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批次藥品不合格 「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規定

2021-01-08 人民網

原標題:17批次藥品不合格 「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規定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塗端玉)國家藥監局日前公布了9家企業生產的17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名單,其中包括2批次複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5批次獨活、3批次地黃等常見藥。據悉,藥監部門對不合格藥品已採取查封、扣押等控制措施,要求企業暫停銷售使用、召回產品,並進行整改。此番登上「黑榜」的既有普通中藥飲片如獨活、地黃等,又有複方乳膏或是膠囊。以獨活這一種常見中藥材為例,此次抽檢不合格的產品基本都倒在了「二氧化硫殘留量」不符合規定這一項上。

  對此,國家藥監局專家解釋稱,「二氧化硫殘留量」指中藥材、飲片中殘留的亞硫酸鹽類物質總量,以二氧化硫計算。「中藥材之所以會含二氧化硫,是因為澱粉和糖含量高的中藥材容易起蟲,而含硫的化學物質能起到防蟲、殺蟲的作用。商家用硫磺燻制中藥材,正是這個目的。」其介紹,包括枸杞、當歸、天麻、山藥、白芍、菊花等都是容易被使用二氧化硫的中藥材,但是過度硫燻對很多中藥材質量有不利影響。二氧化硫攝入過多可能損害胃腸、肝臟等器官,嚴重時還會導致出現腹瀉、嘔吐等症狀,所以檢查這一項目非常有必要。

  此外,地黃和獨活也倒在了「含量測定」上。專家解釋,含量測定項是指測定原料和製劑中的有效成分含量,含量測定與藥物療效相關,該項目如不達標可能與投料量、投料質量及工藝等有關。

  抽檢結果

  河南鼎復康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複方醋酸地塞米松乳膏不符合規定(生產批號為1706402、1706403);標示為廣西南寧百會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磷酸哌嗪寶塔糖不符合規定(生產批號為1708067),四川德元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5批次磷酸哌嗪寶塔糖不符合規定(生產批號為170605、171101、171103、171201、180103);標示為運城市神農中藥材有限公司生產的2批次地黃不符合規定(生產批號為201801007、201708102)、寧夏明德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地黃不符合規定(生產批號為1711132);運城市神農中藥材有限公司、浙江佐力百草中藥飲片有限公司、江西康齊樂中藥材有限公司、江西古方原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生產的5批次獨活不符合規定(生產批號分別為201707023、201802007、20171101、201805001、20180201);三門峽賽諾維製藥有限公司生產的1批次消栓腸溶膠囊不符合規定(生產批號為20161204)。

(責編:楊曦、仝宗莉)

相關焦點

  • 藥監局關於17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
    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關於17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的通告(2018年第95號)經內蒙古自治區藥品檢驗研究院等5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四川德元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9家企業生產的17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
  • 內蒙古食藥監局公布155批次抽驗不合格藥品名單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7月27日,內蒙古自治區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官網發布《藥品質量抽驗通告(內食藥監通告〔2016〕29號)》。通告稱,按照《2015年自治區藥品計劃抽驗實施方案》要求,該局對全區範圍內生產、流通和使用環節的藥品進行了監督抽驗和專項抽驗,截至目前已完成2015全年3147批次藥品抽驗任務,其中合格藥品2716批次,不合格藥品431批次,合格率為86.3%。
  • 湖北通報16批次不合格食品 沃爾瑪超市售賣不合格漢江清水魚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1日,湖北省食藥監局公布16批次不合格產品,沃爾瑪超市因售賣不合格漢江清水魚、神農架林區宜化超市售賣假冒老三峽餅被通報。     據悉,此次共抽檢14大類合計421批次食品,糕點不合格4批次,蔬菜製品不合8批次,水產製品不合格2批次,肉製品不合格1批次,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不合格1批次。
  • 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12批次不合格食品的公告(2018年第50號)
    一、總體情況   抽檢餐飲食品15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 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17批次,不合格樣品3批次; 蜂產品8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酒類22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 冷凍飲品7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食用農產品24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調味品35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
  • 52種藥品被檢驗不合格(附名單)
    【天地網訊】  最近,又到了個各省開始陸續公布藥品質量公告的日子了,以下是河北、浙江抽檢中,被認為不符合標準規定的52個藥品清單。河北省藥品監督抽驗不符合標準規定品種匯總表(2014年第2期,2015年5月公布,為2014年下半年的檢驗結果。)
  • 山東省食藥監局抽檢1382批次食品樣品 不合格64批次
    共抽檢1382批次,其中抽檢項目合格的產品1318批次,不合格產品64批次。對抽檢中發現的不合格產品,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的規定,已採取責令企業及時採取下架、召回等措施。山東省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要求不合格食品生產企業所在地食品藥品監管部門對生產不合格產品的企業進行立案調查,查明生產不合格產品的批次、數量和原因,制定整改措施。
  • 山東省食藥監局:72批次藥品質量抽檢不合格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5月7日,山東省食藥監局官網發布通告稱,經濱州市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等14家藥品檢驗機構檢驗,標示為河北凱諾製藥有限公司等2家企業生產的2批次藥品,標示為金芍堂中藥飲片有限公司等47家企業生產的70批次中藥飲片不合格。
  • 1批次香料煮花生抽檢不合格 成都福海食品有限公司被罰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9年2月21日,原成都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成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關於不合格食品核查處置情況的公告(國抽2019年第1號)》。據公告,四川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信息公告》(2018年第50號),抽檢不合格食品涉及成都福海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香料煮花生。依據規定,四川天府新區成都管理委員會城市管理和市場監管局作出行政處罰。
  • 豐原藥業控股子公司再曝5批次藥品不合格 不到一年因劣藥被罰5次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5月1日訊(記者朱國旺 郭文培)不到一年間,生產劣藥被罰次數高達5次;不到一個月,兩次抽檢不合格。近日,百強企業豐原藥業控股子公司安徽豐原銅陵中藥飲片有限公司藥品抽檢又曝不合格。4月28日,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上海市藥品監督管理局2020年第1期藥品質量抽檢通告(2020年4月28日)》顯示,54批次藥品不符合規定。其中,安徽豐原銅陵中藥飲片有限公司5批次藥品不合格。
  • 重慶通報8批次不合格食品 永輝超市銷售的豬肝檢出違規藥物
    、酒類、糧食加工品、肉製品等20類食品508批次樣品,發現不合格樣品8批次。   通報顯示,不合格樣品中有2批次樣品檢出違規藥物,其中,1批次為重慶永輝超市有限公司忠縣財富廣場銷售的豬肝,該產品檢出五氯酚酸鈉。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公告 第235號》規定,五氯酚酸鈉列為禁止使用的藥物,在動物性食品中不得檢出。   還有1批次為周成銀銷售、東興陳金坤擋口進購的肉蟹,該產品檢出呋喃西林代謝物。
  • 德陽市抽檢10類食品38批次樣品 不合格8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期,德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抽檢酒類、糕點、肉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蔬菜製品、水產製品、糖果製品、飲料、薯類和膨化食品共10類食品38批次樣品。其中,抽檢蔬菜製品7批次,不合格樣品2批次;抽檢糕點1批次,不合格樣品1批次;抽檢餐飲食品7批次,不合格樣品5批次。
  • 這26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涉及肉製品、水果製品、糕點……
    近期,廣東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在廣東轄區組織抽檢糧食加工品、調味品、肉製品、餅乾、罐頭、薯類和膨化食品、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水果製品、蛋製品、食糖、糕點、蜂產品、特殊膳食食品、食用農產品等16類食品952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926批次、不合格樣品26批次,檢出微生物、農獸藥、食品添加劑及質量、營養指標等問題。
  •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26批次食品不合格
    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3大類食品1228批次,包括:食用油(含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飲料、方便食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水產製品、澱粉及澱粉製品、糕點、豆製品、蜂產品、餐飲食品(含餐飲具)、食用農產品。合格1202批次,不合格26批次。
  • 17批次不合格藥品被查阿奇黴素顆粒佔大多數
    蘭州晚報訊(首席記者田小東實習生豆佳涵孫梅張悅)3月30日,記者從甘肅省食藥監局獲悉,近期,甘肅省在第三期藥品監督抽驗中共檢驗吡拉西坦片等619批次基本藥物,燈盞花素注射液等177批次高風險、非基本藥物。在抽檢的1224批次藥品中,經檢驗結果符合規定的1207批次,不符合規定的17批次。
  • 東莞市抽檢食品3959批次樣品 不合格40批次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的《關於食品監督抽檢信息的通告(2019年56號)》,該局近期組織開展食品流通、餐飲環節監督抽檢工作,共抽檢乳製品,食品添加劑,食糖,食鹽,食用農產品,食用油、油脂及其製品,蔬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水產製品,水果製品,速凍食品,糖果製品,特殊膳食食品,調味品,飲料,嬰幼兒配方食品3959批次樣品,抽樣檢驗合格3919批次,不合格樣品
  • 雲南公布兩期食品抽檢信息 這5批次食品檢出不合格
    食品夥伴網訊 12月3日,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第40期、第41期兩期食品抽檢信息,共有5批次食品檢出不合格。   在第40期抽檢中,雲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完成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食品安全監督抽檢任務241批次,涉及糧食加工品、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豆製品等4大類產品,檢出不合格樣品2批次。   其中1批次為:滄源縣鑫匯商貿有限公司銷售的、標稱廣東省揭西縣興合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蒜香鹹脆花生,該樣品檢出二氧化硫殘留量超標。
  • 吉林37批次藥品不合格 長春海外製藥蛇膽川貝液上黑榜
    千龍網北京10月14日訊 10月12日,吉林省食藥監局發布2016年第2期藥品質量公告。公告顯示,共檢驗藥品(含輔料、直接接觸藥品的包裝材料)2322批,標稱長春海外製藥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蛇膽川貝液等37批次藥品不符合標準規定。
  • 遼寧3批次安吉爾天龍泉飲用水微生物指標不合格
    近期,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抽檢食品及食用農產品共計675批次,涉及糧食加工品、茶葉及相關製品、薯類和膨化食品等14大類,其中合格666批次,不合格9批次。瀋陽廚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烤冷麵醬(微辣),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檢測值為1.15,標準規定為不大於1。瀋陽廚姐食品有限公司生產的烤冷麵醬(酸甜),防腐劑混合使用時各自用量佔其最大使用量的比例之和檢測值為1.1,標準規定為不大於1。
  •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市場監督管理局:21批次食品抽檢不合格
    類食品1211批次樣品。根據食品安全國家標準檢驗和判定,其中抽樣檢驗項目合格樣品1190批次,不合格樣品21批次(見附件)。不合格食品涉及質量指標、微生物汙染、重金屬等元素汙染物、農獸藥殘留和超範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指標問題:一、質量指標(一)昌吉市王冬家樂調味品經銷部銷售的、標稱烏魯木齊市米東區新糧食品廠生產的白醋,總酸(以乙酸計)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規定。
  • 福建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5批次食品不合格
    本次公告的監督抽檢信息涉及18大類食品1624批次,包括:糧食加工品、食用油(含油脂及其製品)、調味品、肉製品、乳製品、飲料、糖果製品、茶葉及相關製品、酒類、水果製品、炒貨食品及堅果製品、蛋製品、食糖、糕點、豆製品、餐飲食品、食用農產品、其他食品(地方特色食品)。合格1609批次,不合格15批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