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綿陽北川首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扭角羚成群活動影像
綿陽北川首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扭角羚成群活動影像 2020-06-11 17:4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北川一群扭角羚寶寶跟著麻麻去遛彎
6月9日,位於綿陽北川的四川小寨子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保護站的工作人員對片區紅外線相機進行數據整理時發現,安放在自然保護區內六號樣線路上的多臺相機,拍攝到扭角羚家族的活動影像。其中一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一段成年扭角羚帶著幼體一起散步的鏡頭,這是該保護區第一次在野外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扭角羚成群生活的影像。
-
陝西一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
劉彤)▲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供圖 中新網西安10月24日電陝西省鷹嘴石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近日在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視頻影像中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這是陝西省鎮安縣轄區內近40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
-
陝西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
近日,鷹嘴石省級自然保護區工作人員回收紅外相機時發現,今年8月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金錢豹影像,這是該保護區建立十六年來首次,也是陝西商洛鎮安轄區內近四十年首次拍攝到金錢豹影像。經西北農林科技大學教授卜書海鑑定,今年8月4日和8月7日兩次拍攝到金錢豹的身影。從照片上顯示,這是一隻成年健康的金錢豹,拍攝地點在保護區核心區鷹嘴石,海拔2500米左右。金錢豹主要生活在有森林的山地和丘陵地帶。它形狀似虎,但是體型比虎略小,全身布滿圓形或橢圓形的黑色斑點。金錢豹作為頂級掠食者,是生態質量的指示性物種,它們的遷移、定居可以直觀地反映出地區生態系統的整體情況。
-
文成縣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腹角雉影像
近日,溫州鳥友曦恆在文成縣猴王谷景區內,首次成功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黃腹角雉雌鳥的清晰影像。黃腹角雉是我國特有的瀕危雉類,被列入世界鳥類紅皮書,被稱為「鳥中大熊貓」、「中國吉祥鳥」。據了解,猴王谷景區位於文成縣西部山區,全景區約為1046公頃,有2萬餘畝保存完好的原始次生常綠闊葉林,適宜各種鳥生活,負氧離子常年保持在每立方釐米6000個以上,空氣清新,是天然的氧吧。來源:文成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通訊員:趙錦泉所有文字、圖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
四川什邡首次拍到珍貴影像
什邡山裡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組團出沒最近大熊貓國家公園什邡管理總站工作人員在視頻中實時監控到鎣華山山頂附近出現多頭羚牛這是該站首次通過視頻拍到羚牛的珍貴影像一起來看看它們長啥樣圖據 王燕為捕捉野生動物影像,
-
昌寧:首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蹤跡
近日,雲南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天堂管護所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資料時,驚喜地發現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活動的影像。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可以看到,2020年12月30日凌晨3點多,一隻偶蹄目動物眼睛明亮,警惕的豎著耳朵正在覓食,其頸部的兩側各有一條比較寬的白色帶紋,一直延伸到腋下,兩顆獠牙又長又尖,露在口外。經專業技術人員仔細辨認,這是一隻成年的雄性林麝。「從我們發現林麝的影像資料中可以看得出,無論從它的覓食、它的體型,還是它的活動情況來看都是比較健康的。」
-
雲南昌寧:首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蹤跡
近日,雲南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天堂管護所工作人員在整理回收紅外相機拍攝的影像資料時,驚喜地發現拍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活動的影像。紅外相機拍到的雄性林麝視頻更令人驚喜的是,除了拍攝到一隻健康成年雄性林麝外,在直線距離3公裡外的另外一臺紅外線像機也拍攝到了一隻林麝的照片。這隻林麝體型相對較小,沒有獠牙,但工作人員從其形體特徵和頸部兩側較寬的白色帶紋判斷,確定是林麝。
-
吉林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
11月18日,中國吉林網從吉林天橋嶺林區獲得消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實體影像。11月15日,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副場長唐乃雲和工作人員李洪剛在天橋嶺林業局新華林場採集紅外相機信息時,發現架設在新華北溝的一臺紅外相機拍攝到一段原麝的視頻,視頻時長5秒,拍攝時間為7月10日9點48分,據悉,這是在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活體原麝,模樣呆萌,經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管理局天橋嶺局工作人員鑑定這是一隻成年雄性原麝,這也是天橋嶺林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
中國首次拍攝到一級保護動物鼷鹿高清影像
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新華社昆明12月15日電(記者 趙珮然)雲南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13日對外公布,科研人員首次人工拍攝到的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鼷鹿高清影像。鼷鹿是世界上最小的偶蹄動物,體型只有兔子般大小,是現有的反芻有蹄類動物中最古老、最原始的種類之一,具有重要的科研價值。鼷鹿是我國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已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和中國瀕危物種紅皮書。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高級工程師羅愛東介紹,鼷鹿目前已知共38個亞種,主要分布在東南亞熱帶雨林中。
-
陝西秦嶺黑河森林公園再次拍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
59:53 來源: 群眾新聞 舉報 2020年12月19日,陝西秦嶺黑河森林公園厚畛子保護站工作人員在鐵廠溝責任區巡護時拍到一隻掉隊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寶寶
-
雲南昌寧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
圖為2020年12月30日通過紅外相機在雲南省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的雄性林麝。(動圖素材來源:雲南省昌寧縣融媒體中心)記者從雲南省昌寧瀾滄江縣級自然保護區獲悉,該保護區近日通過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林麝的活動影像。
-
浙江柯城首次拍到黑麂等珍稀野生動物影像
陳嵐 來瑩 攝中新網衢州6月28日電(記者 周禹龍 實習生 周悅磊 通訊員 陳嵐 來瑩)「沒想到能拍到白頸長尾雉、黑麂,要知道黑麂的珍稀程度媲美大熊貓!太難得了!」近日,柯城區林業局工作人員在提取第一批收集回來的紅外相機監測影像時,驚喜地發現,相機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頸長尾雉、黑麂,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白鷳、勺雞以及黃麂等一批省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活體視頻及照片,這是柯城歷史上首次拍攝到野生動物影像。
-
清涼峰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穿山甲
【清涼峰自然保護區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中華穿山甲】近日,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在新一輪紅外相機數據採集過程中發現,首次拍攝到野生中華穿山甲影像資料。這是杭州市境內首次發現野生中華穿山甲。經過5年多的積累和逐步完善,浙江清涼峰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已經建立了較為成熟的野生動物監測體系。
-
琿春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麝獐實體影像
近日,琿春攝影師谷寶臣在楊泡鄉拍攝到一組珍貴的麝獐實體影像 ,麝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據業內知情透露:麝獐已經非常稀少,能拍攝到實體影像更為不易。琿春東北虎豹國家公園琿春局逐年加大宣傳、巡護、清山、清套防範的力度,紮實推進網格化管理,使轄區內的野生動物得到有效保護,琿春已先後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東北虎、梅花鹿的蹤跡,拍攝到野生原麝影像還是頭一次。麝,又稱為麝獐、香獐,種類少。麝的前肢短,後肢長,蹄小耳大,雌雄都無角,雄性有發達獠牙。
-
瑪可河林區拍到7 種國家一級保護動物
55 來源: 青海新聞網 舉報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瑪可河林區有著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
-
浮梁:首次拍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麂,總數不足6000隻
最近,景德鎮浮梁縣林業局的工作人員在開展野外監測,在對紅外監測設備數據進行讀取的時候,發現紅外相機拍攝到了一隻成年黑麂,這是浮梁縣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黑麂的影像。視頻拍攝到的黑麂時間是2018年10月18號下午3點17分,視頻中的這隻黑麂形態矯健,似乎注意到了林業部門設置的紅外監測設備,稍作停頓便離去了。黑麂是中國特有的物種,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野生黑麂分布範圍十分狹小,總數不足6000隻,被國際上公認是最為珍貴的鹿類之一。
-
神農架發現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
湖北日報訊 (記者劉漢澤、通訊員黃候、徐進)6月15日,神農架大九湖景區四號湖出現一頭似牛似羊的大型野生動物,經神農架國家公園科學研究院院長楊敬元確認,該動物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羚牛,系首次在神農架被發現。
-
才出生幾個月,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羚牛寶寶被殺害 嫌疑人被...
9月25日,紅星新聞記者從四川省甘孜州丹巴縣公安局獲悉,日前,丹巴縣域內首次發現一頭國家一級保護動物野生羚牛,遺憾的是,這頭野生羚牛已被非法獵捕、殺害,更讓人憤怒的是,被殺害的這頭野生羚牛僅僅才幾個月大,對於平均壽命在10多歲的羚牛而言,這頭無疑是只羚牛寶寶。
-
...褐馬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原麝
近日,韓城市黃龍山褐馬雞保護研究中心工作人員在對設在保護區內的紅外相機拍攝的照片、視頻進行半年的常規收集、整理時,驚喜的發現紅外相機首次拍攝到了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被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易危種的原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