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課間,在安徽中部某初中校門對面的小賣鋪裡就擠滿了一群手拿零錢的初中生。買完一袋袋色澤鮮豔的辣條、餅乾後,還沒走回學校,有的學生便撕開辣條的包裝袋與小夥伴們一起分享。
「學校裡面沒有小賣鋪,食堂也不開。老師也不讓學生帶零食到學校。」王雲是這所學校初一的學生,他告訴記者,自己班上的同學每天都有10元左右的零花錢,但是學校裡面買不到吃的,只能到外面的小賣鋪買零食。其中五毛左右的辣條是班上男孩的「最愛」。
平均價格只要5毛錢的辣條。 王雲供圖
今年央視「3·15」晚會曝光了河南、湖南兩地辣條生產廠家衛生亂象。然而,王雲告訴記者,自己學校對面的小賣鋪並沒有受到影響,辣條依舊在售賣中。
辣條企業停產未停售 專家:企業標準應高於國家標準
王雲向記者展示了幾款在同學中最受歡迎的辣條:有請明星代言的鄭州佳龍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臺式素香腸」;有安徽肥東縣天天旺食品廠生產的「熊大熊二」;還有來自湖南岳陽平江金麥坊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親嘴饃片」……7袋辣條,王雲共計花費3.5元。
根據辣條包裝背面的廠商聯繫電話,記者撥通了「熊大熊二」辣條的製造商李翔的電話。李翔告訴記者,廠子今年1月份開始投產,但是因為環評遲遲未達標,今年2月已經停產。現在市面上流通的都是此前1個月內生產的辣條。
記者注意到,在這包名為「熊大熊二」的辣條包裝上,使用的是在中小學生中頗受歡迎的動畫片《熊出沒》中的卡通人物造型。添加劑欄顯示,這款辣條共包含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賽蜜等17種添加劑。在營養成份欄中,鈉含量高達1697毫克/百克。
李翔告訴記者,「之前所生產的辣條有食品安全證」。但記者在全國工業產品生產許可證公示網查詢,「熊大熊二」辣條所使用的食品生產許可證號(SC10734012209909)官網並無備案。
記者檢索某電商平臺,發現最便宜的一款辣條製造機器僅需200元。 圖片截自淘寶
一款沒有食品安全證也沒有通過環境評估,甚至還存在侵害版權的辣條,售價只要五毛。而作為生產辣條最核心的辣條機,記者通過在某電商平臺上檢索發現,一臺辣條機,成本最低只需200元。
由於辣條的製作成本低廉,中國營養保健食品協會秘書長劉學聰對未來網記者說:「薄利多銷正是這些辣條的盈利模式。」
與「熊大熊二」辣條簡陋的包裝不一樣,「親嘴饃片」的包裝經過設計,包裝的質量也更好。「親嘴饃片」的辣條生產商謝明告訴記者,自己的廠房是在2017年,按照無塵車間,投入了200多萬元建成的。
親嘴饃片辣條。 王雲供圖
在這次「3·15」晚會曝光湖南岳陽平江縣辣條問題後,「親嘴饃片」的製造廠商嶽陽平江金麥坊食品有限公司也受到波及。「廠房在第二天就已經停產整頓了。」謝明表示,這次的廠房整改主要針對內、外環境改善,場內的硬體裝備沒問題。
整改之後是否可以重新投產?謝明表示擔憂,「這次的曝光對整個平江縣的辣條產業鏈的打擊非常大,恐難恢復之前的規模。」
謝明稱,近幾年,平江縣辣條生產企業都是按照2007年湖南省地方標準之上建設的。現在卻因幾個廠不符合要求遭到曝光,讓整個行業都受到了影響。
去年的 5月9日,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對外公布了《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調味麵製品》(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辣條國標》(意見稿))。據悉,辣條的國標將有可能在今年上半年公布。
劉學聰表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是企業必須遵循的基礎標準,對於行業的規範管理頗為重要。目前相關標準正在制定進程中,企業可以根據實際生產情況,制定高於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企業標準。
「五毛食品」可能會影響未來民族整體競爭力
李鑫是安徽滁州市會峰小學一年級的學生,他的媽媽吳樂稱,「從未給孩子買過辣條」。上大學時,吳樂也很愛吃辣條,但到了大四畢業那年,無意中看到了辣條「令人作嘔」的製作過程後就再也沒有吃過辣條了。
「3·15」晚會之後,吳樂特意看了一下兒子學校對面的小賣鋪,發現之前賣得火熱的辣條全部不見蹤影了。
「孩子的學校不讓帶零食,學校裡面也沒有小賣鋪」,吳樂表示,作為新手媽媽,還不能非常科學地保障孩子營養均衡,但對哪些食品孩子最好不要吃是有辨識能力的。
李鑫在上學的日子裡,每天早、晚飯都在家裡吃,午飯在學校。在家的時候,吳樂會給孩子喝牛奶、酸奶等奶製品、吃餅乾等零食。杜絕一切碳酸飲料和垃圾食品。
小孩子為什麼要吃零食?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營養與食品安全系副教授範志紅認為,小孩的胃比大人小,因此食量小。但孩子生長速度快,按單位體重,孩子的營養需求比大人多,兩餐之間就會比較容易餓。
圖片截自《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調味麵製品》(徵求意見稿)。
根據《辣條國標》(意見稿),辣條應被定義為:以小麥粉和/或其他穀物粉等為主要原料,添加食用油脂等輔料,經配料、擠壓熟制、成型、調味、包裝等工藝加工而成具有一定韌性的即食食品。
在記者的調查中發現,目前,不少辣條中所包含的營養成分基本為: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和鈉等。而每包辣條所使用的食品添加劑均在10種以上,其中常見的有:阿斯巴甜、甜蜜素、安賽蜜、食用香精、三氯蔗糖、天然色素等。
範志紅表示,正在長身體的孩子本來胃就小,碰上了辣條,除了滿足口欲之外,身體需要的營養都沒有供應上,最後導致孩子該長好的地方都沒長好、學習所需要的營養也不夠,最後,只落得一身虛肉。長遠來看,孩子從小身體不健康也會影響未來民族整體競爭力、國家發展的潛力,還會增加社會經濟負擔。
五毛食品是一個籠統的表述,辣條只是五毛零食的一種。劉學聰表示,在三四線城市和農村地區,這些違法的五毛食品安全問題表現更為突出。
多地校園周邊禁售辣條 專家:還需普及科學營養知識
為了守護未成年人校園食品安全。在這次「3·15」晚會曝光辣條問題後。3月19日,吉林省出臺《吉林省校園食品安全守護行動方案》。方案提出,吉林省將突出專項治理,以校園周邊、城鄉接合部和集貿市場為重點區域,全面排查問題辣條,對涉事企業的問題辣條要求立即下架封存,做好問題產品召回處理。
而甘肅、青海均明確表示在校園及周邊200米範圍內,禁止銷售辣條。福建媒體《海峽導報》3月21日的報導顯示,漳州市執法人員在檢查過程中,要求校園周邊200米範圍內的店鋪下架「辣條」產品並禁售。
「200米作為一個行政劃分能夠起到一定的作用。」劉學聰表示,辣條作為一個新發展食品產業,已經形成近600億元的市場規模。對於符合標準和管理要求的合法企業,應加強規範和引導,促進產品健康發展,引導消費者科學消費。但對違法企業,要加強監督和懲戒力度。
除了學校食物質量監管,校園周邊食品環境整治外,範志紅認為,更重要的還是家庭教育。
範志紅表示,國外有研究發現,孩子的飲食習慣,早在5歲之前就形成了。每天兩頓飯、假期和周末也都是在家吃,如果一開始就養成了壞習慣,到了學校裡面也很難改過來。因此,範志紅建議,父母從備孕前就應開始轉變飲食習慣。
無論大城市、三四線城市還是農村,除了五毛零食,也有五元零食。範志紅認為,價格並不能作為健康食品判斷的標準。農村與城市最大的區別還是在於農村地區接受到健康飲食教育和知識覆蓋更加不足。
當人們的健康營養觀念跟不上的時候,零食企業在市場經濟規律的作用下,就會一擁而上。範志紅表示,「重點在於普及營養知識」。通過政府投入,志願者參與,向廣大群眾普及科學的營養知識,改變行為習慣,才能實現健康中國的目標。(記者 朱延生)
(為保護受訪者隱私,文中王雲、李翔、謝明、李鑫、吳樂均為化名)
編輯:張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