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地方都有特產,有的產橘子,有的產桃子,有的產鞋子,今天王慶要說的這個地方,那兒產蚊子。沒錯,那地方俗稱「蚊子村」,蚊子是出了名的又多又毒,長腿尖嘴、又黑又壯、帶著花斑兒,要是叮你一口,嘿,免費送你一顆大紅包。哪兒的蚊子這麼出名呀?臨海市古城街道合利村。哪兒的村民,哦喲,簡直不是村民了,應該叫做「蚊子營養供應者」,男女老少,無不遭罪。咱們來聽聽大伙兒的苦處。
村民蔣先生:「二月份開始咬咬到十月左右都咬得受不了,七八月份最難熬,六七八個月這段時間最難熬 9月都很難受咬起包你看我人背後全都是。這小孩都被咬得起包每個小孩都被咬成這樣。」
村民 周先生:「門走進去蚊子一走進就轟轟轟地面前全都是。」
村民 蔣女士:「很多,趕都趕不了,被咬了就起包,一抓就這樣了(血痕)。」
哦喲,從二月份咬到十月份,看來這裡的蚊子,不僅提早工作,還延遲退休時間。更厲害的,王慶聽說,每天上午、傍晚和晚上,那是蚊子的「上班高峰期」,傾巢出動啊,你只要在門外面站個幾分鐘,甭說,身上準會趴著好幾隻。
村民蔣先生:「變成蚊子村了,手一打,人一站,都趴滿了,你們也看到了,就已經變蚊子村了,你自己手也趴上了,都變成血了。」
哦喲,謝謝這位蔣先生,還幫我們記者打死了一隻。說起來,蚊子村的村民,個個都成了眼疾手快的「拍蚊高手」,可即便這樣,好多人身上還是斑斑血跡、累累傷痕。而皮膚嬌嫩的幾個孩子,腳上腿上更是被毒蚊叮得流血流膿,哦喲,看了都叫人心疼。蚊子一多,不但煩心,不但傷身子,而且都影響他們的日常生活了。
村民 徐大媽:「被咬死,褲子都穿長的,咬得不得了,我洗衣幹活都下午起早,咬都被咬死。」
村民 蔣先生:「現在房裡門都管不住吃飯都不好吃, 小孩都逃到三樓吃,別說外面坐人了,連燒飯都點蚊香。」
蚊子又多又毒,打也打不完,那就只能儘量隔離了。記者看到,村裡基本每個家庭都安裝上了門帘,有一戶人家更將門帘從一樓安裝到了三樓,簡直成了大紗籠。說到這裡,大家可能都要奇怪了,合利村怎麼就成了風水寶地,怎麼這麼招蚊子啊?村民們說,這都是因為村內有一塊面積20多畝的地,閒置著上萬隻汽車輪胎,最近雨水多,輪胎積水,哎,那裡就是蚊子的老窩。果然是這樣嗎?記者跑到那塊空地去看了看,但是由於這裡被圍牆阻隔,大門緊閉,越靠近裡面蚊子越多,記者無法近距離去查看是不是輪胎的問題,於是,記者只能來到村民蔣先生家的四樓露臺遠看了一番,嘿,果然不遠處,有一片黑壓壓的輪胎場景,頗為「壯觀」。
村民 蔣先生:「輪胎在這,有臭味水積滿在裡面,每個輪胎水積得都倒不幹,不管哪個方向都有水,有水影響,(長)幼蟲幼蟲變蚊子,環保也去過,古城信訪局市信訪局都去過,他們來過但處理不下。」
這一片輪胎是哪兒來的呢,原來是一個私人的輪胎置放場地。天長地久,成了蚊子的溫床了。隨後,記者找到了合利村的駐村幹部,得知,古城街道以及合利村村兩委已經商量出了對策。
臨海市古城街道合利村駐村幹部龔太通:「我們協商之後制定出這幾樣措施,第一叫場主不要再進輪胎,逐步把輪胎只能往外運,不能往裡進,這是一個事;第二個就是叫輪胎要及時打藥,把孳生的蚊子消滅掉;第三個事就是叫他買些油布蓋住輪胎,或者這種透明紗布也可以蓋住,就算生長也飛不出,悶死在裡面。」
合利村輪胎場地負責人 蔣獻寬:「一個我們打藥,藥品什麼我們都一車一車買過來,一個星期至少打兩次,第二個接下來我們用黑紗(遮陽布)準備把所有輪胎蓋住,現在還沒進行,儘量給他減少(蚊子)。」
聽說村裡的措施,有的村民表示肯定,但也有村民擔心,這些措施是否能夠起到很好的作用。
合利村村民王大媽:「只要它(蚊子)沒有就好,只要沒有就好。」
合利村村民 蔣先生:「我們也沒要求什麼,只要少點蚊子咬就好,少點咬就沒事。」
合利村村民 蔣先生:「(用遮陽布蓋住輪胎)它怎麼會飛不出去,蚊帳家裡這樣裝起來,這樣密,裡面蚊子多蠻多,家裡一道道這樣弄起來,為什麼家裡蚊子還有。」
沒錯,除了輪胎基地以外,當地還有不少雜草叢生的地方,以及衛生死角,這些也都是孳生蚊子的溫床。村裡也表示,接下來他們會進行大整治,把衛生徹底搞搞乾淨。表態表得還可以,可是叫我王慶說,你們的動作也太慢了吧?之前全市上下都在搞衛生的時候,你們幹嘛去了?村裡的蚊子從二月份飛到十月份,你們就銅頭鐵臂沒挨過咬?村民們的呼聲一句也沒聽到?蚊子,又不是老虎獅子,你們就這麼拿它們沒辦法嗎?清理雜草,除去積水,掃清垃圾,噴上滅蚊藥,有這麼難嗎?當然,光是村裡鎮裡工作還不夠,每位村民都要養成講衛生的習慣,房前屋後不要留垃圾、倒廢水,自己的環境要自己愛護,這樣才能走出「蚊子村」的陰影。
文章來源:王慶天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