莉莉(化名)的女兒今年2歲了,正處於各種學習技能的啟蒙年齡,不僅熟練掌握了如何開電視,還強烈要求媽媽每天必須放自己最愛看的小豬佩奇。莉莉也陪著孩子看了一集,真的覺得囉嗦又乏味,搞不懂為什麼別的都不愛看,怎麼就這麼愛看這個動畫。
要說現在最火熱的動畫片,無疑就是小豬佩奇了,特別是2歲左右剛開始學會看電視的孩子。究竟這部動畫片哪裡吸引了孩子呢?孩子為什麼這麼愛看呢?本文將為各位家長解惑。
針對於「小豬佩奇」這部動畫片,家長們看後褒貶不一
有些家長覺得自從自家孩子看了這部動畫片,變得有禮貌了;也有些家長覺得這部動畫片在教壞孩子;也有些家長覺得這部動畫片設計得很到位。
網友A:
小豬佩奇我認為是最符合孩子心境的,比如有一集是假象的朋友,太符合小孩子心態了,還有佩奇被大人教育後轉身又像模像樣地教弟弟,而其他動畫片基本沒有這種角度的體現。
網友B:
我家女兒也喜歡看小豬佩奇,喜歡踩泥坑,但路上的水從來不踩,說自己沒有穿雨鞋,去海邊的話光著腳踩個夠,別的水坑從來不會去踩,感覺沒有教壞小孩子呀。
網友C:
只有我覺得這個動畫片,佩琪說話很沒教養嗎?我孩子也喜歡看,但是看得比較少!
網友D:
正在看,我跟著看了一集,就明白為啥大家都喜歡了,家庭中充滿了溫暖,讓做父母的反省自己。
究竟為什麼孩子會喜歡看小豬佩奇?背後隱藏著你不知道的兒童心理學
這部動畫片之所以受歡迎,第一是因為這部動畫片從設計上完全是為剛學會說話的孩子而設計,2歲左右的孩子基本就能聽懂;第二是這部動畫片主要講的是日常,比較貼近孩子的生活;最後一點就是符合小孩子的審美而製作。孩子喜歡看小豬佩奇,背後隱藏著這樣的兒童心理學。
豬媽媽:溫柔、懂得控制自己的情緒
動畫裡的豬媽媽他們對待孩子都是溫柔和藹的,從來不會因為佩奇和喬治做了「大人認為搗亂」的事大吼大叫。媽媽溫柔和藹、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當孩子遇到困難的時候,豬媽媽都會幫助孩子從容解決問題。
爸爸願意陪孩子玩耍,只要孩子需要,爸爸就會陪伴
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爸爸的陪伴對孩子的心理髮育尤為重要。現在很多爸爸整日以工作太忙為藉口,回到家了也是躺著玩手機打遊戲,對於孩子的陪伴幾乎是很少,很多甚至沒有。更不用說去引導孩子的行為,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了。
劇中的豬爸爸他們不僅會在孩子需要的時候陪伴在身邊,而且還是一位非常有智慧的爸爸,他懂得孩子要什麼,並且會給予孩子恰如其分地引導。
小豬佩奇雖只是一部動畫,卻教給了身為「父母」的我們很多道理
孩子想要的某些心理需求時,如果在父母這裡得不到滿足,他們會通過別的物品來尋找滿足感,《小豬佩奇》可能就是寄託物之一,同樣,作為父母的我們,是不是該反省一下呢。
爸爸媽媽相親相愛,兩個人如何相處,給孩子做了最好的榜樣
如果孩子長期生活在一個父母吵架、彼此毫不關心、經常冷戰的家庭中,除了會造成孩子心理問題,更重要的是孩子將來不懂得如何和他人相處。對於孩子來說,他們渴望有一個幸福的家庭,爸爸媽媽相親相愛。
豬爸爸和豬媽媽的相處模式不僅會給孩子創造一個健康的心理成長環境,更會讓孩子從中習得如何和他人相處。
爸爸媽媽公平對待兩個孩子,作為父母該如何對待兩個寶寶,都教得明明白白
現在很多有了二胎的家庭,父母常常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在袒護二胎的時候也不記得大寶也是個孩子,也需要父母的呵護和關心。可很多家長常常在情緒的控制下去傷害孩子,無法做到公平對待2個孩子。
動畫中的豬爸爸和豬爸爸,他們沒有任何偏見,真正做到了如何公平對待。孩子只有在健康公平的家庭環境中長大,才不會去討厭家中另一個孩子的到來。如果你的孩子表現出討厭兄弟姐妹的舉動,家長需要反思你是不是沒有做到一碗水端平。
豬爸爸豬媽媽從不吝嗇他們的稱讚
在動畫片中我們可以看到,豬爸爸和豬媽媽經常會對孩子做得好的行為給予誇讚和欣賞。這正是目前很多家長忽略的一點,對於孩子的天性(踩水、主動做家務但卻做得四不像等行為)家長們通常會採取批評指責的態度,認為孩子非但做不好,還總是幫倒忙。
可在孩子的眼裡,他們是真心地想為父母做點事,並不是故意搗亂。原本以為會得到家長的稱讚,結果卻得到了批評,對於孩子來說無疑是一種心理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