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家3人被蜱蟲咬傷2人喪命 被咬後千萬別生拉硬拽

2020-12-02 廣州日報

夏天到了,戶外活動的人越來越多,大家出行時多會選擇樹木、草叢較多的陰涼處躲避太陽,但在外遊玩或者進行農耕的戶外活動時要警惕一種可以致病甚至危及生命的蜱蟲。

近日,家住江蘇盱眙鐵山寺附近的宋先生(化姓)一家可謂是禍不單行。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後因為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令全家沉浸在巨大的悲傷之中。可誰知在宋先生為嶽母處理喪事的過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蟲咬了一口,這讓他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在醫院救治下,宋先生脫離了危險。

蜱蟲

為什麼蜱蟲叮咬後會生病呢?

小小蜱蟲究竟是什麼?咬一口怎麼還會致命?原來,蜱蟲體內有一種可怕的病毒,叫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也稱新型布尼亞病毒),這種病毒可以通過蜱蟲叮咬而傳播給人,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值得一提的是,這個病是首先在中國發現的。

目前,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在國內的流行主要分布在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湖北、河北、遼寧等多個省份,當然,主要集中在以上省份的山區、丘陵和森林地帶的農村地區,而發病的人群,主要是經常在戶外勞動或熱衷野外運動的人。除了在中國,鄰近的日本、韓國、朝鮮等國家和地區,也有很多的病例報導。而就診的這家醫院目前接診到的約160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患者大都來自江蘇和安徽交界處的農村地區,如盱眙、滁州、明光等地。

宋先生被蜱蟲咬傷後留下的疤痕

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有一個很大的特點是呈現季節性的發病。發病季節絕大多數在5-11月,5-7月為主要高峰期,9月份為次高峰期,不同地區可能略有差異。原因是蜱蟲在這個季節範圍裡會大量生長、繁殖並在野外環境中活動,同樣,這與人群也會在這個季節廣泛地開展生產勞動以及戶外活動有關。今年4月份以來,這家醫院感染科已經收治了17例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的患者,其中有兩例患者因為到院太晚、病情過重,經搶救無效死亡。

被蜱蟲叮咬後,2天至1月後都有可能發病

醫生介紹,被蜱蟲叮咬後,人最短在2-3天後發病,也有會在1個月左右起病,通常1-2周左右。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一旦起病,最典型的病程可分為發熱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期、恢復期三個主要的過程。大多數人會表現為急性發熱,體溫一般在38.0 ℃以上,伴有畏寒、食欲不振、乏力、肌肉酸痛,早期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為主,部分患者有出血傾向,表現為皮膚瘀點瘀斑、牙齦出血、球結膜出血,少數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現意識障礙、肺出血、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重症患者多合併神經、精神症狀,預後較差。

該病病死率達12.7%-32.6%,而且目前尚無有效的治療方法,僅有對症支持治療。老年患者、合併基礎性疾病者、治療不及的患者往往到院後往往病情偏重,預後較差。但大多數患者經早期、及時、積極治療後一般預後良好。少數患者可遺留神經系統後遺症。吳衛華提醒,被蜱蟲叮咬後出現發熱請及時就醫。

高發季如何預防蜱蟲咬傷?

首先,應儘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需進入此類地區,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提倡穿長袖衣服;不要穿涼鞋;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爬上;針織衣物表面儘量光滑,這樣蜱不易粘附;每天的旅遊活動結束後,旅遊者還要仔細檢查他們的身體和衣物,看是否有蜱叮入或爬上,發現蜱後立即清除。必需在野外作業或露營時,衣服和帳篷等露營裝備可用殺蟲劑浸泡,如氯菊酯、含DEET的驅避劑等。

值得指出的是,在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患者的尿液、糞便、唾液中檢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密切接觸患者血液、排洩物、分泌物等可導致感染。家人特別是陪護的家屬要注意自我保護,接觸患者時注意帶防護設施,避免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或嘔吐物等,因為,除了蜱蟲叮咬可以感染病毒發病以外,正常人也可以通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或嘔吐物而感染,近年來,我們醫院已經陸續發現並確診了多例家人照顧病人而感染的的實例。因此,和其它通過蟲媒傳播的疾病不一樣,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病毒可以人傳人,了解這一點非常的重要,特別對已經患病者的家人來講,需要提高警惕,防止照顧病人而感染髮病。

蜱蟲咬傷後如何緊急處理?

蜱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一旦發現有蜱已叮咬、鑽入皮膚,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或用菸頭、香頭輕輕燙蜱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燙蜱時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取出後,再用碘酒或酒精做局部消毒處理,並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叮咬部位發炎破潰及紅斑等症狀,要及時就診,診斷是否患上蜱傳疾病,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即使未發現被蜱叮咬,從疫區旅行回來的人員也應隨時觀察身體狀況,如出現發熱等症狀,應對疫區的蜱傳疾病保持警惕。

發現蜱蟲時,無論是在人體或動物體表,還是游離在牆面、地面,千萬不要用手直接接觸,甚至擠破,要用鑷子或其他工具夾取然後燒死;如不慎皮膚接觸蜱蟲,尤其是蜱蟲擠破後的流出物,要進行消毒。

醫生特別提醒,如果有蜱蟲叮咬史或野外活動史者,一旦出現發熱等疑似症狀或體徵,應及早就醫,並應該告知醫生相關暴露史。

來源:中國江蘇網

相關焦點

  • 被蜱蟲咬傷喪命 致命蜱蟲長什麼樣子
    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後,因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可誰知在宋先生為嶽母處理喪事的過程中,裸露在外的右小臂也不小心被蜱蟲咬了一口,這讓他也在鬼門關走了一遭。  他去鐵山寺處理嶽母的喪事,當時感覺右小臂被什麼蟲子咬了一口,後來到當地鄉鎮衛生院就醫,因為不能肯定是被蜱蟲咬傷的,就簡單地進行了消毒處理。
  • 一家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鼓樓醫院今年已收治17例
    夏天到了,也到了蜱蟲盛行的季節,家住江蘇盱眙鐵山寺附近的宋先生(化姓)一家可謂是禍不單行,短短一個月不到的時間裡,嶽母和小舅子先後被蜱蟲咬傷後不治身亡,宋先生自己也因被蜱蟲叮咬引起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在南京鼓樓醫院感染科醫護人員半個多月的全力搶救和精心護理下,宋先生才脫離了危險
  • 被蜱蟲咬傷喪命這個病死亡率達到15%
    通訊員柳輝豔王娟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任紅娟綜合《杭+新聞》江蘇:一家子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身亡近日,江蘇盱眙鐵山寺附近的宋先生(化姓)一家可謂禍不單行。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後,因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
  • 被蜱蟲咬傷喪命 家屬處理喪事過程中又被咬了一口
    通訊員 柳輝豔 王娟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任紅娟 綜合《杭+新聞》江蘇:一家子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身亡近日,江蘇盱眙鐵山寺附近的宋先生(化姓)一家可謂禍不單行。先是5月底6月初,小舅子和嶽母先後被蜱蟲咬傷後,因在當地醫院遲遲未能確診,多器官衰竭而病重不治。
  • 1家3口被咬2人喪命
    蟲子雖小但可致命夏季是寄生蟲類高發的季節,特別是在農村或者野外出行的時候一定要小心避免蚊蟲叮咬,蚊子還好說,可被一些寄生蟲叮咬卻很可能是致命的三人被咬兩人喪命>近日江蘇省盱眙縣的一名男子就被蜱蟲咬了一口險些喪命,在南京鼓樓醫院的緊急救治下才脫離了危險,更為關鍵的是,這名男子是在給親人處理喪事的工程中在野外被蜱蟲咬傷,而他的兩位親人正是被蜱蟲咬傷而喪命。
  • 養狗需知:狗被蜱蟲咬了怎麼辦
    養狗的人都知道狗子喜歡往草地裡滾,但新手狗狗家長可能覺得狗狗開心就好,隨它們往草地去了,但這一滾可能要付出慘痛的代價,狗子一不小心就會被草地裡的跳蚤、蜱蟲等寄生蟲盯上了,特別是蜱蟲,它是高危寄生蟲,不僅會叮咬狗子,也會叮咬人,它還是許多病原體的傳播媒介,且人畜共患,如果人感染蜱蟲,
  • 13歲男孩被蜱蟲咬傷後患森林腦炎 尚未脫離危險
    本月1日,她年僅13歲的侄子周通因被蜱蟲咬傷昏迷不醒,被轉入吉林大學白求恩第一醫院兒科ICU搶救。  5天過去了,孩子依舊昏迷不醒,還上了呼吸機,生命垂危。這個身高1.8米的小夥子是如何被蜱蟲咬傷的?姑姑昨日向新文化記者講述了侄子發病的經過。  10歲時就是家裡頂梁柱  13歲的周通家住在樺甸市紅石林業局馬家店林場。
  • 一個月接診十幾例,曾有人因被它咬喪命!夏季去野外尤其要注意
    比如,濟南疾控不久前就測了測長清區六裡村、石窩村、東菜園村等地的蜱蟲數量,結果發現:平均密度約為1.35隻/米,山坡蜱蟲密度可高達12.6隻/米。③而一般4~10月之間是它們的活躍季節。④蜱蟲喜歡「咬」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叮咬時會分泌麻醉成分的毒素,所以不少人被咬了往往察覺不到。
  • 被蜱蟲咬傷喪命 夏季出行遠離這些昆蟲
    原標題:被蜱蟲咬傷喪命 夏季出行遠離這些昆蟲華龍網8月6日16時訊 夏季出遊,不僅要防蚊,還要防蟲。有些蟲子叮咬後可能引起較為嚴重的過敏反應,例如蕁麻疹、哮喘、呼吸困難、意識不清甚至出現生命危險。 哪些蟲子極具危害性?1、臭蟲臭蟲是專性的吸血昆蟲,可侵擾人類居所並叮咬人類,引起局部皮膚反應。
  • 女子被蜱蟲咬險喪命 市衛計委發布防蜱全攻略
    早報訊 蜱蟲傷人了,一名中年婦女被咬險些喪命,對此,青島市衛生計生委昨天發布 「謹防蜱蟲叮咬」提醒,全方位解讀蜱蟲的生活環境,以及被咬傷該如何處置等。李女士被蜱蟲咬傷後,在用「煙燙」無效的情況下,自行簡單處置,用指甲鉗將叮咬部位連皮帶肉鉸了下來,2天後出現發熱、乏力、食慾變差的現象,李女士誤認為是感冒,在服用藥物數天後,發熱反反覆覆,並出現明顯腹痛、腹瀉、噁心等消化道症狀。轉至市第六人民醫院經檢查,化驗白細胞、血小板水平明顯低於正常,伴有心、肝等器官功能損害,診斷為「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症候群」,收入感染科時已病情危重。
  • 13歲男孩被蜱蟲咬傷 一個月後生命垂危(圖)
    剛到吉林市,孩子就開始迷糊  8月1日  孩子轉院到長春,被直接送入ICU  8月3日  醫生發現他呼吸困難,給他上了呼吸機。昨日,孩子仍未脫離生命危險  「我們都生活在林區,被蟲子咬上,也是常有的事兒。這孩子咋就這麼嚴重呢?」從樺甸市紅石林業局馬家店林場趕到長春的周桂香說。
  • 三人被蜱蟲咬傷兩人喪命 蜱蟲咬傷後如何緊急處理
    近日,家住江蘇盱眙鐵山寺附近的李先生一家可謂是禍不單行。5月底6月初,他的小舅子和嶽母先後因被蜱蟲叮咬去世。6月9日,李先生在送丈母娘骨灰去墓地的路上也被蜱蟲叮咬後生命垂危,在鼓樓醫院經過近20天的搶救治療終「化險為夷」,今天已準備出院。
  • 近期4人因這個「致命殺手」喪命!青島人一定要警惕
    記者從青島市第六人民醫院獲悉,近期有多名被蜱蟲咬傷的患者到該院就診,已有四人不幸身亡!這個「奪命殺手」就是蜱蟲!被蜱蟲咬後,嚴重可喪命!如何知道被蜱蟲叮咬了1.黑痣樣:被叮咬處就像突然長了一個黑痣。2.明顯的紅腫:蜱蟲叮咬的周圍會出現紅腫。3.蜱咬熱:在蜱吸血後數日出現發熱、畏寒、頭痛、腹痛、噁心、嘔吐等症狀。
  • 寧波一醫院連續接診十幾例被蜱蟲咬傷患者 假期出遊一定當心
    五一假期,又逢天氣正好,出門踏青的人真不少。但要注意的是,五月也是各種昆蟲出動的季節,浙江寧波一家醫院最近一個月,連續接診了十幾例被蜱蟲咬傷的患者。醫生提醒,嚴重的咬傷可能致命!晚上回到家洗澡,他發現肚子上多了一個小蟲子,趴著一動不動,感覺要鑽到肉裡去了,於是趕緊喊媽媽。龍龍的媽媽比較警覺,知道身上咬了蟲子不能隨便扯,趕緊把孩子送到了醫院。「蜱蟲咬住一個地方就不鬆口,我們給孩子的肚皮上打了一點麻藥,一方面讓蟲子咬著的力量鬆弛,一方面也為孩子減少疼痛。」
  • 女子在家被蜱蟲咬後 不敢回家重新裝修房屋(圖)
    3個多月前她在家被一隻蟲咬傷後,連續兩周不敢回家住。在酒店居住期間,請人清洗了家中的床單被套、衣服被褥,並反覆消毒;甚至找人撬開了家中剛裝修2個月的木地板,請來專業殺蟲公司工作人員兩次反覆殺毒。  即使現在住進了重新裝修的房屋,桑潔每天仍然膽戰心驚。原因只有一個:家中木地板下找出的蟲子,醫生通過顯微鏡檢驗,在檢驗單上寫了「蜱」字。
  • 唐山一市民被蜱蟲咬傷 醫生提醒:切勿硬拔
    我市一市民臉部被蜱蟲咬傷醫生提醒:遭蜱蟲叮咬切勿硬拔  環渤海新聞網消息 隨著氣溫升高,各種有害於人體的昆蟲也日益活躍起來。近日,我市一市民不慎被蜱蟲叮咬,幸好其及時就診,方才化險為夷。用手一摸,一個硬硬的小蟲子叮在了上面,她趕忙用手拂拭,結果小蟲子牢牢地咬住她的眼瞼不放,她不敢使勁拉出,結果幾小時過去,這個小蟲子竟然把頭深深地鑽進了眼皮裡,只剩下半截黑色的身體露在外邊。仔細觀察,蟲子還在活動。  經過仔細檢查,曹海鵬判斷這顆活動的「黑痣」就是蜱蟲,當時蜱蟲的頭部和兩隻腳已經深深埋入她的皮膚,周圍的皮膚組織已經出現感染和紅腫。
  • 女子被蟲咬後死亡…夏季千萬當心這6種小蟲,可能使人喪命!
    你千萬別以為這些蟲子距離你很遠,它們可能每天都生活在我們周圍~~~~怎麼去對付它們呢?下面逐一說給你聽!第一類:恙蟲危害恙蟲叮咬人時會發出一種酶使人麻痺,所以叮咬時人不會感覺到痛。而在我國廣大疆域,都有蜱蟲出沒…咬後對策如果被蜱蟲叮咬,千萬不要驚慌,不能生拉硬拽,因為強行拔蜱蟲,反而會被叮得越來越緊。可用酒精、煤油、松節油塗在蜱蟲頭部,或在蜱蟲旁點蚊香,把蜱蟲「麻醉」,讓它自行鬆口;或用液體石蠟、甘油厚塗蜱蟲頭部,使其窒息鬆口。如果發生被蜱叮咬或有過疫區暴露3~32天後皮膚出現大片紅斑或丘疹,須及時到醫院就診,採取相應的診療措施。
  • 湖北隨州去年曾報告10餘例被蜱蟲咬後發病病例
    此前媒體曾報導,去年6月,我省隨州市曾出現被蜱蟲咬後發病的人粒細胞無形體病。疾控專家表示,蜱蟲致病可防可治可控,市民完全不必恐慌。  據荊楚網報導,去年6月,我省隨州市有10餘病人被確診為人粒細胞無形體病,起因是被蜱叮咬。病人表現以發熱、肌肉酸痛、腹瀉為主,均為戶外勞作或活動時被咬。
  • 遛彎時被蜱蟲咬 一個月了傷口又硬又癢
    原標題:遛彎時被蜱蟲咬 一個月了傷口又硬又癢提醒:遇蟲叮咬別「一巴掌拍死」 寶雞市民李先生在一次公園遛彎後就一直痛苦不已。6月初的一天,李先生在渭河公園被一隻蜱蟲咬傷了,傷口至今還是又痛又癢。「已經一個月了,你說這傷口咋還不見好?」對此,李先生真是又氣又急。據悉,遭遇像李先生這種情況的市民還不在少數。
  • 廣東有人被蟲咬後確診新冠?真相竟是……
    2天後,官方回應了!原來,那位業主是被不明動物(懷疑老鼠)咬傷,現已接種人用狂犬疫苗,同時2次核酸檢測結果都呈陰性。截止目前最新核酸檢測結果如下:根據該名業主臨床表現及核酸檢測結果,已排除新冠肺炎病毒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