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人們的追求也多了起來,不少人都會購買文玩,讓自己的生活更有雅趣,也能讓自己的情操得到很好的陶冶。不少人抓住這個機會,加工出各種文玩賣到市場中,從而賺上一筆可觀的收益。比如說野毛桃的果核就能加工成文玩,檀木手串也非常有名,市場上的葫蘆玩具也比較多。今天要說的這種水果,儘管它吃起來很是可口,但最有名的卻是打造成文玩作物,它就是鶴首瓜。
一、特性
它原產歐洲地區,作為一種觀賞性的葫蘆,它屬一年生草本,花瓣為雌雄同株,它的最顯著特徵就是果實脖頸呈現彎曲狀,如同仙鶴頭顱一般,下部為球形,成熟時表皮呈墨綠色,果實一般長度為40-50cm,橫徑為15-20cm,果實重量為1.5-2.5公斤,其生長期為100-120天,能夠觀賞2年左右。
整體上看,鶴首瓜和古代的兵器「狼牙棒」很是相似,等到果實老了後,果殼就會變得十分堅硬,可以當成一種容器,不然就是加工成工藝品,還可以當成健身之物。鶴首瓜一般是在春秋兩個季節進行栽種,對土壤沒太多要求,果實天然形狀很是奇特,當然也可對其進行人工控制,讓其長出固定的模式。
二、價值
鶴首瓜在生長出來後,不會自然脫落下去,可持續觀賞2年之久,不過它在國外一直沒什麼名氣,不溫不火,被引入到我國後,卻迎來了市場的一致認可,果實剛長成熟後可以進行採摘食用,其價格達到了10-12元每斤,吃起來很是可口,其中的營養成分比較高,可以很好的解毒,也能提升記性,對老年痴呆症患者來說是不錯的果品。
它也可增加消化,同時有美容效果,常被用於果汁的壓榨,不然就是加工成水果蛋糕,還能很好的開胃,其中的維生素也非常多,可以說對人體的保健價值比較高。
當然它的觀賞特性也很大,其根莖比較細長,會匍匐在地面上生長,分枝性強,莖蔓長度在3、4米左右,當然它也有一定的塑造性,因此目前不少農場和農業科技園也在種植鶴首瓜,以供旅客們進行欣賞。
不過它最大的作用是加工成文玩,果實變老了後,果殼就會變得十分堅硬,此時就可加工成工藝品,不過不能讓它在陽光下暴曬,將其陰乾後加工的成色更好,保存年限長,一般可賣出100元每個,品質好、造型獨特的更是高達上千元,目前拍賣最高的為6萬元。
三、種植技術
鶴首瓜在種植時,需要先進行催苗,再澆上一定量的糞肥,7天後陸續出苗,之後選擇地塊,對其進行施肥鬆土,然後等幼苗40cm後即可移栽到地塊中,等其生長期時要注意有足夠量的水肥,也要注意好摘心才行,別讓其盲目瘋長,如果有病害出現,那就要及時進行防控。
總得來說,鶴首瓜這種瓜果的前景非常好,大家可嘗試種植,但也要有銷售渠道才行,切記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