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大多都是單親子女,父母在外忙工作,平時罕少有時間陪伴孩子,因此就會出現補償行為,孩子想要什麼都會盡力滿足,有時候孩子會提出一些過分的要求,父母卻都會儘量去滿足孩子。
父母這樣補償孩子,會讓孩子更加肆無忌憚,反倒不利於教育孩子。家長對孩子百依百順,導致孩子回學校之後,老師也無法教育孩子,孩子也會越來越墮落下去。
父母在面對孩子的時候,有這三點原則一定要堅持下去,絕不能被孩子突破底線。
一、禮貌原則
無論孩子多大,也無論自己多久才能見孩子以免,家長一定要教會孩子懂禮貌的原則。孩子怕生歸怕生,但不能因為孩子怕生而沒有禮貌,見面的時候還是要讓孩子打招呼,不能讓孩子覺得打不打招呼都是無所謂的事情。
禮貌源於生活,父母在生活中一定要讓孩子秉持禮貌的原則。有禮貌並不定要讓孩子嘴甜,而是能做到尊老愛幼,見面能問好,待人接物給人一種有禮貌的感覺,而不是像個愣頭青一樣。
二、守時原則
守時是非常重要的問題,這不僅關乎孩子給人的印象,更主要的是說到能做到,給人可靠的感覺。
有的人長到二十多歲,竟然不知道守時是什麼,有時候甚至主動約一群人吃飯,自己卻成了最後到的一個,只會惹人更加反感,導致失去他人信任,以後再拜託別人做什麼事的話,將很難得到他人幫助。
三、獨立原則
每個人都需要獨立,而獨立是孩童時期就應該培養的基本素質。有些父母比較寵溺孩子,雖說寵溺孩子沒有錯,但依舊要劃清界限,孩子自己的事情要交給孩子自己做,家長在這點兒上絕對不能太勤快。
比如孩子玩完玩具,要讓孩子自己收拾,這樣也有利於培養孩子學會獨立。
齊麗娟有話說: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有些原則一定要堅守,不要隨意改變原則,否則只會讓孩子更加胡作非為。
你會堅守原則教育孩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