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碎碎念,覺得美劇《小小安妮》沒有忠於原著,還加了好多無關緊要的劇情。第二天就打臉了。現在我超想把它安利給所有人好嗎!拍得太好了!一點都不愧於它的超高評分!第一季只有8集,評分8.8。第二季一共10集,評分8.9。
它根據名著《綠山牆的安妮》改編,但又巧妙的做了創新,人設更豐滿,而且比原著立意更深,具有更強的現實意義。原著是一本少女成長史,從孤兒安妮雪莉11歲被卡斯伯特一家領養,到16歲考上大學並領取獎學金——這期間發生的故事。也沒有按照原著的時間線和主要情節講述故事,反而根據書裡的細節,新創了不少情節,既保持了故事的可讀性和完整性,又把這些人的性格、過去一一展現,一筆帶過,一點都不拖沓。託這部劇的福,我看到了超符合原著形象的安妮,可愛的馬修、溫柔的瑪利亞,還有許多給我意外驚喜的人物。
01馬修,某一集,馬修想送安妮一件成人禮,於是來到鎮上的服裝店,想為安妮買件泡泡袖衣服。原著裡我對這一段印象深刻。他本不善與女士交談,偏偏那家店新招了幾名女員工,馬修窘迫得不得了,口是心非的買了鐵耙、紅糖和乾草籽。而劇中,馬修在買衣服的過程中,遇到了老同學——服裝店老闆珍妮。當然從馬修的表情來看,你會發現一點異常,他雖然不善與女士交談,可和人見面卻並不總是如此尷尬。不用好奇,劇中會交代他和珍妮的過去。馬修拿著珍妮還給自己的紐扣,聽她說當年發生的事情,垂眼,挑眉,微笑,抬眼,眼泛淚光,再垂眼,一系列過程非常符合馬修的人設,三次抬眼,有懷念有無奈,非常克制的表達出自己的感情。只用了兩分半鐘,已經豐滿了這個人物。馬修不再是書裡只懂耕作、頗寵安妮的老頭,他有初戀的悸動,也有頗為無奈的過去。他的愛很內斂,什麼也不說,只用一隻紐扣表達,不過幸好,她都懂。
02瑪利亞,從原著裡可以看到,瑪利亞和吉爾伯特的父親,曾經有一段情。只不過某一次在爭吵時,瑪利亞表示不低頭,而對方也很高傲,於是兩人分手。電視劇則把兩人分手,歸結於她是因為家人的緣故,不得不留在家裡。原因也很溫情,瑪利亞和馬修意外失去兄長——那是個很優秀的青年——麥可後,他們的母親因為過於悲痛,得了抑鬱症,生活無法自理。即使她因為母親失去了愛情,失去了走出家門的機會,5 0年後,她依舊願意理解母親,試著替弟弟開解怨氣,絲毫不後悔。可她也害怕。怕自己身體不好,拖累安妮,她知道馬修不擅長照顧人,不想讓安妮成為下一個自己,她要讓這個女孩擁有比他們兄妹倆更豐富的人生經歷。她什麼也沒對安妮說。在安妮開開心心參加舞會的時候,她看著安妮留給自己的畫像,默默流淚。誰不為這樣的瑪利亞動容呢?那一刻,她的皺紋、她深深凹陷的眼睛,反而成了慈愛的象徵。
03互相治癒的一家,曾說自己更喜歡馬修,重看一遍原著之後,我不得不改口,因為瑪利亞也很好。我超佩服這家兄妹。也許是甚少出門,和他人交流不多,這兩兄妹沒有染上普通人「以出生論英雄」的庸俗毛病,簡單務實,十分善良。相比於愛交際,喜歡說人閒話的雷切爾太太,瑪利亞克制又淳樸,從不主動在背後說人,對人做事總是很有原則。馬修一開始就明確表示自己喜歡安妮,對她嘰嘰喳喳的性格表示欣賞,覺得和她在一起很放鬆,很有意思。他永遠是安妮最忠實的聽眾。就像馬修所說,安妮的到來,或許是來化解過去對他們的影響。冬天超適合看這種劇了!
04約瑟夫老太太,還有一個我覺得驚喜的人物——約瑟芬老太太。富有而慷慨。不像一般貴族一樣,以貌取人,以出身取人,她慧眼識英雄,很早就發覺了安妮的與眾不同,並且表示讚賞。因為她也是與眾不同的那個。相比於原著裡自私的形象,劇中的約瑟芬老太太,可愛有情有趣的多。不僅從金錢方面支持安妮,還給予她和小夥伴很多精神支持,她幫助安妮渡過難關,也作為過來人,給予柯爾指導。難以忘記,這位白髮蒼蒼的老太太,聽到愛人喜歡的朗誦時,默默走開,坐在一邊垂淚,懷念愛人。通紅的鼻頭,沙啞的聲音,她描述愛人的神情,自在堅定,就像她從未離開。
也許是安妮性格大膽,且從小自在生長,沒有條件接觸到各種規矩,也沒有被束縛,所以她一直保持本性,看上去有點奇怪,和其他人不太一樣。借安妮之口,這部劇對與眾不同的人,釋放了很多善意。「和別人不一樣並不是你的錯,你只是不同而已。」「讓人生存在更多可能性。」很欣賞這樣的態度,溫柔又堅定的承認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