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八旗旗主有多威風?和珅見了他也得跪下磕頭

2021-01-10 勇哥讀史

古裝歷史喜劇《鐵齒銅牙紀曉嵐》裡有這樣一個饒有意思的情節:

權臣和珅是滿洲正紅旗人。一天,和珅在蘭州遇到正紅旗旗主金大菸袋。金大菸袋對和珅說:「我就是有一天在街上討飯,和珅看到我也要跪下磕頭。」和珅聽了,表情很是尷尬,但也只能磕頭說是。

這個情節當然是虛構的,卻反映出一個史實:八旗旗主的身份高於所有的旗人。和珅雖然貴為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深受乾隆皇帝寵信,在朝廷裡面隻手遮天,但他遇上本旗的旗主時,仍然不過是一個旗奴,必須磕頭請安。

八旗是清朝的一項根本制度,由努爾哈赤創建,到皇太極在位期間於完善。清朝入關後,八旗又分為上三旗與下五旗。由皇帝控制的正黃、鑲黃、正白三旗,稱為上三旗;由諸王、貝勒掌控的鑲白、正藍、鑲藍、正紅、鑲紅五旗,稱為下五旗。

但歸根結底,八旗是一種奴隸制度。旗主是主子,其餘所有的旗人都是旗奴。主子可以隨意處置旗奴的生命、財產。對於下五旗的旗人來說,他們不但要聽命於皇帝,還得絕對服從於本旗的旗主。

清朝初期的朝廷重臣范文程,深得努爾哈赤、皇太極、順治皇帝信任,為清朝開國立下了汗馬功勞。可是,范文程妻子被鑲白旗旗主多鐸欺負、霸佔,搞得沸沸揚揚。最終,多鐸被罰銀1萬兩,算是給了范文程一個交代。

可想而知,連范文程這樣的朝廷重臣,都被旗主欺負得不成樣子,遑論其他旗人?

清朝入關之初,八旗旗主不是皇帝就是諸王、貝勒,旗人被旗主欺負,還可以理解,能承受。但是到了清朝後期,旗主與皇帝的血緣已經很遠了,在朝廷裡的地位也很低了,他們卻照樣在旗人面前頤指氣使,甚至故意讓他們難堪。

比如,《清稗類鈔》就記載:「旗主每有貧無聊賴,執賤役以餬口,若途遇其奴之高車駟馬者,必喝其名,使下車代役。」這就是說,旗主故意找藉口羞辱混得比自己好的旗人,來找回一點當年的威風。

《清稗類鈔》還說了一個故事:「道光朝,大學士松文清筠秉政,宣宗甚倚重之。忽請假數日不至,異也。次日,軍機召見,奏對畢,上忽問曰:『松筠何事請假?』一滿軍機對曰:『因該旗主家有白事,松筠照例前往當差。』上曰:『汝往視之,如無甚要事,可命其早日銷假。』滿軍機銜命往,至則見松筠摘纓冠,身白袍,坐大門外司鼓。」

松筠貴為軍機大臣、大學士,但當旗主家有喪事,還得請假去他家當差,毫無朝廷大臣的風範。道光皇帝聽了,很是生氣,免除了松筠的旗奴身份。

在這種情況下,旗人只有一種辦法擺脫旗主的羞辱:抬旗加入上三旗。畢竟,上三旗的旗主是皇帝,哪怕被皇帝羞辱,也好過被落魄的旗主欺負呀。

眾所周知,慈禧太后的旗籍本來是鑲藍旗,屬於下五旗。如果鑲藍旗的旗主家有了喪事,按照規矩,她的娘家人就得前去當差,跪在旗主門口接待賓客。這樣一來,朝廷的顏面何在?因此,朝廷就把慈禧太后娘家抬入鑲黃旗,避免這種尷尬。

其實,為了防止旗主故意羞辱朝廷重臣,雍正時期,雍正皇帝專門下旨,禁止下五旗普通旗人為旗主家服喪——不過,這個措施似乎沒有得到落實,不然的話,就不會發生軍機大臣松筠到旗主家當差的事情了。

【參考資料:《中國通史》《清史稿》《清稗類鈔》等】

相關焦點

  • 八旗的旗主是什麼?為何官員升官後最怕見旗主
    不知道大家對《鐵齒銅牙紀曉嵐》這樣一個片段有印象嗎?和珅被乾隆皇帝寵信,權力權傾一世,當和珅碰見正紅旗旗主金大菸袋的時候,和珅馬上跪下磕頭。很多人好奇,和珅內閣首席大學士、領班軍機大臣、吏部尚書、戶部尚書、刑部尚書、理藩院尚書等一系列職務,還要給八旗旗主下跪嗎?
  • 八旗的旗主究竟有多牛,為何不管官多大,見旗主也得下跪磕頭?
    說到清朝,我們都知道他們是滿族,建立後金的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登基後改為清,而順治成為了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而在滿清的軍隊中,分為的是八旗制度,一開始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基本上分為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這是八旗中的上三旗,而下五旗則有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和鑲紅旗。
  • 和珅為什麼怕鐵帽王旗主?旗主就是要飯,和珅見了也要下跪請安!
    到雍正時,加了一位怡親王允祥,就是那個為了雍正出生入死的老十三。和珅先說自己是滿洲正紅旗,金大菸袋說「巧了」,他祖上是正紅旗旗主!八大鐵帽子王之首。受多爾袞的連累,禮親王代善的兒子曾被短暫降格,順治年間改稱康親王,以後就世襲罔替,直到清亡。金大爺就是當時的正紅旗旗主,世襲罔替的鐵帽子王!為什麼這位鐵帽子王旗主這麼牛?
  • 滿清八旗的旗主到底有多牛?為何連權勢滔天的和坤都得下跪磕頭?
    真正的八旗在清朝有多尊貴?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就有一幕是和珅向八旗旗主磕頭,觀眾看到這,也會想這滿清八旗的旗主到底有多牛?為何連權勢滔天的和珅都得下跪磕頭?原來這集是說,和珅在蘭州城內閒逛,路遇金大菸袋。二人因小事起了衝突,和珅此時在朝中已是大權在握,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又深得皇上信任。
  • 清朝「八旗旗主」是何來頭,為何文武百官,甚至和珅都要跪迎?
    在八旗中,他們簡直就是土皇帝一樣的存在。而且,這些八旗旗主可以類比成如今我國各大軍區的司令。在清朝初期,他們牢牢掌握著兵權。即便是皇帝也不能輕易對他們指手畫腳,按照努爾哈赤的八旗制度說明,這些旗主手中的權力相當大,而他去世時,繼位的皇太極雖然貴為太子,也沒有任何權力處置旗主手下的財產,不難看出當時八旗旗主的地位。
  • 清朝的八旗旗主,與皇帝平起平坐,為什麼一步步成為了閒散王爺?
    八旗是清朝的根本制度,最初源於滿洲(女真)人的狩獵組織。結伴而行的狩獵因為人數多了,自然要同統一指揮,這個多人集體就稱為牛錄。牛錄多了自然也要有更大的單位來管理了,這個最大的單位就是旗。努爾哈赤在統一女真的過程中,對牛錄組織進行大規模改造與重建,逐漸形成了八旗制度,八旗後來再次擴充增加了八旗蒙古、八旗漢軍。八旗的最高長官是各旗的旗主,在不同時期有所變化。努爾哈赤時期,八旗的旗主都是他家裡人,包括他自己也是其中之一。當然了,這個時候還不是享受生活的時候,正是創業時期,權力還是很大的。
  • 滿清「八旗旗主」是什麼樣的存在?不管官多大,見了他們都得跪著
    說到清朝,我們都知道他們是滿族,建立後金的是努爾哈赤,皇太極登基後改為清,而順治成為了入關後的第一個皇帝。而在滿清的軍隊中,分為的是八旗制度,一開始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基本上分為正黃旗、鑲黃旗和正白旗,這是八旗中的上三旗,而下五旗則有鑲白旗、正藍旗、鑲藍旗、正紅旗和鑲紅旗。
  • 八旗的包衣升官後,為何最怕見到自己的旗主?范文程就是血的教訓
    因為皇太極時期,滿清八旗依舊需要打天下,那麼八旗旗主依舊是這些軍隊的最高統帥。不過領導格局卻發生了變動,因為皇太極奪嫡的時候,覺得自己的實力有些吃虧,為此他打算多掌握一些旗,以此保證皇帝的權威。代善依舊擔任正紅旗旗主,代善的兒子嶽託擔任鑲紅旗旗主。這幾個旗主,全部都是努爾哈赤子侄和孫子,就算你地位再高,能跟這幾個旗主鬥法嗎?那個時候,人家可都是手握重兵的主帥。這裡還有一個小故事就能說明一切,範仲淹有一個後代子孫叫范文程,他大小就出生在滿洲。
  • 看到了他們,連權勢滔天的和珅也得下轎磕頭
    王剛和張國立主演的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有這樣一個劇情,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和珅竟然在蘭州城的一家小飯館被一位金爺狠狠地教訓的一通,結果栽了一個大跟頭。這位金爺說了這樣一句話,「恩,這就對啦。就算我當街要飯,和珅他認出來了,也得下轎給我磕頭啊!」這個金爺何許人物,竟然讓權勢滔天和珅吃了癟?
  • 和珅若遇到正紅旗旗主,要下跪並自稱奴才嗎?這種情況會發生嗎?
    「鐵齒銅牙紀曉嵐」中,就有這樣一段橋段,和珅在蘭州城內遇見一位宗族,又是旗主。和珅身為乾隆帝的紅人,並不把他放在眼裡,但當這位宗室宗主亮出了「黃帶」,並宣布自己為旗主時,和珅立刻跪下服帖地稱自己為奴才。那這種事在清代會不會發生呢?如果以和珅的權勢遇上旗主也要自立為奴?
  • 清朝:「八旗旗主」和「鐵帽子王」見面,誰給誰行禮?
    明朝萬曆年間,努爾哈爾統正式起兵反抗明朝的統治,他將部落的民眾、軍隊、土地按不同旗幟顏色來區別統治,統一女真人的生產、生活、行軍和打仗,最初由於土地和人口少,只有黑旗和黃旗兩種。
  • 清朝一官職,歷史上只出了兩位,鐵帽子王和八旗旗主都不敢得罪
    說到大清王朝,很多人腦海裡都會浮現出康熙、雍正、乾隆這幾個簡直被電視劇提濫的名字,事實上,大清王朝從來不缺優秀的皇帝,更不缺優秀的皇子,但在清朝漫長的統治歷史中,能當上攝政王的卻是鳳毛麟角,堪堪只有兩位。
  • 清朝八旗如何排名?哪個旗是最厲害的?
    八旗軍隊之所以會有如此強悍的戰鬥力,一方面是在於努爾哈赤創立的將軍事和社會組織相結合「八旗制度」,極大增強了內部的凝聚力與向心力,並且還對八旗將士的戰鬥欲望形成了巨大的刺激;而另一方面,則是自努爾哈赤時期開始,便對八旗軍隊制定了嚴格的訓練標準,以及「水練」、「火練」等諸多訓練項目,從而使得八旗將士們有著極強的單兵作戰能力。
  • 混到要飯的地步,和珅也得跪安的清朝鐵帽子王,到底牛在哪?
    【老袁侃一侃】:很多朋友都看過有關和珅的電視劇:作為清朝的巨貪,和珅在與任何人比財富的時候,都是不怵的。但是在鐵齒銅牙系列之中,有這麼一個人,叫金大菸袋。和珅與他鬥富,無意中知道了他的祖上身份是正紅旗旗主,二話不說,直接就給人跪了。今天,老袁就給大家說一說這混的再差,哪怕要飯去,旗人見了也得跪安的鐵帽子王。清朝「鐵帽子王」什麼意思?
  • 清朝八旗子弟的八旗是怎麼形成的?哪個旗等級最高?
    看清朝宮廷劇時經常聽到八旗子弟這個名詞,那什麼是八旗子弟?在電視劇《鐵齒銅牙紀曉嵐》中有這樣一個片段,和珅在蘭州「出差」,在茶館與金大菸袋發生矛盾,一個京官,在地方底氣必然很足。出乎意料的是金大菸袋對和珅說「你是大營裡出來的吧?和珅進城了嗎?
  • 滿清時期的八旗旗主地位有多高?連一品大臣看到旗主都要下跪行禮
    滿清時期的八旗旗主地位有多高?連一品大臣看到旗主都要下跪行禮電視劇是我們日常生活中比較重要的消遣方式,近些年來的古裝劇很多都是以清朝為背景,由此,很多人對清朝的八旗制度產生一些疑問。在這裡,為了幫助大家更好看劇,將對改制度進行更加詳細說明。
  • 清朝八旗中哪個旗地位最高?並不是正黃旗
    1601年,清太祖努爾哈赤創立了八旗制度。最初,只有正黃、正白、正紅、正藍4旗。到1615年,增設了鑲黃、鑲白、鑲紅、鑲藍4旗,八旗制度得以完備。後來,努爾哈赤和皇太極按照滿八旗制度,建立了八旗蒙古、八旗漢軍。他們與八旗滿洲一起,構成了八旗軍的整體。
  • 清朝的包衣奴才是怎樣一種存在?
    是清代八旗組織內部的一種人身領屬制度。這部分人主要由犯罪受懲罰的旗人組成,他們在旗籍上被列入另冊且為世襲群體。換言之,如果上一代是「包衣」的話,通常情況下,他的後代也將一直是「包衣」身份。包衣與奴隸的區別: 努爾哈赤為了加強中央集權,發展以家族為核心的統治模式,而建立了「主僕關係」明確的八旗制度。換言之,八旗制度等同於清朝的包衣制度,這是學術界的共識。清代的所謂「奴隸」,多指身份「下賤」的底層漢人,而滿族包衣則是「家僕」,八旗貴族的家奴。「家僕」與「奴隸」的區別很大,奴隸則只能做太監,做宮女,永遠無法步入仕途。 家僕卻是可以當官兒的,比如和珅。
  • 清八旗是怎麼分的?誰創立的?原來他還創造了滿文
    看過清劇的人都知道,滿清的軍人分為八旗。而且肯定有很多小夥伴們看到這個八旗會很疑惑,通常一臉蒙蔽地猜想:到底這個清八旗制度是怎樣的一種制度?是誰建立的?又是怎麼分的呢?這個制度是努爾哈赤建立的,在努爾哈赤尚未有能力與明朝抵抗之時,他就為了清朝的強大奠定了強大的軍事基礎。
  • 為什麼和珅自稱奴才,紀曉嵐自稱微臣,只因奴才和乾隆是一家人?
    為什麼和珅自稱奴才,紀曉嵐自稱微臣,只因奴才和乾隆是一家人?看過《鐵齒銅牙紀曉嵐》電視劇的朋友們,也許會有一個疑問,都是乾隆皇帝的臣子,為什麼紀曉嵐稱自己為「臣」,而和珅卻稱「奴才」。這有什麼不一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