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早期埋下了什麼禍根?為什麼它註定滅亡?

2021-01-08 山海文社

大清帝國擁有4億人口,精兵百萬,土地面積達到了中國史上頂峰1300多萬平方公裡,如此強大的帝國衰退的原因有哪些?是什麼讓它滅亡的?

明末,大多百姓對明帝國已經有了牴觸心,對於飽受農民起義和明軍軍閥勢力的普通人來說,國家興亡並不如一頓飽飯重要,長期的戰爭讓權貴和百姓都渴望和平,厭戰情緒導致對明王朝本來就沒有多少留戀的百姓,幾乎拱手把天命送給了清朝統治者,起義軍在內外反動敵人的聯動打擊下迅速消亡後,清朝此刻成為了唯一可以恢復秩序的力量,雖然沒有舉國歡慶那麼誇張,但百姓看到了和平的曙光,然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

本已經安心當順民的百姓聽到了剃髮易服這一充滿民族歧視和侮辱的政策後,一片譁然,到這時他們才意識到亡的不是國,而是整個種族,於是漢民族空前團結,無論是個人還是權貴都發起了反抗,寧可血流成河,也也不願意接受這份莫大的屈辱和清軍的種族大滅殺,只是面對已經入關的清軍,這份團結來得太晚了。可以說剃髮易服事件在清朝的滅亡和漢人之後的地位上都起到了很大的影響作用,確實如果放在別的國家剃髮易服也並非是不能接受的事情,而漢族由於文化關係向來重視衣冠髮飾,有「身體髮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的傳統,例如夏侯惇吃掉自己的眼睛也是。

因此清軍是對漢族的文化有一定了解,並且故意出此政策來清除愛國志士和明末餘黨,但並未想到會引起舉國反抗。同時清軍在鎮壓叛亂之初,以為只要足夠殘忍,屠個城,殺雞儆猴這事就算成了,但萬萬沒想到漢族爆發出來的憤恨已經超出了他們的預期和掌控,於是清軍繼續屠城,殺出了空前絕後萬裡無人的真實情況,同時顛覆了對漢人都是懦弱的看法。

至此之後滿清徹底地站在了漢族的對立面,由於對漢族的畏懼,不允許漢人進入權力高層,同時開始文字獄,以絕後患。漢族的反抗以及區域的強大,讓清朝好幾代君主都坐立不安,特別是雍正晚年對漢人的戒備心越來越重,從而導致大興文字獄,乾隆接班後更是為了鞏固滿清文化,清除漢文化而焚燒大量不符合滿清文化的書籍。同時編撰四庫全書,古今圖書集,成功閹割掉漢人的文化遺產,漢民族歷史悠遠,文化一度站在世界巔峰,而滿清人大肆銷毀書籍,加上思想控制,導致人才的斷崖式減少,就此,第一份滅亡的導火索,埋在了大清帝國強盛的時期。

明朝被清朝滅亡初期,鄭成功等政治勢力一直支持反清復明,並長期依靠海上力量與清朝周旋,一些西方勢力也直接參加與清朝的軍事鬥爭。同時為了進一步擴大軍事實力,鄭成功和日本也有大量往來,鄭成功的海上實力之強,可以說在當時海軍力量算是數一數二,在兵力差距極大情況下,將清軍主力戰艦幾乎全部重創,逼迫清朝出禁海令,將萬餘裏海疆拱手讓出。而後清朝為了壟斷對外貿易,嚴禁思想傳播革命思潮,延續了明朝的閉關鎖國,導致與西方的差距越拉越大,第二根導火索也就此埋下。

清朝建立之初,在內政和戰爭方面極為出色,歷經康熙、雍正等明君勤勤懇懇的治理下確實不錯,迎來了所謂的康乾盛世,但正因如此滿足自大的心理開始出現,乾隆末年不理朝政,政治腐敗,土地兼併,貪官汙吏開始出現,由於封建帝國君主的權力極大,而君主開始鬆懈,國家就會陷入各種問題,歷史無數次的證實了這一點,尤其清朝是史上把封建制度推上頂峰的王朝,至此第三根導火索悄悄的埋下。

乾隆去世後年輕的嘉慶雖然銳意進取,但未能解決弊端,慢慢的也失去了鬥志。清朝繼續走向衰退,清朝到了道光手中時,他也曾想力挽狂瀾,但帝國已經弊端積重難返。於是道光末年連掌政風格日趨保守和僵化,官場中結黨營私,買官售爵,賄賂成風,軍隊裡裝備陳舊,操練不勤,營務廢弛,軍紀敗壞,財政上國庫日益虧空,入不敷出,階級矛盾激化,民變四起,而往後的接班人再也沒人能收拾這亂攤子

17世紀傳教士來到中國對中國文化非常痴迷與喜愛,於是向中國文化傳入歐洲引發中國風的熱潮。歐洲人追求中國文化思想與藝術,在1976年更有新聞寫到中國比歐洲更偉大,這也導致了無數狂熱粉,帶著大量禮物來到中國,其中就包括英國特使馬格爾尼,當他來到中國後拜見了當時執政的乾隆,並送上大量歐洲的禮物,而乾隆只淡淡回應了中國地大物博,啥也不缺就趕走了他。

到了18世紀末,與乾隆不歡而散的英國特使馬格爾尼認為清朝已經衰落,馬格爾尼對中國政權的結論在日後廣為人知,政府正如他目前的狀況,嚴格的說是一小撮人對億萬漢人的專制統治,這種專制統治有著災難性的影響。自從北方或滿洲政府以來,至少過去的100年裡沒有改善,沒有前進,或者更準確地說反而倒退了。當我們每天都在藝術和科學領域前進時,他們實際上正在成為半野蠻人,這一結論在當時的歐洲引起了巨大的反響。

而現在回頭看看所謂的康乾盛世時為子虛烏有而已,雖然對社會經濟有一定復甦,但實際上與明末依然有較大差距,資本主義工商業遭受嚴重打壓,隆慶開關以後將近百年的對外開放格局被破壞,康乾盛世雖然人口數倍於明朝,然而鐵和布匹這兩項指標性的工業產品總產量卻未能恢復到明末的水平。到1840年康乾盛世結束不久,中國工業產量僅為全世界的6%,無論是總產量還是在全世界的比例,都不及2000年的明末,無論是在繁榮的質上還是量上,康乾盛世都遠遜名單,具有歷史上建的全面頹廢崩潰之時。以上所述清朝足以滅亡,也可以說建國之初它就註定滅亡。

對於這個問題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乾隆罵了紀曉嵐一句話,埋下了清朝滅亡的禍根!
    清朝是一個備受爭議的王朝,乾隆更是其中備受爭議的皇帝。得益於《戲說乾隆》、《銅齒鐵牙紀曉嵐》等電視劇,讓乾隆成為了歷代知名度最高的皇帝。在諸多電視劇中,乾隆和紀曉嵐的關係,可謂君臣相得益彰,一個英明一個賢達,這對好基友一時傳為美談!
  • 清朝滅亡早有先兆,乾隆對紀曉嵐說的這段話,已為清朝埋下禍根
    大家好,這裡是「歷史自習室tv」,今天我們來聊一聊:清朝滅亡早有先兆,乾隆對紀曉嵐說的這段話,已為清朝埋下禍根,多了幾分民間的情趣,如果說滿朝的官員是大清朝天空裡的一群星星,那麼紀曉嵐就堪稱是星星裡的月亮,他不恃寵而驕,而是無論逆境順境,都忠心耿耿,為大清朝盡心盡力,毫無怨言,他是乾隆欽點的《四庫全書》策劃兼總編輯,在為乾隆效忠的時候,他的每一天都極具分量,言談舉止間的分寸尺度,拿捏得也是恰到好處,
  • 揭秘清朝滅亡之謎,禍根竟是葉赫那拉的詛咒,慈禧只是媒介?
    從古至今有許多野史在流傳,許多王朝都有其滅國的謠言,有些謠言不攻自破,有些謠言卻一直流傳,在民間一直有個傳說,清朝的滅亡和葉赫那拉的詛咒有關,這個詛咒是怎麼來的呢?這還要從一個女人說起。民間也一直流傳著愛新覺羅擔心葉赫那拉氏報復,所以清朝的後宮不選葉赫那拉氏做后妃,這個謠言不攻自破,因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側妃孝慈高皇后就是葉赫那拉氏孟古。不過在東哥去世之後的219年,葉赫那拉氏又有一位女童降生,而這名女子和清朝滅亡脫不了干係,她全民葉赫那拉·杏兒,也就是後來的慈禧太后。難道這真的是來自「葉赫那拉」的詛咒,還是說慈禧太后只是詛咒的媒介?
  • 清朝滅亡後,在清朝監獄中的犯人結局如何?
    清朝存在了268年的時間,在這樣的時間中,出現了很多犯人,這些人知法犯法,因為各種矛盾,犯人就越來越多。這一點毋庸置疑。一個朝代被推翻滅亡的時候,會有很多棘手的事。這一點與清朝剛剛建立的時候一樣,清朝剛剛建立時也會有很多問題。那麼清朝滅亡的時候,牢獄中的犯人是如何解決的呢?在大牢裡坐牢的罪犯們是有很多種類型的,清朝滅亡時,這些人仍然是在牢獄之中的,但是不同類型的犯人,結局是不同的。
  • 被大臣打屁股的開國皇帝,一怒之下氣難平,埋下了亡國的禍根
    從開始的坐著開會,到後來的站著,到了清朝就只能跪著了,從開始的刑不上大夫,到後來的朝堂上可以隨便脫褲子打板子,再到爭相稱呼自己為奴才,不把自己當人,中國的皇權一路走來,一步步走向極端的皇權專制。但漫長的歷史也有例外,大部分朝代除了開國皇帝之外,其他的都是生於深宮,長於婦人之手,如果碰到特別強悍的大臣或者是太監,那也是命運很悽慘的。
  • 清朝滅亡的真實原因,老百姓窮得要死,官兵們吃不飽
    清朝滅亡的真實原因,老百姓窮得要死,官兵們吃不飽中國近代之所以會這麼慘,這一切的一切都是因為當年的清政府實在是太狂妄自大和腐朽了。清朝時期所統治的時候,可以算得上是實力比較強悍的一個國家,最起碼附近的國家無人敢惹,甚至還出現了康乾盛世的局面。不過清朝時期的康乾盛世,更像是將死之人之前的迴光返照。在那個盛世的光芒之下,掩蓋的是百病纏身的身子,在乾隆之後徹底的爆發了出來。
  • 古埃及,古印度,古巴比倫的滅亡是巧合還是註定?
    作為曾經四大文明古國當中,唯一傳承下來的華夏文明,有時候我們不得不感嘆,這5000年來,華夏文明所面對的各種考驗,甚至一度傳言有什麼五胡亂華下再無中華、崖山之戰後再無中華,更搞笑的是還有什麼大清之後再無中華,但是無論怎麼說,一個文明是否被摧毀,它是有衡量標準的,不過還好,華夏文明很幸運,還沒有越過文明被摧毀的標準
  • 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們都去哪了?為何滿語也隨之消失了?
    我們知道清政府中皇家貴族大多是滿族人,而現在的中國大部分人是漢族的,那麼自從清朝滅亡後這些滿清貴族的後裔們到哪兒去了呢?而且為什麼連滿語姓氏都隨之消失呢?對此,小編還查了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首先,我們了解關於清朝皇家貴族的各種姓氏,今天我們要講的四個比較有名的姓氏,分別是鈕祜祿氏、瓜爾佳氏、葉赫那拉氏、愛新覺羅氏。
  • 曾經赫赫有名的鐵帽子王,清朝滅亡後,這些人都去哪了?
    說起鐵帽子王這個清朝的專用名詞,經常看清宮劇的朋友都不會陌生。截止清朝滅亡時,清朝共有12個鐵帽子王。什麼是鐵帽子王,鐵帽子王就意味著世襲罔替。這和清朝特殊的爵位制度有關,清朝的爵位不是一直保留的,而是隔一代降一級。在明朝時期,親王的嫡子還是親王,其他的兒子封為郡王。
  • 清朝滅亡不過一百餘年,上千萬的滿族人,為什麼滿語迅速消亡了?
    語言的消失已經成為了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普遍現象,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作為清朝國語——滿語的消失情況。 滿語,作為清朝皇室——愛新覺羅皇家的語言,是清朝時期貴族旗人們的語言,其風光程度不可謂一般。 然而在清朝滅亡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全中國卻只剩下了齊齊哈爾三家子屯,有幾個老人能說純正的滿語之外,滿語已然消失在了廣闊的中國大地上。 那麼為何滿族語在清朝滅亡一百多年後就急劇消亡了呢?
  • 老照片:清朝滅亡後男人不剪髮辮,旗人婦女長相不簡單
    老照片:清朝滅亡後男人不剪髮辮,旗人婦女長相不簡單 眾所周知,晚清是我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而溥儀作為末代皇帝,在1912年隆裕太后的主持下,正式退位宣告清朝滅亡。隨著秦朝的滅亡,我們進入了新的社會,當時清朝留下了很多老照片,而這些老照片,將當時真實的社會情況,給呈現了出來。
  • 繼古巴比倫之後為什麼古埃及也走上了滅亡
    很多都片面的說埃及沒有滅亡啊,在非洲尼羅河畔不是還有埃及這個國家。此埃及非彼埃及,古埃及作為一個文明古國已經滅亡了。很多之前留下的神秘的文字等等一些列都已經成了未解之謎,之前的古埃及的思想已經是不存在的了。被外族統治並不是文明滅亡的必然條件。
  • 僅僅清朝有洋務運動嗎?明朝也有,明朝洋務運動搞得如何
    清朝末年依然是全球首富,但能逃過被滅亡的厄運了嗎?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被人侵略,而是盲目地自大和無知。無論唐宋元明清,他們都有一群鐵粉。有時作者在想,應該將這些人發送到他們所吹捧的年代去,看看他們能不能在那個朝代生存下去。 而在帝制時代,皇帝最渴望的就是底層都是一群只會幹活的殭屍,最好還都一貧如洗。
  • 清朝亡於詛咒?葉赫那拉氏的詛咒是什麼?
    民間流傳著這麼個說法,清朝的滅亡是由於葉赫那拉氏的詛咒。雖然聽起來是個天方夜譚,清朝的滅亡自是其歷史固有的原因,不過還是會好奇,這個詛咒到底是什麼?到了明末,兩大家族又爆發了一次大戰,但這次葉赫那拉慘敗,在努爾哈赤滅亡葉赫那拉部族的時候,當時的葉赫那拉部族大將臨死前發了一個毒誓「我葉赫那拉家族的後代,即使只剩下最後一個女人,也一定會將滿洲國覆滅」,所以後來才有「亡清者葉赫那拉氏」的傳言。還有傳言說,清朝皇室為了破除詛咒立下了葉赫那拉氏一律不準進後宮的祖訓,避免詛咒實現,朝代滅亡。
  • 僅僅清朝有洋務運動嗎?明朝也有,只是明朝的洋務運動更慘而已
    清朝末年依然是全球首富,但能逃過被滅亡的厄運了嗎?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事不是被人侵略,而是盲目地自大和無知。無論唐宋元明清,他們都有一群鐵粉。有時作者在想,應該將這些人發送到他們所吹捧的年代去,看看他們能不能在哪個朝代生存下去。而在帝制時代,皇帝最渴望的就是底層都是一群只會幹活的殭屍,最好還都一貧如洗。
  • 此人對清朝發下詛咒,兩百年後,清朝真的因此滅亡
    說到明朝的滅亡,很多後人都覺得不可思議,百萬滿清人憑什麼能夠統治上萬萬的漢人兩百年之久?這就不得不說說明朝的政策了。 葉赫那拉氏讓滿清滅亡了。讓清朝一步步走向落後腐敗的慈禧太后是葉赫那拉氏。而辛亥革命中,最終籤署清帝退位條約的就是慈禧太后的侄女——隆裕皇太后,也是葉赫那拉氏。 是巧合還是詛咒,這就不得而知了。
  • 雍正王朝:年羹堯血洗江夏鎮,達到了3個目的,也埋下滅亡的禍根
    年羹堯為什麼如此膽大妄為,竟敢將江夏鎮滅門?他是為了達到三個目的:第一,年羹堯想替主子胤禛出氣。當年胤禛前往江南賑災,回京途中路過江夏鎮時,劉八女抬出康熙御賜的匾額,讓胤禛等人下馬步行經過。胤禛視之為奇恥大辱,從此不許人提「江夏鎮」三個字,十三爺胤祥也說了,這輩子都沒受過這麼大的恥辱。但是,胤禛又不能去報復劉八女。
  • 「葉赫那拉氏詛咒」因何而來,清滅亡是因為這個詛咒嗎?
    清朝官員清朝又是因何而亡?前文中我們說到了「葉赫那拉詛咒」,而我們以後世人的角度來看待清朝滅亡的原因,也可以說清朝的滅亡和慈禧太后脫不了干係。但是將一個王朝的興衰歸咎於一個女性身上未免太過於苛刻。以清朝所處的世界環境來看,當時清朝的閉關鎖國政策完美地錯過了第一次工業革命和野蠻掠奪世界資源的時代。
  • 李蓮英的姐姐隱瞞真相,清朝滅亡後才說出,慈禧原來不是病死的
    中華文明傳承了幾千年,在這麼長的時間當中,封建王朝佔據了很漫長的歷史,大家對於清朝的歷史,應該是比較熟悉了,尤其是晚清的歷史,確實有不少秘密,等待著我們探索發現。比如當時李蓮英的姐姐,就選擇隱瞞真相,在清朝滅亡之後,才說出了慈禧太后的真正死因,原來她並不是病死的,其中到底存在什麼秘密呢,一起來探究一下。
  • 那些清朝貴族的姓氏,在大清滅亡以後,他們都改成了什么姓氏
    那些清朝貴族的姓氏,在大清滅亡以後,他們都改成了什么姓氏。我們知道清朝屬於滿族統治的,佟佳家族的人數相對來說比較多,分布的面積很廣闊,滿族八旗裡面幾乎都是這個姓氏,佟佳在清朝中的地位是比較顯赫的,順治的皇后,和玄燁的皇后,以及道光的皇后都是這個姓氏中的女子,在清朝中可以看出佔據地位很高,在民國的時候這個姓氏改為佟的比較對,在我們的身邊也有很多,只是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發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