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蠅與蚊子
6月27日,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王麗萍研究員在北京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蚊蠅不具備傳播新冠病毒的生物學基礎,但要防止他們傳播瘧疾、登革熱等疾病的風險。同時,也要提醒大家的是,最近在巴西再次出現的寨卡病毒也主要是通過伊蚊來傳播的。
美女與狗狗
對於寵物會不會傳播新冠病毒,至少現在還沒有證據表明人與貓犬會相互傳染冠狀病毒,其原因可能還是沒有傳播的生物學基礎。
一、新冠病毒傳播的生物學基礎到底是什麼?
新冠病毒
到目前為止,人們已經發現的冠狀病毒有50多種,分屬於4個屬,這些病毒可以感染不同動物,但並不會交叉感染,也就是說每一個物種都會有不同病毒感染機制。貓犬身上能感染的是α屬,而此次的新冠病毒則是β屬。
專家在會上提到,新冠病毒感染人的時候需要受體的存在,這是病毒能夠感染人的生物學基礎。一個病毒是否能入侵到宿主體內,真正要做的是在這個宿主身上找到適合它生存的地方。當然,病毒生存的地方就是一個適合的細胞了。
病毒感染
科學家已經了了解到,人的呼吸道和肺部細胞表面有一種蛋白質(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ACE2)正是新冠病毒進入細胞時所必需的,這種蛋白質就是專家所說的受體了。而人們在蚊蠅以及貓犬等動物的細胞上還沒有找到這種蛋白質,新冠病毒也就無法進入它們身上的細胞了。
二、新冠病毒的生存與繁殖需要一定的條件
病毒的繁殖過程
病毒進入細胞的後續動作,當然就是利用細胞中優越的條件進行快速繁殖。但要實現這樣一個過程還是需要滿足一些條件的。
新冠病毒與細胞表面接觸,只是把它的RNA注入到了細胞內,需要利用宿主細胞中的各種酶類和原料去合成自己的病毒外殼和RNA分子。我們都知道,每個細胞中的蛋白質和其它物質都是有很大差異的,而呼吸道和肺部細胞環境正適合新冠病毒的生存條件,這也是為什麼我們發現新冠病毒只存在於呼吸道和肺部的原因了。
而貓犬等寵物的細胞中不存在有利於新冠病毒繁殖的這種條件。
可愛的小寵物
至於蠅蚊和寵物能不能通過體表攜帶病毒,然後與人接觸後傳播新冠病毒呢?回答基本上也是否定的,主要原因是體表是乾燥的,不利於病毒的存活,因為需要高溼度的環境才能生存。至少現在人們還有發現通過這種媒介進行傳播的病例。
三、預防新冠做好自我防護是第一要務
當然新冠疫情還呈蔓延之勢,我國有部分地區也再次成為高風險地區,雄安新區安新縣甚至已經宣布進入全封閉管理,這足以說明疫情防控形勢的嚴峻性。在國家嚴格疫情防控措施的同時,我們更應該做好自身防護。
病從口入,這是千百年來人們總結出來的真諦。野生動物是很多細菌和病毒的宿主,不再食用是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手是人接觸外界最多部位,勤洗手是日常生活中必須做的第二件事。
手上的病毒
生肉、新鮮蔬菜水果,尤其是冷鮮食品都是細菌和病毒容易滋生或寄生的地方,所以儘量不要吃不乾淨和不熟的食物,這是要做的第三件事,甚至有專家提醒,清洗生肉時,不要直接用自來水衝洗,以防病毒飛濺。最後一件就是儘量減少聚集性的社交活動。
儘管當前我國新冠疫情還是處在可防可控的範圍之內,但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參與,人人履行自己應盡之責,做好自我防護,新冠疫情攻堅戰就會取得最後勝利。
歡迎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