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木蓮媽媽,原創內容
時代在變化,人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有了物質和經濟的保障後,大家開始追求精神方面的滿足,於是旅遊行業最近今年就興旺了起來。
在自己熟悉的地方時間久了,就想去陌生的環境看看,了解一下當地的特色和文化。也算是增加了自己的見識。
非洲原始部落的生育分娩,讓人大跌眼鏡
在選擇旅遊方面,已經從過去「知名」景區,人們逐漸開始喜歡去開發少,人少且屬於自然形成的風景區,探索精神讓旅遊者們都希望自己能成為獨特風景的發現者。
特別是對於報導很少、比較神秘的地方大家越是充滿了好奇。比如非洲的原始部落就是最近目前大家最渴望的地方,很多人都被那裡的神秘和未知所吸引。
在非洲的原始部落,所有的生活方式都是最古老的,比如他們穿梭在沒有人煙的熱帶雨林、生活飲食靠的是自己打獵、沒有衣服只靠樹葉遮擋住身體部位。
在很多旅遊者看來這簡直就是回到了幾千年前的遠古時代。除了他們的生活和飲食以外還有一個方面更原始,那就是生產方式。
在我們的認知裡女性馬上要臨產一定是早早被送入醫院,在醫生護士和各種儀器的監測下進行生產,當然也可以有家人或者丈夫陪產。無論是對孕媽還是對胎兒都能做好各方面的保障。
可是在非洲女性生孩子沒有醫院,更沒有家人陪同,生產的姿勢是孕婦蹲下一直到寶寶順利出生。
直接在下身鋪滿葉子,然後藉助樹木的力量完成生產,分娩方式完全是像母雞下蛋一樣,生產過程孕婦要忍受身體的疼痛,忍住腿部酸麻的不適,而且這個過程沒人能幫助,只有靠自己。
看到相關報導的網友都說「心疼」,不少經歷過分娩的媽媽們看到也都直呼這種原始方式簡直沒人性。
無陪同無醫院,繁衍方式太原始
除了生產過程的原始,還有更奇葩的習俗。在孩子快要出生之前,丈夫會單獨建造一個房子讓孕婦生產使用,而且生完孩子的7天是不能見到丈夫的,只能自己在新建成的小房子裡度過。
在我們的認知裡生完孩子需要坐月子、需要丈夫的關心和陪伴,但是在非洲這些都是沒有的。
因為這些奇葩和原始的習俗,很是為出生的孩子和產婦擔心,如果生產過程中或者生產後發生了意外是不是就只能任其發展。
為什麼產婦都需要進行助產?
現代社會,已經很少看到原始的這些分娩行為了,畢竟承擔的風險也是非常大,每個產婦在生產的過程中都會有專業的助產士進行指導,為什麼產婦需要進行助產,大多是這兩種原因。
原因一:隨時觀察情況
在生產的過程中隨時會發生任何意料之外的情況,而且每個孕婦的身體狀況是不同的。
當生產的過程中發現了胎位不正、胎內缺氧、孕婦突發其他疾病等情況,助產可以儘快採取治療措施,保證胎兒和孕婦的健康和安全。
原因二:幫助胎兒順利生產
當進入到第二產程時,如果孕媽體力消耗沒了,或者因為引發其他身體問題不能用力進行生產,助產可以使用胎頭吸引器來幫助寶寶出生。
防止因為在產道時間久而導致胎兒缺氧,有效縮短產程,保證胎兒的健康。
生娃後一定要好好坐月子
生育分娩是一件很消耗女性身體的事情,因此在生完寶寶之後的月子時間非常重要,有很多女性在生娃之後就立刻恢復工作,其實對自身的傷害非常大。
1)多休息
無論是順產還是剖宮產,對女性身體的消耗都是非常大的。需要有一段時間恢復體能和血液。
所以生產之後寶媽最重要的就是休息,保證睡眠充足。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適當下床活動,給孩子換尿布、衝奶粉等工作儘量交給家人去做。等身體恢復好了有很多機會去帶娃。
2)飲食營養搭配
產後的飲食不但可以幫助產婦恢復體質,還能有利於母乳的產生。飲食以清淡為主,避免大魚大肉等的進補。
產後身體虛弱補的太快會受不了,而且大魚大肉中含有最多的是脂肪而不是產婦需要的蛋白質、維生素等。
牛奶、雞蛋、瘦肉、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搭配才是正確的飲食。避免生冷、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3)保持好心情
好的情緒既可以預防產後抑鬱又有利於母乳的產量。最近幾年「產後抑鬱」這個詞出現頻率越來越高,甚至還有很多悲劇發生。
產後激素的變化會影響情緒,所以產婦可以多聽一些喜歡的音樂或者與家人溝通,把心中的不適表達出來效果會好很多。
4)注意清潔衛生
生產後就會有惡露出現,惡露也是代表子宮恢復的過程。顏色從深紅色慢慢變成了淺紅色,量也越來越少直到最後消失。
產後42天會有一個產後恢復檢查,主要看的就是子宮恢復情況。惡露沒有消失之前,要勤換內褲、注意清洗外陰。
5)避免同房
產後子宮需要一定時間的恢復,如果是順產最好等惡露乾淨,複查都正常了之後再同房。剖腹產需要的時間更久。哺乳期即便沒有恢復月經,也要注意避孕。女性從懷孕到生產是一個非常辛苦的過程,需要家人給與更多的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