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一醫院連續接診十幾例被蜱蟲咬傷患者 假期出遊一定當心

2021-01-08 瀟湘晨報

五一假期,又逢天氣正好,出門踏青的人真不少。

但要注意的是,五月也是各種昆蟲出動的季節,浙江寧波一家醫院最近一個月,連續接診了十幾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

醫生提醒,嚴重的咬傷可能致命!

10歲男孩爬山回來

肚子上多了一隻蟲

上個雙休日,天氣晴朗,寧波上小學的龍龍和爸媽一起去爬山,玩得很開心。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於是趕緊喊媽媽。龍龍的媽媽比較警覺,知道身上咬了蟲子不能隨便扯,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蜱蟲咬住一個地方就不鬆口,我們給孩子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一方面讓蟲子咬著的力量鬆弛,一方面也為孩子減少疼痛。」

寧波市中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王慧告訴記者,麻藥起效以後,醫生用鑷子把死死咬著龍龍的蜱蟲完整地取了下來,然後對傷口進行了消毒,同時叮囑龍龍媽媽,雖然蟲子取下來了,還是不能掉以輕心,如果孩子出現發熱、頭痛、皮疹等症狀,一定要馬上來醫院就診。

每年四五月是蜱蟲咬傷的高發期

每年四五月,都是蜱蟲咬傷的高發期。寧波市中醫院急診科統計,最近一個月,醫院收治了十幾位蜱蟲咬傷的患者,所幸經過及時處理,都沒有引起嚴重後果。

「每年4到10月都是蜱蟲的活躍期,蜱蟲一般在丘陵地帶出沒。」王慧醫生介紹,蜱蟲是一種體外寄生蟲,一般叮咬家畜、寵物,也會咬人。蜱蟲咬了人之後,不容易弄掉,它會將自己的整個口器嵌進皮膚裡吸血,同時分泌有害物質。只在產卵和蛻皮的時候才會自行脫落,一般要兩三天,隨著攝入人血,蜱蟲的體積也會變大,後面可以長到平時的十倍大小。

戶外活動要尤為小心

蜱蟲大多以吸食血液為生,在叮咬人時會釋放一種麻醉物質,然後將頭、螯肢埋在人的皮膚內吸血。蜱蟲通常寄生在鼠類、家畜等體表,離開動物後附著在草上。它們一般會選擇皮膚較薄、不易被搔撓的部位叮咬,如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由於被叮咬時沒有疼痛的感覺,所以不易被及時察覺。蜱蟲對體味很敏感,孩童極易成為其「目標」,所以兒童在戶外活動要尤為小心。

如何防止被蜱蟲叮咬?

1、野外活動時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提倡穿長袖衣服;不要穿涼鞋;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附著;

2、儘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裸露的皮膚塗抹驅避劑,如含有避蚊胺(DEET,N,N-二乙基間甲基苯甲醯胺)的市售驅避劑或花露水,可以持續保護幾個小時;活動結束後,還要仔細檢查身體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發現蜱蟲後立即清除。

3、寵物喜歡到戶外的草地、灌木叢、洞穴、枯枝爛葉、花叢中去玩耍,容易被蜱蟲感染。寵物感染蜱蟲後,容易將蜱蟲帶回主人的家居環境中來,蜱蟲經過大量繁殖後極易再次攻擊寵物主人。因此,寵物回家前,應檢查是否攜帶蜱蟲。

被蜱蟲咬傷後這樣處理

被蜱蟲叮咬後,有的患者會出現傷口紅腫現象,有的傷口則不明顯,發病的潛伏期可長達一個多月。所以春遊後,建議回家馬上好好洗個澡,並且仔細檢查身體。

因為蜱蟲吸血後還會往人體內鑽,很難拔下。所以當被蜱蟲叮咬後,切忌盲目使用拍死蟲體和硬拔的手段,這樣容易刺激蜱蟲在皮表釋放更多病毒,而硬拔還會使蜱蟲的口器留在體內導致感染。最好的處理方法就是將酒精擦在蟲體上,殺死蜱蟲後用鑷子將其從體表拔除。

【來源:半島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醫院連續接診十幾例,嚴重可致命!出遊當心...
    連續接診了十幾例 被蜱蟲咬傷的患者。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於是趕緊喊媽媽。龍龍的媽媽比較警覺,知道身上咬了蟲子不能隨便扯,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 「蜱蟲咬住一個地方就不鬆口,我們給孩子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一方面讓蟲子咬著的力量鬆弛,一方面也為孩子減少疼痛。」
  • 一個月接診十幾例,曾有人因被它咬喪命!夏季去野外尤其要注意
    據寧波晚報5月2日報導,浙江寧波市中醫院最近一個月接診了十幾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①蜱蟲俗稱草耙子、扁蝨,會藏在草叢、植物或者牲畜皮毛間,喜歡吸血。江蘇新聞曾報導過「家三人被蟲咬傷,兩人不治身亡」的新聞。②類似的每年都有被蜱蟲咬上的情況發生:而被蜱蟲咬了沒什麼可怕,可怕的是它本身攜帶的病原體,可以致病。2018年一項發表在「現代預防醫學「期刊上的《內蒙古西部地區蜱蟲種類與立克次體攜帶情況的相關性研究》中採集了2000隻蜱蟲,發現五成以上帶立克次氏體,可能是引發不明原因的發熱之一。
  • 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鼓樓醫院今年已收治17例
    夏天到了,也到了蜱蟲盛行的季節,家住江蘇盱眙鐵山寺附近的宋先生(化姓)一家可謂是禍不單行,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嶽母和小舅子先後被蜱蟲咬傷後不治身亡,宋先生自己也因被蜱蟲叮咬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在南京鼓樓醫院感染科醫護人員半個多月的全力搶救和精心護理下,宋先生才脫離了危險
  • 又到蜱蟲活躍期,出遊當心各種會咬人的「蟲」!
    周末,天氣晴朗,上小學的龍龍和爸媽一起去爬山,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爸媽趕緊帶他到醫院,醫生說這是蜱蟲,隨後給龍龍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用鑷子把蜱蟲完整地取了下來,然後對傷口進行了消毒,又囑咐了龍龍媽媽一番。
  • 1家3人被蜱蟲咬傷2人喪命 被咬後千萬別生拉硬拽
    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後因為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令全家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之中。可誰知在宋先生為嶽母處理喪事的過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蟲咬了一口,這讓他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在醫院救治下,宋先生脫離了危險。蜱蟲為什麼蜱蟲叮咬後會生病呢?
  • 被蜱蟲咬傷喪命 致命蜱蟲長什麼樣子
    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後,因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可誰知在宋先生為嶽母處理喪事的過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蟲咬了一口,這讓他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他去鐵山寺處理嶽母的喪事,當時感覺右小臂被什麼蟲子咬了一口,後來到當地鄉鎮衛生院就醫,因為不能肯定是被蜱蟲咬傷的,就簡單地進行了消毒處理。
  • 被蜱蟲咬傷喪命這個病死亡率達到15%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鼓樓醫院獲悉,今年4月份以來,該院已經收治了17例遭蜱蟲咬傷的患者,其中有兩例已經死亡。專家提醒,夏天潮溼悶熱,各類蛇蟲出沒,市民萬一被咬傷,應謹慎對待,出現不舒服時要及時就醫。
  • 被蜱蟲咬傷喪命 家屬處理喪事過程中又被咬了一口
    昨天,現代快報記者從南京鼓樓醫院獲悉,今年4月份以來,該院已經收治了17例遭蜱蟲咬傷的患者,其中有兩例已經死亡。專家提醒,夏天潮溼悶熱,各類蛇蟲出沒,市民萬一被咬傷,應謹慎對待,出現不舒服時要及時就醫。
  • 寧波近期蟲咬皮炎患者激增 流浪貓狗跳蚤蝨子多
    而從市區各大醫院相關門診來看,因為蟲咬而上醫院的市民還著實不少。食物書籍最易遭蟲害春夏換季的時候,許多市民都會在家中發現小蟲子的蹤跡。結果,前幾天去車棚取一些雜物,逗留了十幾分鐘,回來就全身癢,手上腿上起了好多包。鄰居們也有相同的遭遇,一交流才明白是怎麼回事。大家聯繫物業前來趕貓、消毒,又在防盜門上裝了隔板,防止流浪貓再次進入。跳蚤事件才算告一段落。「家養的、定期驅蟲的貓狗一般都比較乾淨,流浪貓狗就難說了,特別是流浪貓,身上有跳蚤的特別多。」
  • 專家稱被蜱蟲咬傷有特效藥可治
    昨日,記者從省衛生廳了解到,今天,衛生部派出的專家組將趕赴信陽,除了給當地現有患者進行臨床診斷外,還將調查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患者病因。而專家表示,蜱(pí) 蟲叮咬引發「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可防可控,不必恐慌。
  • 寧波一醫院前8個月接診因貓致傷者5800多例
    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記者從寧波市華慈醫院了解到,今年頭8個月,醫院接診的被貓抓傷接種狂犬疫苗的患者明顯增長,在所有致傷動物中的佔比從2019年同期的33.5%增長到41.12%。貓一樣會傳染狂犬病「醫生,我被貓抓傷了,要打狂犬疫苗嗎?」幾天前,90後女孩小蕾帶著手上已經滲血的傷口來到市華慈醫院犬傷門診求助。
  • 唐山一市民被蜱蟲咬傷 醫生提醒:切勿硬拔
    我市一市民臉部被蜱蟲咬傷醫生提醒:遭蜱蟲叮咬切勿硬拔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隨著氣溫升高,各種有害於人體的昆蟲也日益活躍起來。近日,我市一市民不慎被蜱蟲叮咬,幸好其及時就診,方才化險為夷。  近日,市協和醫院皮膚科匆匆跑進一位表情痛苦的女士。只見該女士面部紅腫,睜不開眼睛,仔細一看,其眼皮上方隆起一個如同黑痣一般的腫物。接診醫生曹海鵬詢問病史得知,該女士去一處樹林郊遊,在樹下休息時,突然感覺到眼皮處疼了一下。
  • 湖北隨州去年曾報告10餘例被蜱蟲咬後發病病例
    此前媒體曾報導,去年6月,我省隨州市曾出現被蜱蟲咬後發病的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疾控專家表示,蜱蟲致病可防可治可控,市民完全不必恐慌。  據荊楚網報導,去年6月,我省隨州市有10餘病人被確診為人粒細胞無形體病,起因是被蜱叮咬。病人表現以發熱、肌肉酸痛、腹瀉為主,均為戶外勞作或活動時被咬。
  • 江蘇已有4例疑似蜱叮咬死亡 並非所有被咬均致病
    在信陽市區一處小餐館內,老闆李先生還主動和記者交流起了這個話題。他說,發病的範圍主要在農村,病例也主要是農民。「到底在商城有多少人因為這個病死亡,現在傳得很玄。聽說在市區一處公園內也有人被蜱蟲咬了!」昨天,在商城縣餘集鄉,村民們談起這個話題,顯得恐懼異常。按照商城縣疾控中心公布的情況,1名死亡病例吳德正就是餘集鄉的農民。記者觀察到,恐慌的情緒就像瘟疫一樣,正在村裡擴散。
  • 長沙一市民旅遊被蜱蟲咬傷花掉上萬醫藥費
    長沙報導一到夏天,許多不知名的小蟲開始外出活動,被蟲咬傷的事件也逐漸增多。市民王爹爹在去長白山旅遊時,不小心被蜱蟲咬傷,結果花了上萬元醫藥費。年輕姑娘小月晚上散步時被不明昆蟲蜇傷,產生過敏,一度出現生命危險。區區一個小蟲怎會有這麼大破壞力?原來,蜱蟲看起來不起眼,其毒素卻能引發森林腦炎,嚴重者甚至會死亡。而昆蟲也可能是過敏源,嚴重時能引發心臟驟停。
  • 13歲男孩被蜱蟲咬傷後患森林腦炎 尚未脫離危險
    本月1日,她年僅13歲的侄子周通因被蜱蟲咬傷昏迷不醒,被轉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兒科ICU搶救。  5天過去了,孩子依舊昏迷不醒,還上了呼吸機,生命垂危。這個身高1.8米的小夥子是如何被蜱蟲咬傷的?姑姑昨日向新文化記者講述了侄子發病的經過。  10歲時就是家裡頂梁柱  13歲的周通家住在樺甸市紅石林業局馬家店林場。
  • 潮州白癜風醫院:許多白癜風病人都會擼狗擼貓,被蜱蟲咬了怎麼辦?
    核心提示:潮州白癜風醫院:有些白癜風病人在散步的時候看到可愛的流浪貓流浪狗會忍不住摸兩下,或者白癜風病人家裡有寵物,在遛狗時難免會與其他動物接觸,蜱蟲就附著到這些動物身上然後傳染給小貓小狗,白癜風病人在撫摸自己的寵物時很可能就被蜱蟲咬了,那麼白癜風病人該如何處理呢?怎樣才能分辨是不是被蜱咬了?
  • 被蜱蟲咬了,感覺不適,很可能是感染了這種新型病毒
    家住黃宅的黃師傅一開始也以為自己是吃壞了東西,便自行在家休息了幾天,可發熱、腹瀉、乏力這些症狀一直沒有緩解,他便到縣人民醫院感染性疾病科就醫。「當時,患者發熱不退,我們懷疑是病毒感染,就把他收治入院了。」
  • 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蜱蟲咬傷後如何緊急處理
    近年來,鼓樓醫院已經陸續發現並確診了多例家人照顧病人而感染的實例,不過,這種「人傳人」的二代感染症狀一般較輕。  感染蜱蟲病毒致死率達12.7%—32.6%  「蜱蟲病」病死率達12.7%-32.6%,而且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僅有對症支持治療。
  • 寧波一醫院前8個月接診因貓致傷者5800多例
    9月28日是世界狂犬病日,記者從寧波市華慈醫院了解到,今年頭8個月,醫院接診的被貓抓傷接種狂犬疫苗的患者明顯增長,在所有致傷動物中的佔比從2019年同期的33.5%增長到41.12%。幾天前,90後女孩小蕾帶著手上已經滲血的傷口來到市華慈醫院犬傷門診求助。因為喜歡小動物,小蕾經常到「貓咖」去玩,之前她也曾被貓輕微抓傷過,因為傷勢比較輕就沒有在意。加上小蕾聽店主說:「貓有打過狂犬疫苗,貓也沒有狂犬病。」因此她也沒有在意,但這次,在和貓玩耍的時候她的手被抓出血了,小蕾覺得不放心就來醫院就診。「被貓抓傷了和被狗咬傷一樣,同樣需要接種狂犬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