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旗主」是何來頭,為何文武百官,甚至和珅都要跪迎?

2021-01-10 子曰小娘子

眾所周知,滿清有一個八旗制度。而這八旗是當時努爾哈赤建立的一支隊伍,這支隊伍由滿清部族統領統率繼承,保證了相當高的嫡系繼承性。與此同時,常年在馬背上打獵徵戰的生涯使得這支隊伍的戰鬥力更加的兇猛強悍。

在努爾哈赤四處徵戰的時期,憑藉著這支八旗的雄勇善戰,努爾哈赤不但收復東北其他部族建立後金,後來更是從山海關長驅直入,如同一把利劍插在了明朝的心臟上。可以說,在滿清入關之前,這支隊伍是滿清入關之前最強大的戰鬥力。

所以在滿清一統天下之後,這支八旗隊伍,無疑就是最大的功臣。所以在滿清入關之後,八旗子弟有著很大的特權,更不要說他們的旗主了。在八旗中,他們簡直就是土皇帝一樣的存在。

而且,這些八旗旗主可以類比成如今我國各大軍區的司令。在清朝初期,他們牢牢掌握著兵權。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輕易對他們指手畫腳,按照努爾哈赤的八旗制度說明,這些旗主手中的權力相當大,而他去世時,繼位的皇太極雖然貴為太子,也沒有任何權力處置旗主手下的財產,不難看出當時八旗旗主的地位。

更有甚至,八旗旗主和他手下的戰士還以君臣相稱,清皇室也不能干預分毫。並且,如果旗主犯下不可饒恕的罪行被處死,繼位者不能由皇帝派遣,必須從他的嫡系宗親中挑選繼任者,如此便保證了八旗血統的純正性。

這麼看來,八旗旗主甚至有僭越皇權的可能性。所以,在八旗制度的弊端越來越顯現出來的時候,歷代皇帝發現因為他們的存在,皇權越來越難以集中,而且在八旗中一度還有「只知有旗主而不知有君王」的說法。尤其在順治繼位那會,作為攝政王的正白旗旗主多爾袞還屢次逼他叫自己皇父。這樣囂張的八旗,皇帝們自然是不能夠容忍的。

於是後來康熙繼位之後,他便對八旗旗主的權力加以遏制。但是權力雖然比之前削弱了,但是這些八旗旗主依舊還是攝政王大臣,他們完全獨立於九品官銜制度,且比其中任何一個官員制度都要高。所以,文武百官看到他們,不管官至何種地位,都需跪迎。就連和珅這種乾隆肚子裡的蛔蟲,甚至在乾隆退休後,做到「二皇帝」地位的人,也不能例外。

說白了,臣子再怎麼晉升,充其量也就是給皇帝打工的而已。而八旗旗主乃是當年清朝奠基時的股東,地位差異,不難想像。這些清朝之初就誕生的階級制度,清朝統治者是不會輕易去改變的。因為這樣損害的是皇族的利益,畢竟愛新覺羅氏也在八旗裡面佔有一席之地。

對此,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八旗的旗主是什麼?為何官員升官後最怕見旗主
    和珅被乾隆皇帝寵信,權力權傾一世,當和珅碰見正紅旗旗主金大菸袋的時候,和珅馬上跪下磕頭。很多人好奇,和珅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等一系列職務,還要給八旗旗主下跪嗎?八旗的旗主是什麼?為何官員升官後最怕旗主呢?首先要了解一個問題什麼是八旗,由鑲黃、正黃、正白、正藍、鑲白、正紅、鑲紅、鑲藍合成八旗,這八旗的領導人就稱為旗主。
  • 清朝八旗旗主有多威風?和珅見了他也得跪下磕頭
    古裝歷史喜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有這樣一個饒有意思的情節:權臣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一天,和珅在蘭州遇到正紅旗旗主金大菸袋。金大菸袋對和珅說:「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討飯,和珅看到我也要跪下磕頭。」和珅聽了,表情很是尷尬,但也只能磕頭說是。
  • 和珅為什麼怕鐵帽王旗主?旗主就是要飯,和珅見了也要下跪請安!
    愛新覺羅-胤祥和珅時,只有這九位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鐵齒銅牙紀曉嵐》第一部中,和珅和金大爺鬥富掐架。知道自己正紅旗旗主鐵帽子王時,和珅直接跪了。再說旗主這件事。和珅自報家門是正紅旗,王爺是正紅旗旗主。和珅剛好是王爺的旗奴!
  • 清朝的八旗旗主,與皇帝平起平坐,為什麼一步步成為了閒散王爺?
    八旗是清朝的根本制度,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伴而行的狩獵因為人數多了,自然要同統一指揮,這個多人集體就稱為牛錄。牛錄多了自然也要有更大的單位來管理了,這個最大的單位就是旗。在皇太極時期,八旗旗主基本都是由他的兄弟們兼任,皇太極自領兩黃旗,其他六旗旗主由他的兄弟子侄出任。這個時期,滿清的很多東西還沒有完全定下來,然而這些旗主,權力是非常大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不過皇太極已經開始削弱旗主和貝勒的權力了。清朝入關後,在順治早期,八旗旗主們並沒有什麼改變,依然是愛新覺羅家族,他們這個時候成為了清朝的開國功臣,權力依然很大。
  • 八旗的旗主究竟有多牛,為何不管官多大,見旗主也得下跪磕頭?
    說到清朝,我們都知道他們是滿族,建立後金的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登基後改為清,而順治成為了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而在滿清的軍隊中,分為的是八旗制度,一開始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基本上分為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這是八旗中的上三旗,而下五旗則有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和鑲紅旗。
  • 八旗的包衣升官後,為何最怕見到自己的旗主?范文程就是血的教訓
    最早努爾哈赤確立八旗制度的時候,正黃旗和鑲黃旗是由努爾哈赤直接領導的,身體啊的6旗主要由努爾哈赤的兒子和侄子所領導。這麼一來我們就能明白,這個時期的八旗旗主,那是一般人都高攀不起的,全都是皇親貴胄,每個人都是當時滿洲兵的最高統帥之一。你作為人家的包衣奴才,不但不會感到自卑,反而是一種榮光。因為你不管官升到多大,只要還在滿人的統治範圍內,那都比不上這八旗旗主。
  • 和珅下獄之後,嘉慶皇帝下旨不牽連,為什麼文武百官都噤若寒蟬?
    乾隆晚期的清朝已經開始走下坡路,各地都已經開始爆發農民起義,可是沉浸在盛世美夢中的乾隆卻對此視而不見,依舊進行著自己十分奢華的生活,不僅大修園林而且還建造了不少新的宮殿,而讓他產生這樣錯覺的就是他的寵臣和珅。
  • 滿清「八旗旗主」是什麼樣的存在?不管官多大,見了他們都得跪著
    說到清朝,我們都知道他們是滿族,建立後金的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登基後改為清,而順治成為了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而在滿清的軍隊中,分為的是八旗制度,一開始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基本上分為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這是八旗中的上三旗,而下五旗則有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和鑲紅旗。
  • 滿清八旗的旗主到底有多牛?為何連權勢滔天的和坤都得下跪磕頭?
    真正的八旗在清朝有多尊貴?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就有一幕是和珅向八旗旗主磕頭,觀眾看到這,也會想這滿清八旗的旗主到底有多牛?為何連權勢滔天的和珅都得下跪磕頭?原來這集是說,和珅在蘭州城內閒逛,路遇金大菸袋。二人因小事起了衝突,和珅此時在朝中已是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深得皇上信任。
  • 清朝:「八旗旗主」和「鐵帽子王」見面,誰給誰行禮?
    ,這就形成了貫穿整個清朝的「八旗」制度。 八旗中每一旗在權利上是平等的,除了汗王(皇帝)自己統領的鑲黃、正黃和正白三旗外(上三旗),其餘五旗(下五旗)都設置一個旗主。
  • 和珅若遇到正紅旗旗主,要下跪並自稱奴才嗎?這種情況會發生嗎?
    「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就有這樣一段橋段,和珅在蘭州城內遇見一位宗族,又是旗主。和珅身為乾隆帝的紅人,並不把他放在眼裡,但當這位宗室宗主亮出了「黃帶」,並宣布自己為旗主時,和珅立刻跪下服帖地稱自己為奴才。那這種事在清代會不會發生呢?如果以和珅的權勢遇上旗主也要自立為奴?
  • 清朝一官職,歷史上只出了兩位,鐵帽子王和八旗旗主都不敢得罪
    說到大清王朝,很多人腦海裡都會浮現出康熙、雍正、乾隆這幾個簡直被電視劇提濫的名字,事實上,大清王朝從來不缺優秀的皇帝,更不缺優秀的皇子,但在清朝漫長的統治歷史中,能當上攝政王的卻是鳳毛麟角,堪堪只有兩位。
  • 清朝八旗子弟的八旗是怎麼形成的?哪個旗等級最高?
    看清朝宮廷劇時經常聽到八旗子弟這個名詞,那什麼是八旗子弟?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和珅在蘭州「出差」,在茶館與金大菸袋發生矛盾,一個京官,在地方底氣必然很足。出乎意料的是金大菸袋對和珅說「你是大營裡出來的吧?和珅進城了嗎?
  • 滿清時期的八旗旗主地位有多高?連一品大臣看到旗主都要下跪行禮
    滿清時期的八旗旗主地位有多高?連一品大臣看到旗主都要下跪行禮電視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重要的消遣方式,近些年來的古裝劇很多都是以清朝為背景,由此,很多人對清朝的八旗制度產生一些疑問。在這裡,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看劇,將對改制度進行更加詳細說明。
  • 清朝八旗如何排名?哪個旗是最厲害的?
    八旗鐵騎,可以說是明末清初時期,中國土地上戰鬥力最強的一支軍隊,甚至放眼當時的整個世界,在冷兵器對抗上也絕對是堪稱一流勁旅。在明末清初的戰場上,包括明朝的正規軍,李自成、張獻忠的農民起義軍,朝鮮的軍隊,以及同樣精通騎射的蒙古部落軍隊,都不是清朝八旗鐵騎的對手,並且往往是一觸即潰,從而也留下了那句經典的「滿萬不可敵」。
  • 看到了他們,連權勢滔天的和珅也得下轎磕頭
    我們來看看和珅擁有的頭銜,「軍機大臣、內務府大臣、議政大臣、御前大臣、領侍衛內大臣、欽差大臣、協辦大學士、文華殿大學士。」和珅如此牛X,這位金爺豈不是通了天?這位金爺就是滿清正紅旗旗主。
  • 混到要飯的地步,和珅也得跪安的清朝鐵帽子王,到底牛在哪?
    【老袁侃一侃】:很多朋友都看過有關和珅的電視劇:作為清朝的巨貪,和珅在與任何人比財富的時候,都是不怵的。但是在鐵齒銅牙系列之中,有這麼一個人,叫金大菸袋。和珅與他鬥富,無意中知道了他的祖上身份是正紅旗旗主,二話不說,直接就給人跪了。今天,老袁就給大家說一說這混的再差,哪怕要飯去,旗人見了也得跪安的鐵帽子王。清朝「鐵帽子王」什麼意思?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怎樣一種存在?
    包衣奴才的地位很高的,怎麼算人家都是愛新覺羅家族的僕人,起點擺在那裡的。包衣全稱「包衣阿哈」,系滿語音譯,乃是家奴之意,其中「包衣」即「家的」,「阿哈」即「奴」。是清代八旗組織內部的一種人身領屬制度。這部分人主要由犯罪受懲罰的旗人組成,他們在旗籍上被列入另冊且為世襲群體。
  • 為什麼和珅自稱奴才,紀曉嵐自稱微臣,只因奴才和乾隆是一家人?
    為什麼和珅自稱奴才,紀曉嵐自稱微臣,只因奴才和乾隆是一家人?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電視劇的朋友們,也許會有一個疑問,都是乾隆皇帝的臣子,為什麼紀曉嵐稱自己為「臣」,而和珅卻稱「奴才」。這有什麼不一樣嗎?
  • 出身卑微,卻能官運亨通,清朝的包衣奴才為什麼那麼牛?
    包衣奴才和早期的奴隸社會一樣,他們的一切都屬於八旗貴族的,包括他們的生活,還有他們的婚假都要聽從八旗貴族的,為他們提供家務,娛樂,還有一些經營活動,可以這樣說,只要能想到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