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ma馮
2019-10-14 11:20 來源:澎湃新聞
《犯罪現場》是「勞模」古天樂在2019年登陸內地院線的第六部院線電影。前五部則分別是《家和萬事驚》(1月18日)、《反貪風暴4》(4月4日)、《追龍II》(6月6日)、《掃毒2天地對決》(7月5日)以及《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8月7日)。除了《家和萬事驚》看過的觀眾不多之外,另外四部犯罪題材電影,雖然票房都表現不錯,但「刷臉」的古天樂,在表演上並沒有新的突破:四部電影裡,古天樂的戲份雖然有多有少,角色雖然有正有邪,但好像給觀眾留下的印象都差不多。看來為某遊戲代言時古天樂和張家輝的那句臺詞「介是你沒有玩過的船新版本」,也僅僅是廣告臺詞而已,並不能挪用來評價兩人近年來的一系列電影作品。
《犯罪現場》海報從《犯罪現場》在大規模院線上映前沒有安排媒體場和點映場這一點來看,其實也有理由對影片的質量抱持謹慎的懷疑態度。然而古天樂顯然很重視這部影片,除了在上映前和影片女主演宣萱以CP檔亮相見面會,更親自獻唱電影的推廣曲,以及在MV裡回應「勞模」的評價和闡述自己的工作觀。這樣的重視是有理由的,《犯罪現場》的導演兼編劇馮志強,是古天樂的多年好友,兩人在合作《創世紀II》時相識,而《犯罪現場》的推廣曲《像我這一種男人》,最初則是古天樂在《創世紀II》裡所唱的一首插曲。
為友情兩肋插刀的古天樂,這次捧場所貢獻出的表演水準,和他在前述於今年上映的犯罪電影裡的表演水準一樣,不出挑,但也沒大的毛病。《犯罪現場》的賣點不在演員顏值,也不在演員飆戲,能看的就是劇情——只是馮志強或許是寫慣了電視劇劇本的緣故,拖拖沓沓,用刑偵單元劇的思路創作電影,導致影片頭輕腳重,後半程才開始發力,而前半程則看得觀眾懨懨欲睡,在節奏上明顯失衡。
電影可以算是雙男主或者三男主,古天樂、張繼聰和姜皓文三名主演的戲份大體相當,但從敘事上來看,重心顯然是落腳在張繼聰飾演的警察林法梁身上。影片的開端即是一起兇殺案。警方發現通緝犯徐糠伏屍室內,而其在數月前與同夥從珠寶店搶劫而來的一包珠寶也不翼而飛。隨著對案件調查的展開,葉守正(姜皓文飾演)帶領的警方認為徐糠的同謀汪新元(古天樂飾演)嫌疑最大,另兩名同謀紅毛(凌文龍飾演)與歐陽(李燦森飾演)也脫不了干係。然而,一貫吊兒郎當的警察林法梁,卻認為案件另有玄機,並在與汪新元以及珠寶案受害者及其家屬的接觸過程中,不斷修正自己對於案情的判斷,直到最終查出案情真相。
張繼聰飾演的林法梁,是《犯罪現場》主線的敘事視角影片情節早早地讓汪新元和林法梁相遇,數次「捉放曹」,又從汪新元的視角展開副線劇情,都是為了給觀眾打預防針:汪新元作為珠寶店搶劫案的匪首,這是板上釘釘的事實,但汪新元並沒有、也不會窩裡鬥,謀害自己的同夥。之後的雙線劇情設計,和年初的韓國電影《惡人傳》有一定的相似之處,明線上是林法梁作為警察,正大光明展開調查;暗線上則是汪新元作為通緝犯,逃避追捕的同時,又要想辦法查出真兇,為冤死的同夥復仇。作為一部主打推理的電影,《犯罪現場》早早地讓汪新元被剔除出嫌疑人之列,那麼嫌疑人只能出現在剩下的出場人物裡。
《犯罪現場》劇照注意:下面的討論涉及到關鍵劇情,請謹慎下滑頁面在一個關於推理小說家阿加莎·克裡斯蒂的坊間傳言裡,據說阿加莎·克裡斯蒂會在每部小說裡創作出若干有犯案動機和犯案條件的嫌疑人,然後在小說的後半部分,隨機挑選出一個嫌疑人作為真兇,並據此創作故事的結尾。這樣的創作方式,難度可想而知,但因其出其不意(作者本人都無法徹底主宰筆下角色的命運),結局往往出人意外,給讀者留下強烈的印象。《犯罪現場》同樣是屢屢布下疑雲,至少在影片的前半部分,所有出場角色似乎都有嫌疑。然而經驗豐富的觀眾自然會知道,影片最強烈暗示的嫌疑人、警方長官葉守正,一定不會是真兇,或者一定不會是唯一的真兇。果然,影片在進行到三分之二時,讓葉守正也成為新的受害者,一舉洗脫其嫌疑,而影片真正的高潮,至此才算姍姍來遲。
姜皓文飾演的葉守正,亦正亦邪和刑偵單元劇(通常三集電視劇為一個單元)的創作思路一樣,《犯罪現場》是典型的三段式:前三分之一交代案情綱要,以及羅列相關出場人物;中間三分之一推進案件的發展,豐富相關人物與案件的關聯程度,並安排一個嫌疑對象虛晃一槍;最後三分之一完成案件的破局,引向真相大白。電影借林法梁之口,「講」出系列案件的全過程——一起《東方快車謀殺案》式的群體復仇。然而《東方快車謀殺案》的成功,不僅僅在於這一結局安排對於讀者實在太新穎,更在於群像的塑造個個鮮活,人物全都躍然紙上。《犯罪現場》太急切地想要用葉守正作為障眼法,另外幾個涉案人物著墨太少、鋪墊不足,有湊數的嫌疑。
對相當部分的觀眾而言,推理電影的欣賞樂趣不只在被動地知道案件結果,更在於代入片中人物進行「破案」時的參與感。《犯罪現場》從林法梁和汪新元的雙重視角,為觀眾提供雙份的參與感,但每份的濃度都不夠,未能實現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林法梁救助流浪貓的情節,以及汪新元和房東林喜悅(宣萱飾演)相處的情節,都是岔開話題,分散觀眾的注意力。——儘管古天樂和宣萱時隔十八年重新演對手戲,是影片宣傳期最大的噱頭。
《犯罪現場》裡,古天樂和宣萱於大銀幕上再續前緣貪多嚼不爛,是《犯罪現場》作為一部懸疑/犯罪類型片,所犯的最嚴重的失誤。影片時長105分鐘,說起來並不冗長,但是影片卻給人嚴重的拖沓感,原因便是影片裡作為無關幹擾項的小段落實在太多(汪新元的失眠症,林喜悅的眼疾,都可以全部拿掉)。甚至影片裡那隻對案情發展起到重要作用的鸚鵡,其作用也並非不可替代。《犯罪現場》其實可以拆分成兩部電影,一部專注談情,一部專注說案。把談情說案拼湊在一起(TVB還真有一部電視劇《談情說案》,由楊怡和林峰主演),以為能兩開花,結果雖沒有兩敗俱傷,但互相成了拖累。
鸚鵡作為影片重要道具,作用沒能得到充分強調和《反貪風暴4》、《追龍II》、《掃毒2天地對決》以及《使徒行者2:諜影行動》相比,《犯罪現場》明顯格局更小,體量也更小,這本應賦予影片更大的靈活機動性,但電影瞻前顧後、考慮得太多,塞進去的元素也太多,削弱了影片的整體性。《犯罪現場》是一部中上之作,觀眾很大可能看過就忘,而汪新元也成為古天樂「電影宇宙」裡又一個面目模糊的「匪」。然而肯給張繼聰和姜皓文吃重戲份的《犯罪現場》,對於普遍被認為青黃不接的香港電影產業,不能說沒有意義。好演員也需要投資方賞識,古天樂、張家輝、劉青雲等熟臉之外,《犯罪現場》裡挑大梁的張繼聰、姜皓文,以及有份出演但戲份不多的譚耀文、李燦森、麥長青、安志傑、顏卓靈、薛凱琪、劉心悠、凌文龍等,都值得更好的表演機會。而關於宣萱,一個好消息是她已經和TVB約滿,並籤約成為古天樂創立的天下一公司旗下的藝人,看來這對搭檔在《犯罪現場》之後,未來還有機會繼續銀幕情緣。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古天樂, 電影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