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的壽命是多少年?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

2020-12-04 農夫也瘋狂

雞的壽命是多少年?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

文農夫也瘋狂

在農村裡,自古以來就很喜歡養雞。在家中養幾隻雞,這樣不僅可以把地上掉的一些飯粒、糧食和吃不完的剩菜剩飯吃掉,而且母雞能生蛋,公雞能打鳴。逢年過節的時候,還可以把雞殺掉吃肉。尤其是在過去生活條件一般,招待重要客人就是自家的雞,比去集市上買肉要方便、實惠。如果所養的雞比較多,還可以用來賣錢,如今農村的土雞一斤能賣到四五十塊錢。那雞的壽命是多少年呢?俗語「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有道理嗎?

以前農村裡家家戶戶都養雞,其中以母雞為主,但是公雞也是必不可少的,原因是如果沒有公雞,那母雞沒有公雞受精,所下的蛋就不能孵化小雞。而且在過去農村裡很多人家中也沒有鬧鐘,養只公雞還可以打鳴。農夫還記得小時候家裡有一隻大公雞非常的漂亮,每天到了三四點鐘的時候就開始打鳴了,聲音也非常的嘹亮,而且一養就是八年多。

這隻公雞是村裡最漂亮的一隻大公雞了,算得上是雞中的明星了。這隻公雞身材高大又威武,還常常欺負人,是村子裡名副其實的「小惡霸」了,不僅會「欺負」母雞,吃食的時候會驅趕它們,然後一隻雞吃獨食。而且還會欺負人,遇到生人了,尤其是小孩子靠近了,也是會追著來啄人,不少的小孩子就被它嚇哭過。

也是因為這隻大公雞非常的漂亮,並且還很盡職盡責,所以就一直養著,從小學二年級的時候就養了,後來因為年數久了,他的腿上就長東西了,並且走路也越來越慢了,還是一瘸一拐的。可是畢竟養了很多年,也是有感情的,所以也就不忍心殺掉。直到初三那年的暑假,可能是因為天氣太熱了,也因為年歲確實大了。當天還打鳴了,但是早上卻沒有出來吃食,後來發現已經老死在了雞舍裡面了。算一算這隻雞在家中活了近8年,實在是比較長壽的了。

而古人所說的「雞無六載,犬無八年」,意思是雞的壽命很難活過六年,狗的壽命也不會超過8年。其實這個是不太準確地,如果雞不生病,不宰殺那普遍都能活到五六年的,有些壽命長的能活到七八年,甚至超過十年的也有的,但卻非常少見。

在正常情況下,公雞的壽命要比母雞壽命長,而母雞又要比閹割雞壽命長。另外農村的土雞壽命要比養殖場的雞壽命更長,聽說養殖場的雞才活幾個月,想想它們的一生如此短暫,實在是可憐。由於農村裡養殖母雞主要是為了產蛋,它們的產蛋期也就兩三年,一旦不產蛋了,母雞的壽命也就快到終點的。你家養過最長壽的雞是多少年呢?(圖片來源網絡)

相關焦點

  • 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 是什麼意思?為何會廣為流傳
    俗語:狗無八年,雞無六載。是什麼意思?為何會廣為流傳民間的俗語,大多都不知道其來源,基本上都是根據當地的民俗習慣,或者是人生閱歷而造就的話語,朗朗上口,通俗易懂,如今在我國很多農村地區,這些熟悉的俗語依然是廣為流傳,不過在諸多的俗語中,並不是哪一句話都是人人都知道的,有很多話語是結合了當地的風土人情,或者是務農經驗而總結的,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狗無八年,雞無六載。」
  • 「狗無八年,雞無六載」,那個年代的生活狀態,也是對生活的總結
    漢語言文化博大精深,我們的前輩總會根據生活的經驗或者人生的道理,用精簡的語言概括出來,這就是我們平時用的成語,俗語。對於現在的年輕人來說,有些俗語是比較陌生的,甚至覺得是封建迷信。可能隨著時間的推移,有些俗語的準確性也是有待提高,但是這些流傳下來的俗語,是我國勞動者智慧的體現。
  • 狗無八年,雞無六載,為什麼農村有這種說法?其實並不是迷信
    狗無八年,雞無六載,為什麼農村有這種說法?這就類似於我們看到的學的俗語。既然說是俗語那必然是日常的通俗易懂的東西。當然其中不乏包含著一些迷信。就像我們爺爺奶奶說的給小孩子起名字。都說不好聽的名字好養活。所以那時候小孩子多「狗蛋」「石頭」之類的稱呼。
  • 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啥意思?養過狗的看了,不禁鼻子一酸
    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啥意思?養過狗的看了,不禁鼻子一酸雞和狗對於大家而言,應該是相當熟悉的。老祖宗說:「犬無八年,雞不六載。」大家看到這句話可能會覺得很奇怪,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別急,請接著往下看。尤其是家中養狗的,更應該看看,相信你肯定會覺得心酸不已。
  • 農村俗語「犬無八年,雞不六載」什麼意思?老輩人為什麼這樣說?
    其實,農村人採收養「寵物」的始祖,從古至今農民都有在家裡養家禽的愛好,基本上家家戶戶都會養一些小動物,像在過去比較受歡迎的就有土狗、土雞、鴨子、豬、貓等等。而在飼養的過程中,老一輩農民也總結了很多和這些小動物相關的俗語,您都聽說過哪些呢?犬無八年,雞不六載這句老話,村裡的老人常常說起過,你知道是什麼意思嗎?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老祖宗的經驗之談
    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 孔子曰:「老而不死是為賊」,雖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年齡大了,如果依然死性不改或者說沒有德行,那麼這個人就連一個賊都不如。
  • 俗語:「雞不過六,狗不過八」,你知道什麼意思 嗎?
    雖然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含義。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
  • 農村老人常說:「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農村有許多老話,這些老話通常是人們在長年的實踐中總結出來的,隨著歲月的印證,老話更成為一種寶貴經驗。而其中最為讓人感興趣的莫過於一些生活類的老話,記得兒時,每到中午吃飯時刻,農村老人就常常端著飯碗在門口上閒聊,常聽到一句「「雞不過載,狗不過八年」這句老話。
  • 「犬不八年,雞無六載」啥意思?有條狗給主人戴綠帽,還將他咬死
    引言「馬牛羊,雞犬豕,此六畜,人所飼。」中華文明進入農耕社會後,飼養牲畜成為一門重要的產業,畢竟打獵所需已經遠遠滿足不了人們對肉食的需求了。隨著時代的進步,一些小動物也被人養成了寵物,幾乎能得到與人同等的待遇。
  • 俗語: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啥意思?老祖宗的智慧還適用嗎?
    但如細細思量其中的寓意,便可發現,世間萬物都保持著一個平衡的狀態,天地不會特別厚待誰,同時也不會也別苛待誰,一切都只是按照自然規律發展,有好就有壞。而平民百姓呢,雖然可能不會明白這其中的道理,還有易經於帝王間的利害,但是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他們卻用淺顯的語言,將這其中的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
  • 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這話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尤其是在科技還不發達的古代,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就是在勸告人們禽獸不能飼養太久,否則必定會有禍事發生。農村大家一般都養雞,雞的壽命一般都很短,古人認為雞養到三年就不太好,除了養太長雞肉的口感會很差,還有就是這樣的雞肉中會累積大量的毒素。我們都聽說過農夫與蛇的故事。農夫用自己的胸口捂熱了蛇,讓蛇成功復活。可是蛇卻反過來咬了他。
  • 犬不八年,雞不六載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
    犬不八年,雞不六載是何意思,為什麼說土狗養十年,必定長成精? 雞和狗是農村最常見的兩類家畜,狗十年的壽命相當於人六十歲的壽命,而中國最傳統,養的最多的都是土狗,尤其是農村,幾乎養的都是土狗。
  • 古人講「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是何意?實為「事出反常必有妖」
    雖然生活在古代社會中的老百姓,可能無法理解其中的道理和含義。但是在客觀規律的影響之下,卻用通俗易懂的俗語,將這個道理表現得淋漓盡致。「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就是其中比較經典的詞語之一。孔子曰:「老而不死是為賊」,雖然這句話的意思是年齡大了,如果依然死性不改或者說沒有德行,那麼這個人就連一個賊都不如。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怎麼解釋,家裡的雞狗養久了會怎樣?農村老家裡有一隻十年多的老狗,由於它的年齡大了,它也從以前的警覺也逐漸變得昏痴了起來,最後走路都找不回家了。畢竟我們年輕人不知道怎麼回事,只好詢問了村裡的老人後才明白了其中的道理:「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顧名思義,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家裡的雞養殖不能超過三年,而家裡的狗養殖不能超過六年,如果養殖時間久了就會出現一些事情的發生。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些情況呢?
  • 農村老話:「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此話有沒有道理?
    農村老話:「雞六,狗八,貓十年」必生禍害,此話有沒有道理?雞可以下蛋,狗可以看家,貓可以逮老鼠,在村民眼裡都是有用的。所以正是這些原因,農村裡的雞、狗、貓等動物也是很常見,而村民們也是非常樂意養殖這些動物,讓它們為農民們做一些貢獻。
  • 「雞不過六,犬不過八」,古人為何害怕雞犬活太久
    生活當中,雞和狗作為一種普通家禽動物,相信大家對此都不陌生。特別是一些農村地區,很多人喜歡在家裡養一些雞和狗,但民間有句俗語說:「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意思就是說雞的壽命六年已是上限,狗的正常壽命不能超過八年,否則,不吉。那為何會有如此說法呢?
  • 民間有句俗語,「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
    「民間有句俗語」「雞不過六載,狗不過八年」,這句話在西漢古籍異妖中也有所提及。意思是雞不能養六宰,狗不能養八年。過了這麼一個年限,雞與狗就開始不安分起來。它們整天和人待在一起,觀察人的一舉一動。時間這麼一久,就會通了人性,可以聽懂人言模仿人的行為舉止。甚至做出一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來...
  • 農村俗語「雞不三年,犬不六載」啥意思?老話講的在理麼?
    小的時候,老人們常說養雞不過三,養犬不留六,說的就是養雞不能過了三年,養狗則不能過了六年,這三年和六年對於這兩個家畜來說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點,如果超過了這個節點那麼就會產生一些少見的情況,下面筆者就通過實際的生活經驗來總結下這句俗語想要表達的意思吧。
  • 老話常說「雞不過六,犬不過八」,有何深意?狗真的活不過八年
    大家好,我是你們的曦晨,今天曦晨要和大家分享的是上千年的歷史中流傳最廣的就是俗語,別看這些俗語句子簡短,卻有著不俗的大智慧,有的俗語至今對我們的生活有啟發作用,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雞不過六,犬不過八」,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 老話常說:「雞不3年,犬不6載」,其中有什麼道理?
    雞不3年 老話常說:「雞不3年,犬不6載」,其中有什麼道理?「雞不三年,狗不六載」就是來自於農村生活經驗。意思是當一隻雞養了三年之後就必須殺掉,而當一隻狗養了六年時,也必須殺掉,為什麼要這樣做呢?這裡面有著一定的門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