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是什麼:是過去傳到將來的回聲,是將來對過去的反映。——雨果(法)
文章類型/歷史見聞
字數|961,閱讀約2分鐘
1898年9月21日,戊戌變法失敗,康有為逃亡北京。此後,他流亡海外長達16年之久。在16年的海外生活中,康有為創造了多項紀錄,如成為中國環遊世界第一人,成為親眼看到北極極光的第一個中國人。
康有為實現了四渡太平洋,九渡大西洋,八渡印度洋,在北冰洋航行七天的目標。先後遊歷英國,法國,義大利,日本,美國,加拿大,墨西哥,新加坡,印度,越南,緬甸,巴西,埃及等42個國家和地區。
不僅如此,康有為在流亡期間還創辦公司,投資股票,投機房地產等。然而,在康有為一系列驚天動地的行為中,在瑞典購島一事被反覆提及。那康有為為什麼要買一個島,現在這個島發生了什麼?
買一座島要花巨資。康有為能買得起島,要從「保皇黨會」開始。1899年7月,康有為會同加拿大僑領李富濟等人成立「保皇黨會」,規定所有會員必須交納2元會費。康有為派弟子到美國,墨西哥,南美,澳大利亞,東南亞等地華人聚居的地方宣傳「保皇會」。
不得不說,康有為真的很會蠱惑人心。已有數百萬人加入「保皇會」,一些海外華人甚至捐出畢生積蓄。作為會長,康有為有權在「保皇黨會」中分撥經費。據資料顯示,一次「保皇黨會議」就籌集了100萬美元。於是,康有為撥出10萬美元遊歷各國。康有為有錢,可以到處旅遊。
1904年,康有為一行遊歷瑞典。他立刻被這裡的美景所吸引,希望能定居下來。康有為在《歐洲十一國遊記》中寫道:「瑞典百兆島,陽臺無數,月明……島外有湖光山色,山為城中中山……欲遷其家。」
康有為在瑞典訪問期間,經過一段時間的考察,最終選定了首都斯德哥爾摩東南沿海沙丘巴登地區的小島,這裡非常適宜居住。這裡風景宜人,交通也很便利。康有為看中了其中一個小島,花巨資買下。
康有為購島後,斥巨資重修,在島上建了一座中式園林,取名「北海草堂」。康有為在這個島上住了三年,然後離開,再也沒有回來。現在很難在這個島上找到康有為當年留下的建築痕跡,附近的瑞典民眾也不知道康有為購買這個島的事。
但當地華僑很清楚,該島是康有為買來的,也習慣稱之為「康有為島」。看到這裡,大家應該明白了,該島早已被瑞典國有化,成為著名的旅遊景點。
參考文獻:《歐洲十一國遊記》,《康有為出國》
歷史並沒有真正的科學價值,它的唯一目的乃是教育別人。——喬治·屈維廉(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