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現場》:刑偵單元劇思路下的中上之作

2021-01-10 澎湃新聞
《犯罪現場》:刑偵單元劇思路下的中上之作

Erma馮

2019-10-14 11:20 來源:澎湃新聞

《犯罪現場》是「勞模」古天樂在2019年登陸內地院線的第六部院線電影。前五部則分別是《家和萬事驚》(1月18日)、《反貪風暴4》(4月4日)、《追龍II》(6月6日)、《掃毒2天地對決》(7月5日)以及《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8月7日)。除了《家和萬事驚》看過的觀眾不多之外,另外四部犯罪題材電影,雖然票房都表現不錯,但「刷臉」的古天樂,在表演上並沒有新的突破:四部電影裡,古天樂的戲份雖然有多有少,角色雖然有正有邪,但好像給觀眾留下的印象都差不多。看來為某遊戲代言時古天樂和張家輝的那句臺詞「介是你沒有玩過的船新版本」,也僅僅是廣告臺詞而已,並不能挪用來評價兩人近年來的一系列電影作品。

《犯罪現場》海報

從《犯罪現場》在大規模院線上映前沒有安排媒體場和點映場這一點來看,其實也有理由對影片的質量抱持謹慎的懷疑態度。然而古天樂顯然很重視這部影片,除了在上映前和影片女主演宣萱以CP檔亮相見面會,更親自獻唱電影的推廣曲,以及在MV裡回應「勞模」的評價和闡述自己的工作觀。這樣的重視是有理由的,《犯罪現場》的導演兼編劇馮志強,是古天樂的多年好友,兩人在合作《創世紀II》時相識,而《犯罪現場》的推廣曲《像我這一種男人》,最初則是古天樂在《創世紀II》裡所唱的一首插曲。

為友情兩肋插刀的古天樂,這次捧場所貢獻出的表演水準,和他在前述於今年上映的犯罪電影裡的表演水準一樣,不出挑,但也沒大的毛病。《犯罪現場》的賣點不在演員顏值,也不在演員飆戲,能看的就是劇情——只是馮志強或許是寫慣了電視劇劇本的緣故,拖拖沓沓,用刑偵單元劇的思路創作電影,導致影片頭輕腳重,後半程才開始發力,而前半程則看得觀眾懨懨欲睡,在節奏上明顯失衡。

電影可以算是雙男主或者三男主,古天樂、張繼聰和姜皓文三名主演的戲份大體相當,但從敘事上來看,重心顯然是落腳在張繼聰飾演的警察林法梁身上。影片的開端即是一起兇殺案。警方發現通緝犯徐糠伏屍室內,而其在數月前與同夥從珠寶店搶劫而來的一包珠寶也不翼而飛。隨著對案件調查的展開,葉守正(姜皓文飾演)帶領的警方認為徐糠的同謀汪新元(古天樂飾演)嫌疑最大,另兩名同謀紅毛(凌文龍飾演)與歐陽(李燦森飾演)也脫不了干係。然而,一貫吊兒郎當的警察林法梁,卻認為案件另有玄機,並在與汪新元以及珠寶案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接觸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對於案情的判斷,直到最終查出案情真相。

張繼聰飾演的林法梁,是《犯罪現場》主線的敘事視角

影片情節早早地讓汪新元和林法梁相遇,數次「捉放曹」,又從汪新元的視角展開副線劇情,都是為了給觀眾打預防針:汪新元作為珠寶店搶劫案的匪首,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汪新元並沒有、也不會窩裡鬥,謀害自己的同夥。之後的雙線劇情設計,和年初的韓國電影《惡人傳》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明線上是林法梁作為警察,正大光明展開調查;暗線上則是汪新元作為通緝犯,逃避追捕的同時,又要想辦法查出真兇,為冤死的同夥復仇。作為一部主打推理的電影,《犯罪現場》早早地讓汪新元被剔除出嫌疑人之列,那麼嫌疑人只能出現在剩下的出場人物裡。

《犯罪現場》劇照

注意:下面的討論涉及到關鍵劇情,請謹慎下滑頁面

在一個關於推理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坊間傳言裡,據說阿加莎·克裡斯蒂會在每部小說裡創作出若干有犯案動機和犯案條件的嫌疑人,然後在小說的後半部分,隨機挑選出一個嫌疑人作為真兇,並據此創作故事的結尾。這樣的創作方式,難度可想而知,但因其出其不意(作者本人都無法徹底主宰筆下角色的命運),結局往往出人意外,給讀者留下強烈的印象。《犯罪現場》同樣是屢屢布下疑雲,至少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所有出場角色似乎都有嫌疑。然而經驗豐富的觀眾自然會知道,影片最強烈暗示的嫌疑人、警方長官葉守正,一定不會是真兇,或者一定不會是唯一的真兇。果然,影片在進行到三分之二時,讓葉守正也成為新的受害者,一舉洗脫其嫌疑,而影片真正的高潮,至此才算姍姍來遲。

姜皓文飾演的葉守正,亦正亦邪

和刑偵單元劇(通常三集電視劇為一個單元)的創作思路一樣,《犯罪現場》是典型的三段式:前三分之一交代案情綱要,以及羅列相關出場人物;中間三分之一推進案件的發展,豐富相關人物與案件的關聯程度,並安排一個嫌疑對象虛晃一槍;最後三分之一完成案件的破局,引向真相大白。電影借林法梁之口,「講」出系列案件的全過程——一起《東方快車謀殺案》式的群體復仇。然而《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成功,不僅僅在於這一結局安排對於讀者實在太新穎,更在於群像的塑造個個鮮活,人物全都躍然紙上。《犯罪現場》太急切地想要用葉守正作為障眼法,另外幾個涉案人物著墨太少、鋪墊不足,有湊數的嫌疑。

對相當部分的觀眾而言,推理電影的欣賞樂趣不只在被動地知道案件結果,更在於代入片中人物進行「破案」時的參與感。《犯罪現場》從林法梁和汪新元的雙重視角,為觀眾提供雙份的參與感,但每份的濃度都不夠,未能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林法梁救助流浪貓的情節,以及汪新元和房東林喜悅(宣萱飾演)相處的情節,都是岔開話題,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儘管古天樂和宣萱時隔十八年重新演對手戲,是影片宣傳期最大的噱頭。

《犯罪現場》裡,古天樂和宣萱於大銀幕上再續前緣

貪多嚼不爛,是《犯罪現場》作為一部懸疑/犯罪類型片,所犯的最嚴重的失誤。影片時長105分鐘,說起來並不冗長,但是影片卻給人嚴重的拖沓感,原因便是影片裡作為無關幹擾項的小段落實在太多(汪新元的失眠症,林喜悅的眼疾,都可以全部拿掉)。甚至影片裡那隻對案情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鸚鵡,其作用也並非不可替代。《犯罪現場》其實可以拆分成兩部電影,一部專注談情,一部專注說案。把談情說案拼湊在一起(TVB還真有一部電視劇《談情說案》,由楊怡和林峰主演),以為能兩開花,結果雖沒有兩敗俱傷,但互相成了拖累。

鸚鵡作為影片重要道具,作用沒能得到充分強調

和《反貪風暴4》、《追龍II》、《掃毒2天地對決》以及《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相比,《犯罪現場》明顯格局更小,體量也更小,這本應賦予影片更大的靈活機動性,但電影瞻前顧後、考慮得太多,塞進去的元素也太多,削弱了影片的整體性。《犯罪現場》是一部中上之作,觀眾很大可能看過就忘,而汪新元也成為古天樂「電影宇宙」裡又一個面目模糊的「匪」。然而肯給張繼聰和姜皓文吃重戲份的《犯罪現場》,對於普遍被認為青黃不接的香港電影產業,不能說沒有意義。好演員也需要投資方賞識,古天樂、張家輝、劉青雲等熟臉之外,《犯罪現場》裡挑大梁的張繼聰、姜皓文,以及有份出演但戲份不多的譚耀文、李燦森、麥長青、安志傑、顏卓靈、薛凱琪、劉心悠、凌文龍等,都值得更好的表演機會。而關於宣萱,一個好消息是她已經和TVB約滿,並籤約成為古天樂創立的天下一公司旗下的藝人,看來這對搭檔在《犯罪現場》之後,未來還有機會繼續銀幕情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古天樂, 電影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盤點《犯罪現場》中最可怕的犯罪現場,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看電影學人生百態,2019年上映的電影《犯罪現場》由馮志華執導,爾冬陞監製的犯罪懸疑電影。該片由古天樂領銜主演,張繼聰,宣萱,顏卓靈等聯合主演。香港警匪篇大致的故事情節通常這樣,雖然這部電影在豆瓣的評分7.5,有網友評論是一部中上之作,影片的賣點其實不在演員的顏值,也不在演員飆戲,從頭到尾能看的也只有故事情節。
  • 向人民報告 | 刑偵大隊:加大打擊違法犯罪力度 提升社會治安環境...
    2020年以來,昆明市公安局晉寧分局刑偵大隊在分局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及各大隊、所、室的配合支持下,深入貫徹落實上級公安機關和分局黨委各項決策部署,強化主題實踐、教育整頓和重點工作任務,加大對涉疫類刑事犯罪、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傳統「盜搶騙
  • 電視劇《謎砂》:刑偵劇的類型突圍-光明日報-光明網
    【螢屏熱議】     刑偵故事因為觸及諸如暴力犯罪、經濟犯罪等許多鮮為人知卻對社會產生深遠影響的內容,容易獲得民眾的關注。而刑偵題材電視劇用電視藝術的手段破解、揭示這些犯罪行為,更容易吸引觀眾的目光。
  • 《重生》又掀刑偵劇高潮,懸疑推理、文藝和「白夜宇宙」的雜糅
    #張譯硬漢重生#在幾部懸浮職場劇的襯託下,《重生》終於走出開年來國產劇的低分霧霾,播放數據和熱度都十分可觀。豆瓣評分7.5分,微博話題閱讀量超3億,全網熱度連續多天第一。回顧近年來的網劇市場,刑偵劇從不缺席,甚至屢造爆款。
  • 小蝸牛,好故事 刑偵劇如何「談情說案」?
    近年,刑偵劇題材火熱,無論在網生內容市場亦或衛視周播劇,刑偵題材的數量不斷增長,但套路化的成色越來越顯著,且屢受詬病。單純的「重口味」並非是評價一部刑偵劇優秀與否的標準,在這一點上,《如果蝸牛有愛情》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考方向。《如果蝸牛有愛情》追求「導向、刑偵、愛情」三方面的平衡,加上「網臺聯動」的播出方式拓展受眾面,可以算是懸疑刑偵劇的一種新實踐。
  • 霍建華與馬思純上演刑偵懸疑愛情劇,傲嬌天才與美女助手的碰撞
    她的作品類型眾多,犯罪刑偵,職場商戰,星際幻想,穿越軍旅,江湖宮廷等等,她的每一部作品都有著自己獨特的魅力,特別是涉及犯罪心理學的刑偵類,像《他來了,請閉眼》,《如果蝸牛有愛情》,《美人為餡》等,入了坑你應該就不會想上來了。
  • CSI犯罪現場調查體驗展開放 1:1還原犯罪現場(圖)
    CSI犯罪現場調查體驗展開放 1:1還原犯罪現場(圖) 2016-04-27 10:07:37來源:中國新聞網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殷偉豪
  • 刑偵專家楊松讓現場說出秘密
    近日,雲南省公安廳對首批8個「省級刑偵專家工作室」進行授牌、掛牌。精湛、專業、過硬的實戰技能是打擊違法犯罪、保護人民群眾的必備本領,是充分履職的關鍵所在。這些刑偵專家成長於基層一線、成長於刑偵實戰,多年實踐積澱,為全省乃至全國公安機關貢獻了大量寶貴的經驗,提供了許多先試先創的實踐做法,是雲南公安刑偵閃亮的名片。
  • 《機動搜查隊404》:清爽的雙男主刑偵劇
    《機動搜查隊404》:清爽的雙男主刑偵劇 收銀員小秋 2020-07-10 14:45 來源:澎湃新聞
  • 幾部必看的國產刑偵劇推薦好看「燒腦」懸疑不斷 法網追兇9.2爆紅
    屬於螢屏剛需的刑偵劇是喜歡燒腦題材觀眾的至愛,擁有穩定收視人群。自2001年《重案六組》上線以來,曾開創過刑偵劇的一個新時代,但之後的刑偵劇卻多數無法登陸黃金檔,與觀眾少了親密接觸。隨著網際網路興起,刑偵劇有了廣大的展示空間,大量優質資源湧現。前有好評如潮的《白夜追兇》、《無證之罪》,現有剛面世的《法網追兇》,刑偵推理題材電視劇以其燒腦、緊張、懸疑的劇情讓觀眾欲罷不能。5月30日12點,刑偵劇《法網追兇》登陸愛奇藝,啟動追兇模式,劇情高能,開分即達9.2分,熱度隨著劇情持續走高。
  • 被低估的刑偵好劇——《骨語》
    Hello各位集美,今天是草莓的好劇分享時間~如果說最近有一個案件,牽動全國人民的心,那就是杭州女子失蹤案了,在這裡對於這個案子的細節草莓不想多說,不知道的集美可以去微博看一下,願逝者安息。所以,今天,草莓在這裡,給大家推薦一部刑偵好劇,張齡心、高仁主演的《骨語》。《骨語》講述的是由挑剔但辦案能力一流的組長尚桀,外冷內熱、業務水平一流的女法醫夏螢,什麼都懂的痕跡鑑定員李學凱,一直想去案發現場並如願以償的信息分析員宋咪,以及主攻犯罪心理的實習生英鳴組成的特案組,齊心協力,偵破離奇案件的故事。
  • 盤點電視劇如果蝸牛有愛情,網友:鐵血刑偵劇裡感情線的克制之美
    今天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是電視劇如果蝸牛有愛情,網友:鐵血刑偵劇裡感情線的克制之美,下面就和小編一起來看一下這個電視劇的簡介和部分網友的評論吧。如果蝸牛有愛情劇情簡介:男主季白(王凱飾)和女主許詡(王子文飾)是看似關係冷淡的師徒,卻是生死相依的戰友,更是相互欽慕的愛人。
  • 刑偵劇《讀心探案》接棒《破冰行動》,「心靈獵人」PK高智商犯罪
    1980年,中國首部罪案題材劇《邢警隊長》播出至今將近40年。縱觀中國罪案劇的經濟收益、受眾市場,都有巨大的創新和升級潛力。但受限制因素的影響,這類題材劇的作品數量一直有所控制。是警匪劇的大紅大紫之年,《讀心探案》突破種種困難,回應種種困難,是一種精確的戰略眼光。
  • 南寧橫縣大批警察押解33名犯罪嫌疑人辨認現場
    為全力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切實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的安全感和滿意度,近日,南寧市橫縣公安局在縣委政法委統一領導下,持續開展了多場押解犯罪嫌疑人集中辨認現場活動。在民警的提問下,19名犯罪嫌疑人分別辨認了現場,並如實供述了自己當初的犯罪事實。
  • 推薦10部好看的刑偵類韓劇,精彩到讓人慾罷不能
    最近幾年湧現出了一大批好看的精品刑偵懸疑劇,比如:《信號》,《Voice》,今天小編來推薦10部好看的刑偵類韓劇,精彩到讓人慾罷不能,你追過幾部呢?1.是OCN懸疑劇的口碑之作。一共有2部。5.《特殊失蹤專案組:失蹤的黑色M》2015主演: 金康宇 / 樸熙順 / 趙寶兒 / 樸素賢 / 姜河那類型: 動作 / 懸疑 / 犯罪講述了特殊失蹤專案組的兩名刑警與罪犯們展開驚險對決的故事。
  • 色誘,綁架,性犯罪,20年前的國產劇太生猛
    那個年代,刑偵犯罪題材的劇集是電視上的主流。基本上每個電視臺的收視王牌,都是犯罪題材。也因此留下了很多經典的刑偵劇。比如《重案六組》《黑冰》等等。《紅蜘蛛》的特殊之處在於,這部劇講述的所有罪犯都是女性。她們如何走向黑化,如何走上犯罪道路。不僅觸目驚心,且令人警醒。從現在看來,劇集因為拍攝年代久遠,看起來十分粗糙。
  • 重案六組:青蔥歲月裡的第一部刑偵劇,滿滿的青春的回憶。
    如果提起接觸過的第一部刑偵劇,應該有很多人會想到《重案六組》這部劇吧。這部劇是好幾代人的青春的記憶,也引起了大家的追劇熱潮。從第一季到第四季,你看過幾遍了?小編也是從看重案六組開始喜歡上刑偵題材的電視劇的。現在距離第一部重案六組播出已經過去了快要18年了。
  • 武裝押解涉黑涉惡嫌疑人辨認犯罪現場
    武裝押解涉黑涉惡嫌疑人辨認犯罪現場 2020-05-15 16:53:34   來源:蕪湖新聞網
  • 這部國產刑偵劇,讓人一秒都不捨得快進
    #電視劇#重溫經典老劇就像品茶一般國產刑偵劇《重案六組》便是如此,從2001年開播至今已經走過20個年頭,可它卻沒有因為時光的流逝而漸漸褪色,如今再度欣賞別有一番風味。《重案六組》作為一部國產劇,身上卻沒有國產劇節奏拖沓的通病,反而給人看出了一種美劇的視角,節奏快而利落。在一集43分鐘的時間內,以雙線並行的方式,同時對2個案件進行分析、推理、偵破、抓捕真兇,整套流程一氣呵成。
  • 《西安大追捕》《12.1槍殺案》,那些刑偵劇竟然真的是警察本色出演的
    02 90年代,刑偵劇就沒這麼文藝了。 從《9.18大案紀實》開始,開啟了警察參演刑偵劇的先河。 這部戲裡的真警察不僅是武和平一個,開封、武漢、廣州參加這場大案的警察,都親自出演了,就差讓罪犯也上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