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我和老婆去大連參加一親戚兒子的婚禮, 婚禮結束後,我們在大連玩了幾天。
一天早上,親戚跟我們說:「旅順口有一個很大的影視基地,下午我領你們去那兒玩,闖關東就是在那裡拍的,趕巧還能遇見正在拍的電影、電視劇。參觀完影視基地,我帶你們去吃魚,我哥們在旅順口開了一家海鮮酒樓,離漁碼頭很近,他家的魚都是漁碼頭直接供貨,魚新鮮,做的也地道,各種魚都特別好吃。」
好啊!完美的安排,那就客隨主便吧!
下午一點多,大連的親戚和我倆一共8個人,兩臺車開了1個多小時,到了影視基地,在影視基地裡走馬觀花逛了兩個多小時。
之後,我們來到了他哥們的海鮮酒樓,街面上人不多,有點冷清,停車場很大,停了有幾十臺車。
進門一看,與外面的景象形成了強烈的反差,一樓大廳爆滿,人聲鼎沸,二樓包房也全滿。
我們進了預留的包房,我說:「看外面挺冷清的,想不到裡面生意這麼好!」
親戚說:「都是市裡開著車來吃新鮮魚的,天天爆滿,不提前預定根本吃不到。」
親戚點的蝦、螃蟹等海鮮這裡不做贅述。重點說魚,知道我偏愛吃魚,徵求了我的意見,點了黃燜大頭寶、醋溜花手絹、渤海刀魚扒白菜、紅燒安康魚。
我要求先做安康魚,並讓親戚安排我去後廚參觀一下,看看廚師怎麼做紅燒安康魚。
後廚很繁忙,有二十多人。一個小夥子領著我選了一條10斤左右的安康魚,用一把鋒利的剪子先把大嘴邊緣帶牙齒的那一圈剪掉,剪開安康魚的肚子,取出魚肝和魚肚,清除內臟。
用刀把安康魚的後半部分剁下來,就是一個肉棍子,然後斬成大概1.2寸見方的塊,把肉塊碼在一個大盤子裡,遞給了一位四十多歲的廚師。
這時,鍋中加了蔥段、薑片、黃酒的水正在翻滾,廚師把魚塊下入鍋中,急火汆燙大概二分鐘左右,撈出投入充滿冰塊的水中。
起鍋滑入一勺豬油,放入八角、蔥、姜、蒜,煸香,烹入生抽爆香,加入老湯燒開兩分鐘左右,撈出八角、蔥、姜、蒜。
加冰糖、黃酒、鹽、老抽,從冰水中撈出魚塊倒入鍋中,大火燜了大概五分鐘左右,開蓋收汁裝盤,顏色紅亮,濃香四溢。
我跟隨這盤紅燒安康魚一起進的包房,擺上桌,我們就忍不住動筷了。哇!濃香,極鮮,嫩滑,太美味啦!太好吃啦!一會兒,盤子就見底了,連渣都沒剩,盤底的汁都不願放過,用筷子蘸著放嘴裡吸吮、回味兒,太香啦!這是我吃過的最好吃的紅燒安康魚。
後上來的魚也都很好吃,但讓我最難忘的還是這盤紅燒安康魚。
後來我總結:紅燒安康魚要用魚的尾部,肉實無刺,成菜美觀。魚肝、魚肚和魚的其它部位,一起清燉。魚塊急火汆燙後,投入帶冰塊的水中,我沒太搞明白,可能是很關鍵的一點。再就是燒魚時添加的老湯裡一定有秘密,因為當時廚師太忙了,我沒好意思問太多,可能問了,廚師也不會說實話,核心技術是不能洩密的。
大連的親戚在他哥們那兒知道了很多吃海魚的知識,告訴我,在非沿海城市吃海魚,要牢記:吃冰鮮的海魚,不吃活海魚,少吃冷凍的海魚,儘量吃小海魚,少吃大海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