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橘媽
說起來《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很多3、4歲的孩子都特別喜歡看,一共208集,每集就5分鐘,為啥能得到這麼多孩子的喜愛?
之前去參加兒子幼兒園的親子活動,老師自製了小豬佩奇裡面的角色面具,讓孩子們選,孩子為了搶佩奇的面具有幾個都哭了,原本開心的活動現場變尷尬了。
老師為了緩和這個局面,就問那些拿到佩奇面具的孩子,讓他們說說自己為什麼那麼喜歡佩奇。
其中一個小女孩說道:「我爸爸總是臭襪子到處扔,還不陪我玩兒,他總是面無表情,可能不會笑吧,我不喜歡。我希望我能變成佩奇,也希望我的爸爸媽媽能像佩奇的爸爸媽媽那樣。」
聽完這個女孩的一番話,家長們都在笑這個小姑娘的耿直真是完全不給爸爸留情面,但是接下來很多孩子都插嘴,說自己特別喜歡小豬佩奇這一家,除了佩奇,呼聲最高的就是喜歡豬爸爸和豬媽媽了。
後來我也開始陪著兒子看這部動畫片了,一共208集,兒子每集幾乎都刷了有兩三遍,慢慢地我發現我也挺喜歡看的,裡面每一集都有一些簡單溫馨的生活印記,雖然是低幼動畫片,但是每一集的小故事很貼近生活,也很有趣。
我也分析了佩奇這一家,才知道孩子們這麼喜歡這部動畫片的原因:
●佩奇有一個性格溫和的媽媽和一個願意陪她長大的爸爸;
●佩奇的爸媽很相愛,從不當著佩奇和喬治的面爭吵;
●佩奇的爸媽對待她和弟弟一視同仁,不會因為弟弟小就偏袒弟弟;
●佩奇的爸媽經常誇獎她和弟弟;
●佩奇的爸媽經常會交給她和弟弟一些任務,讓他們獨立完成,這也讓她和弟弟很高興,也很有成就感。
這樣的一家人,給孩子營造了一個理想中的成長環境,相信這樣你就知道為什麼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了吧?因為這裡面藏著孩子嚮往的成長環境呀!
就拿第一集的《泥坑》來說吧,佩奇和喬治在泥坑裡玩耍,豬媽媽看到了,但是豬媽媽沒有訓斥他們,而是告訴他們在泥坑裡玩耍最好是穿上雨鞋。
佩奇和喬治滿身髒兮兮的回到家,問爸爸:「你猜我們幹什麼去了?」豬爸爸看了看也沒有責怪他們,而是耐心地回答佩奇剛才提的問題,然後又對孩子說道:「沒關係,只是些泥而已。」
緊接著,一家四口都穿上雨鞋,一起去泥坑裡玩耍了。
有幾個父母能像豬爸爸豬媽媽這樣呢?我都不一定能做到,大多父母要是看到孩子那副模樣,恨不得一把把他拽出來提溜回家丟進浴缸,一邊洗一邊嘮叨他。
這就是我們多數父母跟豬爸爸豬媽媽的區別,不光如此,剖析一下這兩個角色,你也會知道孩子想要的是什麼。
豬媽媽
豬媽媽的造型,經常塗著紫色的眼影,打扮很得體,她做的飯也很好吃,經常用心的為孩子們準備好飯菜。
她從來不大吼大叫,很溫和,能夠控制好自己的情緒。就算是孩子們遇到什麼問題,她都能心平氣和地幫孩子解決。
但是豬媽媽雖然不會發脾氣,但是她不是沒原則,她很有原則,比如,她會要求孩子懂禮貌、要求孩子按時睡覺,但是又不盲目堅持這些原則,也會視情況通融。
比如很晚了該睡覺了,佩奇突然想用天文望遠鏡看星星,但是又擔心媽媽會不同意,沒想到豬媽媽卻說道:「或許我們不該錯過這樣難得的機會。」
豬媽媽會包容像個老小孩一樣的豬爸爸,豬爸爸有時候也會犯下一些過錯,有些不成熟的行為,就像大多數現實生活中的爸爸一樣,但是豬媽媽不會大聲嚷嚷,而是給予豬爸爸非常多的諒解,這一點很難得。
豬爸爸
戴著眼鏡,外表看起來挺博學。不過他一點都不古板,在跟孩子相處的時候,他不會面無表情地讓孩子感受自己的權威,而是經常會以孩子們的視角去和孩子講話,所以佩奇和喬治特別喜歡和爸爸溝通。
前面也說了,豬爸爸像個老小孩一樣,所以他能和孩子玩在一起,但是他又是孩子們的人生導師。
佩奇滑冰摔倒,十分沮喪,覺得自己可能做不好這件事,豬爸爸卻主動安穩佩奇:這很正常,大人滑冰也可能會摔倒,只要站起來繼續滑就可以了。
輕描淡寫,卻讓孩子忘卻煩惱,因為他知道孩子在擔心害怕什麼,能及時給孩子指導。
這部動畫片當然也不是說所有的小朋友都喜愛,只是大多數小朋友喜歡。它在我們面前呈現出了一個完美的家庭樣本,我們現實生活中可能不能做到這麼完美,但是至少讓我們知道了什麼樣的成長壞境是完美的、適合孩子的。
通過這個樣本,我們可以審視我們家庭中存在的不足,去做出彌補。
也許我們可以給孩子更多嘗試的機會,也許我們應該試著去控制自己的情緒,也許我們應該營造更和諧的家庭環境,這就是孩子需要的成長環境,也是孩子的期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