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州綠地認種認建認養管理辦法近日出臺

2020-12-05 浙江新聞

  浙江在線3月22日訊     我市城市綠地認種認建認養(下簡稱「三認」)管理辦法近日出臺,首批300棵公益林樹木、60處街頭小遊園與「金角銀邊」向社會各界招認「養父母」。同時,景山森林公園的「茶花園」與溫州生態園的「梅影坡」和「萬壽園」提供網絡認養。

  根據管理辦法,「三認」對象指的是建成區範圍內的公園綠地、行道樹、古樹名木等公共綠地及樹木和公益林、紀念林,按照意願自定、資金自定的原則,不設資金限額,期限一般為1至3年,到期後可以申請續期,主體可以是個人、家庭、團體或單位。

  市民個人「三認」費達5000元以上或單位團體「三認」費達5萬元以上;單株古樹名木且認養費達每年3000元以上;認種紀念樹、公益林1株以上者,均享有一年「冠名權」。同一處綠地、樹木和公益林有多人表達「三認」意願的,可採用競投方式。

  60處街頭小遊園與「金角銀邊」分布在鹿城、甌海、龍灣和經濟開發區,300棵公益林地點初步確定在楊府山城市公園。目前首批「三認」地點及數量已經匯總,詳細地塊經物價部門審核通過後向社會公布。

  據介紹,「我為溫州添綠」全民植樹活動實施方案公布後,引起了廣大市民和單位的廣泛關注,市園林局陸續接到表達「三認」意願的電話,並進行了登記,待綠地價格審核通過後即可與意願人籤訂「三認」協議。同時,「三認」熱線89999092,繼續接受社會各界的預約登記。 來源:溫州網–溫州商報

相關焦點

  • 溫州首批「認種認建認養」項目表出爐
    相關資料:生態園認養公園綠地價格表、景山公園認養公益林價格表、認建公園綠地價格表、認種公益林價格表、認養公園綠地價格表   溫州網訊 認養一棵樹木,讓綠樹伴生命共成長;認養一塊綠地,讓綠地留存集體記憶。  記者昨日從有關部門獲悉,我市首批面向市民認種認養的公益林與認建認養的公園綠地已經出爐。
  • 蘭州市民和各單位可提出認建認養綠地樹木申請
    3月12日植樹節,記者從蘭州市生態建設管理局獲悉,根據蘭州市城市綠地及樹木認建認養相關規定,市民和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可通過書面、電話等方式向綠地和樹木管理單位提出申請,認建、認養綠地及樹木。全民義務植樹的盡責形式分為造林綠化、撫育管護、自然保護、認種認養、設施修建、捐資捐物、志願服務、其他形式等8類,在蘭州城區植樹地點相對較少的情況下,認建、認養樹木和綠地成了許多市民和團體單位不錯的選擇。
  • 認種認養樹木,不能只「認」不「養」
    當天,類似的各類認種認養樹木活動在全省乃至全國各地廣泛開展,並正演繹成為一種風尚。記者調查發現,熱熱鬧鬧搞活動、認認真真辦儀式之後,不少「名花有主」的樹木遭遇「遺棄」,真正花工夫、費心血澆灌培護樹木成長的人卻很少,一「認」了之現象較為普遍,值得反思。
  • 大慶市出臺《大慶市城市綠地和樹木認建活動方案》 市民和各單位可...
    隨著城市綠化事業的發展,大慶的人居環境日益改善,市民愛綠護綠意識不斷增強,很多市民主動要求義務參與城市綠化的建設和管理。今年,大慶市城市綠地和樹木認建認養邁出了可喜的一步。近日,大慶市正式出臺了《大慶市城市綠地和樹木認建活動方案》(以下簡稱《活動方案》)。公布了城市綠地、樹木認建認養的性質、範圍、內容、形式和程序等。
  • 2020年北侖城區綠地認管認建認養計劃表
    2020年北侖城區綠地認管認建認養計劃表 2020-03-09 18:0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想為成都添樹增綠 現在來認建認養吧!
    「認建認養綠地樹木」  ●是什麼?  是指認建認養者通過一定的程序,出資(或捐獻苗木)並委託相關單位對本市已有或待建的公共綠地、樹木進行建設、栽植、保護管理、日常養護或對古樹名木、古樹後備資源進行養護管理等活動。  ●怎麼參與?
  • 蚌埠市今春園林綠化認建認養全面啟動
    中安在線訊 據蚌埠新聞網報導,昨天上午,記者從市園林管理局獲悉,今春蚌埠市園林綠化認建認養工作全面啟動,凡是有認養意向的市民、企業或單位,都可到公園、街頭綠地、小遊園等各類綠地上,認養一塊綠地和幾株自己「中意」的樹木。  「我女兒放學回家就和我商量,說想和同學一起去張公山公園認養幾株樹木。」
  • 天台:認種認養認租 田間地頭旺發「新鮮」事
    在天台廣大農村, 「認種認養認租」等新鮮事,也是一樁接一樁,讓人應接不暇。   「比如說,從這一間到那一間,這麼大位置給你,夠不夠?」   「可以,差不多。差不多吧。」   這天,在天台縣張思村的一間古民宅裡,村支部書記陳海強,正與從事少兒教育的租客蔣周瑜討論租房事宜。
  • 企事業單位可認建認養城市綠地
    同時號召各企事業單位要結合行業特點,開展認建認養城市綠地及「首府市民林」認育活動,栽植各類紀念林、紀念樹。廣大市民則可以通過認建、認養樹木方式,積極參與「首府市民林」認育活動,共同綠化美化家園,並依法治綠,落實綠化「門前三包」責任制,自覺保護身邊的一草一木,不踐踏綠地草坪、不攀摘樹枝花朵,不侵佔綠地林地,爭做文明使者,踐行環保綠色文明公約,各單位、沿街商戶要實行園林綠化「門前三包」(包栽、包活、包管護),消除門前裸露空地。
  • 溫州17位市領導通過網絡認養樹木(圖)
    【溫州網·原創報導】網上輕點滑鼠,認養一棵綠樹,一片愛心,化作一片綠。 8月26日下午,15次市委常委會開始前,在副省長、溫州市委書記陳德榮的提議下舉行了一項特別議程,陳德榮、趙一德等參加常委會的17位市領導通過「我為溫州添綠」城市綠地網絡認建認養系統各自認養了一棵樹木,以實際行動為城市添一片新綠,支持溫州綠化行動。
  • 杭城認建認養開始啦!1555顆樹木等認養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章然離植樹節還有3天,一年一度的杭州市認建認養活動又要開始了。今天,3月8日,杭州市綠化辦公布了今年的認建認養活動,活動從3月8日開始,囊括了12個區塊,共有1555顆樹待認養,27.1萬㎡面積的土地待認養,時間截至認完止,先認先得。認建,就是親自種下一棵樹木,並承擔相應苗木費用。認養,指的是以出資方式承擔養護費用並參加日常養護勞動。
  • 認養一塊綠地 共建綠色家園
    目前武義經濟開發區已建成了包括上松線、荷花路、牡丹路、白洋大道、深泉線等區內所有主幹道、支路的綠化帶以及百花山廣場、火車站廣場、上松線與環城東路交叉口、武義江西橋頭綠化面積50萬平方米的廣場、公園,在公園、廣場內新植新增了一批大樹、花草和綠地,實現了綠化水平和生態環境的新跨越。        擁有綠,生命就更加健康;擁有綠,城市就充滿活力。
  • 植樹節玩「網際網路+」,綠化認建認養活動更受歡迎
    原標題:「認養可自選地點和樹木,真方便」    昨天,市民在上海共青森林公園植樹。本報記者海沙爾攝  今年植樹節插上了網際網路的「翅膀」,植樹和綠化認建認養活動變得更時髦,更受歡迎。記者昨天從上海市綠化市容局獲悉,今年截至3月12日14時30分,本市網絡植樹及認建認養捐款總數達178.92萬元。
  • ...大賽一等獎,預計明年初上線 點一點手機屏幕就可認種認養公益樹木
    溫州設計集團「城市數林公眾服務平臺」榮獲本次大賽一等獎。記者就該平臺的具體功能採訪了研發團隊——溫州設計集團智慧城市和大數據研究院城市園林公眾服務團隊。該團隊負責人餘正說,搭建「城市數林公眾服務平臺」源於自己和朋友的一次對話。
  • > 認養
    2017年度「十佳休閒農業經理人」評選活動正在進行中,浙江溫州和江西鷹潭的兩位80後、90後CEO發來參賽案例,...(二)認建、認養綠地由認建、認養單位或個人負責。   (三)單位附屬綠地由該單位負責。   (四)居住區、居住小區、住宅組團綠地由開發建設單位負責。   (五)鐵路、公...
  • 認養綠地成為北京市民履行「義務植樹」新時尚
    在家門口認養一塊綠地已經成為市民履行「義務植樹」的新時尚。記者9日從首都綠化委員會了解到,自1998年開展綠地認養以來,北京市已經有440萬平方米的綠地被個人、單位、企業認建認養,社會各界累計投入綠化養護資金近億元。「現在,城區能讓市民種樹的地方基本上沒有了。」
  • 小布邀你來浦東這些地點認建認養綠化→
    小布跟大家分享一下浦東可供認建認養的古樹名木和公園綠地樹木名單一起來了解~▽可供認養的古樹名木古銀杏幾經磨難,近年來,為改善其生長環境,綠化管理部門將緊貼古樹北面、影響古樹生長的體育館大樓拆除,在古銀杏周圍建設一塊數百平方米的綠地,使古樹能享受更多的陽光雨露。0 0 0 3 號另外一株千米銀杏位於涇南公園內,編號上海市古樹名木第0003號。
  • 太原市解放路兩側遊園綠地可共建共養,已有22家社區認養74塊綠地
    據太原市園林綠化管理科科長李擘介紹:太原市解放路配套綠化工程是太原市2020年重點工程之一,全長8公裡。沿線建設地鐵口綠地32處,街邊遊園綠地28處,綠化面積共計10.3萬平米共建共養對象是以解放路沿線遊園、綠地為主,也可考慮零星喬灌木等。
  • 為城市添新綠,綠化認建認養線上報名開始啦
    為城市添新綠,綠化認建認養線上報名開始啦 2020-03-11 10:2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溫州「城市數林」獲一等獎
    溫州設計集團智慧城市和大數據研究院選送的《城市數林公眾服務平臺》項目榮獲一等獎。《城市數林公眾服務平臺》項目在溫州市大數據發展管理局和溫州市園林綠化管理中心的指導和支持下,以數據開放共享融合為基礎,以微信公眾號作為載體,通過使用H5、空間可視化、移動GIS、全景VR等技術,構建一個園林認種認養公眾服務平臺,改變傳統線下以資代勞模式中信息不對稱的弊端,提升公眾在認種認養公益活動中的參與感和獲得感;通過線上植物科普等功能,普及公眾園林綠化相關知識,提升公眾綠化環保意識