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滅亡後八旗子弟和格格們都去哪了?為何滿語也隨之消失了?

2021-01-07 微距觀世界

讀書時,上歷史課是小編最喜歡的,因為可以了解中國的歷史。我們知道清政府中皇家貴族大多是滿族人,而現在的中國大部分人是漢族的,那麼自從清朝滅亡後這些滿清貴族的後裔們到哪兒去了呢?而且為什麼連滿語姓氏都隨之消失呢?對此,小編還查了相關資料,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首先,我們了解關於清朝皇家貴族的各種姓氏,今天我們要講的四個比較有名的姓氏,分別是鈕祜祿氏、瓜爾佳氏、葉赫那拉氏、愛新覺羅氏。

第一、鈕祜祿氏

中國古代這個姓氏的代表人物是甄嬛,我們看過《甄嬛傳》,當時甄嬛回宮後皇帝賜大姓鈕祜祿氏給甄嬛,而且這個姓氏是最古老的姓氏。這個姓氏的族人主要分布在松花江、牡丹江、長白山一帶。滿清滅亡後,鈕祜祿氏族人隱姓埋名,這些人中有的用鈕祜祿氏的第一字「鈕」當成姓氏改名了,還有的是按鈕祜祿氏的漢語翻譯「狼」的諧音,改成「郎」這個姓。說到現在的代表人物,臺灣的知名演員郎雄就是鈕祜祿氏的後裔。

第二、瓜爾佳氏

在滿語中,「瓜爾佳」是圍繞菜園子水溝的意思,這個姓氏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這族人主要分布在遼寧撫順地區,在當時代表人物有祺嬪。因為瓜爾佳氏族人世代崇拜三國英雄關雲長,所以當滿清滅亡後,他們就改名改姓,其後人大多數改姓「關」。回到現在,著名香港女演員關之琳就是瓜爾佳氏的後人。

第三、葉赫那拉氏

葉赫那拉氏是慈禧太后一族人的姓氏,「葉赫」在滿語中的意思是有著吉祥發源地的太陽那邊的河流。葉赫那拉一族後代分布是很廣的,所以世界各地都有葉赫那拉氏一族的後人,而且這些後人自滿清滅亡後就改姓「那」,國內著名女歌手那英就是葉赫那拉氏一族的後裔。

第四、愛新覺羅氏

愛新覺羅並不是滿族八大姓氏之一,實際上它只是個小姓,但由於它是清朝的國姓,所以它就備顯尊貴。我們知道古代男人基本都有三宮六妾,皇帝更有後宮三千,所以愛新覺羅家族在這個階段繁衍非常迅速,於是形成了現在姓愛新覺羅的人就有三四十萬。現在的愛新覺羅族後人並沒有用這個姓氏,而是改成了「金」,這是因為愛新覺羅在滿語中是「金」的意思。

除此之外,還有佟佳氏,後來改成佟,著名男演員佟大為就是佟佳氏的後人;烏雅氏的後人改姓為「吳」和「朱」;富察氏的後人改姓為「富」或者「付」,你身邊的人有這些姓的,也有可能是這些滿清貴族的後人哦。

由此可見,滿清滅亡後,滿清貴族的後裔都隱姓埋名過各自的生活了,滿語姓氏改成漢語了,所以滿語姓氏也隨之消失了。

相關焦點

  • 清朝滅亡不過一百餘年,上千萬的滿族人,為什麼滿語迅速消亡了?
    語言的消失已經成為了文化發展過程中的一個普遍現象,今天我們要說的便是作為清朝國語——滿語的消失情況。 滿語,作為清朝皇室——愛新覺羅皇家的語言,是清朝時期貴族旗人們的語言,其風光程度不可謂一般。 然而在清朝滅亡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全中國卻只剩下了齊齊哈爾三家子屯,有幾個老人能說純正的滿語之外,滿語已然消失在了廣闊的中國大地上。 那麼為何滿族語在清朝滅亡一百多年後就急劇消亡了呢?
  • 清朝八旗子弟的八旗是怎麼形成的?哪個旗等級最高?
    恰巧和珅是正紅旗,金大菸袋也是正紅旗,和珅立刻下跪給老主子請安,而這正紅旗就為清朝八旗之一,和珅怕金大大菸袋也說明在八旗裡等級很分明清朝八旗除了正紅旗還有哪幾旗?先說八旗的「旗」的由來,這要從清朝入關前說起,清朝前身後金建立者努爾哈赤是(滿族)女真人,本是遊獵民族。
  • 「金玉其外,敗絮其中」:晚清八旗子弟貴族生活,到底是什麼樣?
    由於沒有人在清朝生活過,所以只能通過一些野史或想像,去不斷「戲說」八旗子弟。難道清朝時期的八旗子弟,真像大家想像中那樣不堪嗎?事實上大家在看待問題的時候,一定要嚴格遵守辯證主義思想。因為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簡而言之就是積極性和落後性。事實上在八旗制度剛建立的時候,確實起到了十分重要的積極性。
  • 明朝滅亡後,曾經風光無限的錦衣衛,最後都去哪了?
    錦衣衛印章我們先來介紹一下錦衣衛。我們先來看錦衣衛的頭領,明朝傳到崇禎皇帝時,錦衣衛的首領叫駱養性,他是錦衣衛世襲的軍官,其祖上幾代都是錦衣衛重要的領導人,可以說是備受皇恩。崇禎十七年,李自成率領的大順軍隊來到北京城下,崇禎皇帝深知大勢已去,把自己吊死在了煤山。而負責留守京城的駱養性也就此帶著一批錦衣衛投降了李自成,在獻給李自成巨額錢財後,才免於一死,而譬如錦衣衛西司房提督孫光,就死於大順軍之手。
  • 圖文滿語消失的最後一瞬 警報:滿語瀕危
    滿語對現代漢語產生了極大的影響,我們常見的一些詞彙,像「馬馬虎虎」、「磨蹭」,以及「嗯吶」(是)、「哈喇」(食物變味了)、「勒特」(邋遢)等都是來源於滿語。四大名著中《紅樓夢》裡別有韻味的語言,就夾雜了大量的滿語以及當時滿人講漢話的習慣。清朝的皇帝是滿族人,作為清朝的「國語」,當年許多條約、條文和秘密檔案都用滿語保存。
  • 大清滅亡後,那拉氏改姓那,富察氏改成什么姓,你知道嗎?
    大清滅亡後,那拉氏改姓那,富察氏改成什么姓,你知道嗎?今天小編在這裡繼續給大家說一說歷史,我們中國在1911年發生了一件特別重大的事情,喜愛歷史的小夥伴們我想你們都猜到了,沒錯,就是發生了辛亥革命。緊接著八旗制度也跟著消失了,但是人們卻不可能消失,所以隨著民族融合這股潮流,這些八旗子弟的子孫們沒有辦法也只能把自己的姓氏改為簡單方便並且容易記住的漢姓。那麼大家都知道哪些姓氏改了哪些姓氏沒改嗎?下面就讓小編來給大家解答。我們大家都知道皇帝的姓氏是愛新覺羅,他們的姓氏可不是一般人可以擁有的。但隨著最後一位皇帝退位後,由於政局的壓迫,他們只能選擇改姓。
  • 清朝「八旗旗主」是何來頭,為何文武百官,甚至和珅都要跪迎?
    在努爾哈赤四處徵戰的時期,憑藉著這支八旗的雄勇善戰,努爾哈赤不但收復東北其他部族建立後金,後來更是從山海關長驅直入,如同一把利劍插在了明朝的心臟上。可以說,在滿清入關之前,這支隊伍是滿清入關之前最強大的戰鬥力。所以在滿清一統天下之後,這支八旗隊伍,無疑就是最大的功臣。所以在滿清入關之後,八旗子弟有著很大的特權,更不要說他們的旗主了。
  • 大清滅亡,那些王公貴族們,最後都哪兒去了?
    清朝滅亡以後,那些王公、貴族、王爺、格格們到哪兒去了?清朝一共延續了二百六十八年,這期間一共誕生了前前後後差不多二百五十位王爺、貴族,這些王爺也被稱為鐵帽子王,意思就是說只要大清朝在一天,他們的身份封號就會世襲,永不改變。到了辛亥革命以後,清朝突然沒了,當時還有六百多位皇親國戚,大清沒了,很多王公貴族的日子就開始一天不如一天了。
  • 絕學傳薪︱吳元豐談滿語、滿文檔案與清史研究(上)
    吳元豐:滿族是生活在中國東北的民族,在歷史上建立過兩個王朝政權:金朝和清朝。女真作為滿族的先人建立金國,創製女真字;我雖不懂女真文,但語言學專家讀出女真語單詞時我完全能聽懂,這說明,女真語和滿語是非常相近的。金朝滅亡後,進入中原的女真人逐漸改用漢語文,一部分留在東北的仍然使用女真文。
  • 曾經赫赫有名的鐵帽子王,清朝滅亡後,這些人都去哪了?
    說起鐵帽子王這個清朝的專用名詞,經常看清宮劇的朋友都不會陌生。截止清朝滅亡時,清朝共有12個鐵帽子王。什麼是鐵帽子王,鐵帽子王就意味著世襲罔替。這和清朝特殊的爵位制度有關,清朝的爵位不是一直保留的,而是隔一代降一級。在明朝時期,親王的嫡子還是親王,其他的兒子封為郡王。
  • 為何連權勢滔天的和坤都得下跪磕頭?
    八旗,對大家來說並不是一個陌生的名詞。愛看電視劇的人都會發現,在清宮戲中,不管是皇帝選妃還是親王娶親,都會從八旗中挑選。每當身份尊貴的人自報家門,都會附加一句自己是屬於哪支旗的。在滿清,八旗是一種榮耀。提起八旗,我們會想起康乾盛世時的滿洲勇士,也會想起清末時,醉生夢死的八旗子弟。八旗制度保障了清王朝200多年的政權穩固,最終也隨清朝的覆滅而消失。
  • 清朝八旗弟子為了取暖,做出如此荒唐之事,令人嗤之以鼻
    這幾年的溫度是零下幾度,根據專家的推測來說,在清朝時候的北京,冬天的最低溫度應該達到了負下14℃左右。然而如此寒冷冬天,將近要4個多月左右,那麼這麼長時間的寒冷,皇帝該如何抗寒呢?那麼皇帝在夏天的時候可以去避暑山莊避暑,可是冬天呢,卻沒有避冷山莊。古代的交通是很落後的,大概皇帝去了以後冬天已經過去了吧,所以在冬天的時候皇帝是不會去南方的,因為紫禁城已經很溫暖了。
  • 溥儀只會說一句滿語,那麼他是怎麼上朝的,滿語什麼時候消失的?
    首先我們要確認的一點就是滿語並沒有消失,只不過在清朝的皇帝中慢慢的消失了。這個朝代是距離我們最近的一個朝代。在他們入關之前他們用的都是滿語,然而在入關之後慢慢的皇帝們也開始說開了漢語,那麼到底是因為什麼這些皇帝放棄了自己土生土長的語言要使用漢語呢?為什麼溥儀只會一句滿語呢?
  • 八旗的包衣升官後,為何最怕見到自己的旗主?范文程就是血的教訓
    滿洲所有子民,都被納入八旗之中,這幫人平日裡就是老百姓,一旦打起仗來,每一個都是身先士卒的士兵,戰鬥力極其強悍。等到滿洲勢力延伸到蒙古和漢地以後,為了擴充編制,他們不得不又搞出了蒙八旗和漢八旗。不過社會地位還是滿八旗最高。一、八旗制度下旗主和包衣奴才之間的關係。1、入關之前。
  • 清朝一官職,歷史上只出了兩位,鐵帽子王和八旗旗主都不敢得罪
    說到大清王朝,很多人腦海裡都會浮現出康熙、雍正、乾隆這幾個簡直被電視劇提濫的名字,事實上,大清王朝從來不缺優秀的皇帝,更不缺優秀的皇子,但在清朝漫長的統治歷史中,能當上攝政王的卻是鳳毛麟角,堪堪只有兩位。
  • 清朝選秀幾乎囊括了所有八旗美女,為啥留下的黑白照,都那麼醜?
    怎麼一個個都可以說是「歪棗」。不僅是宮女,皇帝們的妃子都是一句話說不完的。受到鹹豐皇帝喜愛的慈禧進入20世紀才開始拍照,這時她已經60多歲了,已經相當老了,但看她的眉毛,不知道那個年輕時期的姿態有多美。否則,和她三分之一相似的侄子隆裕太后的長相怎麼能繼續成為批評。光緒皇帝的近妃相貌也真是扶額。難怪她不能寵著自己的妹妹陳飛。
  • 清軍入關後強推剃髮令,為什麼沒有在全國範圍內普及滿語?
    一、現實環境根本給不了滿語傳播的條件 語言的推廣不同於剃髮易服,服從的容易度和成效的顯著性都無法一概而論,粗暴的武力可以強制執行。語言的推廣需要良好的環境,最起碼要有可以學習或模仿的對象,會講滿語的人與漢族人形成顯而易見的數量差,這導致滿語學習環境無法形成,連老師都無法配足。
  • 太極拳憑什麼在京城迅速流行:因八旗子弟以提籠架鳥打太極為時尚
    武術,無論是哪一種,都要往明白了去練。不知道怎麼去用,就不知道練了有什麼用,練了也就沒用。又要往能力去練,往殺傷力上去練。不然總是不能徹底的解決實戰問題,一鐵鍬拍下去便現了原形,什麼招式都不好使了。有時候不是教師教壞了人,而是學生選擇了某種他認為好卻根本就不明白的形式。
  • 清朝皇帝到底說滿語還是說漢語?末代皇帝竟然忘了滿語怎麼說!
    清朝的開國奠基者和創始人努爾哈赤和皇太極雖然雄才大略,但是卻沒能看到清朝入關的那一刻,而當時剛剛九歲的福臨卻有幸成為了清朝入關的第一代君主,清朝兩百多年的歷史波瀾疊起,其實也非常有趣,清朝雖然沒有昏君,可以說每位皇帝的修養和素質都非常高,但是卻成為了歷史上最屈辱的王朝之一,實在可以說是天意弄人。
  •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總兵都是什麼官職?
    清朝的將軍、都統、提督為從一品武職外官。總兵為正二品武職外官。清朝將軍以駐防地名為號,乾隆朝定製為14位,即盛京將軍、 吉林將軍、黑龍江將軍、烏裡雅蘇臺將軍、伊犁將軍、綏遠將軍、江寧將軍 、 成都將軍、西安將軍、寧夏將軍、荊州將軍、杭州將軍、福州將軍、廣州將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