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從2歲多到小學4年級之前,孩子會出現不同程度對大人的衣服和鞋子的喜愛,總喜歡穿上大人的衣服和鞋子到處走動。有的家長把孩子的這些表現當成了「好玩」,笑笑也就過去了,殊不知這些現象背後暗藏著兒童心理學的問題。
閨蜜女兒娜娜今年上小學一年級,放學回家總喜歡穿媽媽的高跟鞋和衣服,甚至最近開始去翻媽媽的化妝品,每次收拾完後,還特別到鏡子面前擺上幾個造型。奶奶看到娜娜濃妝豔抹的樣子,就忍不住嘮叨半天,「學生沒有學生樣,放學不知道寫作業就知道瞎鼓搗,妖裡妖氣」等一些不好的詞彙出現在娜娜的耳朵裡……
長此以往,娜娜越發的跟奶奶對著幹。
其實回想我們小時候,是不是也有這樣的現象出現呢?除了愛穿媽媽的衣服鞋子外,大家有沒有拿過自己家的床單、被罩、枕套,扮演過電視劇裡的人物?
童年記憶裡,第一部新白娘子傳奇出現時,為了模仿白素貞,偷偷背著父母把白白的蚊帳從柜子裡拿出來,綁在自己的身上和頭上。還會把床單裹在自己的身上當甩袖,當時的心理體驗就是感覺自己就是電視裡的人物,模仿他們的動作表情像極了明星。
孩子愛穿大人衣服和鞋子背後暗藏哪些兒童心理學?
孩子穿大人衣服和鞋子,大部分都是從2歲左右才會出現的現象?
為什麼呢?
因為孩子在2歲之前屬於感統運動階段,他們通過吸、咬、抓、爬、摸等基本動作來認知這個世界。雖然孩子的行為是主動的,但在操作上孩子沒有目的性也沒有計劃性,因為孩子不明白動作和結果的關係。
為什麼過了1歲以後,你會發現孩子會出現重複動作,比如:拿勺子吃飯,第一次沒有對準自己的嘴巴,但孩子會拿起勺子再一次的練習。這就是孩子通過反覆操作才體驗到拿勺子吃飯帶給他的滿足。
就像孩子發現自己的衣服和鞋子,與爸爸媽媽不同的時候,孩子的第一感覺就是去體驗。通過試穿後,他們會發現媽媽的高跟鞋會發出「嘎噔噶噔」的響聲,感覺好有意思,就會反覆地去體驗。
通過這種試穿做出搞笑的動作,獲得更多的家長的關注。
試穿爸媽衣服鞋子對孩子都有哪些益處?
1、獲得直接體驗,提高孩子的認知能力
通過試穿家裡成員的衣服和鞋子,孩子會認識到各種鞋子的名稱,比如:高跟鞋、拖鞋、皮鞋、運動鞋、長靴等,甚至對數字比較敏感的孩子,也會通過鞋碼對數字進一步的學習和認識。
通過穿衣服了解短袖、長袖、棉襖、裙子的區別,同時對不同季節,穿不同衣服有一個明確的認知。
2、通過試穿裝扮,提高孩子的想像能力
很多女孩子會在試穿媽媽衣服的時候,發現媽媽的衣服太大,或不合身就會再次進行創作,比如:自己用一個絲巾做個腰帶,或者在原來的衣服上加上其他的裝飾品。正因為孩子這樣的操作,全面地豐富了孩子的想像力和創造力。
試穿衣服鞋子應該注意哪些安全問題?
1、繫鞋帶的鞋子一定要把管攜帶的安全性,避免孩子在試穿的過程中因為鞋帶太長而摔跤絆倒。
2、帶有胸針的衣服禁止讓孩子試穿,避免扎傷孩子。
3、有小珠子的衣服避免孩子試穿,孩子的安全意識比較缺乏,在試穿的過程中誤以為小珠子是玩具再誤吞就得不償失了。
4、過高的高跟鞋不能讓孩子試穿,孩子的平衡力還沒有達到自如的控制,太高的鞋子容易讓孩子出現扭傷。
孩子喜歡穿大人的衣服和鞋子,是成長中不可缺少的環節,家長不要當成是一件怪事來處理。順其自然地讓孩子自我體驗,相信這份體驗會給孩子帶來不一樣的成長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