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釣鯽魚,深度不再模糊,是否有利,水溫變化、水底情況是重點

2020-12-07 野釣人老高

冬季釣鯽魚向有釣遠釣深的說法,問題的重點是,到底多深是「深」,一直是部分釣友眼中是個模糊的概念,至今沒有具體的數值。鯽魚屬於底層魚,影響選擇棲息水底位置的因素眾多,不過雖然因素多,但有主次之分,筆者結合野釣鯽魚的經驗,看能否探知這個鯽魚選擇的具體水深,一窺各因素之間的內在關係。

鯽魚冬季為何多選擇深水棲息

鯽魚冷血、變溫動物,意味著鯽魚自身產生、儲存的熱量微乎其微,體溫隨水體溫度的變化而改變。像北方的河南、河北等地,冬季大部分時間水溫在0-10℃範圍內,鯽魚通過皮膚的微血管感知水體溫度的下降,再反饋給下丘腦,驅使鯽魚像水溫較高的水層遊動。

除去鯽魚通過改變水層適宜水溫外,體溫的自身條件同樣重要。鯽魚通過體液,包括血液、組織液等,調節體溫,最大程度地接近水體溫度,據研究鯽魚的體溫與水溫最小溫差可維持在0.5-1℃間,但體溫調節的過程中,鯽魚有強烈的不適感,常時間逗留、棲息在水底某位置,不遊動,連續多日覓食不積極,甚至絲毫不攝食。不難發現,鯽魚在冬季不只是喜歡水溫較高的水域,同時對水溫的穩定性也有要求。

冬季湖泊、河流水溫的變化規律

上文提到冬季鯽魚喜歡在水溫高,且穩定的水層棲息,那麼湖泊、河流等自然水域的水體溫度是如何變化的呢?這關係到鯽魚會棲息水層的深淺及深度數值,具體如下。

整體而言,水溫隨深度的增加而提高,如果具體細分,按照深度還分為兩個部分。中上水層,受外界的冷空氣、陽光輻射、樹蔭、建築物的影響,水溫忽高、忽低,變化劇烈不穩定。比如在冬季水錶溫度是4.3℃時,水下1米處為4.5℃,水下2米處水溫是4.9℃,水溫緩慢提升。而中下水層受外界因素較小,中上水體相當於起到保溫的作用,水溫穩定。據研究,水下3米的位置大約是水溫穩定或波動的分界線:3米以上水溫易波動;3米以下水溫穩定,隨深度逐漸升高。不難看出,冬季各水層水溫變化明顯,便於鯽魚水層的選擇。

冬季鯽魚會選擇多深的水域棲息

前文對鯽魚的偏好水層做了介紹,同時對水層的水溫變化做了描述,那麼鯽魚到底會選擇多深的水域棲息呢?如下。

1、垂釣水域有足夠的深度,水深大於3米

如上描述,水深大於3米的中下水層,比如河流、湖泊水深達4/5米,水溫較高、且穩定,鯽魚會向周圍聚集、棲息,但並非所有的水深都有鯽魚的棲息或可作為釣點使用。首先如果用手竿垂釣,水深一旦超過5米,加之冬季多風,揚竿、提竿是極其不方便的。其次鯽魚的棲息,水深是重要的因素,而不是唯一因素。鯽魚喜溝壑叢生,凹凸不平的水底,討厭光滑、平整的水底。與後者相比,前者有兩個優勢:一是水底環境複雜,鯽魚遇到其他兇猛魚,便於躲藏、隱蔽;二是冬季水體殘餘的浮遊生物、藻類植物等附著在水底的障礙物上,為鯽魚提供了相對豐富的食物,進一步有利鯽魚的聚集。所以對於釣魚來說,水深5米,水底環境複雜的水域可作為冬季釣點的使用。

其次,深度足夠且有豐盛的水草的水域,因水草本身就可遮風禦寒,所以同深度下,水溫略高。另外有剩餘不少的植物碎屑、微生物,食物豐富度上也佔有優勢。因此,對水深的要求適當減少,一般在2-3米的水草處會有大鯽魚聚集,在這裡設置釣點是不粗的選擇。

2、垂釣水域水淺,深度不夠,小於米的水域

像農村的河溝、河道等,水深並不一定超過3米,甚至只有1/2米深,那麼鯽魚會選擇多深的水域呢?又如何選擇呢。前文提到,淺水受陽光輻射影響明顯,易波動,但依然是水底水溫高。鯽魚的趨溫性,會驅使其向水溫相對較高、相對穩定的水域遊動,好比是「矬子裡選將軍」,總有一個相對適宜的。這樣深度的水域,像水草豐富、背風向陽的水域優勢明顯。

比如:水草處,與其他水域相比,保溫效果、食物豐富兩方面佔據優勢,對鯽魚有足夠的吸引力。儘管水深可能不到2米,甚至只有1米多點,依然會有魚群的聚集。

比如:背風向陽的水域,冬季陽穀輻射強時,水溫較高,而背風則避免冷空氣的侵襲,致使水溫下降,如果在有水草,會進一步有利於鯽魚的群聚。將釣點甚至在這個深度下的水域也可以。

寫在後面

本文首先對鯽魚低溫環境下的選擇偏好做了介紹,同時描述了冬季不同水層的水溫變化,最後對鯽魚棲息的水深做了探討。儘管如此,滿足這些也不一定有好魚情,畢竟影響最終魚情的除去上述因素外,還有魚群密度、餌料選用、窩料使用、線組搭配等等,釣魚是個系統工程,每個環節都會影響最終的魚情,而首先確定鯽魚的棲息位置,是垂釣的前提與基礎,不得細細研究,格外重視。

原創:野釣分享

相關焦點

  • 冬天怎樣能釣到鯽魚?冬釣鯽魚怎樣選釣位?冬釣鯽魚找魚窩的方法
    在冬季釣魚時,受到天氣低溫的影響,垂釣難度要比其他季節高出許多。冬釣時,餌料難以聚魚,即使有魚,魚口也不會很好。冬季裡魚口最好的魚類就是鯽魚了,但是如果找不到鯽魚的魚窩,也很難釣到鯽魚,天氣一冷,鯽魚就會在水底某個位置聚集,抱團取暖,不再大範圍活動。可見,找到魚窩所在才是冬釣鯽魚的重點。
  • 「倒春寒」水溫波動大,影響魚的習性,用餌選點,釣大鯽魚有策略
    具體實踐不得,但問題還是要研究的,早春鯽魚活性漸漸恢復,攝食慾望高漲。問題的核心是與冬季相比,釣鯽魚不再是難事,難的是如何釣到大鯽魚。本文探討的重點便是早春如何專釣大鯽魚。首先是鯽魚的餌料。前文提到早春的倒春寒現象突出,個別情況下水溫與冬季無異,整體水溫大約類似初冬。低水溫下的環境下,腥味餌料在水體凸出,而小鯽魚對氣味,特別是腥味濃烈的餌料更感興趣,大鯽魚因自身生長的變化,對腥味敏感度下降不少。
  • 冬季如何釣鯽魚,五個變化規律,讓你改變對冬釣鯽魚的看法
    也正因為如此,釣魚人常說,冬季是釣大鯽魚的最佳黃金季節,所以在冬季釣鯽魚的技巧上有一定的變化。天氣、釣點是極其重要的,其次才是釣餌、釣法,加上一些小技巧,讓本來不容易釣到的鯽魚,變得唾手可得了。所以,冬季釣魚需要變化一些規律。一、天氣天氣好不好,是決定開杆之後的上魚率。
  • 離底釣鯽魚的幾種方法,冬季別只盯著釣底,改變下思路,上魚更多
    冬季氣溫低,釣鯽魚基本都是釣底,但是總有比較特殊的魚情需要釣離底。比如遇上持續的晴好天氣,會出現中上層水溫更高的情況,鯽魚會上浮出現離底的情況。或者是水底環境比較複雜,不適合釣底,比如水底有暗草、石碓等,掛鈎比較嚴重,這時候也可以採用釣離底的方法。
  • 冬季釣鯽魚:水溫低魚口輕,如何讓浮漂動作更明顯,中魚率更高?
    冬季基本以釣鯽魚為主,偶爾碰上鯉魚和鯿魚,基本是在比較好的天氣。氣溫低反而是釣獲大板鯽的好時候,水溫低,魚口輕,如何釣的更舒服,這個就需要一點技巧了。首先從天氣的角度來說,最好選擇晝夜溫差小的陰天出釣,如果南風天最佳。或者晚秋的寒潮之前,再或者寒潮第一天。這三種天氣鯽魚的進食情況最好,漁獲會好很多。在釣點的選擇上以雜亂之處為宜,水面或者水底比較複雜的地方為宜。不需要釣深遠,離岸7、8米釣鯽魚就非常好。
  • 冬季釣魚,找魚窩的5個步驟,在這些位置下竿,大鯽魚一釣一個準
    二、風向 冬季颳風對釣魚影響極大,容易造成拋竿不準,看漂不清楚的情況。冬季釣鯽魚為主,所用的釣組比較輕盈,受到風的影響就比較大,拋竿不準在冬季基本就是「瞎鬧騰」。再說冬季魚口比較輕,漂相本來就比較輕微,就算風不大稍微波浪,都會導致抓不住提竿時機,會錯失不少魚口。
  • 冬季釣鯽魚,找魚群最簡單的方法是釣草,注意這樣的水草才有魚窩
    冬季氣溫低,尤其是過了小雪之後,氣溫還是會進一步下降,到了一年中魚真正難釣的開始。氣溫越低,鯽魚越是喜歡扎堆不動,所以此時釣鯽魚要先找魚群、魚窩,然後在開釣,這才是有好收穫的保證。釣鯽魚找魚群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找水草,長竿短線活餌釣草,是冬釣大鯽魚非常靠譜的方法。
  • 冬季釣鯽魚如何找釣位? 冬季釣鯽魚找釣位的技巧與你分享
    冬季釣鯽魚如何找釣位? 冬季釣鯽魚找釣位的技巧與你分享時間:2021-01-05 20:25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冬季釣鯽魚如何找釣位?冬季釣鯽魚找釣位的技巧與你分享 冬季釣鯽魚如何找釣位 跟大家分享冬季釣鯽魚如何找釣位,下面為您詳細介紹 1、根據魚的趨溫性來選擇釣位: 水溫的高低是我們選擇釣點的重要依據,雖然都在同一個水域裡,但是不同的地方的水溫可能相差   原標題:冬季釣鯽魚如何找釣位?
  • 數九寒冬釣鯽魚,可以在這些地方下竿,這裡有魚窩,大鯽魚連竿上
    氣候的變遷導致魚習性的變化,所以不同節氣釣魚,有很多不同的地方。冬季鯽魚成群扎堆過冬,氣溫條件的不同導致魚群位置的不同。但是冬季釣魚時找到魚窩是成敗的關鍵,所以此時魚群在什麼地方,自然是釣魚的總重之中。如何找到魚窩,無非逐溫而已,哪裡水溫高魚群就可能在哪裡。但是前提是注意釣小水面,大水面基本很難找到魚窩。
  • 適合冬季釣鯽魚的「非主流」調漂法,頓口清晰,有口就能中魚
    對於冬季釣魚來說,要比其他季節困難的多,天氣、水溫、釣位等細節要注重,調漂也是關鍵,因為冬季的鯽魚活性低,吃口輕,浮漂信號不好掌握,怎麼能釣好魚呢!一、冬季鯽魚的漂相鯽魚吃餌一般情況下有三種漂相居多,下鈍、上頂、陰漂(似於黑漂)。冬季溫度低,水溫就低,直接影響了鯽魚的活性,導致吃餌時的動作很輕,漂相要比其他季節的漂相要小,出現的頓口和頂漂,都是半目,甚至更小。
  • 冬季釣鯽魚,天氣不同魚群位置不同,根據天氣找魚窩,漁獲有保證
    冬季能否釣到魚?有兩個基本條件,一個是天氣,第二個是釣點。天氣影響了魚是否進食,釣點影響了魚的密度。冬季的問題在於水中適合棲息的地方不多,結果導致了魚只存在魚水溫更高適合棲息的地方,成群扎堆之後遊動變少,所以找不準魚窩基本就很難釣到魚。不同天氣,對窩點的選擇會有一定影響。
  • 學最好的野釣鯽魚方法,少走彎路,釣最大的鯽魚!
    鯽魚不同於鰱鱅、草魚,雖然鰱鱅、草魚在低溫也能夠存活,但是基本不會開口吃餌了,可鯽魚只要是水溫比較穩定,就算低到2、3度,照樣還是會進食的,反而溫度太高,鯽魚的進食慾望不會太強,這也是很多老釣魚人喜歡選擇冬季作釣鯽魚的原因之一吧。冬釣鯽魚,選一個好的天氣比較重要,出釣前後的氣溫應該比較穩定,天氣的變化不要太大,作釣鯽魚都是沒有太大的問題的。
  • 秋季釣鯽魚,明白了氣溫和水溫的關係,想釣不好也難
    常理來說秋天應該是個爆護的好季節,為什麼會有釣友反應立秋後鯽魚反而不好釣了呢?原因主要有兩點。一、降溫突然,造成魚口不佳鯽魚的適應能力非常的強,即使在寒冷的冬季也不會停止覓食。但是魚類對短時間內,水溫的急劇變化是很不是適應的。
  • 讓你明白冬季釣魚究竟釣深還是釣淺,完結篇
    一些釣魚人和釣魚大師都認為冬季釣魚應該釣深水,但是另外一群釣友在平時的實踐中,卻發現並不是這樣,冬季不一定要釣深水,有時釣淺水的效果反而會更好。這裡面主要的原因就出在了我國幅員遼闊,各地的溫度、水情、魚情並不相同,所以才造成了冬季釣深與淺的爭論,其實都沒有錯,錯的是我們不能靈活的去運用。冬季釣深還是冬季釣淺?我總結了一下,認為應該釣深的釣友,以北方釣友居多。
  • 釣鯉魚最適合的溫度?釣鯽魚最適合的溫度?釣青魚最適合的溫度?
    四季更替,氣候變化,是地球的運轉規律,溫度隨著季節不斷變化,溫度的變化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著魚類的生存習性,魚類是趨溫的動物,所以溫度變化也影響著著魚類的覓食。鯉魚、鯽魚和青魚是最為常見被垂釣的淡水魚類,那麼釣這幾種魚類最適合的溫度是多少呢?下面,我們來進行詳細的講解。
  • 【釣魚技巧】冬季出釣看天氣,不選晴天選雪天
    冬天釣魚溫度的因素變成釣魚成敗的主要因素,所以選擇適宜的天氣是決定出釣成敗的關鍵。諺語說「晴天低溫釣淺,陰天低溫釣深,晴天高溫釣深,陰天高溫釣淺。」這裡的「晴天低溫釣淺,陰天低溫釣深」,就是冬天釣魚所遵循的原則。
  • 釣魚技巧:圖解單餌調漂步驟,最適合釣鯽魚的調漂方法!
    颳風走水,可以無子線調漂,或者調低釣高,讓鉛墜躺底或者雙餌躺底,這樣對這種環境會有好處。底釣大魚,往往會使用無鉤調漂,因為這種方法忽略餌重,雙子線鬆弛彎曲,適合底層魚類進食,並且對餌料重量無要求,不會因為垂釣時更換不同餌料導致靈鈍發生變化。如果釣浮,肯定是帶雙餌調漂好一些,不至於出現調目比較盲目的情況,也不至於出現釣目尷尬的情況。比如釣目,跟調目和餌重有極大的關係。
  • 冬季釣鯽魚,水溫低魚口輕,硬尾浮漂和軟尾浮漂,哪種更好用?
    寒冬時節氣溫很低,水溫會介於最高和最低溫度之間,或者可以理解為最低氣溫高,水溫就會高,所以在冬季釣魚時很大程度上是看最低氣溫。如果最低氣溫穩定,或者穩定中有小幅度上升,那魚就是比較好釣的。水溫低魚口自然就會比較輕,鯽魚在寒冬時節進食好像沒有力度可言,如何讓進食信號傳遞出來,並且更加明顯,選擇合適的浮漂就是一個比較關鍵的要素。
  • 小寒之後釣鯽魚,這些位置有魚群,這是鯽魚扎堆過冬的地方!
    小寒節氣了,冬季的倒數第二個節氣,到了這個節氣冬季也就差不多快過完了。此時是一年中氣溫的最低點,那氣溫回升的日子也就距離不遠了。此時釣鯽魚在釣點的選擇上以深遠為主,在釣場的選擇上以鯽魚密度大的小水面為宜。小水面的好處不但鯽魚多,而且更容易找到魚窩。哪些位置是鯽魚過冬的地方呢?
  • 小雪過後大鯽魚「藏」得深,是時候用這種釣法了,更適合釣深釣遠
    氣溫越低水溫就越低,水溫越低鯽魚會更傾向於躲在深水中,因為深水中氣溫會恆定在4度左右,就算水面結冰,深水依然能保持這個溫度。小雪是冬季降溫的開始的重要節氣,當不得不釣深遠的時候就需要注重釣法了。長竿搭配短的臺釣釣組來釣深遠,長竿搭配七星漂的雙鉛釣組釣深遠,甚至是甩大鞭釣法,目的都在於釣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