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你這麼暴力父母知道嗎?這是父母溺寵導致,立即糾正很關鍵

2021-01-11 兒童營養師黃廷偉

在日常生活中,相信大部分的父母都看到自家孩子發脾氣、扔東西、搞破壞。看到這樣的情況,父母會有兩種選擇:一是忍耐,無視孩子的行為,等他們自己消氣;另一種可能會棍棒教育,打罵孩子讓他們認識到自己破壞性行為的錯誤性。

確實,現在越來越多的父母喜歡獨生子。家裡面的寶貝蛋子是罵也罵不得,打也打不得。可是破壞性行為真的要忍耐嗎?兒童教育專家表示:這樣做毀掉的不僅僅是孩子,而是一個家庭。

之前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新聞:一個孩子學習成績一直非常好,可是他身上有一個問題:喜歡扔東西。甚至有些時候在學校,只要自己不開心,都會扔東西洩憤。出現這樣的行為,周圍同學也無法接受,最後他被孤僻。

我們的孩子最終也會走入社會,和其他人接觸。如果一開始真的養成喜歡扔東西等一系列破壞性行為,豈不是不利於個人發展?最重要的是,孩子的破壞性行為對於他們自己也會產生很大的傷害。

孩子喜歡搞破壞,真不是好事,這幾點別忽視

1、孩子不懂控制情緒

如果孩子面對任何問題,第一反應就是搞破壞,是否說明他們不懂得如何解決問題,只會發洩情緒呢?這其實也從側面暗示孩子不懂情緒控制。之後和除家人之外的人相處,也會存在很多問題。

2、孩子不懂行為控制

為什麼我們被稱為是人?主要原因在於我們有自己的思想,而不是被控制。當我們出現類似於野人一樣的破壞行為,其實已經脫離了一些本質。如果細細探究,還會發現這種不懂行為控制的情況會影響孩子一輩子發展。畢竟這類孩子出現打架鬥毆等行為可能性更高。

如何讓孩子快速改變壞習慣,合理髮洩自己情緒?

破壞性行為不僅僅傷害孩子,還會讓周圍人難堪,所以我們一定要想辦法解決。

1、多和孩子交流溝通

交流溝通是解決問題的第一步,可是很多人卻總是忽視它的重要性。如果我們發現孩子總是出現一些暴力、破壞性的行為,最好多和孩子溝通。有些時候不是孩子喜歡這樣做,而是他們不懂如何表達?

2、給孩子做好榜樣

為什麼有一部分孩子從來不會扔東西,在和人相處的時候,他們也表現出來乖巧懂事的狀態?這其實都和父母教育相關。我們希望自己的孩子成為什麼樣的人,也要考慮自己是什麼樣子的。

3、適當立規矩

除了上面所說以身作則做好榜樣之外,也需要通過其他外力來幫助孩子改變錯誤習慣。立規矩是指在孩子小的時候,父母就告訴他們「不可以隨便扔東西、發脾氣,不要搞特殊、不要過分暴力」。如果這樣的言語存在於孩子心中,他們做什麼事情都會自省,也就避免破壞性行為出現。

孩子不管是在家裡還是在學校和其他小朋友接觸,破壞性行為一定會影響他們。父母也要明白,一時的寵溺會造成一世的傷害。從小教育,從小給孩子立規矩、做榜樣,一定能養出來一個懂禮貌、講禮儀的乖孩子。

當然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一定不要採取過分暴力的行為,這只會讓孩子越學越壞,而不會改變自己的行為狀態。理性看待孩子的問題,對症下藥才是我們的策略。

你家孩子喜歡搞破壞嗎?平時你又是怎麼應對的呢?歡迎一起討論哦!

相關焦點

  • 李玫瑾:被老人寵大的孩子,將來很難在社會立足,三種寵溺不能忍
    李玫瑾教授曾坦言:從小被老人寵愛的孩子,長大後難有出息,難以在社會立足。有很多人覺得這番說辭有些誇張,很多孩子從小都是被寵大的,怎麼日常生活中沒見到這麼多孩子沒出息?可實際上,有這種想法的人,是被現實錯覺蒙蔽了雙眼。我們日常所理解的沒出息是孩子沒工作,活得窩囊,可真正被寵大的孩子,可以說從小到大都被父母護在手心。
  • 過度寵溺,會影響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
    當孩子從產房出來的時候是所有父母最高興的時候,因為這個孩子代表著父母兩人愛情的結晶、生命的延續。接著就是對孩子的各種寵愛,當你給予孩子的不是寵愛而是溺愛時,許多人都會面臨「熊孩子」的煩惱,對於孩子的管教也變得尤為重要了,熊孩子的發展過程中會有以下兩點,各為父母一定要及時的糾正。
  • 父母帶孩子時必須堅守這3個原則,否則會管不住孩子
    如今大多都是單親子女,父母在外忙工作,平時罕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因此就會出現補償行為,孩子想要什麼都會盡力滿足,有時候孩子會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父母卻都會儘量去滿足孩子。父母這樣補償孩子,會讓孩子更加肆無忌憚,反倒不利於教育孩子。
  • 父母語言暴力為什麼會造成孩子腦損傷?
    其中有一點小編印象深刻,父母的語言暴力會造成孩子的腦損傷,長期遭受壓力,孩子求知、判斷、推理的區域,就會逐漸地縮小,而大腦中處理威脅、壓力的部分,就會逐漸變大,最終導致慘痛的悲劇發生。文章較長,共4883字,估計需要15分鐘左右,請父母們為了孩子的健康成長,一定耐心看完。
  • 「就一破塑料,不值錢」熊孩子掰斷15萬手辦,父母寵溺是害子毒藥
    孩子淘氣是每個家長最頭疼的問題,很多熊孩子在外惹事,回家後家長也不進行教育,使得孩子在家長的寵溺下變得更加肆無忌憚,隨意破壞別人的東西成了「家常便飯」。 這些家長都認為孩子畢竟是孩子,無論犯了什麼錯都應該被原諒。
  • 俄小學生頂暴風雪放學回家,果然是戰鬥民族,中國父母太寵孩子了
    視頻一出,頓時紛紛揚揚,有人說這就是戰鬥民族嗎?如此惡劣天氣還要步行去學校,佩服,還有人說這不是難為孩子嗎?這種天氣難道不應該在家裡待著嗎?路上也太危險了。溫室和風雪天原來是當地有規定,除非氣溫達到零下52度,否則孩子還是正常上課,那一天雖然天氣惡劣,但溫度為零下51度,雖然是一度之差,但還是要遵守規定。
  • 越給孩子吃這2碗飯,孩子越沒出息,父母怪不得別人
    父母對孩子寵愛是一種本能,但是不得不說父母在教養孩子的過程中,除了要給予他們關愛,更加要懂得管教。如果在一個家庭中,大人們全都圍著孩子轉,把孩子的喜好理所應當地當成全家人的喜好,那這顯然是溺愛無疑了。而溺愛就像是裹了層糖粉的砒霜,吃起來很甜,但是終究卻會害了孩子。
  • 有這3種「臭毛病」的孩子,是「智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瞎糾正
    一、愛頂嘴孩子在開口說話後,就開始表達自己心裡所想的,而孩子又對這個世界,充滿了太多的好奇,變成了「十萬個為什麼」,經常跟著父母身後,問這問那,等到孩子長大一些後,就有了自己的小想法,你說一句,能頂十句。
  • 孩子出現這4個特徵,多半是被寵壞的跡象,很多父母卻不以為然
    很多教育專家都曾提出,父母不能太寵溺孩子,這將不利於孩子的成長,還會為孩子誤入歧途埋下隱患。一個被父母寵壞的孩子,會變成什麼樣呢?我們一起來看下面這個例子。3歲的皓皓今年剛上幼兒園,是班裡的小霸王。一想到要孩子被幼兒園趕出去,皓皓媽媽就感到後悔不已,皓皓在幼兒園的種種表現,其實都是父母太寵溺孩子造成的。「寵」字既有寵愛之意,也有縱容偏愛的意思。父母在教育孩子過程中,很難把握好「寵」的程度,一不小心就會把「寵愛」變「寵溺」。
  • 李玫瑾:孩子愛頂嘴?大多是父母不合格,這3招讓孩子不再頂嘴
    當孩子犯錯遭到家長責罵的時候,有的孩子會悶不作聲,默默聽從父母的教誨;有的孩子則非常不服氣,甚至頂嘴反駁父母。當孩子學會頂嘴反駁父母,家長們想必都非常苦惱,部分脾氣暴躁的家長甚至動手將孩子「揍一頓」。但無論如何,孩子和家長頂嘴這件事,還是值得家長都重視和糾正的,畢竟這關係到孩子的未來發展。
  • 孩子有這3種表現,說明已經開始嫌棄父母了,不糾正會養出白眼狼
    比如孩子成長到一定年紀,他們會變得越來越叛逆,很喜歡跟家長對著幹,尤其是當你教訓他的時候,孩子不僅不服氣,甚至還會對媽媽動手,小小的年紀就有了「白眼狼」的潛質了。孩子為什麼會變成這樣?說到底是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導致孩子從小就養成了不好的習慣。
  • 爸爸奶奶洩憤棒打孩子:父母的失控,是孩子習得攻擊性行為的主因
    今早在地鐵上,我看了這幾天很火的「爸爸和奶奶棒打孩子並發到班級群」的視頻。說實話,前幾天已經看到這個視頻了,但是當時沒有勇氣打開進去看,現在看完,心裡果然很沉重。據透露,爸爸和奶奶這麼下重手的打孩子是因為孩子沒寫作業並且還玩手機遊戲,於是爸爸和奶奶一起上陣,拿著棍子狠狠地教育孩子,並特意拍下視頻發到班級群。
  • 孩子有這3種「臭毛病」,是「雙商高」的表現,父母別盲目糾正
    有一些父母會認為孩子頂嘴是不禮貌的表現,故此便會阻止孩子頂嘴甚至是使用暴力,但實際上孩子愛頂嘴、愛說話這件事情並非一個缺點。在孩子頂嘴的過程中,他們的腦筋會快速「旋轉」,進而產生自己的語言去回決父母,而這麼不但能夠鍛鍊寶寶的大腦思路,還能夠鍛鍊孩子的語言能力。愛說話、愛頂嘴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是特別突出的,也特別有助於孩子在外的人際交往,因此當孩子有愛頂嘴的狀況時,也是孩子智商和情商高的表現,父母不必因為是不禮貌行為,而去盲目糾正。
  • 長大不孝順的孩子,從小愛把這「3句話」掛嘴邊,父母要及時糾正
    可隨著時代的改變,別說孝順父母了,不贍養父母,打罵父母,遺棄父母已經都成為見怪不怪的事情了。正所謂三歲看老,有的孩子在小的時候會表現出不孝順的徵兆,作為家長一定要注意這些細節。當孩子產生這樣心理的時候,就要正面對他進行引導,及時糾正他的錯誤心理。所以,當孩子說什麼錯話時需要及時制止並教育他。
  • 長大不孝順的娃,從小就愛把這3句話掛嘴邊,父母該教育時別客氣
    」也不為過,真是要什麼給什麼,寵溺到不行。 長大後不孝順的娃,從小就愛把這3句話掛在嘴邊 1. 要你有什麼用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孩子和你說過這樣的話,這簡單的幾個字卻十分扎心,它代表著孩子的一種憤懣和不滿。
  • 孩子整天「電視迷」?父母應檢討!
    看電視時人的眼球處於靜止狀態,長時間看電視眼球得不到運動,進而就會導致視力的下降。 身體發胖。孩子坐著看電視時,不僅消耗的能量少,再加上還會吃很多零食,吃了不運動就會造成熱量過剩,最終導致發胖。 社交能力差。
  • 狗蛋、啟龍、大小姐,父母這樣叫孩子名字,容易給娃「叫毀」了
    不知道父母有沒有考慮過孩子的感受,仿佛女兒只是個鋪墊,而且對二胎寄予了厚望,望子成龍! 雖然現在重男輕女已經很少見了,但仍有不少人受此影響,大名或許不會「明目張胆」,小名也沒少起。比如招娣、連娣、亞男、次男等。
  • 父母非常重視孩子培養,但孩子懦弱的性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
    其實家長們在解決這個問題的時候全都找錯了方向,因為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不在孩子也不在欺負他的人身上,而是在於父母的教育方式,那本篇文章呢,就來給大家講一講,孩子懦弱的性格,到底是哪些原因導致的。01否定式教育有一些家長自作聰明,為了不讓孩子驕傲自滿,總是對孩子進行否定式的教育。孩子做得好的時候,就去告訴孩子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你做的雖然不錯,但還不算很好。你看看隔壁家的誰誰誰就比你還要優秀,你這點成績根本不算什麼,不要驕傲自大,自以為是。
  • 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最笨的父母才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
    雖說自古以來都說「棍棒底下出孝子,下雨天打孩子,閒著也是閒著」一直以來打孩子是很多家長慣用的手段,雖然很多家長都知道打孩子是不對的,但是還是沒忍住動手了。孩子不聽話怎麼辦?最笨的父母才打孩子,聰明的家長都這麼做家長們認為打孩子也是為了孩子好,是教育孩子的一種手段,顯然這些父母並沒有意識到打孩子對孩子造成的傷害有多大,且不說心理傷害,就說肉體傷害的事情就屢見不鮮。
  • 孩子無故愛生氣,父母要留意了,3個建議助你糾正習慣
    在個體心理學上,童年時期的孩子,最大的行為可能都是獲取大人的注意。這可能來源於嬰幼兒時期神經的刺激。因為會哭的孩子有奶吃,孩子們知道,只要她不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總是跟他們的要求相悖,就會獲得大人額外的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