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身邊有沒有很多表情包狂魔,隔三差五就換包,而你,一直處於被碾壓的狀態?
反正我是……
而最近一套表情包,讓我有了翻身做主人的感覺!
先給你們過過眼!
是不是有人已經用過了?
科科~這次我不怕~
因為……
我採訪到了主創團隊!
他們叫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的新媒體技術團隊,成員都是在校學生。幾位主創跟我分享了,一群90、95後的小夥伴如何完成這次的「小徵途」!據說,從小學習的語文課文起了好大作用呢~
中國傳媒大學的谷琛同學,是這次設計團隊的成員之一,他很謙虛地表示不要露臉(雖然二水非常想跟你們分享啊!)……
觀察者網(以下簡稱「觀」):同學你好,我是觀察者網的二水同學,請問是怎麼想到要製作這樣一套表情包的?
中傳團隊谷琛(以下簡稱「團」):你好你好,這是「指尖上的中國」工作室和中國傳媒大學新聞傳播學部新媒體技術團隊合作,為紀念長徵勝利八十年周年推出的作品。
(「指尖上的中國」工作室是一個向社會傳遞正能量的團隊,多次發力於移動社交媒體中的重大主題報導創新。例如在今年兩會上結合當下流行特點推出系列H5作品《兩會日記:跟著總書記聽會》、結合青年話題推出理論脫口秀《來理論吧》。這次,「指尖上的中國」又開啟創新模式,推出《長徵路上小紅軍》表情包來助力長徵勝利八十周年紀念。)
一拿到這個任務,同學們就想到要做成一個小紅軍的形象,通過這個形象來展現其他的東西。所以拿到任務之後就開始去討論、去創意。
我們很快就想到了,包括我們在內的90後,對長徵的印象最早其實來自於小學課本。我們一開始是沒有看過《長徵組歌》這些上一輩人熟悉的影視作品,最早對長徵的印象,就是來自於課文。
《倔強的小紅軍》,人教版語文課本第七冊,開始背誦!
我們想到小學學過的《倔強的小紅軍》,發現拿這篇課文做切入點,能喚起很多人的回憶。很多身邊的人一聽到這個都說「哦我想起來了,以前學過這個課文,還背誦過」之類的。
觀:沒錯!我自己用的時候也覺得很親切!
團:對。我們一開始做的時候先會看現在什麼表情包受歡迎,下載了微信表情商店裡幾乎所有現在最流行的表情包,比如現在比較流行那個長草的白色糰子……
就是這貨
那個是比較流行的嘛,他們的特點就是線條比較簡潔,五官也比較簡化,並沒有很擬人花,比較Q版,我們在設計的時候也考慮到了,能夠讓大家喜歡用,有使用的動力,所以設計的時候也往這邊靠。
觀:這個團隊有多少人呢?
團:團隊都是由新聞傳播學部的學生構成,平時專門進行一些新媒體實踐。全部是90後,大部分是95後。
來瞄一眼這個年輕的團隊,在我的要求下谷琛同學好不容易翻出僅有的一張合影。喜歡右二妹子的眯眯眼!
觀:分工呢?
這個可以讓我們另一位主創成員滿格同學介紹下。
(滿格同學的發言特別穩重,讓人想起那些年膜拜的學生會幹部……)
主創團隊成員滿格:我負責的是頭腦風暴團隊的組織工作,大家討論的時候都是從生活實際出發,比如覺得「堅強」就很適合在自己遇到不開心或者困難的時候,發給別人,傳遞出一種「我沒事我很好」的情感。
很多時候自己一個人想不到那麼多有趣的表達方式,大家在頭腦風暴會上,總能碰撞出一些新的創意,這個真的很重要。
觀:具體的設計過程遇到什麼困難呢?最大的困難是什麼?
團:這套表情包的初衷是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我們也希望它能夠被儘可能多的人喜歡,使用。
所以在歷史性、趣味性和情感溝通幾方面要拿捏尺度,儘可能平衡。
一開始我們先設計出了好幾個形象,有三個版本。我們拿去在網上做了個投票調查,小範圍的,徵詢一下同學們的意見。
最後的這個設計方案高票當選。
這是第一步。同時開始進行16個表情的內容設計。
表情是傳遞情感的,我們要考慮這個表情能傳遞什麼樣的情感,在什麼樣的情境下、什麼樣的人際關係中使用,是在群聊裡用,還是在親密的朋友之間用,還是在普通的同事中間用,這些我們也都考慮了,讓這16個表情儘可能涵蓋大部分社交、溝通情境。
觀:文字選擇也是出於這樣的考慮?
團:最難的就是這部分。
設計構思想好之後,畫師可以非常快就畫出來,最難的就是前期創意和16個內容的設計。包括每個表情配什麼文字,都需要跟同學們去討論、去碰。
觀:哪個表情費的功夫比較多?
團:比如,有一個敲鼓的叫「敲開心」……
在一開始設計時,它不叫這個名字,只叫開心,然後覺得開心有點太簡單了,就變成「超開心」,後來再進行一個頭腦風暴會時,我們團隊裡有一些大一大二的學生,他們都是95後,比較小,對網絡語言比較熟悉,有一天他們說「超可愛」,其實有點模仿港臺腔,然後覺得這個剛好可以用。我們一開始設計的情景就是長徵勝利去延安,延安的人敲安塞腰鼓慶祝,這也是經常在國慶或者其他場合看到的,所以我們設計了這個。後來再重新審視這個動作,就把「超」改成了「敲」,還正好很合適這個動作。
觀:也很要看靈感和巧合嘍?
團:對,而且這個不是一次性的,而是要反覆地修改和討論,至於團隊指揮,雖然說一開始設計時,我這邊負責多一些,可是後期真要想精益求精去做,肯定需要團隊,需要很多人的意見去修改,這樣才會更好。
觀:一共有16個表情,你說的這個敲鼓是用了抵達延安之後的一個元素。我印象很深的還有煮皮帶那個,是長徵裡面非常有標誌性的事件。咱們是怎麼挑選這些長徵元素的?參考了那些資料?
團:其實我們查了很多資料,然後,我們一開始最希望的是都從小學課本裡找,因為我們最開始的初衷就是找到我們這一代人共同的群體記憶,通過這個來換取大家對長徵的關注和興趣。所以,最開始,我們基本上把所有我們曾經學過的課本上跟長徵、革命題材有關的課文都找出來讀了一遍,讀完發現並不是所有文章都適合,因為大部分文章比較壯烈,不適合進行這種趣味性的調侃和發揮,並不適合做成表情包。
比如說,第一個表情「送一袋乾糧」出自一篇課文……
它的標題就叫《一袋乾糧》,也是一個小紅軍和另一個小紅軍的故事,故事的結尾雖然沒有人死掉,但是乾糧被衝走了,表現紅軍戰士很艱辛很辛苦,中間送乾糧這個過程還能呈現出來了,整體上說還是一個健康向上的情感體現,所以才把它用進來。
當我們發現教材很有限,畢竟也沒有那麼多課文,找完課文後我們就開始找歷史典故,把大家耳熟能詳的故事都找來。
耳熟能詳很重要,不能說太偏的故事,一定要找大家都知道的故事,根據這個我們在很多表現情景中都加了背景。比如開會的那個表情,背景是遵義會議的會址;「堅強」這個表情體現的是過草地,底下是草皮上面下著雨,這個表現出來的一個元素。
期待那個表情背景是延安的一個塔,然後「開心到飛起」的表情的背景,是將臺堡會師,我們是直接按照將臺堡會師的建築去畫的,有紅旗,有那個樓。
觀:是那個下面有一雙手託著紅軍小戰士的表情,對吧?
團:對,這個我們是取材於一個很著名的油畫,那個油畫中有個大人把一個小紅軍託起來,表現的是勝利了會師啦這麼一個畫面,這是從油畫找到的靈感。
對比看看,你能認出來不?
這個圖片在長徵勝利八十周年的展覽上也有,我們團隊也參觀了這個展覽。
觀:表情包從9月份做好到現在已經有一陣子了,傳播效果怎麼樣?微信下載量如何。
團:10月15號正式上線,第一天在沒有推廣的情況下總發送量有7000多,截止昨晚,三天已經有3萬發送量。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文章內容純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平臺觀點,未經授權,不得轉載,否則將追究法律責任。關注觀察者網微信guanchacn,每日閱讀趣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