「常來我家的同學和朋友都笑我叔叔多,我說,不算多,一共有十六個吶。」這16個兄弟,後來很多散落天涯。坐在我對面的吳廷珷,就是老十六,廷字輩男丁裡最小的。

1936年,他出生在吳宅,幼年跟奶奶、大伯父吳秉澂、父親吳思浚等家人一起在戰火中逃難,輾轉江西、上海等地,直到6歲時才回到杭州。

1953年從杭二中畢業後,吳廷珷去了北京上大學,畢業後國家哪裡需要就去哪裡,到大西北參與轟-6等飛機配套設備的生產技術工作。他先後在蘭州工作16年,又調到湖北工作9年,1984年才調回杭州儀表電機廠任工程師。一說起在大西北造飛機的那段艱苦歲月,他滔滔不絕。

廷字輩的子女也像父輩一樣,奔赴全國各地,創造著自己的事業。

吳春華在西安的醫院工作多年,吳曾謀在西北水利水電建設第一線工作了45年,吳曾謨在南京的解放軍通信工程學院任教,吳曾許1953年參加志願軍去了朝鮮戰場,轉業後在陝西鐵路系統工作……

20世紀,從大宅門走出去的這兩代人,走向了更廣闊的天地,在各個城市紮根,奉獻著光和熱。

2017年之前,吳家人在杭州、北京等地有過各自城市的聚會,但2017年春,是第一次全族人從全世界回到杭州的聚會。「當初,我們哥幾個說好要落葉歸根的。」吳廷瓌曾對侄子吳熹說,吳家兄弟當年走四方,說過這樣的話。

他們來尋找家族的根——當年吳慶坻書寫的那封家信,現在每個家庭都有一份複印本,視為傳家寶各自保存。這近一個世紀的分離、奮鬥、重聚,是大國小家的情懷,是書香世家繼而不絕的家風。

(原標題《北大的一句勵志詩牽出杭州400年的家族 40年修成厚厚族譜傳續書香家風》,原作者宋浩。編輯郭奕麟)

1595116082000

相關焦點

  • 杭州立法禁止向錢塘江投放外來物種
    新華社杭州8月1日電(記者 嶽德亮)為了保護錢塘江及兩岸區域的自然資源、人文資源,浙江省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二次會議7月31日批准《杭州市錢塘江綜合保護與發展條例》,明確提出禁止向錢塘江投放外來物種。錢塘江是浙江省的「母親河」。
  • 錢塘快速路有新消息!杭州這條隧道明年建成,過江只要4分鐘!
    隨著杭州城市框架不斷拉開快速路網已成為助力杭州提升城市能級的重要引擎昨日,下沙路與12號路提升改造及附屬配套工程首臺盾構機順利始發錢塘快速路下沙路隧道進入施工新階段此前,市擁江辦參與編制的《杭州市擁江發展行動
  • 杭州錢塘新區江東婦兒醫院,進行設置公示,選址離你家近嗎?
    一則來自「「中國杭州」政府門戶網站」的《關於對杭州錢塘新區江東婦兒醫院進行設置公示的公告》引起了「繽紛」群友的熱議。近日,我局收到中旭(杭州)醫療科技有限公司關於對杭州錢塘新區江東婦兒醫院進行設置的申請。經審核上報的申請材料,我局擬同意按照下列事項對該機構進行公示:
  • 杭州錢塘新區表彰首屆勞模和最美產業工人
    杭州網訊 35位勞動模範、15個勞動模範集體、10位最美產業工人和27個巾幗文明崗……5月29日上午,杭州錢塘新區舉行「最美勞動者 建功新時代」首屆勞模和最美產業工人云表彰大會。今年受疫情影響,街道和社區疫情防控形勢嚴峻,多位基層工作者依然迎難而上。
  • 錢塘秋潮奇觀,央視8次現場直播,只在9月有
    北宋大詩人蘇東坡盛讚錢塘秋潮2010-2017年CCTV共8次現場直播觀潮潮水在每年中秋左右最大錢塘江大潮,也稱海寧潮,是浙江杭州灣錢塘江口的湧潮。與恆河大潮、亞馬遜大潮並稱世界三大觀潮地。潮頭可達數米至十米,其聲似萬馬奔騰,其勢如排山倒海,雪浪凌空,洪流滾滾,令人讚嘆。最佳觀潮點推薦丨海寧鹽官古城-觀潮勝地公園丨海寧鹽官是一座千年古鎮,隸屬浙江省海寧市。
  • 杭州錢塘新區大江東5.5億掛牌1宗宅地
    12月10日,杭州錢塘新區掛牌1宗宅地,即中心區單元DJD0401-57、69地塊,位於大江東核心區。起始價55058萬元,起始樓面價7405元/㎡。該地塊預計2020年1月9日出讓。這是大江東核心區自杭州開始限房價以來,掛牌的首宗宅地。
  • 錢塘新區有一位棕色眼睛的志願者
    認識Youssef Souei,是在2017年的春天,當時,杭州錢塘新區白楊街道朗琴社區召開新一屆居民代表第一次會議,這位有著棕色眼睛的突尼西亞小夥子,主動申請做了「洋代表」。疫情期間,他又在社區做起了志願者。「你的體溫正常,請這邊走。」
  • 約400米!高鐵樞紐中心喜提杭州第一高樓?!
    △杭州西站樞紐效果圖亮點1:杭州雲城要建400米高樓  早前,大家通過各種路透信息猜測西站樞紐要建400米高樓,而此次規劃方案,也正式確定了這一消息。△F-04號地塊經濟技術指標約400米的高度,可以衝刺杭州第一高樓了。
  • 卜居錢塘①丨問茶記
    及至成了新入籍的「錢塘人氏」,自然就總想一窺究竟,長長的龍井路總該記得那個騎自行車滿山跑的好奇人士,前前後後到雞籠山、龍井村、翁家山何止一兩次?又有多少回留意著報紙上有關西湖龍井茶的訊息?記得2004年我有幸接到電話通知,參加一次讀者參與的新茶品鑑活動,在虎跑路一家茶室,不但品嘗了數杯新茶,還特意跟主人討了一小包新茶帶回享用。
  • 樂遊錢塘② | 最近,新區這片網紅大草坪有點火!花開成海,滿滿的...
    跟著塘塘「樂遊錢塘」!   今天推出「樂遊錢塘」專欄第二期   一起去打卡下沙沿江景觀大道~   01   沿江景觀大道在哪裡?   沿江景觀大道(之江東路下沙段)全長約16.2公裡,沿錢塘江而築,起於聚首路,止於德勝快速路,走向呈V字線路,集交通、休閒、健身、運動和景觀等功能於一體,設計上總體分為回憶、體驗、暢想三個步驟,全線景觀設計了歷史堤壩、溼地公園、錢江觀潮、人文居住、假日休閒等多個功能區,是新區市民的一個"文化外灘"。
  • 至德三讓,延陵吳氏
    吳氏家訓廣東河源地區司前吳氏:至德家訓傳百年河源市連平縣忠信鎮司前村吳氏家訓八則《吳氏族譜》載:一厚倫理,二尊王法,三救急難,四和鄉裡,五勤本業,六莫非為,七周貧乏,八謹祭祀。廣東河源地區司前吳氏:至德家訓傳百年在連平縣忠信鎮司前村,八條"吳氏家訓" 口耳相傳,它教導後代子孫要忠厚、勤儉,形同手足、守望相助。自明洪武年間,迄今600百多年,"吳氏家訓"一代又一代地哺育著這個安靜祥和的小村莊。走進司前村吳氏宗祠,這八條"家訓家規","至德家風",同樣鐫刻在四方牆壁上,莊重肅穆,警示後人。
  • 北大西洋露脊鯨僅剩400隻,科學家警告:20年後恐將滅絕
    今年6月20號,科學家們在海洋中發現一頭雌性北大西洋露脊鯨的屍體,隨後科學家們把她的屍體拖上岸並進行科學屍檢,並以她身上的傷痕給她起名為「標點」。北大西洋露脊鯨在19世紀早期遭到大量捕殺幾乎滅絕,在1937年禁止商業捕鯨後得以倖存下來。
  • 這裡是杭州的「鳥之秘境」!每年這個時候,都會飛來1.5萬隻鷺鳥
    在錢塘新區臨江江海溼地周圍,不管是白天還是晚上,幾乎每天都有成千上萬隻鳥兒在這裡嬉鬧。常見的有白鷺、夜鷺、池鷺,還有牛背鷺。這幾年,溼地的環境越來越好,溼地和周邊的水域,逐漸成為了候鳥們南遷途中的一個重要休息站。
  • ...錢塘江 斑嘴鴨 黑臉琵鷺 1983年 鳥類物種 愛鳥 溼地 水鳥 野鴨...
    陳說,東方白鸛是國家一級保護鳥類,對於杭州候鳥來說,算是個稀客,第一次在錢塘江邊露面,而且一下子來了四隻,更是稀奇。  「前段時間,我們野鳥會有人在杭州灣大橋發現兩隻,後來在餘杭北湖看到了兩隻,這次它們會合飛到蕭山十九工段圍墾區,還會繼續往南飛的,這兩天可能就會離開杭州。」
  • 含晚餐】杭州網紅地標酒店,坐擁180°錢塘江景!還贈遊船or下午茶
    圖/商家授權雲印江景雙床房40平丨1.2米床*2丨沙發丨獨立衛浴米大床丨沙發丨浴缸丨咖啡機丨小冰箱酒店更是的包下了整座遊船,獨享錢塘兩岸的美景,與三五好友高談闊論,配上一壺雨前龍井,感受這個城市不一樣的文化與味道。
  • 【吳氏】詩意浙江吳坑---「太極山水、煙雨南陽」
    其中:銀掌崗自然村約建於1940年左右,距吳坑村有5裡路,後因吳坑村開通了公路,村民陸陸續續搬遷到吳坑村居住。2006年最後一個村民毛金菊老人也搬回和兒子一起住,現在的銀掌崗村已經成為村民放牛的場所。銀掌崗自然村嵐下自然村約建於1942年,距吳坑村4裡路,離銀掌崗自然村1裡左右,1996年前後因交通不便而搬遷回吳坑居住,現已經種上了樹木。
  • 讀本圖說丨感受傣族堆沙節,在菩提樹下「遁入空門」
    德宏讀本德宏州最具影響力的媒體微信公眾號
  • 北大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在美舉行英文研究報告發布會
    2016年4月19日,北京大學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與美國著名智庫「全美亞洲研究所」(NBR)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舉行《戰略領域的中美關係》(US-China Relations in Strategic Domains)英文研究報告發布會。該報告為中美人文交流研究基地和全美亞洲研究所共同合作的成果。
  • 上當的診所 杭州警方喊你報案
    為了不勞而獲賺黑心錢,家住杭州蕭山的孫某竟然私刻企業公章、偽造醫療廢棄物回收合同,隨意處理醫療廢棄物,最終為自己的「足智多謀」付出了代價。日前,孫某已被錢塘新區公安機關依法刑事拘留。一場「經濟糾紛」牽出了一樁詐騙8月4日,杭州錢塘新區臨江街道一家私人診所老闆錢女士,帶著一份合同找到了臨江派出所的社區民警胡立冬。錢女士說,今年6月初,她與自稱是浙江嘉天禾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業務員的孫某籤訂了一份診所鹽水瓶(袋)回收清運的合同。
  • 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倒計時2周年 發布體育圖標
    央廣網杭州9月22日消息(記者李佳)9月22日下午,杭州2022年第19屆亞運會倒計時2周年活動在浙江省人民大會堂舉行。杭州亞運會體育圖標發布,志願者口號徵集啟動,亞運系列紀錄片開機,「智能亞運一站通」小程序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