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注我,了解自己的姓氏!
康姓文化
康姓,中華古老姓氏之一,是一個多源流、多民族的姓氏,最早可追溯到西周時期,關於其姓氏來源,一般認為有四:
源自姬姓
《通志·氏族略》記載:周武王姬發封其胞弟姬封於康城,後人稱其為康叔,康叔勤政愛民,治國有方,為民眾所愛戴,死後諡號「康」,其後人便以康為姓。
東周周定王胞弟劉康的後代也以「康」為姓氏。
源自陰康氏
《風俗通》記載:陰氏,陰康氏之後,周有陰不佞。陰康氏傳說是女媧的後裔,曾在今陝西一帶建立陰康國。後來陰康氏演化為陰姓和康姓。
以國名為氏
突厥部有康姓,為遊牧民族,西魏時期康姓建立國家,是為康居國。定居河西。漢朝,西域康居派遣王子來到中國,以示臣服。後康居國王子居河西,其後人以國為氏。是為甘肅康姓。
出自匡姓
《宋史》記載,趙匡胤登基後,為避帝諱,令匡姓改為康姓。
康姓的得姓始祖為康叔,是西周時期周武王的胞弟,康姓的起源地為康叔被封的衛國(今河南東部、山東西部、河北西南部一帶)。秦朝時期, 康姓族人開始向東、西方向遷徙,並在陝西、山東形成兩大康姓族派。唐代時期,康姓族人已經遍布中原地區,並且在新疆、安徽等地也有族人分布。清朝時期,康姓族人還有移居臺灣者。並稱為臺灣的大姓之一。
康姓族人在不斷的繁衍生息中,衍生出了很多郡望:京兆郡(今陝西西安),三國時期置郡;東平郡(今山東東平),宋時置郡;會稽郡(今江蘇蘇州),秦時置郡;晉陽郡(今山西太原),秦朝置郡。
康姓名人
今天我們要講述的康姓名人是晚清政治家——康有為。
康有為,一個不是聖人卻立志成為聖人,一個處心積慮要做帝王之師的人,一個不滿足於做變法維新的精神領袖,不惜偽造密詔、一心渴望成為政治領袖的政客。
我們小時候所熟知的康有為,是公車上書的發起人,是百日維新的中堅力量,深得光緒皇帝的倚重和信任。但事實上,這些都是假的。
康有為,原名祖詒,字廣廈,廣東省廣州府南海縣灶蘇村人。自幼深受儒家思想的影響,但當時康有為並不滿足儒學,於是康有為開始接觸西方思想,並開始學習西學。在當時一躍成為著名思想家,還被人稱作「南海聖人」。
但其欺世盜名,大肆斂財,說其是賣國賊,大忽悠,一點都不為過。
01、公車上書
書上的公車上書是這樣的:1895年,中日甲午戰爭失敗,正在京城等待科舉考試結果的上千名舉人得知後,群情激奮,聯名向皇帝上書請願,反對籤署喪權辱國條約。要求變法。康有為還帶頭召集了1300多名舉子聯名,在萬言書上簽字,遞交上去。但最終公車上書未上書。這些都是康有為寫的《康南海自編年譜》中記載的。
實際情況是,康有為知識組織了一場機會,收集了1300多名士子的籤名,但並未把這封萬言書遞交上去,原因是在放榜前夕,康有為知道自己中了進士,一旦遞交此書,康有為自己寒窗數十年想要考取功名的願望就要落空。雖然公車上書並未成功,但康有為在此後的歲月裡,一直在用「公車上書發起人」的名頭來忽悠大眾。達到為自己斂財的目的。
02、受到光緒倚重
康有為本人還是有著一番雄心壯志的,在康有為給光緒皇帝的上書裡,康有為慷慨陳詞,極力推薦變法,認為只有變法才能拯救國家。為此,光緒還特地召見了康有為,但這卻成為康有為矇騙同胞、招搖撞騙的「利器」。
康有為一生一共面見過一次光緒皇帝,根據康有為自己的說法:自己跟光緒皇帝聊天足足有九個小時,並且非常認同他。但事實上,跟康有為同是進士的張元濟也在那一天被光緒召見,碰巧排在了康有為的後面,等待光緒召見。並且張元濟還有記筆記的習慣,據張元濟回憶,康有為一共跟光緒皇帝呆了一刻鐘。
康有為還自稱有一張自己和光緒皇帝的合影。後來被證實這個照片是修改底片PS而成的。
03、百日維新
其實,當時的權力掌控者慈禧,對於變法是沒有採取反對態度的, 要不然變法不可能維持103天,慈禧當時應該採取的是默認的態度,但康有為竟然提議「圍園殺後」。這就把慈禧惹惱了,直接軟禁光緒皇帝,逮捕維新派主要成員。康有為提前得知消息,提前跑路了。
並且在維新變法中,康有為不斷上書,不僅讓光緒皇帝清除掉大部分的守舊勢力,並且還想讓光緒把西藏地區賣給英國,但光緒的老師認為康有為不可理喻,並沒有理睬康有為。
變法失敗後,康有為還提出「中日合邦」的設想,提議推翻現有封建統治,由康有為和日本首相挑選百名外國顧問,接管中國的政治、軍事、財政、外交等國家大權,可以說,後來的日本侵華,康有為這個舉動,有一定的功勞。
康有為被清朝懸賞十萬兩白銀通緝,只好出國避難。但康有為並不像出國逃亡,而像是旅遊。據資料統計,從1898年—1913年,康有為四渡太平洋,八涉印度洋,九經大西洋,先後遊歷了英、美、意、加、希臘、埃及、巴西、墨西哥、印度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
並且,康有為一路旅遊,一路斂財。康有為先是逃亡日本,然後流亡加拿大,在加拿大, 數千名身系國家的愛國華僑紛紛慷慨解囊,並認定康有為就是救國的大英雄。康有為還專門做了幾次演講,並成立保皇會。資料記載,入保皇會是要交會費的「若海外五百萬人,扯算計之,每人能以菸酒之餘,人捐美洲銀五圓,則中國立可救矣。」
就這樣,康有為大肆斂財,揮霍無度。在遊歷瑞典時,更是直接買下了一座島嶼,稱之為「康有為島」。據統計,此島從買下,到裝修,共花費36000克朗,相當於今天的150萬人民幣。
04、一夫多妻的康有為
康有為口口聲聲地提倡一夫一妻制,但自己卻娶了6房太太。在康有為62的時候,遊歷西湖,看上了船家女,強行納妾。家人深以為恥,連婚禮儀式都沒有去參加。
1927年,康有為病逝於青島。回顧其一生,章太炎送其的對聯更能概括他的一生「國之將亡必有,老而不死是為」。
錦秋文譜,專注中華家譜文化研究,中華姓氏起源研究,關注我,做個既懂譜又知姓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